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冬蟲夏草人工種植技術
世界上叫蟲草的來有500多種,冬蟲自夏草只是其中一種,很多機構都試圖找到人工培養冬蟲夏草的方法,目前也只有青海省畜牧研究所冬蟲夏草研究室有一根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根人工培養的冬蟲夏草。再有,冬蟲夏草是蟲子被蟲草菌寄生後變成的,不是種出來的
Ⅱ 那個里培訓北蟲草栽培技術可行呢
其實就是這樣,學抄習技術關襲鍵的是找對地方,選擇錯了肯定虧本無疑。本人也先後到過幾個地方,都未能如願。後來去了安徽省金農食用菌科技公司那裡,通過全面系統的學習,最後才掌握這門技術。不過啊 我覺得安徽省金農食用菌科技公司是可以的。要學習可以去這個公司那裡學習。網上可以找到的。。
Ⅲ 冬蟲夏草種植的方法
冬蟲夏草人工培育在近20年來全國先後有60多個科研單位和數千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實驗和探索;雲南、四川等地已在高海拔地區取得了小面積培育有性型成功的經驗,但由於周期長,高海拔地區無推廣對象、投資大、效益不如自然採集的高等多種因素,一直未能大面積推廣。在雲南、四川、浙江、甘肅、青海、北京、福建、廣東、貴州、廣西等省(市、區)中低海拔地區,開展人工培育有性型冬蟲夏草研究也有多年,雖然在某一些環節上已有多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績或成果,如雲南和四川等省已在昆明、成都和重慶的室內人工批量、重復繁殖成功蝠蛾昆蟲;浙江等地在室內零星繁殖成功蝠蛾昆蟲;但由於沒有解決蟲與菌接種和批量、重復長出子座體的難關,不能稱為培育成功。離小面積、小批量、多次重復在低海拔人工培育出有性型冬蟲夏草的目標都還十分遙遠;雖然數家已聲稱在中、低海拔批量培育成功有性型冬蟲夏草,事實上科學的可信度極低。因為:
(1)目前還無一家能長期又穩定地分離培養到正宗的冬蟲夏草真菌 (即反復在培養基上批量長出子座)。青誨、雲南、四川、北京等地在培養基上都培養出過子座,但其子囊孢子稀少或無子囊孢子,而且生長都不穩定,不能說明已掌握了有性型人工在中低海拔的培育技術。
(2)冬蟲夏草菌無性型人工培養技術比較容易掌握,在室內接種到蝠蛾幼蟲上也能感染成為僵蟲期,但確罕見有完成有性型,長出子座體和子囊孢子。
(3)目前子座的形成除了海拔、氣候、土壤、氣壓等多種環境因素外,其菌之間是否多菌復合感染?如果是復合感染,又是哪一些菌在起關鍵作用?在什麼時期與冬蟲夏草菌起作用?等等問題尚不清楚。
因此,要在中低海拔地區人工批量和重復培育出有性型的冬蟲夏草,還需做大量的研究和實驗工作。就是在高海拔地區進行大面積人工培育冬蟲夏草,也還需開展許多技術性的實驗工作。所以有性型冬蟲夏草人工培育要達到規模化或產業化生產,研究還十分艱巨,路程還非常遙遠。
(二)無性型冬蟲夏草人工培養現狀
由於有性型冬蟲夏草的人工培育困難太大,近10多年來,大部分開展冬蟲夏草人工培育研究的單位和研究人員都紛紛轉向無性型的研究與應用上。由於蟲草菌無性型培養技術容易掌握,而且從自然界採集冬蟲夏草分離出來的真菌,絕大部分理化性質和葯理功能與冬蟲夏草的有性成分相似,所以各地都把自我分離出的真菌確定為冬蟲夏草菌的無性階段,並紛紛建廠生產菌粉和開發應用。