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瓜嫁接技術有哪些要求
選擇晴好天氣,大棚溫度在15℃以上時進行嫁接,可採用插接法、靠接法、劈接法等回,目前答以插接法較為常用,此法操作簡單,成活率高,具體措施如下:
嫁接前把砧木苗澆透水,大棚遮陽,保溫保濕,將竹片削成與接穗苗下胚軸粗細相同,橫斷面呈半圓形,先端漸尖成楔形的竹簽。將砧木苗生長點削除,用竹簽在生長點處向下插入子葉下胚軸深約0.5厘米,取接穗苗,在下胚軸上方兩側各斜切一刀,使之呈楔形,然後拔出砧木中的竹簽,將削好的接穗准確插入砧木的孔中,並使嫁接苗砧木子葉與接穗子葉成十字形交叉。
嫁接後,隨即將嫁接苗蓋上薄膜,保持棚內溫度25~28℃,進行遮光,5~7天不通風,不澆水,以利於介面癒合。1周後適當揭去遮陽物,讓苗床通透弱光,早晚各通風1次,以調節苗床溫度和濕度,以後適當增加通風時間和次數,降低溫度,避免嫁接苗徒長。10天後及時抹去砧木子葉間長出的腋芽,但不可傷及子葉,以免影響接穗的正常生長,同時加強煉苗,嫁接苗在20天後可移栽大田。
㈡ 西瓜苗嫁接技術劈接視頻教程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可以去優·酷視頻裡面找相關的視頻做參考。對你有用哦。
㈢ 西瓜稼接技術
1.嫁接技術
(1)育好兩苗 所謂兩苗,即砧木苗和接穗苗。一般砧木採用葫蘆(蒲瓜)為好,接穗西瓜品種按市場需要而定。播種期視計劃上市時間來推算,一般嫁接瓜比對照非嫁接瓜約推遲半個月成熟。具體措施: 1)種子處理。葫蘆種子先浸入殺菌葯液中48小時,待吸足水分後播種; 2)培植好營養土。選擇砂粘適中的較肥沃的土壤,澆施一定量的腐熟人糞尿並加適量鈣鎂磷肥或小量的進口復合肥配製成營養土,濕度以手捏成塊,落下能散為度; 3)做好營養缽,播下葫蘆種子,覆蓋好泥土和缽間縫隙土; 4)播種西瓜種子。當葫蘆小部分開始出苗,約播後5~6天再播西瓜種子,播前也要用殺菌液浸種24小時,然後撒播在砂性偏強的較肥沃土壤上,覆上薄土和搭架蓋好薄膜。播後要加強管理,嚴格掌握膜內溫度,防止高溫燒苗。 (2)嫁接時間 嫁接時間掌握在葫蘆心葉達到5分硬幣大小,而西瓜心葉達到1分硬幣的三分之一大小時進行。如果氣溫高,葫蘆心葉已到而西瓜心葉未到上述標准時,可摘除葫蘆心葉等待。(3)嫁接方法與技術西瓜嫁接方法有多種,但最理想的是半劈接法,技術簡便,操作容易,成活率高。採用該法,嫁接前要搭好大棚,棚高以人在棚內能操作為度。嫁接時嚴防通風,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如晴熱強光天氣棚外蓋上遮陽網。具體方法是:用刮鬍須刀片將葫蘆心葉切除,縱向對半劈開胚軸約1.5厘米深,再將西瓜苗去除
根部,留胚軸1.5厘米並削成刀口形,插入葫蘆切口處,並使兩者皮層緊密結合,再用事先准備好的干麥葉(鮮小麥葉曬干),輕輕紮好,然後將營養缽排列在大棚內平地上,缽間縫隙用土填實,搭好小棚架蓋上薄膜,再用麻袋蓋在小棚上嚴格遮光,大棚外蓋上遮陽網就完成了整個嫁接過程。 (4)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是決定嫁接苗成活率高低的關鍵。西瓜嫁接後,接穗已經失去由土壤供水供肥條件,僅依靠兩苗細胞滲透作用供水,如遇高溫或強光,瓜苗即嚴重失水枯萎而死亡。