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擬定幼兒園音樂游戲目標的培訓記錄
就是說定一個最終目標,比如可以讓孩子們在期末可以隨著音樂跳舞等。並將版此目標細分,每日記錄權是否達到要求、存在什麼問題、需要如何改進,也可以記錄一些表現優秀的孩子。日期,老師,參與人員,游戲時間,道具也是不可少的。說的不全面,希望可以幫到您。
B. 簡述學前兒童唱歌領域的主要教育內容
1,幼兒會積極參與音樂活動,願意運用音樂,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體驗回
1,2,幼兒會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音樂技能和方法
3,幼兒會創造性的應用多種音樂媒介
4,幼兒會通過音樂活動,初步感受並喜愛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C. 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的教育內容有哪些
(一)音樂欣賞活動的選材考慮。 音樂欣賞是指懷著由衷的欣喜熱愛之情,自動追求從音樂中獲得自我滿足和自我實踐過程。開 展欣賞活動應該讓幼兒有美、有愉悅的感受。因此,音樂欣賞材料的選擇顯得至關重要。在選擇音 樂欣賞材料時應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1、選材時應考慮到材料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 選擇的音樂作品的內容、形式、風格是否豐富、多樣,比例結構是否合理,都直接影響到音樂 欣賞活動的教育效果。因此我們選材時必須始終以其教育價值出發,選擇符合教育要求的音樂材 料。如我們可以選用一些中、大班將要學唱的歌曲作為小班的欣賞材料,也可以選用一些少兒歌曲 作為中、大班的欣賞材料。 2、選材時應考慮到幼兒感知、理解音樂的實際能力水平。 許多音樂作品都很優美,但往往因為某些原因無論在長度上還是結構上都無法為幼兒所接受而 很難成為幼兒音樂欣賞的材料,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分析與思考,根據幼兒的實際能力水平進行 選擇及節選,如可把作品中比較常的樂段或節奏變化比較明顯的樂段進行整理提煉:《梁祝》是大 家所熟知的樂曲,它的幾個樂段分別講述了不同的故事情節,將"化蝶"一段提出來,便可以讓小班 幼兒通過觀摩教具"蝴蝶"的翩翩起舞結合樂曲優美、緩舒的旋律展開想像和模仿,既滿足了幼兒欣 賞的需求,又符合幼兒善於模仿的特點,從動靜交替中達到教學目標。 3、選材時應考慮到幼兒的興趣需要。 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發生興趣。"這說明興趣 是學習的基礎,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也不例外。作為幼兒園一線教師,我們更應該關注到這一點, 在平日里多觀察、多指導,及時發現及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充分發揮其教育價值。如平日里幼兒很 喜歡玩滑滑梯,我就安排他們欣賞短小活潑的鋼琴曲《滑梯》,讓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再次體驗滑 滑梯的樂趣;在角色游戲中,幼兒總喜歡扮演爸爸、媽媽,可見他們對這兩個角色充滿了興趣,於 是,我就讓他們一邊抱著娃娃一邊欣賞《搖籃曲》,讓幼兒真正地沉浸到音樂中去。 (二)音樂欣賞活動的教師因素。 任何一個教學活動都需要教師進行組織,當然,音樂欣賞活動也不例外。教師在活動中的作用 至關重要。那麼,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我們應該做何努力呢? 1、努力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 音樂欣賞不只含括了音樂知識,還包括了對歌唱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及豐富的舞蹈動作。教師只 有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才能夠對音樂作品進行細致的分析與理解,才能夠通過協調的動作、優美 的歌唱以及精彩的表現來展示音樂的魅力,從而感染音樂中的幼兒,使他們沉浸在音樂的感受中, 並從教師的引導中提高自身的音樂欣賞能力。 2、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欣賞作品打好基礎。 音樂是反映人們現實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欣賞音樂需要一定的藝術修養和生活經驗。生活經驗 是感受音樂作品的基礎。教師在開展欣賞活動前,應事先了解幼兒的經驗基礎,及時為幼兒豐富欣 賞作品時必需的生活經驗。我曾經組織過一次音樂欣賞活動《瑤族舞曲》,由於事先沒有給幼兒以 知識准備,幼兒對瑤族沒有感性上的認識,不知道瑤族人民的生活習慣以及瑤族與其他民族有什麼 不同的民族特徵,導致整個活動的教學效果不理想;而在欣賞歌曲《雪花》前,考慮到泉州這一地 區多年未下雪,班上大部分幼兒沒有見過雪,我結合常識課,通過讓幼兒觀看雪花圖片讓他們認識 雪花,了解雪花的形狀、顏色等有關知識,而後進行欣賞教學,幼兒的內心情感得到了升華,想像 力也充分發揮,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創設良好的音樂氛圍,讓欣賞環境"活"起來。 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創造一個與作品相適應的音樂欣賞環境能有效提高幼兒對欣賞 活動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作品的內容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觸動幼兒的心靈,讓幼兒真正的參與進來。