目前已從自然界的冬蟲夏草體中分離出自我認為是中華蟲草菌無性型共有9屬31種,其中有16種已經在北京、吉林、山西、上海、青海、浙江、福建、江西、廣東、雲南、貴州等19個省 (市)40多家,進行深層大規模發酵培養和固體培養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體作為有性型冬蟲夏草的代用品,部分廠家已進入大的產業化生產,如至靈膠囊、金水寶膠囊、寧心寶膠囊、心肝寶、冬蟲夏草雞精、蟲草膠囊、冬蟲夏草酒、冬蟲夏草人參補酒等20多種產品年產值均達千萬元至數億元。而且,由於用菌絲體和分生袍子人工繁殖周期短、產量高,今後作為冬蟲夏草有性型的代用品,開發、應用的潛力還極大。
要獲得純正的冬早夏草菌種必須進行人工的分離、純化、復壯、保存等工作。
1.分離冬蟲夏草菌的技術與條件
(1)材料要求。獲得純的菌種對材料要求比較嚴格;一般來說如果是進行冬蟲夏草的組織塊分離法,最佳的分離材料是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剛開始凍結時期採的材料,這個時期冬蟲夏草菌剛感染蝠蛾幼蟲進入僵蟲期不長時間,嫩小的子座芽剛長出蟲頭部0.2一0.5cm,蟲體內其他雜菌較少,最易進行分離。如果是第二年5一6月份採的材料,僵蟲體和子座上都有許多種雜菌共生或腐生,難獲得純菌種。若用子囊孢子進行分離培養,材料最好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子囊孢子剛有部分成熟期採集分離培養。
(2)操作方法。有以下3步。
a.僵蟲體 (即菌核)的分離:分離前,用水刷洗干凈主體表面,再用無菌水清洗2一3次;用0.1%一0.2%的升汞溶液,對分離材料進行約3一5min的表面消毒;再用無菌水清洗。選取與胸足為界的前段部分。用解剖刀切去表皮,避開消化道,取血腔菌絲切成芝麻粒大小,壓入平板培養基中,每皿1一2粒。置於15一19℃中培養,待菌落長出0.2一0.5cm時,挑選少量菌絲反復在平板培養基上分純2一4 次,確定無其他雜菌後,移入試管保存和培養。
b.子座芽分離:從僵蟲頭頂切下洗凈的子座芽,置入0.1%升汞液中消毒2一3min,用無菌水洗凈,切取中間部位組織塊壓入培養基中;培養條件同a。
c.子囊孢子分離:用透明紙袋套住子囊孢子成熟的子座,讓子囊孢子彈跳粘貼在紙袋上,然後,把有子囊孢子的紙袋浸入25%的葡萄糖液中,洗下孢子,放入15一19℃中培養,每天鏡檢,當袍子萌發時,用微吸管吸單個孢子滴於平板中培養;培養條件同a。也可把整個成熟的冬蟲夏草帶回室內,用棉紙把僵蟲和連蟲體的子座包住,僅留出有孕部分,在無菌室中,橫放,下置一片載玻片,隨時保持主體濕度;每天鏡檢,當看到子囊孢子彈到玻片時,用微吸管吸到平皿的培養基中培養;培養條件同a。
(3)培養基的選用。
a.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 (PDA),此種配方是所有蟲草菌屬真菌的通用培養基,在分離培養初期可用該配方,不過菌種生長不十分旺盛,而且易老化、退化。
b.加富培養基 (1):多性蛋白臍10g,葡萄糖50g,磷酸氫二鉀1g,硫酸鎂0.5g,活蠶蛹30g,生長素0.5μg,瓊脂20g,加水1000mL,pH: 5.0。
加富培養基 (Ⅱ):蛋白脯40g,葡萄糖40g,去皮鮮馬鈴薯100g,磷酸氫二鉀1g,硫酸鎂0.5g,牛肉膏10g,生長素0.5μg,蝠蛾活幼蟲 (磨碎)30g,瓊脂20g,高寒草甸土浸出液10OOmL,pH:5.0。
在加富培養基上,菌落比在PDA培養基上生長旺盛和迅速;加富 Ⅱ號又優於Ⅰ號。
2.生長特性 冬蟲夏草菌的分離培養中須掌握溫度、pH值、光照、碳和氮源及無機鹽的利用狀況。
