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棉花種植技術培訓

棉花種植技術培訓

發布時間:2021-03-16 00:32:08

『壹』 南疆棉花栽培技術知多少

一、棉花的播種
1、棉花播種前的准備
(1)播種前整地:整地必須達到齊、平、墒、松、碎、凈的六字標准。
(2)棉花播種前底肥需求:在棉花播種前要施足底肥,增施有機肥,重施鉀肥,補施微肥,在這個施肥原則下,實行配方施肥。
根據棉田所需氮磷鉀3∶1∶3的施肥比例,來擬定配方施肥方案,以達到平衡施肥。
(3)棉花播種前種子的准備:選擇純凈度好、發芽率高、質量有保證的優質種子。
(4)棉花播種前地膜的准備:棉花地膜覆蓋具有增溫、保墒、穩定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及養分狀況;促進棉花生育過程,改善產量結構等優點。
棉田可選用0.04~0.08毫米,幅寬90厘米的地膜。
2、棉花的播種
(1)播種期:一般棉田,當5厘米地溫穩定在14℃以上時播種為宜。鹼地棉田5厘米地溫穩定在15~16℃時播種為宜。
(2)播種方法:目前普遍採用膜上點播的播種方式。每穴1-2粒。
(3)播種深度:一般播種深度為2-3厘米。
二、棉花苗期管理
1、查苗補苗,確保全苗。棉苗顯行後,應逐行檢查,發現缺苗斷壟,立即進行補種。
2、適時間定苗,育壯苗。棉苗出齊後,應及時進行疏苗、間苗,防止棉苗擁擠,造成苗欺苗。
3—4片真葉時根據品種特性和水肥條件確定株行距(每畝留苗15000株。定苗原則是:留壯去弱、留大去小、去病、去弱,個別缺苗處留雙苗。)
3、中耕鬆土,增溫保墒。苗期中耕不僅能破除板結,清除雜草,減少蒸發與病蟲危害,促進棉苗根系發育,達到壯苗,促使早發。一般苗期應結合天氣情況中耕2-3次,深度5-10厘米。
4、適時防治病蟲害。棉花苗期的蟲害主要有棉蚜、地老虎、盲椿象、薊馬等;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莖枯病等病害。
三、棉花的灌溉
1、提前貯備灌溉:進行冬灌和春灌 。
2、生育期灌溉南疆4-6次,灌水量一般為1200-1500立方米/公頃。
四、施肥原則:
1、據棉花不同生育時期的需肥特點, 掌握「輕施苗肥,穩施蕾肥,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的原則。
(1)重視農家肥的施用
(2)調節氮素比例,根據不同土壤地力,將每畝施用氮肥10-15公斤。
(3)增加鉀肥施用量,鉀肥用量增加到每畝10-15公斤。
(4)補充磷肥,磷肥用量應補充到20-30公斤。
(5)噴施硼肥,在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各噴施一次0.2%的硼肥溶液。
2、棉花葉部在不同時期噴肥
(1)苗期噴肥,一般選噴1%的尿素和1%~2%的過磷酸鈣。
(2)蕾期噴肥,用磷酸二氫鉀300~500倍液,在棉花蕾期,畝用縮節胺或調節胺1.5克,對水50千克噴灑。
(3)花鈴期噴肥,畝噴2%的過磷酸鈣或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灑1%的尿素溶液。
(4)吐絮期噴肥,畝可噴灑1%~1.5%的尿素溶液。
五、棉花打頂
南疆棉花打頂7月10日-15日,打頂要一葉一心。
六、栽培管理情況:
(1)土壤和前作:壤土、棉花。
(2)耕地和整地: 月 日犁地、 月 日整地。
(3)播種期:月日;定苗期:月日。
(5)施肥:基肥(公斤/畝):尿素20公斤/畝、二胺30公斤/畝、鉀肥10公斤/畝。

『貳』 棉花怎麼種植方法

種植懶漢棉需要在3-4月份進行,植株本身的需肥量比較大,因此要施足基肥。將種子播到土壤中,株距為35-40厘米,播種後需要覆蓋地膜,等到6月將其揭掉,並且適當培土。生長期要根據種植密度適當修剪,密度大就不能保留瘋杈,密度小的話則不可以不修枝。

懶漢棉花的種植方法,什麼時候種植
一、種植時間

懶漢棉花是中早熟品種,如果有條件育苗的話,可以在3-4月進行種植,到了5月就可以移栽了。如果是露地種植,則要在4月20日前後在播種,在溫暖的環境中,種子更容易生根發芽,而且幼苗也不會被凍傷。