此時期要求棚內溫度控制在22~25℃,相對濕度90%左右。一般接後3~4天嚴格遮光。隨著時間的推移,遮光程度相應減少,一般接後5~6天傷口基本癒合,13~15天恢復正常生長,此後再經過煉苗3~5天便可移栽大田。如遇砧木頂端抽生枝葉,應及時去除。育苗期間為了防止爛根,可取硫酸銅50克,碳酸氫銨200克拌勻後放在尼龍袋裡悶12小時再沖水50千克澆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大田栽培要點 嫁接西瓜大田栽培技術基本上與常規栽培相同,但嫁接瓜根系發達,生長勢強,要充分發揮單株優勢,一般每畝大田以栽種230~250株為宜,即行距4米,株距0.7米。在栽種時注意嫁接部位一定要離地面3厘米以上,以避免病菌從地面侵入。此外,根據嫁接瓜的生長優勢,在第18~20節之間所結的瓜單瓜最大,產量最高。為安排優勢節位結瓜,碰到陰雨天氣要進行人工授粉和套袋來提高結果率。 參考資料:www.wusport.cn 上海加華國術館
㈣ 西瓜嫁接詳細技術
西瓜嫁接技術:
一、砧木的選擇
西瓜嫁接栽培技術是利用同科的葫蘆、瓠子、南瓜、回冬瓜等具有抗土壤答傳染病害特性的植物作砧木,以無籽西瓜苗或枝條為接穗,進行嫁接育苗,成活後移栽到田間的一種栽培方法。生產上 以超豐F1葫蘆為理想砧木。
二、嫁接時間
最好選擇天氣睛朗,日光強的上午或下午,在大棚溫室時散射光或遮光條件下嫁接最合適。
三、嫁接的方法與技術
插接法也稱頂接 把葫蘆種提前6-8天用營養缽育苗,再播西瓜種,待西瓜子葉展開,砧木出現第一片真葉時為嫁接適期。選擇大小適宜的砧木,用刀片削除生長點,用竹簽由頂部插一楔孔,深度約1.0厘米,再取瓜苗,在子葉下部1.5厘米處用刀片斜切一楔形面,長度大致與孔的深度相同,然後將其插入砧木的孔中,嫁接完畢。該法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不需固定物介面,但嫁接技術要求較高,對苗齡要求嚴格,葫蘆苗從第一片真葉展開至完全展平,西瓜苗從子葉展開至第一片真葉展開為嫁接適期。
㈤ 西瓜嫁接育苗靠接的操作方法是什麼
接穗的播種期應比砧木提前一周左右。靠接是利用粗度、大小相近的砧木和接版穗,在砧權木靠近子葉節處,用刀以45度角向下斜削一刀,深度為下胚軸粗度的一半,長度約1厘米。接著在接穗的相向部位以相同角度向上斜削一刀,深度和長度與砧木一致,使砧木與接穗的切口能相互嵌合為一體,再用專用嫁接夾將植株夾好或紮好,然後立即將苗栽入營養缽中。砧木和接穗的下胚軸和基部彼此離開1厘米以上,在嫁接苗成活後切除接穗的根部。還應注意使嫁接苗的介面處距土面高度不小於3厘米,以避免接穗生根。
㈥ 西瓜嫁接技術種植
1、所需工具:
(1)刀片:普通雙刃刮臉刀片,將其縱向分成2片,每片大約嫁接200株。
(2)竹簽:竹簽是用於頂插接法插孔和剔去砧木生長點的工具。竹簽用老毛竹自製而成,取帶有角質(表皮)的竹片,截成12-15cm長,一端削成與接穗莖粗細相當的竹簽,將竹簽帶有角質的一面做成平面,另一面削成長1.0-1.5cm的弧形,頂部利用竹子的硬角質,做成寬約1.5mm的鏟刃,用火柴燒一下,使鏟刃變硬而無毛刺。
2、嫁接砧木的選擇
用於西瓜嫁接砧木的品種很多,依嫁接親和性、抗病性及品質性狀衡量,優劣依次為瓠瓜、南瓜、冬瓜、西瓜共砧,同種內不同變種或品種間存在很大差別:
