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培訓講座

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培訓講座

發布時間:2021-01-17 00:57:27

㈠ 《小學新教師如何過好輔導關》講座

培訓目的:
1、從思想上、態度上、行為上做好一位教書育人的優秀老師。
2、從教書育人的業務素質上進行培訓。
培訓對象:
青年教師
培訓的內容:
1、思想素質
2、業務素質
培訓過程:
首先用王國維借用宋詞,形象地表達了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三種境界來與君共勉: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希望各位老師立志高遠;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希望金橋老師勤奮努力;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金橋的老師終於成功。
一、介紹我教書育人的經驗。
二、老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神聖的,學習是學生的天職,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所以我們義不容辭地作好教書育人的每一件事。
三、思想品德素質培訓——態度決定一切,性格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
1、青年教師必須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心理、性格、行為、情操等方面作學生的表率。
2、知識能力素質,現代教師必須具備扎實、寬厚、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和組織表達,教研創新等方面的能力。
3、必須具備多種綜合能力素質,它主要包括,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情感教育能力,善於扮演「多重角色」教學多面手的能力,駕馭全局的能力,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一句話就是教學創新能力。
4、必須具備身心審美素質,教師必須具備強健的體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審美情操。
5、必須具備協作,溝通能力,與老師、學生、家長相互溝通,提高工作效率。
6、老師必須具有真正為學生服務的思想,以培養合格人才為第一己任,從教樂教,緊握教育的方向盤,堅決排除應試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干擾和慣性影響,切實加強學生對多種能力及素質的培養,永遠不辱教育主使命。
言行一致,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對學生的潛移作用。
四、老師應當是一個完善的文明人格形象,在加強對學生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我們每個教師應當是一個完善的文明人格形象,只有這樣才能有意於學生的精神文明的建設,才能加速學生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
加強學生精神文明建設的教育任重道遠,並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青年教師必須持之以恆,及時總結調控,經常開展教育討論活動,以至真正消除教育之「盲點」,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獲得成功。我們不能把學生當作沒有理想,沒有情感的被動的受理者,而應該把他們作為有理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動發展個性。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們的意願,尊重他們的人格,把他們當作實實在在的人,而不是馴服物。所以用孩子的心靈深處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顯然是最節省能源的方法。
教育學生要有信心,努力學習,給學生一些名言名語名例作為學生的動力,如:「我是金橋學校的學生,我要誠實、勤奮、拼博、創新;愛我金橋,努力學習,愛我祖國,立志成才;愛我世界,創造美好的未來。」
五、要求老師切實培養學生的品德(尊師孝父,團結同學,遵守紀律;文明愛校,誠信負責,勤奮進取);心理發展(自信自強,自定自律,快樂生活);能力發展(生活能力,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辦事能力);身體發展(保護視力,保正睡眠,保證營養,保證衛生,特長發展,弱科提升,社會素質發展,素質弱點矯正等)。
相信:金橋學校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是可成才,老師的教鞭下有「瓦特」,老師的冷眼中有「牛頓」,老師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老師應該做到這些。

