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奉賢區紅十字現場急救救護員培訓理論試題答案
希望對你有幫助
1、現代救護的特點是指在____事發的現場____,對病人實施___及時___、___先進_____、____有效____的初步救護。
2、「第一目擊者」是指__在現場為突發傷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緊急救護__的人。
3、成人及兒童判斷意識的方法是_輕拍肩膀、呼喚 ,嬰兒判斷意識的方法是___拍排擊足底、擔掐上臂__。
4、用___看___、___聽___、和__感覺____方法來判斷呼吸。
5、「生命鏈」中的四個早期為_早期通路_、_早期徒手心肺復甦_、__早期心臟除顫_和___早期高級心肺復甦___。
6、心肺復甦ABC中,A為___判斷意識開放氣道___,B為__人工呼吸__,C為_胸外心臟按壓_。
二、創傷救護(填空,每空0.5分,共8分)
1、創傷的主要類型有_閉合性損傷_、__開放性損傷_、_多發傷_、復合傷。
2、成人血液占自身體重的_8%_,60公斤體重的人約有__4800_毫升血液。
3、一般傷口的類型有_擦傷_、_刺傷_、_割傷、_咬蟄傷_和_燒傷和燙傷。
4、骨折的類型有_穩定性骨折_和_不穩定性骨折_;根據骨折程度將骨折分為__閉合性骨折___開放性骨折__和__病理性骨折_三種。
② 怎麼考紅十字會的急救員證
急救員申報條件
1、緊急救助員(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經本職業緊急救助員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2)連續從事相關職業工作2年(含2年)以上。
(3)具有相關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公安、消防、武警等復員軍人。
2、高級緊急救助員(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緊急救助員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緊急救助員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緊急救助員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3)連續從事相關職業工作7年以上。
3、緊急救助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高級緊急救助員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經本職業緊急救助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高級緊急救助員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6年以上。
鑒定方式:
分為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論知識考試採用閉卷筆試方式,技能操作考核採用現場模擬等方式。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實行百分制,成績皆達到60分及以上者為合格。緊急救助師還須進行綜合評審。
鑒定時間:
理論知識考試時間為120分鍾,技能操作考核時間為60分鍾,綜合評審時間為30分鍾。
(2)專業救護員培訓考試擴展閱讀:
基本文化程度要求
高中畢業(或同等學歷)。
培訓要求
1、培訓期限
全日制職業學校教育,根據其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確定。晉級培訓期限:緊急救助員不少於240標准學時,高級緊急救助員不少於200標准學時,緊急救助師不少於180標准學時。
2、培訓教師
培訓緊急救助員的教師應具有本職業高級緊急救助員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相關專業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培訓高級緊急救助員的教師應具有本職業緊急救助師職業資格證書或相關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培訓緊急救助師的教師應具有本職業緊急救助師職業資格證書2年以上或相關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3、培訓場地設備
理論培訓場地應具有可容納30名以上學員的的標准教室,並配備投影儀及播放設備;技能操作培訓場所應有能模擬各種突發事件現場的場地、設施和器材。
③ 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員培訓理論考試示範卷試答案
運送斷肢時可將其直接放在冰中嗎
④ 急救員資格證怎麼報名怎麼考
急救員資格證需要向當地的紅十字會或急救義工組織報名,繳費參加培訓,通過測試後得到證書。
⑤ 紅十字會的急救證怎麼考
如何辦理紅十字救護員證
一、報名方式:
需要參加紅十字救護員培訓的單位或者個人請事先電話聯系紅十字會辦公室,確定人數和時間,紅十字會根據實際情況統一辦班。
二、培訓費用:
初訓160元/人;復訓80元/人。
三、培訓時間
培訓時間為一天。
四、培訓要求
參加培訓時受訓人員需攜帶一寸彩照三張、身份證復印件一張。培訓結束經筆試和現場操作考核合格後頒發紅十字救護員證書,證書有效期為三年。
(5)專業救護員培訓考試擴展閱讀:
救護證,全稱是「紅十字救護證」,是要求具備現場救護資格證書,是道路運輸人員從業資格年審時的必備,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所有駕駛員都要持有一本「道路運輸人員從業資格證」,相當於開車上路營運的「上崗證」,給「上崗證」年檢時卻必須先辦一個「紅十字救護證」。
救護證,是指司機應該具備現場救護的基本知識,通過培訓考核獲得的一種技能證書,2006年8月中國紅十字總會、交通部、公安部要求各級公安、交通部門要積極組織公安民警和機動車駕駛人等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參加救護培訓,但沒有強制規定必須考取救護證書。
相關規定:
1、中國紅十字總會、交通部、公安部在2006年8月聯合下發的通知,其中提到了「各級公安、交通部門要積極組織公安民警和機動車駕駛人等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參加救護培訓。」但中國紅十字總會救護處有關負責人否認了它的強制性。