(1)農家品種葫蘆
葫蘆具有與西瓜良好而穩定的親和性,對西瓜品質也無不良影響,耐低溫性和吸肥能力僅次於南瓜,主要缺點是對枯萎病缺乏絕對抗性。這類葫蘆中以瓢葫蘆為最好,長葫蘆次之。瓢葫蘆葉片大,長勢強,植株勻稱,耐低溫,容易培養。長葫蘆不易使西瓜旺長,著果穩定,後期瓜蔓不易衰老。
(2)瓠瓜
瓠瓜砧木親和力強,成活率高,親和力穩定,共生期極少出現不良植株,抗枯萎病,尤其對危害根部的根腐、線蟲等有一定的耐性,嫁接後的西瓜雌花出現較早,成熟較早,對品質無不良影響,是目前較為理想的西瓜砧木。主要品種有:長瓠瓜和圓瓠瓜。由日本米可多公司培育的瓠瓜雜交種-—「相生」,是西瓜嫁接的優良砧木。與西瓜嫁接親和力好,嫁接後的西瓜,植株生長健壯,抗枯萎病,根系發達,較耐瘠薄,低溫條件下生長良好,坐果穩定,對果實品質無不良影響。
(3)南瓜
南瓜對枯萎病有絕對的抗性,低溫伸長性和低溫坐果性好,低溫條件下吸肥能力也最強。南瓜的品種眾多,多數品種與西瓜嫁接可使西瓜果皮增厚、果肉中有硬塊、含糖量下降。因此,不宜作西瓜砧木。由印度南瓜和中國南瓜雜交而成的「新土佐南瓜」,根系發達,營養生長旺盛,耐低溫能力強,抗枯萎病、蔓枯病,並且果皮不增厚,風味不變。但是,「新土佐南瓜」作三倍體和四倍體西瓜嫁接砧木時成活率只有10-30%,而且以「新土佐南瓜」為砧木的西瓜,苗期易感染白粉病;由中國農科院與雲南農科院共同培育的「雲南黑籽南瓜」極耐低溫,在零度低溫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並開花結果,其根系極為發達,生長旺盛,生育期長,分枝力強,主莖可達幾十米。該品種耐瘠薄能力強,高抗枯萎病、蔓枯病、疫病和霜霉病等病害。與西瓜有較好的親和力,嫁接後的西瓜,生長勢強,高度抗寒,高抗多種病害,增產幅度達,對西瓜品質無不良影響。
(4)冬瓜
該類砧木品種,根系強大,適應性強,耐旱、耐熱、耐濕。但由於冬瓜不抗枯萎病和疫病,同時又忌連作,因此,很少用作西瓜砧木。
(5)西瓜
選用高抗枯萎病的野生西瓜或飼料用西瓜作砧木,具有嫁接親和力強,結果穩定,果實品質好等特點。因其抗病性不徹底,表現前期生長緩慢,植株生長勢不如瓠瓜、南瓜和冬瓜一般不常用。生產上應用較多的是台灣農友公司利用非洲野生西瓜育成的雜交1代「勇士」。
(6)建議
用作西瓜砧木的材料雖然很多,但綜合效果比較好,生產上又常用的是瓠瓜。經過我們幾年來的實踐,選用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培育的「超豐」系列瓠瓜種作西瓜砧木是較理想的。
3、培育砧木和接穗壯苗
培育下胚軸粗壯、子葉充分開展、心葉舒展的壯苗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關鍵。
(1)選配基質將未種過瓜類的大田土與蛭石、珍珠岩、細爐灰(可單用也可混用)以3︰1或2︰1的體積比混合均勻;也可用6份田土、4份優質有機肥,每方土中再加入復合肥1千克、多菌靈200克、敵百蟲或辛硫磷200克,將基質、肥、土粉碎過篩後與化肥、農葯混拌均勻,堆悶1周後使用。
(2)種子處理。