(1)不同溫度對菌絲生長的影響。冬蟲夏草菌喜偏低溫度。在0 一4℃時能緩慢生長;5一8℃時生長速度加快;10一19℃是此菌較適生長發育的范圍;最佳生長溫度為15一l9℃。超過20℃菌絲猛長,菌落由白色變為灰黑或棕黃色,開始出現變異,所以不宜高溫培養。
(2)對pH值的要求。冬蟲夏草菌是一種偏酸性真菌,最適pH值為 5.0一6.0,當pH值為4.5以下和6以上時,隨著增高或降低,生長緩慢至不生長。
(3)光照的影響。此菌的子囊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初期,適應於弱光和短光照,後期則適應於較強光照。在人工培養中,菌絲、分生孢子和子座等具有明顯的趨光性,向陽面生長多而密,背光面生長稀疏,全黑環境下培養的各種菌態纖弱、細長、稀疏。
(4)對碳源的利用。冬蟲夏草菌可利用多種碳源,但以葡萄糖和麥芽糖合用時生長最快,單用葡萄糖時也能良好地生長,次之是馬鈴薯等澱粉,再次之是蔗糖。
冬蟲夏草菌是一種由寄生活體寄主,再由腐生階段發育成熟的真菌,所以對氮源中的多種有機氮均能較好的利用。而以活蟲體最佳;蛋白腖與酵母膏合用生長也十分理想,次之是二者單獨使用,再次之是牛肉膏等。而對無機氮如硫酸銨、硝酸鉀等利用較差。 對灰分養料有一定的需求,在有微量的硫酸鎂、磷酸氫二鉀的培養基中生長旺盛,次之是磷酸二氫鉀,其他鈉、鈣、鐵、銅等無機鹽也可利用。
3.培養方式 冬蟲夏草菌分離純化後,即可作為各種實驗和擴大生產應用。
(1)其擴大生產的方法常有三種:固體靜置培養法、振盪培養法和大罐通氣發酵培養法。
a.靜置培養:主要用在固體培養,如試管斜面、三角瓶培養、米飯培養等等。在靜置培養中只要掌握好溫度和光照即可使菌正常生長。當斜面上的分生孢子成熟後,即可存入1一2℃的冰箱中保存8 一14個月,也可作為種子直接用於生產。
b.振盪培養:採用液體培養菌種或小規模繁殖培養,都可用振盪培養。振盪培養的培養基,把固體培養基減去瓊脂即可。設備最好選用恆溫振盪培養機,用三角瓶置液體培養基,把試管固體菌種接入即可培養。經不斷振盪使液體培養基中各種成分混合均勻而不致沉澱,同時促進氣體與液體接觸和交換,使氧進入液體培養基中,利於菌絲生長和分生孢子形成。
c.大罐通氣發酵培養:在大規模生產菌絲和分生孢子等菌粉時,必須用大罐通氣發酵培養法。該方法通氣是採用吸氣或真空泵減壓等方法,經過濾器除雜菌,送入罐內液體培 養基中供冬蟲夏草菌的生長發育。
(2)發酵工藝流程。自然冬蟲夏草分離純化→ 試管斜面種→ 振盪器液體一級 種→ 二級種→ 小型種子發酵種子罐→ 生產發酵罐 → 濃縮→ 噴粉乾燥→ 成品菌粉。
冬蟲夏草菌罐中發酵要求溫度在20一25℃,罐壓392.3一 686.5kPa(0.4一0.7kg/cmz),通氣量為0.5一1.OVVm*;注入發酵罐中的液體培養基為罐容的65%一75%為宜。 接種量為10%,攪拌速度為180r/min,培養時間72一96h,即可放罐濃縮和噴粉。
(3)發酵培養基多用。鮮馬鈴薯 (去皮)8%,蔗糖2%,玉米澱粉 0.5%,蠶蛹粉1%,蛋白腖0.4%,硫酸銨0.2%,pH值5.5一6.0。
(4)發酵培養成品標准。分生孢子即幾全脫落母體孢子梗,孢子梗數量增加不明顯 時,在鏡下計數檢查,每毫升含分生孢子18億一 25億個;殘糖低於1%;氨基氮低於0.2mg/mL,即可成為成品菌液。
4.冬蟲夏草菌回接要點 把有性型或無性型的冬蟲夏草菌孢子回接到寄主昆蟲體上,是人工培養有性型冬蟲夏草和復壯無性型菌種的關鍵措施。
(1)回接時期。冬蟲夏草回接關鍵在於選擇寄主昆蟲抗菌薄弱時期,一是蛻皮期;二是幼蟲取食活動激烈,摩擦損傷率較高時期。