花卉

二、整地施肥

懶漢棉花本身的需肥量比較大,因此在栽種前要給土壤施足基肥,這樣才能提高它的產量。通常每畝要施尿素10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鉀肥20千克,硼肥1千克以及鋅肥0.5千克,這樣就可以滿足它的營養需求。

花卉

三、進行播種

將懶漢棉的種子播到土壤中,株距保持在35-40厘米之間,行距為100厘米,通常每畝要種植1500-1800株左右。播種後要用地膜覆蓋,這樣可以起到保暖的效果。通常6月中旬將膜揭掉,之後要給幼苗培土。

花卉

四、生長管理

在懶漢棉的生長期可以不修枝,也可以簡單修枝,修枝的好處是增加養殖密度,每畝可以留苗2000-2500株左右,每株只保留2-3個瘋杈。如果將它的瘋杈完全剪掉,可以進一步提高留株數,但管理起來也會更麻煩一些。

『叄』 農藝班新疆棉花生產技術學習心得怎麼寫

新疆棉花生產發展的方向

張海亮 吳楚材 陳家其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南京 210008



新疆棉花生產的現狀
自8O年代以來,我國棉花生產徘徊不前,但同期新疆棉花產量卻以年均增長率18.8 的速度發展,很快成為我國三大棉田集中區之一(見表1)。進入9o年代,新疆棉花單產和總產量一直名列我國產棉省區前列。新疆棉花生產迅速發展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棉花生產布局宏觀調整
我國地處溫帶和亞熱帶,棉田分布較廣,在北緯18。~46。和東經76。~124。的范圍內均有分布。7O年代我國棉花布局分散,生產水平低。8O年代以後,經過農業區劃及實施,棉花區域布局開始戰略性調整,方向是:鞏固提高現有的集中棉區,主要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集中高產棉區,加速其現代化建設;恢復建設黃河中下游包括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等老的集中棉區;積極發展條件適宜的新棉區,主要是在黃淮平原和南疆等地積極發展棉花生產;
c 逐步收縮華北北部、南方紅壤丘陵區和雲貴高原地區生態條件不適宜的棉區。這一重大調整,使得新疆棉區面積迅速擴大。1980年新疆植棉面積為180.1×10 ha,總產7.92萬t,到1994年植棉面積達到74 9×10 ha,總產量達到99.4萬t。

3.7g+資源相對豐富
新疆棉區降水量較少,年降水量只有6.9~199.1m 。這對棉花生產來講不一定是壞事。新疆棉花生產主要靠灌溉來保證供水。新疆可開發利用水資源總量為916×10。m。。地表水總徑流量884×1O。m。,其中國外流入91×10。m。;平原地區地下水總補給量395 x 10。m。,其中可開采量為252×10。m。。雖然水資源利用水平低,但潛力大。新疆現有耕地面積3 124×10 17o,人均0.1317o(1994年底統計數據)。據荒地勘測資料,全疆有宜農荒地4 866.7×10。ha,佔全國宜農荒地35 350×10。ha的13.8 ,其中在宜棉區內_的1~3級宜農荒地(宜棉荒地)約有2 133.3X10。ha,後備宜棉土地資源較為豐富。新疆是我國主要的土地資源開發後備基地。
4.糧食自給有餘
新疆糧食生產自建國以來經過了三個發展階段,即1949~ 1966年的農業生產恢復和迅速發展時期,糧食實現基本自給;1967~1976年的停滯發展時期,使新疆由余糧區變為缺糧區;1977年至今,糧食生產再度恢復並蓬勃發展,到1983年再次實現自治區糧食自給有餘。近十多年來,在確保自治區自給有餘的前提下,調減糧作面積,走內涵發展之路。1977~1994年糧食種植面積由2 286.0×10 ha調整為1 496.0×10。ha,減少790.0×10。ha,糧食單產則由1 410kg/ha提高到4 452kg/ha,總產由322.78×10 t增加到666.17×10 t。糧食總產跨躍四個台階:1982年糧食總產突破400×10 t,1986年突破500×10 t,1988年突破600×10 t,1992年突破700×10 t,人均佔有糧食由1978年的303kg/人增加到4O8kg/人。近幾年新疆可以穩定地調出糧食支援西藏西部、青海和甘肅缺糧地區。新疆農作物播種結構中糧經比例由70年代末的3.35:1.O0調整到1994年的1.01:1.O0。由於棉花生產的迅速發展形成了糧、棉和其它作物三元結構,目前這一結構比例為2:1:1。與江蘇、河南 兩大產棉省相比(見表4),在人均糧食產量水平接近(與江蘇比)或較高(與河南比)的情況下,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江蘇、河南糧經比明顯高於新疆,除棉花#1-的經濟作物播種面積與棉花之比、糧棉比,江蘇、河南也明顯高於新疆。這說明,在維持目前糧食生產水平情況下,江蘇、河南的糧經矛盾、糧棉矛盾以及棉花與其它經濟作物之間矛盾均比新疆突出。這表明江蘇、河南棉花生產來自糧食和其它經濟作物的雙重壓力均高於新疆。