首先將精選後的砧木種子晾曬3-4小時,然後浸入60℃、2‰的高錳酸鉀水溶液中不斷攪拌,待水溫降到30℃時停止攪拌繼續浸種12小時後進行沖洗、淋水、再浸12小時後,沖洗、淋水置陰涼處晾到種皮不粘滑時用鉗子在種子發芽口處磕開小裂口,以利出苗,依種子量的多少取適宜大小的搪瓷盤,並鋪上消過毒的毛巾,將磕開種皮的種子均勻攤在毛巾上再蓋上濕毛巾,置34-35℃恆溫箱中催芽,經18小時後開箱,揀出露白的種子並將其放在8℃的恆溫處練芽,把沒有露白的種子繼續催芽6小時後揀出露白的種子與第一次揀出的種子一起播種;西瓜接穗育苗的時間要比葫蘆砧木育苗晚7—10天,具體做法:將西瓜種子(無籽西瓜種子要先嗑開種皮)浸入60℃溫水中攪拌10分鍾後繼續浸泡8—10小時後置30℃恆溫條件下催芽20小時,待6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就可播種了。
(3)播種及播後管理
砧木種子直接播種到營養缽中,播深1-2cm每隻缽只播一粒種子,然後將營養缽緊密排在長×寬×深=5×1×0.15米的育苗畦內,經過5個晝夜就可以齊苗,齊苗後要及時通風降溫,見光練苗,使幼苗墩實濃綠,子葉肥厚達到壯苗標准。在砧木苗第一、二片真葉相重疊時應及時去掉真葉,減少養分消耗,防止髓腔增大,五天後即可嫁接;西瓜種子宜採取密集撒播法播種到育苗盤或育苗畦內,株距2-2.5cm,播後覆土1.0cm厚,播種後用地膜覆蓋保濕增溫,出苗前,缽盤內基質的溫度應保持在18-20℃,白天溫度25-28℃,夜間溫度20℃左右,相對濕度95%,4天就可以齊苗了。齊苗後注意通風、見光,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溫度12-15℃。
4、嫁接
選擇嫁接部位高、防病效果好的插接法嫁接。其操作要點是:
(1)取苗把砧木苗營養缽和接穗苗育苗盤放於便於操作的嫁接台上。
(2)砧木去心、插孔用竹簽剔去砧木苗的真葉和生長點,然後將竹簽帶有角質的平面朝下,在苗莖的頂面緊貼一子葉並沿子葉連線方向向另一子葉下方斜插一孔,插孔長0.8-1cm,深度以竹簽尖剛剛露出苗莖1-3mm為好。
(3)削好接穗從育苗盤中撥取接穗苗,用拇指、中指捏住接穗兩片子葉,並使接穗的莖搭在食指肚上,用刀片在接穗子葉下方0.5-1cm處向下斜削一刀,把苗莖削成單斜面形,斜面長1cm,翻過苗莖,在原斜面二分之一處從背面斜削一刀,使接穗莖成契子形。
(4)插接削好接穗後,從砧木苗莖上拔下竹簽,把接穗苗莖的長切面一側朝下插入砧木苗莖的插孔內,接穗莖要插到插孔的盡底部,確保插實插牢。接嫁後,盡快把嫁接苗放入小拱棚內,澆水,蓋嚴保濕。
5、嫁接苗管理
早春栽培的西瓜育苗及嫁接期要注意升溫、保溫、控濕,可採取搭設小拱棚、覆蓋塑料、遮陽網及牛皮紙的措施;而秋延後栽培的西瓜此期則注意降溫、增濕、保濕,可採取增加地面濕度、只覆蓋遮陽網的措施。
(1)濕度管理嫁接後要及時加蓋小拱棚並在苗床地面噴水,使小拱棚內的濕度保持95%以上,4天後在小拱棚一側小通風,保持90%的濕度。8-10天可在小拱棚2頭通風,(如果是秋延後栽培,由於溫度高,傷口癒合快,5天即可通風),通風量以不使嫁接苗葉片萎蔫為准,如需澆水,則要逐缽點澆,防止介面沾水引起感染。
(2)光照管理嫁接後頭3天應用遮陽網或牛皮紙遮全陰,從第4天開始於早晚讓嫁接苗接受散射光照並逐步縮短遮光時間,只要嫁接苗不發生萎蔫就不需遮光,10天後(秋延後栽培的5天)即可撤掉遮光物。