(2)回接方法。又分兩種。
a.噴霧法:當飼養的蝠蛾幼蟲達4一6齡蟲,有1/3以上的幼蟲蛻皮時,把幼蟲集中,用子囊孢子或者分生孢子對入5%一10%葡萄糖液噴霧到蟲體或食物上,接種後約30min,菌液在蟲體上略干,把幼蟲放回土壤中任其自然生活。此法感病率高,但缺點是,幼蟲不易從土中取出集中,而且集中時幼蟲有互相殘殺的習性,蟲體被咬傷後,易被雜菌感染致死,冬蟲夏草菌絲未充滿體腔時,傷蟲就會腐爛,不能形成僵蟲 (菌核)。
b.自然接觸法:在大面積半自然土壤中飼養蝠蛾幼蟲,定時取小樣觀察幼蟲生長狀況,當大部分幼蟲適宜感病時,用飼料植物浸菌液種植和用細土拌菌接種,均勻撒入養蟲的地表上,然後噴水,使菌滲入土中,幼蟲取食活動時接觸感染。此法寄主感染率不太高,但一經感染致病,冬蟲夏草菌長勢好,而且未感病的蝠蛾幼蟲能正常生長,繁殖後代。
(選自《中國昆蟲資源利用和產業化》,作者:楊大榮)摘自:中國昆蟲資源利用和產業化
冬早夏草栽培技術
(一)概述 別名蟲草、冬蟲草、夏草冬蟲。 為麥角科蟲草屬植物冬蟲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的子座及其奇主的乾燥蟲體。甘,溫。滋肺補腎,主治肺結核、咯血、虛喘、盜汗,道精,陽痿,腰膝酸痛。多生於高寒山區、草原、河谷、草叢中。分布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省、自治區。
(二)植物特性 冬蟲夏草是一種屬於囊菌綱、肉座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的真菌寄生於鱗翅目蝙蝠蛾幼蟲的蟲菌結合體。整個外形由蟲體和子實體相連接而成,外表黃棕色或黃褐色,蟲體極似家蠶,細長圓柱形,長3~5厘米,粗約0.3~1厘米,有20~30個明顯環節,腹部有足8對,尤以中部4對較為明顯。子實體是指延伸於寄主昆蟲體外的。由菌絲反復紐結和分化後形成的肉眼可以識別的繁殖器官。質地較脆,斷面黃白色,頭部紅棕色,長有子座,子座多單生,細長像棍棒一樣,長4~10厘米,頂部膨大,表面棕褐色,質地略韌,斷面黃白色且呈纖維狀,子座的頭部散生或密生著子囊殼,子囊殼中形成無數的子囊,子囊中就是能進行有性繁殖的子囊孢子。
(三)生長特性 冬蟲夏草的分布與地形、地貌、海拔的高低都有密切的關系。其寄主編幅蛾喜生長在潮濕、低溫、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勢和地貌上。
(四)栽培技術
1,栽培條件 冬蟲夏草的人工栽培主要是准備菌種和昆蟲兩個條件。
(1)菌種 冬蟲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優良的純菌種,一是要早熟、高產,主要目的是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二是要感染力強,要求菌種有較強的生命力,成活率達95%,以上,能對昆蟲迅速感染,盡快得病死亡。三是適應范圍廣,特別是對環境溫度變化和其他雜菌感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2)昆蟲 昆蟲主要利用蝙幅蛾幼蟲作為冬蟲夏草的寄生,幼蟲要求必須是活的,個體大、肥胖的較好,數量多少根據自己的栽培而決定。一般每平方米需幼蟲1千克,母種一支,細沙土50千克,可栽出鮮冬蟲夏草0.5千克,曬干品0.05干克,價值100元。
