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員工培訓的方式與工作流程
1、提出培訓申請
2、相關表單准備(簽到,試卷,培訓手冊,教材資料,課時分配)
3、聯版系行政部門給員工進行訂權餐、住宿安排,通知培訓員工培訓時間地點。
4、培訓前培訓室規章制度講述
5、講師自我介紹
6、學院介紹&破冰游戲
7、授課
8、考試
9、課後回書/考核評估
10、紙檔&電子當整理編號歸檔。
❷ 培訓公司的流程
和生產有形產品的公司一樣,培訓公司也會有品牌。提及培訓領域的服務品牌,人們耳熟能詳的會是時代光華、中商國際管理研究院等。這些培訓服務的品牌之所以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廣泛的認同,具有很強的品牌說服力,關鍵原因是它們用來支撐品牌的是無可挑剔的產品質量。
與之相悖的是,國內的一些有知名度的培訓公司,它們所謂的品牌不是通過知識的精耕細作去獲取,而是用大量的金錢堆砌起來的,其內涵可想而知,我們不否認市場運作機制在產品推廣銷售方面的作用,但它不能成為打造品牌,贏得市場的唯一手段,尤其是在無形產品品牌的塑造上,國內的一些培訓品牌確實有名不符實之處。作為以知識為產品的行業,如果管理培訓公司徒有虛名,顯然會對企業選擇管理培訓公司產生誤導。因此品牌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種歷史沉澱和信譽,但它卻不是絕對的。
企業在選擇培訓公司時,除了一些特別過硬的品牌值得信任外,其實不必太拘泥於品牌這個相對來說比較表面的因素,而應更多地去關注那些會對培訓效果產生很大影響的實質性因素。 課程是管理培訓公司的主要產品,也是衡量管理培訓公司優劣的重要指標。
從課程來衡量培訓公司,首先需要對培訓課程的分類有大致的了解。
培訓課程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標准課程,一類是定製課程。在定製課程方面還會有專業定製和非專業定製的區別。
所謂專業定製是有一定實力的培訓公司才能做到的,這類公司往往在一定的領域有足夠的話語權,這個領域培訓的標准都是由它們來制定的,比如通用咨詢在銷售技能方面及其在領導力方面的定製課程。
而非專業定製課程往往是一些中小型培訓公司在做的事情,它們往往沒有什麼標准課程,完全以非專業的定製課程為主。這類課程的內容往往人雲亦雲,缺乏理論深度,對企業來說沒什麼特別幫助。
至於標准課程,一般都是各培訓公司具有代表性的課程。判斷標准課程的優劣要看它的理論水平和適用性。好的標准課程應該是由活動模塊構成的,可以通過模塊的調整來應對具體的需求。
其次,要對課程的產品周期有所了解。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知識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培訓公司的課程必須跟上知識更新的速度,盡可能藉助課程把最新最好的知識傳遞給有需求的企業。
目前,包括有國際水準的管理培訓公司在內的相當一部分公司,在課程更新方面存在滯後性,它們的課程有一部分已經到了產品周期的末期,是缺乏活力和效果的課程。選擇這樣的課程對企業來說回報率是很低的。最後,要了解產品的實際操作性能。
企業培訓的最終目的是能對實際工作產生影響,課程的可操作性就顯得很重要。好的管理培訓公司提供的課程應該配備相應的工具和方法論,為企業將培訓效果運用於實踐提供幫助。
課程作為培訓的核心內容之一,是選擇管理培訓公司時必須要關注的內容。可以通過對培訓公司課程的理論水平、適用性、更新速率及實用性方面的全面考察,來了解一個管理培訓公司的培訓實力,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課程。 除了課程,講師是管理培訓公司的又一重要資源。
目前偏向於把講師分成兩個派系:一是學院派,這類講師一般都是高等學府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在理論方面有相當的造詣。二是實戰派,這類講師往往有相關領域多年的實戰背景,能從實戰中總結出具體的經驗。但一個好的培訓師,應該兼具學院與實戰的實力。只有兼具以下特質的講師才堪稱優秀的培訓師。
首先,他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足夠的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是一個培訓師能夠施教於人的基本素質。其次,要有足夠的領悟力和創造力。企業培訓往往要針對實戰中的復雜情況,講師對復雜的現象要有分析能力。另外,相當的領悟力和創造力可以幫助講師在課程革新和研發方面有所成就。最後,要有傳遞的能力。教學是一個溝通的過程,好的講師應該通過適當的表達技巧,把知識有效地傳遞給學員。可以說,具備如此實力的講師,是各大管理培訓公司比較稀缺的資源,如果一個培訓公司有一個具備如此實力的講師領軍的話,其培訓實力就不容小覷。