(3)溫度管理嫁接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8-32℃,夜間溫度20℃以上。10天後,(秋延後栽培的5天),白天溫度控制在12-15℃,夜間最低溫度不低於8℃。適宜的育苗時間35-40天,南瓜作砧木,育苗時間短些,以35天為宜,(秋延後栽培的20—25天)。當嫁接苗3葉1心,株高18-20cm
時,即可定植。中國有機農業網
㈦ 西瓜嫁接技術 和嫁接後管理
嫁接後的管理 從嫁接到成活約需10天左右,這個期間必須做好保濕、保溫、遮光、放風和除萌等項工作。 1.保濕。為了促進介面癒合,嫁接後2~3天內,棚室要密封,棚內濕度要達到飽合狀態。2~3天後濕度達到90%~95%。 2.保溫。為了促進介面癒合,嫁接後2~3天內棚內溫度白天保持28~30℃,夜間15~18℃。2~3天後,逐漸將小拱棚開口,白天保持28℃,夜間不低於15℃,超過35℃或低於10℃都會影響成活率。1周後嫁接苗基本癒合,溫度白天25~28℃,夜間13~14℃。10天後同普通苗床管理。 3.遮光。嫁接後2~3天內,棚室要全部密封,小拱棚加覆蓋物,避免陽光直射苗床,防止嫁接苗萎蔫。3天後早、晚可見散射光和側光,在嫁接苗不萎蔫的情況下適當延長見光時間。1周後開始放風煉苗,放風口由小到大,逐漸加大通風量,晴天中午光照強,必須用草苫遮光。如果棚內溫度不夠,也可隔苫遮光。 4.斷根。放風後1~2天,如果嫁接苗不萎蔫,接穗便可斷根,在介面下1.0cm和缽面處各切一刀。斷根前1~2天將苗床澆足水。斷根後中午仍要遮光1~2天。 5.除萌。嫁接苗在苗床生長期間,砧木仍有側芽萌發,如不及時摘除會影響接穗生長,因此,要及時除掉砧木上的萌芽,但不要損傷接穗和子葉。
㈧ 如何培育嫁接西瓜苗
(1)砧木的選擇
砧木常用南瓜和葫蘆。葫蘆砧木親和力強,成活率高,抗枯萎病,而且對危害根的根結線蟲、黃守瓜等有一定的抗性,雌花出現較早,對西瓜品質無不良影響。南瓜砧抗枯萎病最強,生長勢強,促進早熟,提高產量。
(2)播種期的確定
主要取決於砧木種類和嫁接方法。以葫蘆作砧木,採用頂插法和劈接法,以第一片真葉開展期為宜,即葫蘆砧比接穗一般早播5~6天;如用靠接法,葫蘆砧需比接穗晚播4~6天。南瓜作砧木,嫁接適宜苗齡較小,採用頂插法和劈接法以顯真葉為宜,南瓜砧木需比接穗早播3~4天;而採用靠接法以子葉期為宜,南瓜砧一般需比接穗晚播3~4天。
(3)砧木和接穗的培育
①種子處理南瓜砧木種子在浸種前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浸泡30~60分鍾,用清水充分洗凈後,在室溫下浸種8~10小時,在25~28℃下催芽。當胚根長出3~4毫米時即可播種。葫蘆砧木由於種子種皮較厚,種子萌發較慢,出苗不齊,可用70℃熱水不斷攪拌燙種10~15分鍾,而後在常溫下浸種24~36小時,每天早晚搓洗一次,取出在25~30℃下催芽。接穗西瓜可用55℃熱水浸種15分鍾,在室溫下浸種8~10小時,取出洗凈在30℃左右下催芽,一般2晝夜後大部分種子即可出芽。
