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科學教案參觀蝴蝶農場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的外部特徵和生活習性,能正確區分家禽、家畜。
2、了解家禽、家畜於人類的關系。
3、培養幼兒熱愛動物愛護小動物。
活動難點:能正確區分家禽、家畜。
活動難點:了解動物的外部特徵和生活習性。
活動准備:常見的家禽、家畜圖片、兩幅圖、家禽、家畜圖片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參觀「動物農場」引起興趣。
出示農場動物圖,引導幼兒說說在動物農場里,看到了那些動物,它們生活在哪裡。
教師提問:
(1)小朋友在圖上看見有那些小動物?
(2)為什麼這些動物會生活在一起呢?
2、講述家禽、家畜的演變過程。
教師講述:以前這些動物也生活在大自然中,在森林裡、河邊、水裡由於這些動物能幫人們做很多事情,人類把它們圈養了起來,所以它們現在都都在一起生活在農場里。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講述:
天黑了小動物們要回家了,可是它們要按特徵一些回籠子里一些去柵欄里分別回家。
幼兒討論怎麼分得出家禽進籠子了,家畜進柵欄里。
(1)引導幼兒對家禽、家畜的認識。
家畜有四條腿,有皮毛,有尾巴,由人工飼養,如:狗、貓、豬、牛、馬、羊、驢、兔等;
家禽有兩條腿,有羽毛,有翅膀,由人工飼養,如:雞、鴨、鵝、鴿子、鵪鶉等。
(2)放幻燈片讓幼兒了解家禽家畜與人們的關系。
教師提問:
馬能幫人們做什麼事情呢?
牛能幫人們做什麼事情呢?
狗能幫人們做什麼事情呢?
雞能幫人們做什麼事情呢?
2、教師講述:
家畜:馬能幫助人們運東西,牛能幫助人們耕地,狗可以看家,貓可以抓老鼠,豬、羊等可以為人們提供肉食品。
家禽:母雞、母鴨下的蛋可以供人們食用,有豐富的營養;鴿子可以為人們送信等。
三、結束部分
農場里的小動物來我們班做客讓我們和它們一塊來唱歌跳舞。幼兒戴頭飾唱歌表演結束。
2.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認識家畜
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只能觀察到事物的粗略輪廓,看到事物的表面現象,容易容外界新異刺激的干擾而不能持久。小朋友非常喜歡小動物,對有關小動物的話題很感興趣,但對於小動物是只是粗略的了解,在進行《可愛的小動物》主題過程中,發現小動物對於小動物的認識和了解的還不夠透徹,為了讓幼兒更進一步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和身體特徵,為此我把幾個教育活動整合到一起,設計了此次綜合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小動物,了解幾種小動物的特徵和生活習性。 2、增加對小動物的情感,懂得關心,愛護小動物。 活動准備: 小動物掛圖及相關小動物圖片(小兔子、孔雀、小猴子、松鼠等);森林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郊遊,你們想去嗎? 二、認識常見的家禽。 1、認識小雞的一家。 教師:看一看,現在我們到了誰的家?(小雞)小雞的一家都有誰呢?它們長得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它們的叫聲一樣嗎?請小朋友們來模仿一下它們的叫聲。你知道他們喜歡吃什麼嗎?(引導幼兒交流) 2、認識鴨和鵝,區分它們的異同。(出示湖邊的背景圖) 教師:這是哪裡?看看誰來了?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它們還有那些不一樣的地方? 引導幼兒分別認識鴨子和鵝,比較不同 三、認識幾種家畜(貓、狗、羊、馬), 教師:小朋友們,這是誰呀?它在做什麼呢?它喜歡吃什麼。分別引導幼兒說一說。鼓勵幼兒說完整話。 四、運用已有經驗,根據動物身體部分的特徵,辨認動物。(出示森林背景圖) 1、師:我們到了哪裡?(大森林),你知道森林裡會有哪些小動物嗎?(幼兒相互交流) 2、師:森林裡靜悄悄的,這里的小動物們藏到了哪去了呢,你們能發現它們嗎? 3、感知小動物的身體特徵。 師:看一看,圖上都有什麼小動物?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根據小動物的身體特徵說出,如小兔的長耳朵、小猴子的長尾巴) 4、鞏固幼兒點數1——5的數量。 師:小朋友仔細看看森林裡有幾種小動物? 五、操作:小動物找媽媽 1、師:我在那邊發現一些小動物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你們願意幫它們找媽媽嗎? 2、引導幼兒取小動物小卡片,粘貼到小動物媽媽圖片旁邊。 3、 交流:你幫哪個小動物找到媽媽了?是怎麼找到的? 六、小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郊遊,認識了那麼多小動物,你們高興嗎?你最喜歡那種動物?你們願意和這些可愛的小動物交朋友嗎?就讓我們一起關心和愛護小動物們,讓它們永遠成為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吧。
3. 幼兒園教案-家禽家畜內容是什麼
家禽:雞鴨鵝, 家畜:馬牛羊豬驢兔狗駱駝騾子.(肉食家畜和生產家畜)
4. 幼兒中班區分家畜和野獸區域活動教案
有益的學習經驗:
了解動物與森林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知道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形成愛護動物、愛護自然的環保意識。
准備:
關於森林的錄像帶,幼兒已經具備關於動物的一些基本知識。
活動與指導:
1.教師先給幼兒講故事「小烏龜找家」,引出活動課題。教師啟發幼兒說:「小烏龜的家找到了。今天我們來看一段錄像帶,請小朋友們看看獅子、老虎、鳥,還有許多動物他們的家在什麼地方?」
2.教師放錄像請幼兒觀看。
3.教師提出問題:錄像裡面放的是什麼地方?森林什麼樣?美不美?請幼兒動腦筋後來回答。
4.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有什麼動物生活在森林裡?他們都吃什麼?怎樣生活?請幼兒帶著問題,再看一遍錄像帶。
5.請幼兒說說他們看到的內容,(啄木鳥在森林裡做窩,吃樹木的蟲子;長頸鹿吃森林中的青草和樹葉,樹林又高又密能夠保護長頸鹿,使他們不容易被兇猛的野獸發現,老虎,獅子,豹子等動物吃森林裡弱小的動物)
6.教師總結:森林是動物的家,動物離不開美麗的大森林。
附故事:
小烏龜找家
沙灘上一隻小烏龜出殼了,它東瞧瞧,西看看,外面的世界真大呀,我的家在哪裡呢?
小烏龜爬呀爬,爬到小河邊,看見許多小魚在河裡游來游去,就問:「小魚,小魚,你們知道我的家在哪裡嗎?」「對不起,小烏龜,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家是小河,我們在河裡真快樂!」
小烏龜又向前爬,看見一隻蚯蚓從泥土裡鑽出來,就問:「小蚯蚓,小蚯蚓,你知道我的家在哪裡嗎?」「對不起,小烏龜,我不知道,我的家是大地,我在泥土裡真快樂!」
小烏龜繼續往前爬,爬到大樹下,看見許多小鳥停在樹上,唧唧喳喳地唱歌,就問:「小鳥,小鳥,你知道我的家在那裡嗎?」「對不起,小烏龜,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家是大樹,我們在樹上休息唱歌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