講師作為培訓的具體實施者,也有可能是課程的研發者,其重要性絕不可忽視。企業在選擇培訓公司的時候,應該根據上述標准,對培訓機構的講師有一個全面的評估,這將對培訓的順利實施有所裨益。 課堂氣氛好是一回事,培訓是要達到「雙贏」目的,整個培訓過程都是要為「雙贏」這一目的服務。目的沒有達到,過程再好也白搭。只有調查才有發言權,培訓後調查學員的意見,把意見反饋給培訓公司。雖然大多數的培訓公司都承諾幫助客戶實現培訓效果的最大化,但如果沒有一套具體的服務流程去實現這種承諾的話,那充其量只是一句廣告詞。
優秀的培訓公司提供的服務流程,完全把培訓當作一個小型的咨詢項目。他們在為企業定製課程前,都會對企業進行調研,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然後通過溝通,雙方達成共識。整個培訓的實施應該是雙方不斷溝通的過程,其中包括培訓方案的溝通,知識理念的溝通等。最後,跟蹤反饋,提供實戰建議,訓後大多數的培訓公司都會有問卷反饋,優秀的培訓公司的問卷的重點不僅是為了解學員對課程的反饋,他們會更重視學員的收獲及企業的收獲,通過對學員反饋的分析整理,為企業提供建議。
❸ 新員工入職培訓流程
保定至正華略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建議培訓新員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您可以參考這些內容,結合貴公司實際需要做計劃(僅供參考):1意志培訓。意志培訓的形式主要是軍訓,其目的是為了培養新人的吃苦耐勞的精神、樸素勤儉的作風和團隊協作的意識。2認知培訓。認知培訓主要包括貴公司企業概況、企業主要管理者介紹、企業制度、員工守則、企業文化宣講等內容,學習的方式實行集中培訓,並由公司的管理者和人力資源部門主講。認知培訓主要是幫助新員工全面而准確的認識企業、了解企業,從而盡快找准自己的企業中的定位。3職業培訓。職業培訓是為了使新員工尤其是剛走出校門的學生完成角色轉換,成為一名職業化的工作人員。4技能培訓。技能培訓主要是結合新員工即將上任的工作崗位而進行的專業技能培訓。 5業務知識、產品內容培訓。結合貴公司經營的產品做專業的知識和業務培訓。
❹ 培訓流程要怎麼做
培訓流程做法為:
(一)培訓目標的確定
確定培訓目標會給培訓流程提供明確的方向。有了培訓目標,才能確定培訓對象、內容、時間、教師、方法等具體內容,並在培訓之後對照此目標進行效果評估。確定了總體培訓目標,再把培訓目標進行細化,就成了各層次的具體目標。目標越具體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有利於總體目標的實現。
(二)培訓內容的選擇
一般來說,培訓內容包括三個層次,即知識培訓、技能培訓和素質培訓。
知識培訓是企業培訓中的第一個層次。員工聽一次講座或者看一本書,就可能獲得相應的知識。知識培訓有利於理解概念,增強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技能培訓是企業培訓中的第二個層次。招進新員工、採用新設備、引進新技術等都要求進行技能培訓,因為抽象的知識培訓不可能立即適應具體的操作。素質培訓是企業培訓中的最高層次。素質高的員工即使在短期內缺乏知識和技能,也會為實現目標有效、主動地進行學習。
究竟選擇哪個層次的培訓內容,是由不同受訓者的具體情況決定的。一般來說,
管理者偏向於知識培訓和素質培訓,一般職員偏向於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
(三)培訓指導者的確定
培訓資源可分為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內部資源包括企業的領導、具備特殊知識和技能的員工,外部資源是指專業培訓人員、公開研討會或學術講座等。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各有優缺點,應根據培訓需求分析和培訓內容來確定。
(四)培訓對象的確定
根據培訓需求、培訓內容,可以確定培訓對象。崗前培訓是向新員工介紹企業規章制度、企業文化、崗位職責等內容,使其迅速適應環境。對於即將轉換工作崗位的員工或者不能適應當前崗位的員工,可以進行在崗培訓或脫產培訓。
(五)培訓日期的選擇
通常情況下,有下列四種情況之一時就需要進行培訓:新員工加盟企業,員工即將晉升或崗位輪換,環境的改變要求不斷地培訓老員工,滿足發展的需要。