②播種砧木播種,若採用離土嫁接,可在播種或苗床中撒播,播種密度每平方米1500~2000粒種子;若不離土嫁接,則應在營養缽中點播每缽平放一粒種子。接穗西瓜一般採用撒播,最好播種在育苗盤中,有利提高土溫,便於移動,調整位置。但大面積嫁接還應播種在苗床上,播種密度以出苗後子葉不相互重疊為宜,每平方米播種2000粒。播種前,澆足底水,把種子均勻撒播在上面,然後覆1~1.5厘米厚營養土,蓋上地膜。保持溫度在25~28℃。當幼苗有50%以上出土時揭去地膜,逐漸通風降溫。當苗出齊後控制溫度白天在20~25℃,夜間不低於18℃,盡量控制澆水。嫁接前1~2天,適當通風,以提高抗逆性。砧木嫁接前1~2天嚴格控制澆水,以免嫁接時胚軸劈裂,降低成活率。接穗苗為防止病害可噴一次75%百菌清800~1000倍液。
(4)嫁接
西瓜嫁接常用方法是頂插法、劈接法和靠接法。
①頂插法先把砧木苗的生長點用刀片剔除,然後用一根與接穗下胚軸粗度相近的竹簽在砧木去除生長點的切口向下戳一個深約1厘米的斜孔,深度不穿破下胚軸表皮,然後插入砧木孔中,使砧木與接穗切面相吻合。同時使砧木與接穗子葉呈「十字形」,用夾子固定。嫁接適期,砧木剛展開一片真葉,接穗為剛展開子葉苗。
②劈接法先去掉砧木生長點,用刀片從子葉中間一側向下劈開,深約1~1.5厘米,然後將接穗從子葉向下胚軸兩面各削麵長1~1.5厘米,呈楔形,將削好接穗插入砧木楔口,使砧木與接穗表面平整對齊,用夾子固定。嫁接適期,砧木具有一片真葉,接穗子葉展開。
③靠接法這種接法要求砧木、接穗苗大小相近。先將砧木生長點去掉,在砧木下胚軸上端靠近子葉0.5~1厘米處用刀片成45°角向下削一刀,深及胚軸的1/3~1/2,長約1厘米。然後在接穗的相應部位向上呈45°斜削一刀,深達胚軸1/2~2/3,長約1厘米。然後把砧木和接穗自上而下把舌狀切口相吻合嵌入,用嫁接夾子固定好。嫁接後將砧木與接穗連根一起栽植到營養缽中,二者相距1厘米,以便成活後切除接穗接部以下胚軸。
(5)嫁接苗的管理
同黃瓜嫁接苗的培育管理。
㈨ 我發明了西瓜大苗嫁接技術,耗資三十多萬元,現已取得成功,畝產值上萬元,可以改變原來的傳統西瓜歷史...
畝產上萬元的話,自己握著專利技術在手裡、努力推廣開來就好了,幹嘛讓國家彌補?
或者你可以選擇把技術賣給國家,這樣賣專利的錢就相當於是「彌補」,當然你專利銷售之後就不可能獨占專利衍生的利益了。
㈩ 如何進行西瓜秧苗嫁接
西瓜嫁接育苗方法有多種,相比而言,以大芽大砧插接成活率較高,一般可高達90%左右。內採用此法可選用親和力強容、根系發達的「南砧2號」菜葫蘆作砧木,接穗為小西瓜。砧木種子的播種期應比接穗種子的播種期提早20天左右,即在砧木苗長出2片真葉時再播種接穗種子。在西瓜播後約7天,當砧木秧苗具有二葉一心而接穗秧苗的子葉剛展開時即可嫁接。據觀察,當葫蘆秧苗長到二葉一心時,其幼莖上部已由空心轉為實心,嫁接成活率也由此隨之提高。具體接法如下:
先用刀片削除砧木秧苗的生長點,截面距子葉基部約0.2厘米,經3~5天後,待傷口癒合,再行嫁接。嫁接時先用寬0.2厘米、厚0.1厘米、長10~12厘米的扁竹簽,在砧木苗莖的頂部沿截面表皮內側向下斜插一孔,孔深0.8~1.0厘米,竹簽暫不拔出。再將接穗秧苗洗凈,在75%百菌清600~800倍稀釋液加64%殺毒礬600~800倍稀釋液的混合液中消毒後,用雙面刀片在接穗秧苗子葉下1厘米處削成長約0.5~0.8厘米的楔形切面,拔出砧木上的竹簽,立即插入已削好的接穗。接穗的子葉方向應與砧木的子葉方向一致,利用砧木子葉承托接穗。接好後,放在塑料薄膜小拱棚內培育管理,促嫁接秧苗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