對青年教師業務培訓

首先明確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生存線、發展線。要求以教學為中心,以活動為平台,以課堂為陣地,以評價為機制,以制度作保證加強教學管理,遵循教學規律,強化教學規范;牢固樹立學習意識,目標意識,科研意識,責任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效率意識,要以一流的思想理念,一流的精神狀態,一流的工作作風,一流的方式投到教學工作中。
教學常規
一、台上十分鍾,台下十年功——備課求實
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可分為備課和寫教案。
1、教師假期中應在流覽教材的基礎上做到提前一周備課,平時要有一周的儲備課,在上課要進行預習和默講,嚴禁教師無教案上課。
2、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個人備課要做到五備: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作業。
3、動手寫教案前,要閱讀與教材有關的參考書,明確教學目的和雙基要求,在去粗取精的基礎上書寫教案,做到思想教育和知識教育並重,做到研究課程標准,研究考綱,研究教情和學情,研究教法和學法,精心積累備課資料;精心制訂教學目標;精心組織教學內容;精心選擇教學方法;精心設計課堂練習;精心編寫達標訓練;精心研究學法指導,做到重點突出,難點分散,訓練設計得法,教法運用恰當 ,反饋矯正及時。
4、青年教師要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因為備課組把集體備課作為信息交流和相互學習的平台,把集體備課的重點放在對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的把握上,放在對教材教法、學法的研究上,放在對例題、習題、作業和檢測的設計上,提倡使用教案一體化(一人主講,人人發言,集體定稿,資源共享)。
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上課求活
1、具體做到:教學對象,面向全體學生;教學目標,發展整體素質;教學過程,生動活潑;教學關系,民主互助合作;教學方法,啟發內化轉化;教學語言,生動精練,抑揚頓挫;教學環境,和諧愉悅共鳴。
2、堅持五主教學原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主幹,能力為主心。
3、突出三轉五讓: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變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變單純知識傳授為智能並重,讓學生自己觀察,讓學生自己思考,讓學生自己表述,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4、開放課堂教學: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在五個字上下功夫,(一)突出「實」字,課堂內容要實在。(二)突出「巧」字,對教學內容要巧設計,巧安排,要選擇恰當的教法,為求充分展示知識的發生和形成過程。(三)突出「精」字,訓練量要適度,質量提升,效要當先。(四)突出「活」字,在課堂教學中靈活處理好記憶——理解——適用三者間的關系,靈活地將問題教給學生,從知識到問題,從問題到方法,再從方法到能力,充分體現教師點撥到位,激活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讓學生的思維和感覺器官和諧運動,氣氛活躍,充滿活力,師生互動,達到教學的最佳結合。(五)「新」,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創新的思維處理「知識——能力——方法」三者之間的關系。通過上述五個方面,把知識教學,方法點撥,能力訓練,情操陶冶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立體的多功能的教學效應。在充分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通過自學、討論、輔導、練習等環節,努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高效地學習。
課堂激發學生興趣十法:
1、組織教學:
a請同學們集體唱一支歌;b集體朗誦;c口頭作文。
2、巧設導語。
3、設計板書:
a字體變化;b故意寫錯字;c變換表述形式;d圖表、圖畫式;e請學生板書。
4、注意教態:
a表情;b姿態;c手勢;d微笑語言。
5、說話聲音變化:
a調整音量;b調整音調;c調整音速;d以情感人。
6、引導想像:
a勾勒形態;b樑上色彩;c使畫面動起來;d讓畫面更細致,更逼真。
7、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之中。
8、請學生猜測老師。
9、適當用一點班級用語。
10請學生說、讀、寫。
每節課寫好教學反思。
三、書山愚公不移,我移,學海鄭和不渡我渡——作業求精。
1、備課組要求青年教師自編課時練習,編寫練習要做到典型、新穎、靈活、針對性強,實用性好,綜合性高。
2、青年教師要注意課時練習要源於課本,高於課本,回歸課本,即從課本中來到課本中去。
3、作業份量適中,語、數、英三科每天的作業不超過40分鍾,其它科目作業量不超過30分鍾,要立足課堂,立足課本。
4、提倡分層作業,分層要求,分層達標。
5、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規范,做到作文不隔周,其它作業不過夜。
6、改變作業的傳統形式,各學科可階段性的布置一些帶有研究性的長效作業,即:學期性作業,開放性作業,實踐性作業和研究性作業。
7、課時練習要做到有講必發,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
四、輔導求細
輔導應以自主、個別、小型、分層為主,集體輔導為輔,輔導既要注意提優,更要注意補差,做到提優補差並重,課內課外同進。
五、考試求嚴
1、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實行周考制度,高一、高二實行單元過關檢查。
2、端正考風,嚴肅考紀,杜絕弄虛作假和舞弊行為發生,確保考試成績的真實性。
3、做好試卷的講評工作。
4、對每次考試都作好分析、總結、反思。
六、實驗求詳
要求老師寫出實驗目的,實驗過程,證明某種觀點。
抓教學重點
1、培優生:
(1) 理想教育
(2)目標激勵
(3)方法指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4)學會競爭(在競爭中學習,在學習中競爭)
(5)榜樣引路(學生之星,定期推出)
2、邊緣生轉化:
(1)准確定位(每班十名左右,分到各任課教師進行包教)
(2)建立檔案(跟蹤考查,跟蹤指導)
(3)培養品質(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品質)
(4)責任到人(學教同體,捆綁評價)
(5)定期輔導(零距離,小規模,個別化,面對面)
(6)政策傾向(課堂提問,作業批改,課外輔導,試卷評析)
(7)非智力開發(理想,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
(8)夯實基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優化教學策略
1、建好學科「錯題集」
錯題集主要用來積累學生在作業在作業,練習,試卷中做錯的題目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並對其進行必要的原因分析和訂正,同時進行適當的針對訓練。老師每周對學生的錯題進行一次檢查和批閱,每兩周對學生錯題集的積累情況進行一次總結,上好錯題訂正指導課,通過錯題集的積累、分析、訂正和針對訓練,使學生達到自我分析,自我糾正,自我補充,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目的。
2、培養學生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的習慣,老師每天要它排一定時間,讓學生進行一天學習的日清,確保每個學生一天學習下來不留問題,不留盲點,不留遺憾,每周安排晚自習時間讓學生對一周的學習按學科進行周清,通過「堂清日清周清」,培養學生總結反思的能力,把「堂清,日清,周清,總結反思」的過程看成是學生再學習,再積累,再提高,再成型的過程。看成是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系統網路知識,分解重組知識,遷移再生知識的過程。
聽課,評課活動
青年教師每周一課:各年級、各學科每周必須開設一堂公開課、示範課、研究課、匯報課或觀摩課。開課前,要進行集體備課(集眾人經驗於一體,集群體智慧與一身);開課中,組織本組教師全部參加聽課,並作好聽課記錄。開課後,要組織全組教師認真評課,評課時重點談不足,談建議。
總之,提升青年教師業務,是通過教研組,備課組活動來培訓;通過教學活動與競賽來培訓;通過青藍工程,名師工程來培訓;通過本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應用來培訓,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培訓;通過業務考試來培訓,通過課題的研究來培訓。是以會帶訓,以學帶訓,以課帶訓,以研帶訓,以考帶訓,以評帶訓,以壓帶訓。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使青年教師都能成為學習型,研究型,專業型綜合型和創造型的新型教師,成為能說、會教、懂管、善研、敢為的現代型教師。