種棉比較效益較高
新疆棉花生產迅速發展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種棉比較效益高。表現在兩個方面:三大棉區之間比較,新疆植棉效益明顯;新疆產棉區內,主要作物品種之間比較,種棉經濟效益穩定而且明顯。表5為我國不同棉區植棉效益比較(以1990年為准),新疆棉區單產高,單位面積產值、成本、凈產)值、純收益以及成本純收益率等指標均高於全國平均值和其它棉區。成本純收益率高出全國平均值近一
倍,是北方棉區的1.77倍,南方棉區的2.14倍。雖然南方棉區單位面積產值高於全國平均值和北方棉區,但是投入成本較高,成本純收益率則低於全國平均值和北方棉區。由此可見新疆植棉有地區比較優勢

從新疆棉區不同作物的經濟效益比較來看(見表6),棉花生產成本純收益率最高,為238 ,是種糧的4.77倍,油料作物的1.59倍,甜菜的3.1o倍,果用瓜的1.45倍。由此可見從提高種植業經濟效益來看,新疆選擇經濟效益較高的棉花,是合乎經濟規律的。

『肆』 求教棉花種植技術

每個地區的氣候差異不同,棉花種植的株距行距也不同,建議你咨詢當地的植保技術人員,關於棉花生長期的管理技術問題可登陸中國植保網查詢相關技術信息。

『伍』 新疆棉花高產的關鍵栽培技術有哪些

一、播前准備首先要購買棉花良種,提倡年年換種,千萬不要貪圖便宜,用二代或三代的棉種,因為自留種每年減產10%左右。每畝用種1.5公斤左右,播前曬種,累計曬種時間不少於30個小時,並不斷翻動。注意不要直接攤曬在水泥地、磚地或金屬板上。播前必須適時造好墒,保墒,做到足墒下種。
二、科學施肥 施足底肥,一般畝施優質農家肥3~4方,尿素10公斤,二銨2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20公斤,並施2公斤硼、鋅、錳、鐵等微肥。
三、適時播種 播種過早會因低溫造成出苗不全,苗期病害加重,後期早衰;過晚易造成徒長,坐桃偏上,錯過最佳鈴期,不利於高產。最佳播期,在4月20日左右。播種深度3厘米左右,根據墒情一般掌握深不過寸,淺不露籽。墒好土質較黏地稍淺;墒差沙土地可稍深。
四、合理密植 沙土、肥力差的適當密植;黏土地、肥力好的適當稀植,我的做法是:大小行種植,大行1米左右,小行55厘米,株距40厘米左右。用拖拉機地膜覆蓋種植,現在有相當部分棉農苗期留苗過多,棉花封行早,通風透光差,導致光合作用降低,蕾鈴脫落嚴重,棉花病蟲害加重,無效果枝增多,不利於田間作業,棉花產量和質量降低,影響收入。
五、追肥澆水 苗期一般不需澆水,到花鈴期畝追尿素20公斤,初花期一般乾旱達15天左右,中午葉片略見打蔫時要及時澆水,即使下雨,不透也要澆,最後在棉花吐絮後,如遇乾旱也應該澆一次水,這樣可以提高根部活力,延緩棉花衰老,增加鈴重,增產10%左右。
六、化控打頂 科學使用縮節安、助壯素,是搭好豐產架子獲得高產的關鍵措施。化控在現蕾期開始,6~8葉時畝用縮節安0.5克,初花期畝用1.5克,打頂後畝用量3克。掌握"前輕後重、少量多次"的原則。打頂要掌握"時到不等枝,枝到看長勢",一般棉田在7月15~20日完成。
七、病蟲害防治苗期可選用天達2116加惡霉靈加吡蟲啉,可防病治蟲,以後每次噴葯都加多菌靈液殺菌,辛硫磷、馬拉硫磷、氯氰菊酯、阿維菌素等農葯交替使用,可防治棉鈴蟲、盲椿象、紅蜘蛛等,在噴葯的同時,交替加入磷酸二氫鉀、尿素、微肥等。
八、設法省工省時 省工省時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環,因為現在每節省一個工就意味著能節省30~40元錢。
1.噴葯。採用高濃度、低容量噴霧,原則是和平常用葯量相當,把按常規9天左右噴一次的用葯量的3倍量一次噴完,每桶葯噴3畝左右,做法是;高油門、小水門、倒著走,避開大風天氣,讓葯液形成霧自由落下,每走一趟噴兩壟,穿上長褲長褂,戴上眼鏡口罩,以防中毒,在上午10點前下午5點後噴葯,如果陰天可全天作業。這樣可以30天左右噴一次葯,即可達到理想防治效果,非常省工。
2.整枝。在六月底第一次修棉時留1~2個葉枝,這樣可以大大減少贅芽(毛耳朵)的生長,減少無效養分供給,非常省工,在7月15日左右頂心和葉心一塊打掉,葉枝也能結3~5個桃,相當於一小棵棉花。
按照以上方法管理棉花,畝產量可達375~400公斤,盡管棉價下滑,也可通過高產獲得相對理想的收入。

