1. 高分跪求黨校學習課程思想匯報!
通過這一系列的組織學習和自習,我深深的認識到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也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這次黨校學習也讓我對中國共產黨這個神聖而又庄嚴的組織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現在我知道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在思想文化領域上占指導地位,要使先進文化更好的前進發展,我們必須大力倡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發展科學文化事業;必須堅持繼承優良傳統與吸收外來文明的有機統一;必須堅持文化的大眾化。要使社會生產力先進,我們就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要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調整適應先進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要堅持科技創新,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而在學習中,我從《黨章》上了解到一個黨員有它應盡的義務: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群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斗,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執行黨的決定,服從組織分配,積極完成黨的任務;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致,堅決反對一切派別組織和小集團活動,反對陽奉陰違的兩面派行為和一切陰謀詭計;切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勇於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密切聯系群眾,向群眾宣傳黨的主張,遇事同群眾商量,及時向黨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提倡共產主義道德,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英勇斗爭。
期間,結合入黨前教育而組織觀看的影片《閃閃的紅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兩句貫穿始末的話語更是回盪在我心中,第一句是影片中剛加入黨組織的母親看著她的孩子堅定地說的:「媽媽是黨的人,媽媽把一切都交給黨,黨讓媽媽做什麼,媽媽就做什麼。」——這位母親牢記入黨信念,將所有思想、精神、甚至是生命,全都交給了黨的事業,以黨的宗旨為首要奮斗目標,一切以黨的利益和群眾利益為首選;第二句是母親的兒子潘冬子說的:「媽媽是黨的人,我是媽媽的孩子,那我就是黨的孩子,我要把一切都交給黨,黨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這一句來自孩子質朴的話語著實讓我感動良久,那是一種發自肺腑的聲音,那是在一個孩子身上所體現出的光輝的黨的堅定使命的優良傳承,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得以代代相傳,生生不息,永不泯滅的必然!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建黨至今,已經走過了近一個世紀光榮的斗爭和成長的道路。這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中國革命的最前列,領導和團結各族人民,進行了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又用60多年的時間建成了初步繁榮的社會主義中國。黨的輝煌歷史,是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後繼,英勇奮斗的歷史;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歷史;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一切困難,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正因為這些我黨才成為世界第一大黨,才能作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指引中國走向富強的社會主義,才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途,所以從根本上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現在的一切。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每個要求上進、思想進步的青年人的迫切要求。
通過學習,我進一步端正了我的入黨動機。正確的入黨動機形成的背後有偉大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來支撐。作為一個入黨積極分子,我決心以黨員的標准來嚴格要求自己,加緊學習。因為,要做到「三個代表」之中的「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們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只要牢牢的掌握了科學文化知識,我們才可以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一切優秀傳統,努力學習和吸收一切外國的優秀文化成果,真正起到代表的作用。我們要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是共產黨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強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有這樣的理想就有了立黨之本,就能夠自覺地、滿腔熱情的為黨的事業而奮斗。共產黨堅定理念,一定要把黨的最高綱領與實現黨在現階段的任務統一起來,既要胸懷實現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更要堅定走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腳踏實地的為實現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而努力奮斗,扎扎實實的做好每一份工作。
通過學習,我要增強先進性意識,先進性是黨員與非黨員的本質區別所在。新時期每一個積極分子都必須自覺地運用黨員標准和調教約束規范自己的言行,在實際工作中時間先進性要求,發揮先進性作用,樹立先進性形象。衡量黨員先進與否,主要是看他是否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以及是否自覺地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生。所以現在我們就要樹立好目標,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努力奮斗。從現在開始就要以身作則,保持先進性意識。
2. 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內容有哪些
入黨培訓的主要學習內容是什麼?下面百分網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街道黨組織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材料,快來看看吧!