㈡ 教師資格證有哪些福利

可以去考公務員、可以拓展就業選擇、可以應聘培訓機構、民辦學校,並且待遇穩定,福利有保障,旅遊可以省錢。

1、考公務員。持有教師資格證考公務員也是有優勢的,比如報考教育部等崗位,還是需要你有個教師資格證的。

2、教師資格證可以拓展就業選擇。在校生取得教師資格證後,可以拓展考生就業選擇面。並且為就業機率添加亮色。考生在就業選擇中,擁有教師資格證就業機率高。

3、待遇穩定,福利有保障,一年兩次假期。相比起公務員激烈的競爭以及少之又少的名額來說,教師職業無疑門檻要低上好多。

尤其是現在國家規定,非師范類的考生同樣允許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並且,即時當不了人民教師吃上「公糧」,民辦學校、私立學校、各種社會培訓班、正規教育培訓企業等等機構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同時待遇也不差。

4、應聘培訓機構、民辦學校。有教師資格證的話,進民辦學校或培訓機構也是有優勢的!雖然培訓機構或者民辦學校沒有編制,但是薪資高並且可以鍛煉人,對於一個剛入教學行業的人來說還是不錯的。

5、旅遊省錢利器。大部分旅遊景點都會對持有教師資格證的人有半價甚至免票的優惠,特別是在9月10號教師節這天,手持教師資格證出去遊玩真的是省錢的一大利器。

(2)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培訓講座擴展閱讀

1、自身能力的證明。隨著2011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和定期注冊試點工作在浙江、湖北兩省啟動,截止到2017年,全國除新疆、西藏、內蒙,其他省份均納入統考省份。

2015年,全國大部分省市將啟動教師資格證改革,據熟悉考情的教師介紹,全國筆試通過率保持在25%左右,面試通過率不到70%。所以考到教師資格證也是你自身能力較強的一方面表現。