『陸』 種棉花技術

種棉花這個活,無論將「種」理解為狹義的「播種」抑或理解為廣義的「種植」,都是一件很麻煩而很辛苦的事。我沒有見過大面積種植的棉花如何耕種到採摘,而就小家小戶的小農經濟條件下,棉花種植幾乎無法以機械作業,只能靠手工勞動,便是將每畝萬株左右的棉花植株,從種到收每株要撫摸過十遍以上,才是一年的收獲。

春天的耕種,從耕地到施加底肥,再到耙平,棉花地與其他作物無異;由於保溫和保濕方面的需要,在耙平後先以井水澆過,等稍干後,鋪上地膜。鋪膜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了,兩個人拖了地膜卷前行一段,拉直,壓平,再由另外兩人從兩邊將地膜邊緣都壓進土裡去;遇了刮風的日子,風將地膜颳得嘩啦啦響,一不小心便扯破了,便要搶著時間壓好。

然後,便是破膜播種了:先以一個專門的工具,在地膜上以株距20厘米、行距30厘米的距離鑿出小洞來,再將棉籽在每個小洞中放進七八粒(因為棉花苗的生命力較弱,放少了無法出來),再在後面以沙土將那些小洞填起。說時這么簡單,做來便不是那麼容易了,這是要在五月的太陽下,站著鑿洞、彎腰放籽、蹲下填土,每畝地要如此機械重復一萬次;而那鑿洞要不偏不倚正好在那個位置,放籽要不多不少便正好七八個,填土要不深不淺正好鼓起個小包,哪一步操作不當都會導致無法出苗。一天下來,腰酸背疼,躺到炕上都累得睡不著覺。

而這樣的操作,還不一定能保證出苗。遇了天氣晴好的日子,在種下去六七天後,便有小苗開始出土;但它們常是不能直直地破土而出,卻常會鑽到比較松軟的地膜下去。而太陽一出,地膜下的幼苗便會被燙死;所以,每天早上早早起來便要去放苗,在黎明的模糊中到初露的微熹中,目不轉睛地掃過一行一行的地膜,蹲下身去小心翼翼地將地膜下的幼苗扶出地面來。而出苗總是不夠齊整,往往一畝地的一萬株棉花苗,總要四五遍才能完全放出來。以上的程序是假設天氣晴好,而如果陰雨連綿數日,種到地里的棉花籽都會霉爛,而又須從破膜播種的程序開始重復;等出苗了如果再遇了沙塵暴,剛出土的幼苗便會被扭斷脖子,而又無法復生,也須從破膜播種的程序重復。遇了天氣不好的年份,往往要種三四遍,每畝一萬株,僅在種的階段便要數上十幾遍了。

以上所講,僅為狹義的種棉花,即為播種。再往後去,至少還須以下工序:間(讀四聲,是由稠而稀的意思)苗,如前所述,因棉花的出苗能力差,每株需同時種下七八個籽去方能出土,而出來了,又須將多餘的再一一拔去;脫褲腿,這是一個通俗而形象的說法,是在棉花長出幾排葉子時,將最下面的一對老葉子掐去,這樣棉花才能茁壯成長;掐油條,便是將棉花植株上除去主幹外旁生的枝條掐去,以保證其長直長高;打頭,是在棉花長到一定高度時,為防止其只長高而不結桃,便將其頂端掐去;噴葯,是在打頭的同時噴上矮壯素等葯物,使棉花不再長高而專心結桃。而其間的除蟲、拔草等工作,自不再贅述。