(3)環境 冬蟲夏草的人工栽培無論海拔高低都可以,關鍵決定於溫度。冬蟲夏草是一種中、低溫型菌類,菌絲生長繁殖適溫度是5~32℃,最適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為宜。
(4)栽培季節 利用自然氣溫,一年可栽培兩季,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內人工控溫,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還可縮短生長期。
2.栽培方法 冬蟲夏草的栽培方式很多,可進行室內外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根據自己的條件任意選擇。無論哪種栽培方式,在栽培前都必須先培養菌蟲,使昆蟲在人土之前感染上這種帶病毒性的菌液,到入土時已重病在身不宜亂爬,有利於早死,快出,生長均勻。
菌蟲培養方法是將已制好的液體菌種用噴霧器噴在幼蟲身上,見濕為止,每天噴2次,3天後這種受菌液浸害的幼蟲出現行動遲緩,處昏迷狀態,即可進行栽培。
(1)瓶栽 適合於家庭栽培,採用普通罐頭瓶洗凈後,在瓶內先墊一層2.5~3厘米的細沙土,土質含水量60%,然後將感染菌液的幼蟲放在上面,每瓶放兩只為宜,要求兩只幼蟲之間不要靠攏,腹面向下,放伸,上面再蓋細沙土3厘米,稍壓平表面。為了保持濕潤,再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入室內外適宜的溫度下進行管理,避免陽光直射。
(2)箱栽 也適合於家庭栽培,可利用大小木箱、塑料盆進行栽培。木箱底部和四周要有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散失,先將細沙土鋪5-7厘米厚,再均勻地放入菌蟲,每隻蟲之間相隔2~3厘米,上面再蓋沙士3~5厘米,表面用塑料薄膜保濕。為了節約場地,還可將木箱重疊起來。
(3)床栽 床架栽培是進行大批生產的發展方式,這種方式一般適宜室內,可充分利用室內空間進行層架栽培,節約場地。床架寬100厘米,長根據自己的房間設計,採用竹、木製作,每層四邊高12厘米用於擋土,栽培時先鋪一層塑料薄膜,再倒細沙土5~7厘米拍平,放入菌蟲,距離按箱栽,上面蓋沙土3~5厘米,然後覆蓋塑料薄膜。
(4)露地栽 指室外栽培,室外栽培關鍵要選好場地,首先要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沖刷,做到能遮蔭,能排水,能防旱,能防人畜踩踏的環境。栽培方法可進行平地式或畦式兩種方法。平地式栽培是將一般平地、被地、荒地鏟除表土15厘米,寬100厘米,長不限,然後填上5厘米厚的沙土,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蟲,再蓋細沙土5~7厘米,外用塑料薄膜覆蓋,四周要有排水溝,上面要有樹林或蔭棚遮蔭。
(5)畦式栽培 畦式栽培可避免陽光和高溫的問題,適宜廣大農村栽培。畦寬100厘米,深50厘米,長不限,四周同樣能排水,栽培時在畦底部先鋪5厘米厚的細沙土,再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蟲,然後又蓋細沙土5厘米,最後覆蓋塑料薄膜。畦旁用竹拱弓,上蓋草簾遮蔭和降溫。
3.管理技術 冬蟲夏草栽培後的管理技術非常簡單,主要是溫度、濕度、光照、空氣方面的管理。