2、人際交往能力的證明。教師資格證的重要環節是面試,面試中有試講、答辯及結構化,要對考生的知識素養、口頭表達能力、行為舉止有較為嚴苛的考察。

試講通常考察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答辯通常考察考生在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這是考察考生人際交往能力和處理困難的能力。結構化則是對考生綜合素質的考察,涉及語言組織能力、情景應對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等多種能力。

3、全面知識結構的證明。改革後的教師資格證考生,除了所需的專業課知識外,中小學教師資格證必考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相關知識。通過者即意味著人文素養及社科知識結構較為全面,在從事其他工作:如教育培訓、廣告、傳播、文化、設計領域相關的職位中競爭優勢很大。

4、終身受益的教育觀。因為教師資格證需要考察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所以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各種噱頭的育兒書籍時,會有較為明確的分辨能力,更不會在教育下一代的問題上左右搖擺,被市場上的熱門書籍牽著鼻子走。

2011年9月10日是我國第21個教師節,據智聯招聘日前的一項調查顯示,教師這一職業在求職者心中佔有相當重的分量。就「如果同時有做教師和企業職員的機會,你會如何選擇」這一問題,52.6%的被調查者選擇到學校做教師。

而據智聯招聘320萬簡歷庫中的數據顯示,一般城市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在大中城市則在2000元左右,加上課時費和過節500-1000元左右的獎金,按升學率和區排名成績的浮動獎金,教師的收入和福利與其他各行業比較並不低。

同時,在職場競爭白熱化的今天,相對穩定的職業前景和受人尊敬的職業形象令教師這一職業魅力倍增。在關於教師社會地位的調查中,地位和收入緊密掛鉤,中等職業教育教師得票只有2.0 %;幼兒園教師是2.6%;小學教師2.9%;中學教師9.4%;培訓機構教師10.9%;最高的是大學教師,有53.7%。