2、中國紅十字總會救護處有關負責人:有這樣的一個指導意見,然後地方可能會推進得更近一步,因為從全國來講可能不平衡,不可能有一個全國性的那麼一個統一的要求。我們只能說跟他們有一個指導性意見,這個是很重要很需要的,地方呢,地方紅會和地方有關主管部門有一個更具體的這樣一個規定。
3、紅十字總會並不強求,地方政府上綱上線,廣西壯族自治區「道路運輸人員從業資格證」持有者在百萬左右,每人每兩年復訓一次,初考90,復訓75,自2008年推行以來,這筆錢恐怕已經數以億計,它的必要和用途,駕駛員們恐怕需要更細致的說法。
主席團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有一位主席和一位副主席。主席主要負責該組織的對外關系,在國際社會中代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並與指導委員會總幹事密切合作,負責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人道外交事務。在該組織內部,他負責加強組織凝聚力,保證運作順利並促進發展。
員工團
1914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僅有12名雇員,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則有1900名雇員並有1800名志願者作為補充。在兩次大戰,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則有1900名雇員並有1800名志願者作為補充。20世紀80年代一線員工平均人數達到500人,90年代則達到1000多人。
20世紀70年代起,每年有15%的員工流失,75%的員工工作不滿3年 即離職。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員工來自多個國家,2004年平均約有50%的非瑞士籍員工。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法律職責
此項職責具有兩個淵源:
《日內瓦公約》,它使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承擔以下任務:探視被關押者;組織救援行動;幫助離散家庭重新團聚以及在武裝沖突期間進行類似的人道活動。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章程》,它鼓勵該組織在《日內瓦公約》不適用的國內暴力事件中承擔類似的工作。
《日內瓦公約》是有拘束力的國際法條約,它在世界范圍內都具有適用力。《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章程》是在紅十字與紅新月國際大會上通過的。該大會每四年召開一次,《日內瓦公約》的締約國都參加會議,因此,它賦予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章程》一種准法律或「軟法律」的地位。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宗旨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是一個公正、中立和獨立的組織,其特有的人道使命是保護武裝沖突和其他暴力局勢受難者的生命與尊嚴,並向他們提供援助。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還通過推廣和加強人道法與普遍人道原則,盡力防止苦難發生。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創建於1863年,它是《日內瓦公約》和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的發起者。該組織負責指導和協調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在武裝沖突和其他暴力局勢中開展的國際行動。
⑥ 美國AHA急救員培訓國內有幾個培訓站點分別在哪
有一個,在北京。
⑦ 紅十字救護員證怎麼考
紅十字救護員證考取可以通過向所在地的紅十字會報名參加培訓並通過考核之後獲得。
比如北京為例:
一、報名方式:在當地紅十字會官網進行報名。
1、網路搜索北京紅十字會,點擊進入首頁。
(7)專業救護員培訓考試擴展閱讀:
1、頸肩肘膝踝受傷或孕期不能參加培訓,請穿運動服裝和運動鞋參加培訓,女士請勿穿著裙裝參加培訓。
2、課程費用及其他:
參加在培訓中心舉辦的培訓學員每位280元(包含教材、呼吸面膜、創傷包紮教具)。
若在培訓中心以外的地方授課/考試,費用為每位學員280元(原價),同時機構要負責免費停車位以及導師餐食。若在北京以外地區授課/考試,費用為每位學員280元(原價),同時機構要承擔每位導師的住宿和餐食費用,交通費用按照實際公里數收取。
3、課程內容:
1.急救的原則及危急時刻採取的措施
2.人體的構造及機能
3.成人心肺復甦與AED配合使用
4.成人及嬰兒氣道異物梗阻排除方法
5.綳帶及三角巾的包紮方法
6.出血包紮及骨折固定的方法
⑧ cpr急救證書怎麼考
cpr急救證書需要通過救護員培訓並考試合格,具體要求如下:
1、報名條回件
年滿18周歲以上,答身體健康。
2、培訓內容
紅十字運動與救護的基本知識;心肺復甦、創傷救護等初級應急救護的核心知識與技能;常見急症、意外傷害、突發事件的處置要領(根據學員需求選擇培訓內容)。
3、培訓時長:2天,16學時。
4、培訓方法:課堂講授、實操練習等。
5、考試考核:考勤考核、理論知識考試、救護實操考核。
(8)專業救護員培訓考試擴展閱讀:
截止2018年,中國應急救護技能普及率不足1%,而在德國能達到80%。為了避免街頭突發急病卻無人敢救治、會救治的悲劇,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讓更多的人懂得自救互救,是非常必要的。在這件事上,政府、社會組織、企業都責無旁貸。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群眾性應急救護工作,推廣全民參與自救互救的理念,鼓勵更多人參加應急救護培訓。2017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明確「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正式立法保護並鼓勵緊急施救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