(1)溫度 冬蟲夏草對溫度的要求比較寬,一般是先低後高,但寧願過低生長慢,不能過高受影響。菌絲生長12-18℃為好,溫度低長勢慢,但雜菌少成活率高。一般在-40℃都凍不死,但高於40℃就會死亡,在後期子座生長階段溫度20~25℃有利生長。
(2)濕度 濕度管理是冬蟲夏草生長發育的關鍵,蟲體內的營養和濕度基本能滿足它的生長要求,它不需要外來的營養和濕度,只需要外界物能保持蟲體本身的溫度不易乾燥,因此隨時保持沙土的濕潤,要求含水量達60%為宜,如果乾燥可噴少量的清水保持相應的濕潤。
(3)光照 冬蟲夏草栽培不需很強的光照,以避光為好,後期子座發育時以散光為好,但不能讓太陽直曬,特別是室外栽培應採用林蔭、人工搭蔭棚、草簾覆蓋等方式遮蔭。
(4)空氣 冬蟲夏草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很多空氣,特別是在子座快要出地時應立即揭去塑料薄膜、增加空氣,以利子座的生長,並保持空氣相對濕度75%~95%左右,出土後10~20天就趨成熟。
(五)採收加工 在自然條件下,冬蟲夏草生長期一般為9個月,生長快慢主要決定品種性質成熟標準是子座出土伸高3~5厘米,頂端發育成子囊果「毛筆尖」時即可採收。
採收方法:用竹、木竿輕輕刨開沙士,將冬蟲夏草揀出來,放在筐內,注意不要把蟲體與子座弄斷,更不要把蟲體或子座刨爛,收完後用水沖凈泥沙,及時放在太陽下曬干或烘乾。
加工方法:封裝冬蟲夏草是用散蟲草作原料加工而成。即散蟲草回潮後,整理平直,每7~10條用線紮成小把用微火烘烤至完全乾透後即可,48個小把尾村尾裝入鐵格,裝三層,每層16個以上,擠封成後,經過熏硫和烘乾,加上商標用紅絲繩捆紮牢固。規格要求每封蟲草應保持在0.25克左右,用木箱裝,內村一層防潮紙,外用鐵帶捆紮,置通風乾燥處貯存。
文章來源: 唐漢中醫葯商務網
二、冬蟲夏草的人工栽培:
人工栽培至少要解決好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菌種。菌種多是來自自然界的冬蟲夏草,按常規進行分離培養而取得。據研究,蟲草菌有性型發生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溫度以滿足體內復雜的生理變化所要求的水分,且溫度與濕度之間存在相關性,在一定的濕度下,溫度變化緩慢或較為恆定,則不利於抽出子實體,有性型的發生必須要經過低溫和變濕處理。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經過多年的轉管培養,也只長出發育不完全的幼小子座。他們認為,蟲草菌的世代必須有蝙蝠蛾幼蟲的某些活性物質參與才能完成。
Ⅳ 冬蟲夏草如何種植
Ⅳ 冬蟲夏草種植到收獲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關於蟲草的生長,一般人對其感到神秘莫測,前人曾有詩雲:「冬蟲夏草名符實,變化生成一氣通。一物竟能兼動植,世間物理信難窮。」其實,蟲草是一種昆蟲與真菌的結合體。蟲是蟲草編幅蛾的幼蟲,菌是蟲草真菌,每當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體小身花的編幅蛾便將千千萬萬個蟲卵留在花葉上。繼而蛾卵變成小蟲,鑽進潮濕疏鬆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莖的營養,逐漸將身體養得潔白肥胖。這時,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蟲草蝙幅蛾幼蟲,便鑽進蟲體內部,吸引其營養,萌發菌絲。人工種植的冬蟲夏草不值錢!