㈢ 教師怎樣提高自己的政治能力

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政治能力要多參加政治學習,並做好政治學習筆記。

㈣ 給青少年學生上課,到哪裡找好的講座稿

孔子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①古人把學習中的「樂」提到如此高的地位,是有其根據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自身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感知事物。這時他們對事物的觀察就變得比較敏銳,邏輯記憶增強,想像力豐富,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增強。興趣可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比較順利地進行,並富有成效。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首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那麼,怎麼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考慮,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著手進行。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綵帶拉近了師生心靈的距離,使學生學習動機由單純的認知需要上升為情感需要,使教師工作動機由職業需要上升為職責需要。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積極配合你的教學,在良好的教學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定的目的,收到預期效果。而師生關系緊張,甚至對立的情況下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幾乎是不可想像的。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考慮從這樣一些方面著手。
(一)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教師和藹的態度,親切有神的目光,真誠的信任和鼓勵,是學生樂學的動力。由於師生不僅僅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系,同時也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成熟者與未成熟者,有知者與無知者,長輩與晚輩等多重角色的關系,這就必然要求教師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影響力和權威性。即要有淵博的學識和良好的教學藝術,有對學生始終如一的關懷和愛護、無私和沒有偏見的品格,有莊重的儀表和舉止等。只有當你真正成為充滿人格魅力的教師,才會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才會使你擔當的教育角色發出耀眼的光彩。
(二)不斷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
教師要具有扎實的文化功底和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得到學生的信賴。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教師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功底上的。語文教師應具有高等師范院校中文系、科的全套專業知識,即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美學、寫作、書法等知識;應扎扎實實打好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並不斷補充學科發展中提供的新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專業文化水平,才能左右逢源,得心應手。俗話說:身教重於言教,這說明教師道德品質會給學生以極大的影響;蘇聯教育學家加里寧說得好:「教師的世界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全體學生。」語文教師為了能給學生的道德以良好的影響,應當加強道德修養,力求具有社會主義道德的一切優秀品質,成為學生的楷模。
(三)不斷鼓勵和肯定學生
一名成功的教師總是帶著欣賞的眼光和積極的心態投身於教學活動。教師的鼓勵和肯定能使學生振作起來,不斷的努力進取;教師的真誠期待不僅能誘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響著學生智力和個性的發展。如果師生關系中沒有真誠的欣賞,任何學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所以,適度的表揚、鼓勵和肯定,能激發學生不斷的進步,鼓勵他們「你能行」,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
(四)以愛為本,對學生多一點尊重和信任
教育家羅傑斯認為,教師的態度可以決定教學的成敗。愛心是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學生年齡雖小,但也有著同成年人一樣的情感世界:懂得快樂與痛苦、羞愧與恐懼,有自尊心和榮譽感。教師對學生應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急躁;多一點寬容,少一點指責。尊重和信任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當然,教師的愛決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一味遷就,而是愛中有嚴,嚴中有度。教師的愛是一種責任,因為愛是一種責任,因為愛,才會有師生情感的共鳴;才會有教和學的同步;才會有師生角色的互換;才會有師生教學的互補。
二、改革陳舊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多樣化的語文課堂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基礎
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門活的藝術,尤其是語文教學。因而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運用藝術的手段,給學生以多樣化的語文課堂,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樣化的語文課堂,可以這樣去營造。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學生課堂上度過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都是由我們教師的手來翻閱的,我們的語文課堂究竟應該如何去翻閱學生的生命呢?如下幾個方面我們可以一試。
1、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我常常在思索著: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作為教師,每節課上,無論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多麼大的痛苦與挫折,都要調整好心緒,深挖教材、教學環節、教學過程當中的每一個情感因素,把自己對於課文的內容、對於生活、對於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用語言、用眼睛、用動作等傳送給學生,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2、營造一種寬松、祥和、愉快的學習氛圍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在語文教學中動用圖畫、攝影、幻燈、音樂、語言描繪和動作演示等方式,創設與渲染氣氛,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使他們耳濡目染,口誦心惟,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之中,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教師就要創設一種寬松、祥和、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慢慢地進入課文佳境。在教魯迅先生的《社戲》這篇課文時,我首先讓學生欣賞歌曲《外婆家的澎湖灣》,然後我就講了一個自己小時候的童年故事,受到我的感染,學生在笑聲中也都爭先恐後的講起自己的童年故事,我就讓他們一個一個的上講台講,結果有講捉蝦的、講撈魚的、講偷別人的東西吃被抓最後又是怎樣逃跑的等等,氣氛很活躍,直到下課有些學生還意猶未盡。最後我用一首詩作結:「童年是七彩的夢/伴我在床頭玩耍/童年是彎彎的小船/載我在知識的海洋遨遊/是啊!人們回憶往事總充滿著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接著我又說:「童年是我們最值得珍藏和回憶的美好時光,每個人都有值得回憶的童年,魯迅先生的童年趣事與大家的非常相似。」就這樣,在這寬松、祥和、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已讓學生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但又似講自己的故事,學生們個個興趣盎然,營造這樣能開啟學生感情閘門的課堂,學生就會感到語文課「其樂無窮」了。