一、街道黨組織及黨員基本情況
街道現轄11個基層黨支部,其中農村黨支部1個,社區黨支部4個,非公經濟組織黨總支1個、黨支部4個,機關黨支部1個。目前,街道共有黨員180餘名。
二、入黨條件及黨員的義務和權利
(一)入黨基本條件:
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願意參加黨的一個組織並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黨的決議和按期交納黨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
(二)黨員必須履行下列義務:
1.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思想、鄧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2.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群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斗,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
3.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
4.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執行黨的決定,服從組織分配,積極完成黨的任務。
5.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致,堅決反對一切派別組織和小集團活動,反對陽奉陰違的兩面派行為和一切陰謀詭計。
6.切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勇於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堅決同消極現象作斗爭。
7.密切聯系群眾,向群眾宣傳黨的主張,遇事同群眾商量,及時向黨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
8.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倡共產主義道德,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英勇斗爭,不怕犧牲。
票決的程序:
1.主持人宣布議程,報告出席會議的黨員人數;
2.預備黨員提出轉正申請;
3.培養人介紹情況,發表意見;
4.支委報告情況,發表意見;
5.與會黨員討論;
6.黨員採取無記名方式投票表決,作出決議。
預備黨員轉正其它情況的處理:
1.延長預備期:對預備期滿後不完全具備條件或犯有一定的錯誤,但還沒有完全喪失預備黨員條件,並且本人決心努力改正錯誤的,可延長預備期。延長時間最長不超過一年,最短不少於半年。延長預備期必須經過支部大會討論作出決議,填入《入黨志願書》,報上級黨委。延長預備期期滿後,由黨支部根據其是否具備黨員條件作出轉為正式黨員或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決議,並報上級黨委審批;
2.取消預備黨員資格:對在預備期內不能履行黨員義務,確定不具備黨員條件或犯有嚴重錯誤或延長預備期後經教育考察已不具備黨員條件的,應取消預備黨員資格。取消預備黨員資格必須經過大會討論通過,支部大會決議填入《入黨志願書》報上級黨委審批。
(三)發展黨員注意事項:
發展黨員工作中的時間要求:
1.申請入黨人遞交申請書後,15天內黨支部要安排談話;
2.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後,至少要經過1年的培養考察才能列為發展對象,其中每半年要考察1次,間隔時間最長不超過8個月;
3.入黨積極分子在經過1年以上培養考察後,黨支部要在1個月內召開支委會進行討論,是否列為發展對象;
4.在列為發展對象之後的6個月內,黨支部和支委必須完成政治審查、材料預審、集中培訓、考察、黨委討論等一系列環節,並在6個月內取得區委組織部的材料審查批復;
5.區委組織部正式審查批復後,黨支部必須在3個月內召開支部大會進行票決;
6.支部票決之後,黨委沒有特殊情況,一般要在3個月內進行審批,最遲不得超過6個月;
7.黨員預備期一般為1年,從支部作出接收預備黨員的決議時間開始算起,預備期滿後,要進行考察,考察合格的才能按期轉正。
同志們,短期集中培訓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學習的終止,大家要以此為新的起點,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自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群眾路線,積極投身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為我街道的建設和發展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以實際行動爭取早日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在此,我提三點希望:
第一,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做到學習黨的基本理論與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統一。入黨積極分子,只有堅持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才能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學習黨的理論與專業知識是不相矛盾的,前者是方向,後者是基礎,兩者是相互促進的。積極分子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把握住這個方向。這就要求我們從做人和做事的高度,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高度來提高對黨的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將學習黨的理論與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統一起來,做政治理論學習的表率,做專業學習的楷模。
第二,理論聯系實際,切實發揮好模範帶頭作用,做到認識與實踐的統一。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必須把偉大而高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具體的實際工作統一起來。共產黨員先進性體現在實踐上,表現在行動中。入黨積極分子要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學習、生活、工作中去,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自覺發揮好四個方面的作用:在政治理論學習中發揮模範作用,在發展農村經濟中發揮帶頭作用,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中發揮助手作用,在維護街道安定團結的局面中發揮表率作用。
第三,進一步端正入黨動機,不斷加強黨性鍛煉,做到思想上入黨和組織上入黨的統一。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每一個入黨積極分子都應該按照黨的號召和要求,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群眾路線的踐行者,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用高尚的精神充實自己,堅定理想信念,提高綜合素質,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爭取早日在思想上、組織上加入黨的行列。
3. 大學生村官上崗前,黨校培訓課程上什麼內容好
熟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最重要.