採納哦
Ⅵ 冬蟲夏草種植方法
栽培條件
:
冬蟲夏草的人工栽培主要是准備菌種和昆蟲兩個條件,最大的難度是昆蟲來源,昆蟲目前主要靠野生採集,人工繁殖這種昆蟲還有一定的因難,它制約了人工栽培的進展。
1、菌種:
冬蟲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優良的純菌種,目前全國的品種很多,一是要選擇純度高、無雜菌、無老化的菌種;二是要選擇感染力強,菌種有較強的生命力,能對昆蟲迅速感染得病死亡的品種;三是要選擇適應范圍廣,特別是對環境濕度變化和其它雜菌感染要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的品種。
2、昆蟲:昆蟲主要利用蝙蝠蛾幼蟲作為冬蟲夏草的寄主,也可利用桑蠶、柞蠶作寄主,幼蟲要求必須是活的,個體大、肥胖的較好,數量多少根據自已的栽培而定,一般每平方米需幼蟲1000克,母種一支,細沙土50公升。
3、環境:冬蟲夏草的人工栽培無論海拔高低都可以,關鍵決定於溫度。冬蟲夏草是一種中、低溫型菌類,菌絲生長繁殖適宜溫度是5~32℃,最適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為宜,只要能滿足這個溫度范圍,就可以栽培。
4、栽培季節:利用自然氣溫,一年可栽兩季,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內人工控溫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還可縮短生長期,充分利用自然氣溫,撐握好栽培季節,可降低生產成本。
栽培方式
冬蟲夏草的栽培方式很多,一種是利用昆蟲栽培出與野生一樣的冬蟲夏草,另一種是用米飯、PDA培養基或其它固體培養基直接培養草,這種草與蟲草功能相同。栽培時可進行室內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根據自已的條件任意選擇,無論哪種方式,在栽培前都必須培養菌蟲,使昆蟲在入土之前先感染上這種帶「病毒」性的菌液,到入土時已重病在身,不宜亂爬,有利於早死、快出、生長均勻。
菌蟲培養方法是將已制好的液體菌種用噴霧器噴在幼蟲身上,也可將菌液噴在桑葉上,吃後感染病菌,噴量每次見濕為宜,每天噴二次,三天後這種菌液浸染蟲體內部感染病菌,使幼蟲出現行動遲緩,處於昏迷狀態,即可進行栽培。
1、瓶栽:瓶栽適合於家庭栽培,採用普通罐頭瓶洗凈後,在瓶內先墊2.5-3cm的細沙土,土質含水量達60%,然後將感染菌液的幼蟲放在上面,每瓶放兩只為宜,要求兩只幼蟲之間不要靠攏,腹面向下,放伸,上面再蓋細沙土3cm,稍壓平表面,為了保持濕潤,再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入室內外適宜的溫度下進行管理,避免陽光直曬。
2、箱栽:箱栽也適合於家庭栽培,可利用大小木箱、木盆、塑料盆進行栽培。木箱底部和四周要有塑料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將細沙土鋪5-7cm厚,再均勻地放入菌蟲,每隻蟲之間相隔2-3cm,上面再蓋沙土3-5cm,表面用塑料薄膜拱起保濕,為了節約場地,還可將木箱重疊起來。
3、床栽:床架栽培是進行大批生產的發展方式,這種方式一般適宜室內,可充分利用室內室外進行層架栽培,節約場地,床架寬1米,長根據自已的房間設計,採用竹、木製作,每層四邊高12cm用於擋土,栽培時先鋪一層塑料薄膜,再倒細沙土5-7cm,放入菌蟲,距離按箱栽,上面蓋沙土3-5cm,然後覆蓋塑料薄膜,保持相應的空間。
Ⅶ 北蟲草種植技術從哪裡學習比較專業