3、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創設新穎別致,生動有趣的情境條件,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埃及的金字塔》時,教師先板書一個「塔」字,問:你知道塔嗎?你見過哪些塔?之後教師拿出自製的金字塔模型問:你們見過這種樣子的塔嗎?面對這種奇異的塔型,學生一下子就來了興趣,然後教師比劃著讓學生看它的一個側面,問:這個形狀像一個什麼字?學生說像一個「金」字後,教師在「塔」字前再板書「金字」二字說:「對,這種塔就叫做金字塔,你們知道這金字塔在哪裡嗎?」教師告訴學生:這種金字塔在埃及。同時在「金字」前再板書「埃及的」,然後問:「你們想知道金字塔的大小嗎?想知道它的用途嗎?想了解它是如何建造的嗎?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們就可以知道這一切。」這樣,在逐步揭題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揭題後的一連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教學《負荊請罪》時,布置學生分組排演,在學完這一課後,讓學生在課堂上比賽表演這出小話劇,看哪一組演得最好,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教學《望月》時,讓學生把文章開頭寫景部分的內容畫出來,學生畫好後教師適當作一些點評,這樣教學,語文和藝術相結合。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新課有一個好的開端,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使他們有一種「向而往之」的學習意識,「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教師上好一課的關鍵一環,而解決這個「關鍵」的關鍵便在於導語的設計。一個好的課文導語設計,往往是成功的開始。我以前在講《狼》這課時,我讓學生閉上眼睛,給他們描摹了這樣的一種場面:「暮色加濃,你一個人穿行於森林之中,風聲颯颯,樹葉也隨著顫動,一股涼氣湧上心頭,你不由得加快了腳步。突然,你發現前方綠光忽隱忽現,伴著一聲野獸的嗷叫,你意識到了這是狼的叫聲。你不想往前走了,當你還處於猶豫之時,那隻狼已經出現在你的面前。」說到這時,有人發出了尖叫聲。於是我讓他們睜開眼睛,問他們該怎麼辦。然後我順勢引入了課文:「有個屠戶也在毫無准備之時遇見了狼,而且是兩只狼,他選擇了哪種方式呢?」這樣激起了同學們的好奇心,他們很快的走進了課本。導入能緊扣課文內容,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引導他們以飽滿的熱情進入新課。
(二)給學生一個「舞台式的課堂」
有的課文可以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不同角色,通過對角色的理解和參與,來體會其中的教育內涵,從中受到教益。「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於學生的一切,讓他們有一定的空間去身體力行的感悟。我在教學《擺渡》這一課文時,就給了學生這樣一個「舞台式的課堂」,讓五位學生上講台分別扮演課文中的五個人物:四個渡客和一個擺渡人,他們都扮演得很認真、很投入,把課文中五個角色演得惟妙惟肖。特別是扮演「大力士」的那位同學還舉拳頭在全班面前晃了晃,這一動作與課文描述的一模一樣。課後學生反映這節課上得非常有趣,課文內容也很容易記住。因此,我認為語文老師在教學中不妨適當的把「三尺講台」讓給學生,給學生一個「舞台式的課堂」。
(三)給學生一個「發展智力的課堂」
智力是人對客觀事物進行辨識判斷、推理等能力,包括注意力、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思維力、創造力等,其核心是人的思維能力。學校教育中各學科都要以學生一定的智力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又不斷發展學生的智力,這是教學的基本規律之一。反映在語文教學上,則主要表現為學生思維的調動,即以課文內容為基礎,啟發、引導學生去討論、思考更深一層的問題。例如,教學《七根火柴》這樣的課文,就要善於利用課文豐富的情感信息源,創造情感氛圍,使學生心中的情感之樹「抽芽舒葉,開出茂美的花,結出豐實的果」。因此,可以設計如下導語讓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伊始就進入恰當的起點和軌道,「火柴在生活中可以說天天用到,看起來是那麼微不足道,但是,你們可曾想過,在艱苦的年代裡,在紅軍行經荒無人煙的草地時,就是這小小的火柴發出過多少光?放射出多少熱?它有怎樣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學習此篇,作者就是緊扣住了火柴,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動人心弦的故事,譜寫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壯贊歌,同學們將看到在這一曲悲壯的贊歌中,火柴起著怎樣的作用。」用充滿真情實感的語言,奠定下悲壯的基調,努力營造一種濃郁的情感氛圍,從感情方面去深深撥動學生的心弦。這里特別強調教師在時首先要著力凝聚熾熱的情感,率先進入課文的情景之中,並根據自己的體驗,生活和知識來豐富和補充作品的形象,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情動而辭發」。以此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滿足感和為學習語文進行力所能及的緊張思維活動後的有益的疲勞感。這一問題的討論把學生帶入了文章的內蘊中,引導學生去想像,充當文中的角色,去體驗和感受,既引發學生的興趣,又達到發展學生智力的目的。從而還讓學生學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所以,語文教學中給學生一個「發展智力的課堂」很有必要。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通過感悟,可以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通過感悟,可以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通過感悟,可以把別人的文章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此外,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五)「語」「文」結合,密切聯系生活實際
語文傳統教學中,「語」(口語)「文」(書面語、作文)脫節,不利於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培養與發展。因為任何語言的學習,如果不把口語訓練與書面語相結合,都將是事倍而功半。反之,則事半功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多引導學生把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語」「文」結合,讓學生能感受到語文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非常有用,從而產生求知需要,激發學習興趣。比如講授完演講詞《我有一個夢想》這課時,我要求學生就當今青少年最熱門的「超女」現象來篇即興演講:我看超女現象。學生勇躍發言,暢所欲言,有理有據。 如:一同學說,超女的成功是中間路線的成功。縱觀娛壇,明星們唯男是男,唯女是女。她李宇春卻來個「不男不女」的中性妝,頗有新意,因此成功。又另一同學說,超女遺害無窮。成名前一文不值,一夜成名後,身價倍增。達7位數。助長了青少年的浮躁風氣,使他們夢想著一蹴而就、一舉成名、一鳴驚人,滋長投機取巧的心理,而缺乏腳踏實地、積極進取的精神,這給青少年帶來片面追求個人私慾的利己主義心態、崇尚感觀享受的享樂主義心態,而人生思考的理想主義成份大大減少。論辯後要求學生整理成文。而學生已在論辯中明白正確的人生觀。