(六)培訓方法的選擇
企業培訓的方法有很多種,如講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討論法、視聽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種培訓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優缺點。為了提高培訓質量,達到培訓目的,往往需要將各種方法配合起來靈活運用。
(七)培訓場所和設備的選擇
培訓場所有教室、會議室、工作現場等。若以技能培訓為內容,最適宜的場所為工作現場,因為培訓內容的具體性,許多工作設備是無法弄進教室或會議室的。培訓設備包括教材、模型、幻燈機等。不同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最終決定培訓場所和設備。
❺ 簡述員工培訓管理流程
(一)長期計劃 (1)確立培訓目標--通過對培訓需求的調查分析,將培訓的一般需求轉變為企業培訓的總體目標,如通過培訓來達到的各項生產經營目標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通過對上年度培訓計劃的總結及分析培訓的特殊需要,可以確立需要通過培訓而改善現狀的特別目標,成為本年度培訓的重點項目。 (2)研究企業發展動態--企業培訓部會同有關的主要管理人員研究企業的生產營銷計劃,以確定如何通過培訓來完成企業的年度生產經營指標。一項生產經營目標的達成往往取決於一個或幾個員工是否正確地完成任務;而要正確地完成任務,又取決於員工是否具備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通過檢查每一項業務目標,確定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培訓。企業培訓部還要與有關人員共同研究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找到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尋求通過何種培訓可以改善現狀、實現培訓的特別目標。 (3)根據培訓的目標分類--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的培訓應列入業務培訓方案;圍繞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培訓活動則應列入管理培訓方案。因此,培訓方案的制訂是針對培訓目標,具體設計各項培訓活動的安排過程。企業的業務培訓活動可分為素質訓練、語言訓練及專門業務訓練。企業的管理培訓活動主要是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的培訓,內容包括系統的督導管理訓練及培訓員專門訓練等。 (4)決定培訓課程--課程是培訓的主題,要求參加培訓的員工,經過對某些主題的研究討論後,達到對該訓練項目的內容的掌握與運用。年度培訓計劃中,要對各類培訓活動的課程進行安排,主要是列出訓練活動的細目,通常包括:培訓科目、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方法等。注意培訓課程的范圍不宜過大,以免在各項目的訓練課程之間發生過多的重疊現象;但范圍也不宜過狹,以免無法真正了解該項目的學識技能,應主要以熟悉該訓練項目所必需的課程為限。培訓課程決定後,需選編各課程教材,教材應包括以下部分:培訓教材目的的簡要說明;列出有關教材的圖表;說明表達教材內容的方法;依照下列順序編寫教材:教材題目、教材大綱及時間計劃、主要內容及實施方式和方法,討論題及復習的方法和使用的資料。 (5)培訓預算規劃--培訓預算是企業培訓部在制訂年度培訓計劃時,對各項培訓方案和管理培訓方案的總費用的估算。預算是根據方案中各項培訓活動所需的經費、器材和設備的成本以及教材、教具、外出活動和專業活動的費用等估算出來的。 (二)短期計劃 短期計劃指針對每項不同科目、內容的培訓活動或課程的具體計劃。制訂培訓活動詳細計劃的步驟如下: 1.確立訓練目的--闡明培訓計劃完成後,受訓人應有的收效。 2.設計培訓計劃的大綱及期限--為培訓計劃提供基本結構和時間階斷的安排。 3.草擬訓練課程表--為受訓人提供具體的日程安排,落實到詳細的時間安排,即訓練周數、日數及時數。 4.設計學習形式--為受訓人完成整個學習計劃提供有效的途徑,在不同學習階段採用觀察、實習、開會、報告、作業、測驗等不同學習形式。 5.制訂控制措施--採用登記、例會匯報、流動檢查等控制手段,監督培訓計劃的進展。 6.決定評估方法--根據對受訓人員的工作表現評估以及命題作業、書面測驗、受訓人員的培訓報告等各方面來綜合評價受訓人員的培訓效果。