現在國內北蟲草栽培技術培訓班只有「金農食用菌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安徽省)教的好。老師知識面廣,教的非常好,使人能學習到真技術。
Ⅷ 冬蟲夏草種植技術
工具/原料:
菌種:種植冬蟲夏草要用優良的菌種,要選擇純度高、無雜菌老化的、感染力強,有較強生命力的品種,而且要適應范圍廣。
昆蟲:一般是用蝙蝠蛾幼蟲作為冬蟲夏草的寄主,也可以選擇其他,這里不一一介紹,要求必須活體,健康強壯。
環境:環境最關鍵的是溫度。菌絲生長繁殖適宜溫度是5~32℃,最適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為宜。
季節:3月-5月,9月-11月。
方法/步驟:
如果是家庭種植,瓶栽是個不錯的選擇,將玻璃瓶洗凈後,先在瓶中墊2.5-3cm的細沙土,土質含水量要達到60%,然後將感染了菌液的活體蟲放在上面,每瓶中幼蟲不要放多了,上面再蓋3cm左右的細沙土,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管理,避免陽光直曬。
在家養殖冬蟲夏草,也可以選擇箱栽,木箱、木盆、塑料盆都可以進行種植。要記得在箱子底部和四周要放塑料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在箱中墊5-7cm的細沙土,再放入菌蟲,幼蟲之間要有一定間隔不要挨在一起,上面再蓋3-5cm的細沙土,表面再用塑料薄膜包好。
如果是大批生產的話,那就用床架種植吧,這種方式一般適宜室內養殖,床架寬1米,長根據自已的實際情況定,用竹或木製作,每層四邊高12cm用於擋土,種植前先鋪一層塑料薄膜,再墊5-7cm的細沙土,放入幼蟲,幼蟲間的距離自己把握,蓋3-5cm的細沙土,然後覆蓋塑料薄膜。
如果是室外種植,推薦使用露地栽。最關鍵的是選好種植場地,要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將一般平地鏟出表土15cm左右,寬1米,長按自己的情況定,填上5cm左右的沙土,放入幼蟲,蓋5-7cm左右的細沙土,最後用塑料薄膜覆蓋。
如果是農村種植,畦式種植是個不錯的選擇,寬100cm,深50cm,長按自己的情況定,種植時先在畦部先鋪5cm厚的細沙土,放入菌蟲,然後蓋5cm左右細沙土,畦旁用竹拱弓,最後覆蓋塑料薄膜,注意兩端要通風。
蟲草菌絲生長的時候對空氣要求不大,子座快要出土的時候要去掉塑料薄膜,流通空氣,促進子座的生長,並保持空氣75~95%左右的相對濕度,出土後10-20天就生長成熟。
冬蟲夏草一般為9個月就可長好,品種性質和環境溫度決定生長快慢,蟲草成熟標的準是子座出土伸高3-5cm,頂端以發育成子囊果「毛筆尖」即可採收。
Ⅸ 蟲草的種植技術!
蟲草種植賺錢的問題,其實應該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投資種植蟲草,專你都不學技術,種屬植蟲草失敗了,又在那裡說是騙人的,這樣的事情沒辦法避免,所以我認為想真的種植蟲草的話,最好先去學種植蟲草技術,例如可以學習:【段毅獨創種植蟲草技術】,我感覺不錯,推薦給大家,不是賣廣告,是不是由你自己定
Ⅹ 種植蟲草需要什麼條件
不能來,蟲草生長對環境的要求很苛自刻,
也不是完全沒可能,首先你需要模擬海拔4200~4800米 高了蟲草蛾會死,低了蟲草長不出來,長出來就是一條蟲,然後變蛾子飛走了。環境模擬一定要一樣,大氣壓力,空氣成分,溫度,濕度,風力級數,風向,等等因素
總之說來比你製造航母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