學習了解一些前沿的管理理念
通過和老師同學溝通.了解官場的工作流程.
4. 浙江省委黨校有什麼課程
馬列,來毛概,鄧小平理論政治源方面的學習,公共管理學、行政法學、倫理學以及其它法律專業課。
浙江省委黨校不是大學。
浙江省委黨校創建於1949年9月,1988年12月設立浙江行政學院後實行「兩塊牌子,一套工作班子」的管理體制。校園本部位於杭州市餘杭區五常街道區域內,佔地225畝、建築面積11.06萬平方米。分部文欣校區位於杭州市西湖區西溪街道區域內,佔地85.46畝、建築面積4.03萬平方米。
全校內設27個處級機構和機關黨委,其中教研部門10個。現有教職工350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50餘人。現有教授30餘名,副教授近50名,博士近50人,還聘請30餘位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黨政領導幹部為兼職教授。學校有公開發行刊物《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和內刊《當代社科視野》、《幹部教育研究》。學校於1993年12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現有碩士學位點8個。
5. 黨校培訓的課程是什麼
黨章 黨規 。。。
6. 中央黨校黨政管理 主要課程
中共抄中央黨校創建於襲1933年3月13日,是輪訓和培訓中國共產黨的高中級領導幹部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幹部的最高學府,是中國共產黨中央直屬的重要部門,是學習、研究、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陣地和幹部加強黨性鍛煉的熔爐,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中共中央黨校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中心,以提高幹部的理論素養、世界眼光、戰略思維、黨性修養為基本要求,開設有「馬列主義基本問題」、「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以及「當代世界經濟」、「當代世界科技」、「當代世界法制」、「當代世界軍事」、 「當代世界思潮」、「當代世界民族宗教」等課程,引導學員對國際國內重大現實和戰略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並在教學的全過程貫穿增強黨性的要求,開展黨性黨風教育。定期邀請中央領導和中央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以及各方面的專家來校作「形勢、國情、政策」的報告。
7. 廣西省黨校速訓班課程安排三個月的
這個沒有一定規定,每期參加學習的幹部要求不一樣,從科級到廳級都有。各省版市一般都有黨校權,省級黨校的校長相當於副省級幹部。
黨校是中國共產黨對黨員和黨員幹部進行培訓、教育的學校。其任務是,通過有計劃地培訓,提高學員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結合新的形勢,提高學員的政治思想觀念和科學文化水平,增強黨性,進一步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黨校還承擔著黨的建設理論的研究,以及對黨組織和黨員狀況的調查研究等任務。基層黨校還承擔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工作,黨校基本是每位黨員必須經歷的一個培訓場所。
8. 黨課學有哪些學科
詳細目錄: 第一篇 黨校教育工作總論
第一章黨校教育的性質和特點
第二章黨校的教育工作的任務和培訓目標
第三章黨校教育的方針和方法
第四章黨校的機構管理和領導體制
第五章黨校教育法律
第六章黨校教學管理
第二篇黨校學科與課程建設管理制度
第一章學科建設制度
第二章學科經費管理及財務制度
第三章學科信息情報及檔案管理制度
第四章學科科研管理制度
第五章學科人才管理制度
第三篇黨校課程變革與教師專業發展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課程變革中的合作和參與
第三章課程變革的策略與影響因素
第四章課程變革中的教師專業發展
第五章課程變革中的教師專業發展:問題與分析
第四篇黨校課程設置
第一章哲學專業課程設置
第二章經濟學專業課程設置
第三章管理專業課程設置
第四章黨史專業課程設置
第五章黨建專業課程置
第六章法學專業課程設置
第七章現代科技專業課程管理
第八章文史專業課程設置
第九章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設置
第十章黨的執政能力專業課程設置
第十一章電子政務專業課程設置
第五篇黨校函授教育課程設置與教學
第一章黨校函授教學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第二章黨校函授教學的內容、特點和方針
第三章黨校函授教學的過程、形式和原則
第四章黨校函授教學准備
第五章黨校函授課堂教學
第六章黨校函授電化教學
第六篇教師工作量計算
第一章教師工作量概述
第二章教師教學工作量標准
第三章教師非教學工作量標准