三、注重課外,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
既然語文學科是「大語文」,那麼語文教學就不能僅僅局限於課堂上,學習語文興趣的培養,也就不能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教育心理觀察表明,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符合中學生好動、獵奇的心理,它能創造各種情景和條件,激發學習動機,使學生興趣盎然,活潑愉快,從而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習效果。因而,在抓好語文課堂教學的同時,教師還應巧妙地設計一些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的語文活動,使它與課內常規教學相輔相成。例如,組織競賽活動,像拼音比賽、猜字謎比賽、書法競賽、查字典比賽、改錯別字比賽、成語接龍競賽、修辭手法競賽、對聯詩詞競賽、文學常識競賽、語文基礎知識競賽等;或開展一些其他的語文活動,如課前3分鍾演講、晚上10分鍾讀報、語文學習方法交流會等等。事實上,語文知識無處不有,無處不在,明智的語文教師會充分利用課外的時間進行教學,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具體的途徑是:
(一)觀察
或學生自己留心;或組織參觀學習;或是日常生活;或優秀影視,讓學生去發現其中的閃光點、思考點,學會觀察。
(二)閱讀
引導學生多接觸一些課外有價值的讀物,以學生現有的欣賞水平去欣賞,從中得到樂趣。
(三)記憶
也就是積累。要求學生把有價值的語句或片斷用筆記本摘錄下來,形成自己的《學習辭典》,經常瀏覽使之變成自己的東西,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
(四)思考
養成思考的習慣,不管遇到任何現象,任何事物都要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地去分析,能分析到什麼程度就什麼程度,然後寫成日記。
(五)創作
培養學生的創作意識,凡事都要試一試,讓學生學習作家,寫一寫詩歌、散文等。在班裡組織一個小小的刊物,定期發表學生的作品,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四、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當前語文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首先學生掌握知識是以感性知識或經驗為基礎的,語文教學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通過直觀教學可以使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其至,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我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而,搞好語文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重視直觀教學
學生掌握知識是以感性知識或經驗為基礎,通過直觀教學可以使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既可以為學生感知、理解和記憶創造條件,也可以激發學生追求知識的興趣。語文課堂教學上的直觀教學,主要是「模像」直觀,它是通過對實際事物的各種摸擬形象而進行,包括實物、各種教學圖片、圖表、幻燈片、教學電影等。語文各冊的前面都有幾幅畫面各異的圖像,結合課文讓學生揣摩這些畫面,可以收到自然感染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勤做幻燈片,利用電腦製作靈活多樣的課件,以豐富教學內容。例如,初中課文中有兩篇文章,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和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都是傳誦千古的名篇,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和諧的音韻,優美的意境,作者博大的胸懷和氣概,都深深地感染著學生。但這里卻存在著一個關鍵的問題,全篇都是以雪作為背景的,雪對於增強對於詩的感知能力,審美能力,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貴港的學生根本就沒有見過下雪,只是從電視畫面上得到過一點模糊的認識。如果此時不加深學生對雪景的形象感知,即使學生對課文了如指掌,也達不到對詩歌內在美的品味,那麼這堂課就是失敗的。為了在上課之前加深學生對雪的認知和感知的能力,我從網上了許多雪景圖片,然後把它們製作成課件,在上課的時候進行演示,這樣在上課的時候既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也有力地調動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整堂課下來,學生們都顯得意猶未盡,這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所達不到的效果。
(二)注重信息技術教學
科學技術高速猛進,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信息技術異軍突起,步入了快車道,網路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標志,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正在大力發展校通工程,為現代化的教育服務,因而語文教師應該適合社會的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程內容,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讓語文教學走出狹隘的教學空間,走向網路,走向社會。這樣有利於學生形成主動的學習態度,也有利於教師進行創造性的教學。但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那就是一要熟悉技術教學,二要做好自我角色的轉換,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解釋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習夥伴。
五、操作實驗悟出道理培養興趣
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做一些實驗,動手做實驗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事兒。在做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尋找解決的方法。這樣不僅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而且還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
講授《死海不死》一文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做這么一個實驗:在一杯清水中和一杯含有一定鹽分的水中,放入同樣的一個雞蛋,看看將會出現什麼現象。實驗完畢,同學們得出同一結果:放在清水中的雞蛋很快就會沉下去,而放入含有一定的鹽分的水中的雞蛋,卻奇怪地浮起來了。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時老師就可順勢導入新課,讓學生帶著這個疑問,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學生很快地就能在課文中找到死海不海的原因,也能很快找到雞蛋不沉的秘密。這堂課,學生們肯定會個個情緒高漲,人人眉飛色舞。
雖然激發語文學習興趣並非朝夕之間便可達到的,但只要我們能正視學生的實際,從語文教育的特點出發,積極探索教學捷徑,結合實際,敢於創新,不斷積累經驗。就一定能為培養新一代祖國建設事業的合格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㈤ 教師有寒暑假,還嫌累嗎