到了九月中,棉花開始綻放,便到最後一道採摘工序了。而這採摘,是種棉花的一場持久戰,時間長而任務重。一般棉花會從九月中旬到十一二月陸續開放,而便是到了臘月,植株已經枯乾的棉花經太陽一曬還會破殼而出;摘棉花便也要跟了棉花的一茬又一茬開放,隨開隨摘,而現開了的,又馬上便須摘下,否則一經雨淋,棉花便變了品質。摘棉花是一項精細活,因棉花開在植株從低到高的不同位置,所以有些需要半彎腰摘下,而有些又需要蹲低伏身才能摘下了。而且,摘棉花時又不便戴上手套,在九月摘頭花時尚且好辦,最多便是早上的露水淋壞了手指;而到了十月,棉葉棉枝已經乾枯,為了不弄臟棉花,便要小心地探手進去摘下,往往會被枯枝將手指戳破,而再往後去便磨成老繭了;到了十一二月如果還有要摘的棉花,刺骨的寒風往往又會把滿手的老繭吹裂,淌出血來還怕染臟了棉花。實在摘不出的「鐵殼」,便將棉桃摘回家去,坐在冬日的太陽里,以裂口累累的雙手一一掰開。

『柒』 棉花的種植與管理

棉花屬於喜溫植物,其生長過程中對溫度的要求比較嚴格,一般生長在光照時間比較長,溫差環境較小,水分比較充足的地區。
棉花在生長過程中,最佳的溫度在20-25度左右,生長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對棉花的產量造成嚴重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全國各個地區都開始逐漸轉變了棉花的種植模式,從傳統的種植模式逐漸向提高棉花產量方向發展,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果。而在棉花種植過程中,加強對棉花的種植和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棉花的質量。
一、加強棉花種植的品種選擇的管理工作
1.對棉花品種的熟性進行合理的選擇
棉花品種的熟性可以根據棉花生長發育的時間進行劃分,通常情況下,把生長期在四個月左右的棉花品種我們稱之為早熟品種,而生長發育期在130天左右的棉花我們稱之為中早熟品種。生長發育期在140天左右的品種我們稱之為中晚熟品種,而生長發育期在155天左右的棉花品種我們稱之為晚熟品種。通常情況下,從棉花品種播種到開花的這段時間之內,不同品種之間的差異性是十分小的。而影響棉花生育期長短的時期主要是播種到出苗的這個階段過程,這個時期的溫度對品種的熟性存在較大的影響,土壤環境的溫度越低棉籽的育苗期就會加長。
2.選擇結鈴性較好的品種
在選擇棉種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應該選擇那些鈴殼比較薄,每顆鈴籽比較重的品種。而那些中等偏小鈴籽不僅可以切實的提高棉花的產量,同時還能夠切實的提高當地的經濟效益。不同品種的棉籽其衣份的含量是不盡相同的,衣份過高會導致內部種子較小,在一定程度上會嚴重影響到出苗率。棉花未成熟時,其衣份是比較高的,如果必須選擇衣份比較高的品種則需要選擇那些早熟的品種。
二、棉花種植技術管理對棉花質量的影響
適當的提前播種的時間,可以有效提高棉花的質量。因為該過程不僅可以提高棉花的結鈴期,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提高棉花的光合作用時間,促進棉鈴的持續增長。根據統計結果顯示,不同的品種的棉花萌發時所需要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棉種最低萌發的溫度在12度左右,棉株葉片發育所需要的最低溫度在15度左右,而棉花出苗的最低溫度在17度左右,而棉鈴發育的溫度應該大於15度,因此,在棉花種植過程中,保證棉花的生長發育所需的最低溫度是十分重要的。棉花在種植過程中氣候環境、自然條件等是不能通過人為行為進行控制的。這就需要加強對棉花種植過程各個階段的管理工作,從而達到提高棉花質量和產量的目的。
三、棉花種植管理過棉花質量的影響
不同品種的棉花對不同地區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條件是不相同的。因此在棉花種植過程中要想提高棉花的產量和質量就需要從棉花種植的源頭出發,選擇合適本地區生長的棉花品種。棉花採摘的最合適的時期是在棉花吐絮之後的8-10天之內比較合適,如果在採摘過程中沒有選擇合適的採摘時期將會嚴重影響到棉花的質量。一般情況下,中期的棉花質量最好,其蓬鬆度比較合理,光澤度也比較更好,棉絮的長度和強力等滿足了高質量棉花的要求。在採摘過程中,如果採摘的時期過早或者過晚都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棉花的質量,同時,在採摘過程中應該將不同時期採摘的棉花分堆存放,並且進行分批出售。對不同時期的棉花層層把關,只有做到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棉花的銷售價格,提高農民群眾的實際收入。而且還要讓每一個棉農認識到單純依靠品種要想提高棉花的質量是不夠的,還需要加強對漫畫種植過程中的管理工作,採用綜合的措施切實提高棉花的質量。
四、病蟲害管理工作對棉花質量的影響
在秋季和冬季季節,將待種棉花的土地進行及時的秋灌和冬灌能夠有效降低棉葉蟎和棉鈴蟲的越冬存活率。在入春之後,還要及時的清除種植區域附近的蜜源植物,減少對越冬棉鈴蟲的營養供給,導致大量的棉鈴蟲死亡。同時,在種植棉花過程中,農民要更加註重棉田早期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採取有效的針對性的措施,及時的對病蟲害進行防治,達到消滅病蟲害的目的。此外,在進行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棉農可以根據田間和病蟲害環境中之間的關系,有目的的改變一些因素,營造一個不利於病蟲害生存的環境,但是有利於棉花生長的自然環境,以達到消除病害保護作物的目的。在種植過程中,只有選擇合適的、科學的化學葯劑,才能達到理想的消殺效果,促進棉花生長。