❻ 員工培訓的基本程序
1、組織新員工培訓。
2、相應職能專業技術培訓。
3、不定期舉行由公司管理層進行的企業發展歷程、企業文化、各部門職能與關系等方面的培訓。
員工培訓按內容來劃分,可以分出兩種:員工技能培訓和員工素質培訓。
1、員工技能培訓:是企業針對崗位的需求,對員工進行的崗位能力培訓。
2、員工素質培訓:是企業對員工素質方面的要求,主要有心理素質、個人工作態度、工作習慣等的素質培訓。
(6)專業培訓流程擴展閱讀
培訓方法
1、講授法
屬於傳統的培訓方式,優點是運用起來方便,便於培訓者控制整個過程。缺點是單向信息傳遞,反饋效果差。常被用於一些理念性知識的培訓。
2、視聽技術法
通過現代視聽技術(如投影儀、DVD、錄像機等工具),對員工進行培訓。優點是運用視覺與聽覺的感知方式,直觀鮮明。但學員的反饋與實踐較差,且製作和購買的成本高,內容易過時。它多用於企業概況、傳授技能等培訓內容,也可用於概念性知識的培訓。
3、討論法
按照費用與操作的復雜程序又可分成一般小組討論與研討會兩種方式。研討會多以專題演講為主,中途或會後允許學員與演講者進行交流溝通。
而小組討論法的特點是信息交流時方式為多向傳遞,學員的參與性高,費用較低。多用於鞏固知識,訓練學員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際交往的能力,但運用時對培訓教師的要求較高。
4、案例研討法
通過向培訓對象提供相關的背景資料,讓其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這一方式使用費用低,反饋效果好,可以有效訓練學員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培訓研究表明,案例、討論的方式也可用於知識類的培訓,且效果更佳。
5、角色扮演法
授訓者在培訓教師設計的工作情況中扮演其中角色,其他學員與培訓教師在學員表演後作適當的點評。由於信息傳遞多向化,反饋效果好、實踐性強、費用低,因而多用於人際關系能力的訓練。
6、自學法
這一方式較適合於一般理念性知識的學習,由於成人學習具有偏重經驗與理解的特性,讓具有一定學習能力與自覺的學員自學是既經濟又實用的方法,但此方法也存在監督性差的缺陷。
7、互動小組法
也稱敏感訓練法。此法主要適用於管理人員的實踐訓練與溝通訓練。讓學員在培訓活動中的親身體驗來提高他們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其優點是可明顯提高人際關系與溝通的能力,但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培訓教師的水平。
8、網路培訓法
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機網路信息培訓方式,投入較大。但由於使用靈活,符合分散式學習的新趨勢,節省學員集中培訓的時間與費用。
9、個別指導法
師徒傳承也叫「師傅帶徒弟」、「學徒工制」、「個別指導法」,是由一個在年齡上或經驗上資深的員工,來支持一位較資淺者進行個人發展或生涯發展的體制。
10、場景還原法
場景還原是一種新型的員工培訓方法。它的主要方式就是讓新員工有一個途徑從項目、任務、客戶、同事等多個維度來了解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和上下文,而這個途徑就是「活動流」。
❼ 企業培訓的培訓流程
1、組織抄診斷。診斷公司現狀及其所處的發展階段,找出現有的管理問題,為了解決現有的管理問題,各級管理者應該具有什麼樣的勝任能力;同時明確公司發展戰略和事業計劃,為了完成公司的發展戰略和事業計劃,人力資源應該具有什麼樣的勝任能力,應該如何提升。
2、管理人員測評。對各級管理者的管理知識、管理技能、管理風格進行測評,形成個人特質報告,包括其個人的優勢、特長、缺點及不足,通過各種測評方法讓管理者個人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短板及不足,產生主動參加培訓以提升自身能力的內驅力,變被動培訓為主動培訓。 對受訓的各級管理者的管理知識、管理技能、管理風格進行半年後或一年後的測評,再次形成個人特質報告,包括其個人的優勢、特長、缺點及不足,通過各種測評方法讓管理者個人充分認識到自己在經過培訓後依然存在的短板,形成更強的培訓內驅力,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❽ 誰有最詳細的培訓流程
什麼培訓的流程?給個培訓內容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