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為一名HR,要如何預防那種拿完年終獎就走人的員工
年底了,誰都不好過啊。
普通員工回想:自己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對年終獎和調薪都會有所期待,甚至有人心裡會有小九九,盤算著拿完年終獎就走人。
而管理者呢,則要為員工利益分配而苦惱,知道大家辛苦了一年,可業績實在沒見漲,就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樣,犯愁啊。
可是該做的還是得做,否則容易寒了員工的心。我也搜羅了一些企業的做法,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點參考。
第一,想明白你要留的是人才還是人手?
很多老闆總會煩惱,一發完年終獎人就跑了,甚至會因此把年終獎分成兩部分,年前發一半,年後如果員工回來上班再發另一半,這的確是個辦法。
但有個悖論,那些指望年終獎過活的員工,往往都是沒多大能力的。對於企業主來說,最重要的是保證核心團隊的安危。
因此,企業在平時就要學會用細化的標准和數據,去對員工進行分類,制定不同的薪酬激勵措施。
比如阿里會把不同員工比喻成4種不同的動物,再比如華為則將企業員工分為三類:
一是普通勞動者:會按法律法規相關報酬規定,核定他們的薪資待遇,並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給企業員工稍微好一點的報酬;
二是一般奮斗者:只要他們輸出的貢獻大於支付給他們的成本,就能獲得更高的報酬;
三是有成效奮斗者:這類人是中堅力量,可以分享公司的剩餘價值,也就是獎金和股票。
當然,一個企業當中,一定是同時允許這3類人存在的,只是當面臨去留時,就會有所偏重。
第五,給員工最好的福利,是招聘優秀的人跟TA一起工作。
每到年底,我們總想方設法留人。其實啊,我覺得它是個偽命題,看似是年底時做的決定,實際上離職的念頭早就在日常工作中生根發芽了。
年底跳槽熱,也是在反逼著每個老闆去思考幾個問題:
比如為什麼離職率這么高,當初招人標准、招聘方法是不是就用錯了?
比如要怎樣讓員工願意跟著企業一起成長?這背後也涉及到企業文化的問題,讓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共事,才能談笑有牛人,往來無蠢貨。
再比如我們真的按照公司目前的規劃和階段,去選擇人才了嗎?
就像公司剛起步時,不要一開始就招聘高、精、尖人才,這樣容易使公司失衡;而公司成熟了,又要開始去尋求能帶領企業突破的人才。
也就是說,如果人才和公司的發展不能相匹配,分道揚鑣也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