『捌』 棉花的種植技術

1、深耕:冬耕能減少病菌、病害、蟲害。春耕要早,增加日照好拿苗,深耕增加抗病能力、苗期早發、根深葉茂。

2、科學施肥: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花鈴期及時追肥,注意滿足磷鉀肥。

3、墒情是出苗的關鍵:冬灌或春灌。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植物出苗的關鍵,水分足,墒情好、保苗全。

4、適時播種:播種出苗的最佳溫度是23至25度,用新高脂膜拌種可防病、提高發芽率。播種後分水不足時可噴施新高脂膜溶液可保溫增墒。

5、株行距合理:等行播種,低肥水60至70厘米,中肥水70~80厘米,高肥水地80至90厘米;畝株數,低肥水地3000棵左右,中肥水地2500株左右,高肥水地2000棵左右。

6、整枝:每年看雨量多少、墒情濕干、掌握化控輕重,等行免整枝,大小行可定向整枝,去小行的枝、留大行的枝。整枝病重,免整枝病輕。

7、全程化控:棉花7至10個真葉可噴施壯莖靈溶液,能促根壯苗,葉面厚減少蟲害,在花蕾期、幼鈴期、棉桃膨大期各噴一次棉花壯蒂靈溶液,整個生育期內靈活掌握,雨多地濕量要大,無雨地旱量要小,少量多次最好,最後化控在株高1米左右最好。

8、遇旱澆水:遇旱澆水以小為宜,水量過大,棉棵易形成生長素,出現旺長;旱情嚴重,水量過大,轉化生長素過多,澆水後出現落花、落蕾現象,澆水前先噴棉花壯蒂靈溶液,能有效控制澆水後旺長。

9、治蟲:當前危害棉花的害蟲有棉鈴蟲、盲蝽蟓、薊馬、白粉虱、棉葉蟎、象甲等多種害蟲。防治棉鈴蟲注意蟲情預報,高峰期抓緊防治,盲蝽蟓的習性晝伏夜出,打葯上午9點前,下午5點後,效果好,月亮天晚上打最佳。播種時用樂斯本,與除蟲劑同時噴,注意地下蟲害的防治。噴施新高脂膜溶液可提高棉株對葯的吸收利用,減少用葯量。

10、病以防為主:重病地塊、播種時可用治棉病的葯與新高脂膜拌種(不是浸種)出苗快、苗旺、病苗少,苗期定期噴治棉病的葯。

11、適時打頂:營養枝(滑條)看水肥與長勢,3-5個果枝及時打頂促進果枝生長,主莖約7月15日前後打頂,打頂後及時噴葉面肥,加速上部果枝生長,5-7日後噴棉花壯蒂靈溶液,與治蟲葯同時封頂

閱讀全文

與棉花種植技術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