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育技術的發展歷程可以總結為三條線,分別是什麼
教育技術的發展歷程可以總結為三條主線,分別是 視聽教學版 、 個別化教學 、 教學系統設計
視聽教育(Audio-Visual Ecation)最早出現於美國。指的是依據教育理論,運用多種媒體,充分發揮視聽感官的功能,有目的地傳遞教育信息,以實現最優化的教育活動。具體而言,視聽教育是指運用照片、圖表、模型、標本、儀器、錄音唱片、廣播、電視、電影等視聽手段進行教學、教育活動,以及直接由視聽覺獲得知識的教學活動。如參觀、旅行、表演、展覽、實驗、實習等都屬於視聽教育范圍。
個性化教學就是尊重學生個性的教學,必須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興趣、特長、需要進行施教,亦即學生需要什麼,教師便需授予什麼,學生完全是一種自主性的學習。
教學系統設計也稱作教學設計是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設計等。
『貳』 在十餘年的學習活動中,你自己總結和歸納出了哪些藉助於教育技術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我的觀點如下:
確定好教育本質:鄧小平曾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個人覺得,教育要想行之有效,就需要面對現代化需求發展。接受教育,是因為生活需要,愛好追求,而不是毫無意義,這樣的教育才有著可追求可持續的發展前景。
強化教育的方法與策略:
學習是一個大腦記憶的過程,學得好基本在與記得好,當然這是一種理解式記憶。大腦反復理解、反復推敲、不斷領悟,同時也是在不斷記憶、不斷升華,從而舉一反三,不斷類推出新的知識、新的智慧,所以智者在於勤思,思考的同時也是在輔助記憶。
同時它是一種貼合實際的思考,並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它是腳踏實地結合實際出發的真理之梁。
再者學習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路漫漫其修遠,這個過程可能枯燥乏味,這個過程可能費時費力還費力不討好......總之,我們需要有耐心、有恆心、下苦心、有毅力......泰戈爾說過,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演奏世間的絕唱;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練,才能有創造天堂的力量。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祝讀者學業有成,或者是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