老師雖然有寒暑假,
但是,
事實上,
老師並沒有那麼長的假期。

如果你以為老師每年有兩個假期而羨慕嫉妒恨,
那就大錯特錯了!
看看下邊的數學題吧。

每年寒暑假,
老師大約共有65天不用上班,
除去65天中的18個雙休日,
還剩47天,
每人每年按值班4天計算,
還剩43天,
再減去春節的7天法定假,
還剩36天,
除去其他職業每年15天的年假,
還剩21天,
我們真的多休息了21天嗎?

錯!!!
每年學生在校大約240天,
每天早上老師7點半到校,
比普通職業早上班一小時,
全年就要多工作240個小時。

按每天八小時工作量計算,
240小時大約是30天,
他們每年比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多工作30天,
30-21=9天!
其實他們每年不止沒有多休息,
反而比一般人多工作了一個多星期。

而且教書育人,
責任重大,
老師們即使有假期也都在充電學習,
以便開學後更好地走上講台。

終於知道了~誰說老師有假期?不在教育圈不知道教師的苦,看人挑擔不吃力。

神馬都不說,只說一點:無論小學、初中還是高中,也無論男教師還是女教師,等到退休時,平均都比同齡人顯老!為什麼?因為辛苦!因為教書育人的責任重!壓力大!

02

放假也在忙的教師暑假,你還羨慕嗎?

教師寒暑假古而有之。學生放假了,老師還非得天天聚到一塊兒研究業務、鑽研教法?現在的教師假期有幾個人能真正盡享其自由自在放鬆放縱的歡愉?名目繁多的培訓、學習、提高、考試......應接不暇。

而且,很多活動都是教師自掏腰包的有償提高。「提高」 了多少倒在其次,就是消耗你的假期,折磨你的麵皮,掏干你的幣子。您說,這樣的假期您還眼饞個啥?

學生休假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著想,符合孩子心理和生理的特點及需要。而在生活節奏明顯加快、教育教改處於膠著狀態、升學壓力不斷強化的今天,教師心理疾病逐年增多,亞健康指數節節攀升,可教師的體檢與醫療體制還不完備

閱讀全文

與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培訓講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