第四章教師工作量講師的原則
第五章教師工作量評定標准
第六章教師工作量計量方法
第七篇黨校學科科研質量管理
關於改進科學技術評價工作的決定
科技評估、科技項目招標投標工作資格認定暫行辦法
科學技術部規章制定程序的規定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建設的意見
科技評估管理暫行辦法
……
第八篇黨校學科科研成果管理
第一章學科科研成果分析與發表
第二章學科科研成果的評估
第三章科研成果管理制度
第九篇教育評價
第一章教育評價概述
第二章教育評價的步驟與其技術
第三章教育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
第四章教育評價信息的收集方法
第十篇黨校教育考核與評價體系
第一章黨校教育評價方案的編制與實施
第二章黨校教學人員考核評估
第三章黨校教育專業教學考核評估
第四章黨校教育質量管理考核評價
第五章黨校遠程教育質量管理考核評價
第六章教育評價方案的編制與實施
第七章黨校教育教材質量證明及其運行方案
第八章教研工作評價
第九章教育科研成果總結考核與評價
第十章黨校函授教學評估
第十一篇黨校教師工作考核評價與職務評定
第一章教師評估評價總述
第二章教師評估評價的意義
第三章教師工作評估評價的內容與沿革
第四章學校教師督導評估評價的組織機構
第五章教師評估評價的原則
第六章教師評估評價指標體系
第七章教師評估評價的方法
第八章教師職責與任職條件標准
第九章教師教學技能要求與考核標准
第十章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位分類
第十一章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的基本原則
第十二章教師職稱評定的一般過程
第十三章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督導評估評價標准
第十四章教師職務的評定標准
第十二篇黨校教學工作評估評價
第一章教學工作評估評價總論
第二章教學工作評估評價的原則與目標
第三章教學工作評估評價的實施
第四章教學准備工作評估評價
第五章教學實施過程評估評價
第六章教學效果評估評價
9. 黨校在職研究生經濟管理學哪些課程
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專業
1、必修課(10門)
公共必修課:(1)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2)黨性教育。
專業必修課:(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2)西方經濟學;(3)發展經濟學;(4)西方管理理論;(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6)貨幣銀行學;(7)產業經濟學;(8)財政學。
2、選修課(5門)
(1)國際經濟學;(2)區域經濟理論;(3)財務管理與分析;(4)證券知識;(5)經濟法。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經濟學(經濟管理)專業
1、必修課(10門)
公共必修課:(1)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2)黨性教育。
專業必修課:(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3)西方經濟學;(4)西方管理理論;(5)金融學;(6)現代企業管理研究;(7)宏觀經濟管理;(8)發展經濟學。 2、選修課(5門)
(1)財務會計學;(2)市場營銷學;(3)公共管理學;(4)經濟法;(5)管理心理學。
區域經濟學專業
1、必修課(10門)
公共必修課:(1)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2)黨性教育。
專業必修課:(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2)西方經濟學;(3)區域經濟學;(4)城市經濟學;(5)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6)發展經濟學;(7)區域經濟發展前沿問題研究;(8)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2、選修課(5門)
(1)產業經濟學;(2)金融學概論;(3)宏觀經濟管理;(4)中國企業發展與改革;(5)縣域經濟發展研究。
世界經濟專業
1、必修課(10門)
公共必修課:(1)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2)黨性教育。
專業必修課:(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2)經濟學說史;(3)世界經濟學專題研究;(4)西方經濟理論專題研究;(5)世界經濟史專題研究;(6)比較經濟體制專題研究;(7)國際經濟學專題研究;(8)國際經濟法專題研究。 2、選修課(5門)
(1)轉軌經濟學專題研究;(2)國別經濟專題研究;(3)微觀經濟學專題研究;(4)宏觀經濟學專題研究;(5)經濟與社會專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