例如,在欣賞音樂作品《秋天》時,我在活動室牆面上 布置了許多表現秋天的圖畫,在地上灑滿了落葉,使幼兒能夠感受到濃濃的秋意,欣賞時自然就更 加投入了。又如在欣賞音樂作品《快樂的小廚師》時,我在活動室內布置了許多食物的圖片,又准 備了許多炊具、廚師的服裝等,讓幼兒感受到廚師的工作,欣賞時也就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了。 (3)適時適度的介入引導,讓幼兒真正自主地參與活動。 在許多的教學活動中,常常存在著教師指導語過多、提問頻繁、直接指導等問題,幼兒常常失 去了思考、創造的時間與機會。要讓幼兒真正自主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教師就必須改變指導策略, 從中心退向邊緣,從控制者的"前台"走向引導者的"後台",適時、適度地介入引導。例如,在音樂 欣賞《瑤族舞曲》時,我在開始部分運用配樂詩引導幼兒欣賞,此時教師是主導者;下一環節運用 色塊圖把美術欣賞與音樂欣賞相結合,教師則是引導者;最後則讓幼兒跟隨音樂自己舞蹈,教師更 應是欣賞者,在旁鼓勵幼兒大膽自由表現,為下一活動做好經驗准備。 (三)音樂欣賞活動的多手段參與。 幼兒欣賞音樂應是一種積極的活動,而不是消極的、被動的感受,應使整個欣賞音樂的過程都能 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其想像活躍,情感有所觸動。因此,我們必須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多種形式參 與滲透,讓幼兒多通道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1、運用語言材料,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 語言材料在這里特指含有藝術形象的有聲文學材料,如故事、散文、詩歌、童謠等。在音樂欣 賞中適當地運用語言材料能把抽象的音樂變得形象化,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與表現音樂作品。例 如,在欣賞《瑤族舞曲》時,我運用配樂詩對音樂進行完整欣賞,配樂詩的內容與樂曲的結構、曲 調、意境相融,較好地幫助了幼兒熟悉樂曲並幫助幼兒感受樂曲所表達的音樂形象。又如在欣賞歌 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時,通過講故事,讓幼兒了解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跡,從而知道了歌曲表達的 內容。 2、運用動作材料,幫助幼兒更好地表現音樂作品。 高爾基說過:"在聽音樂時,得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去補充。"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但 是幼兒感受音樂的能力並不差,且他們都有較強的表現慾望。當音樂響起時,也許他們會情不自禁 地手舞足蹈起來。運用肢體語言與音樂相滲透被視為一種有價值的欣賞形式。例如,在欣賞《運動 員進行曲》時,可讓幼兒隨樂曲打節奏。又如在欣賞《搖籃曲》時,讓幼兒用輕柔的動作哄寶寶睡 覺。 3、運用視覺材料,幫助幼兒更好地欣賞音樂作品。 視覺材料形象具體,即可是在時空中靜止的(如圖畫、雕塑等),又可是在時空中流動的(如 錄相、可活動的教具操作等)。音樂是流動的,稍縱即逝。我們可以通用提供形象具體的視覺材料 幫助幼兒"留"住那一瞬間,讓幼兒不斷地欣賞、感受。例如,在欣賞《瑤族舞曲》時,引導幼兒用 顏色(色塊圖)來表現樂曲速度的快慢,使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充分感受藝術的美,更好地達到了
D.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目標應該包括哪幾個方面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目標
(1)培養幼兒參與歌唱活動、韻律活動、欣賞活動等幼兒園各版種音樂活動的興趣權和熱情。
(2)學會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技能。
(3)能夠用聲音、節奏、動作、樂器等手段去創造性地表現音樂,有一定的表現力。
E. 幼兒園教師應具備哪些音樂基本能力和技能
要掌握一定的音樂理論基礎知識要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和技巧;要具有分辯音準節奏正誤及音質優劣的素質;具備一定的樂器演奏能力,尤其是鍵盤樂器應該掌握正確指揮音樂的技能技巧對教師的音樂素質進行全面訓練,才能使其掌握音樂教育的藝術精髓,才能使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希望幫到你。
F. 幼兒園老師培訓音樂後有什麼感想
如果是樂理方面的培訓就把你學到知識寫進去。 如果是音樂教法方面的培訓就根據歌唱活動、律動活動、音樂欣賞、打擊樂活動分類型來寫。 如果是僅僅一堂課的觀摩,你可以針對這一接課的內容來寫。譬如人家的設計,流程安排上、教具准備上。 如果是教研方面的培訓,就先鋪墊一段話,然後寫你學到的東西,可以多引用名...家名言,最後談談感想,基本上就能湊夠一張紙。
G.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創新收獲與感悟
隨著新綱要的頒布和新課程的實施,為中國的音樂教育改革增添了濃重的一筆。新課程代表著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個「新」字。「新」是素質教育的靈魂。音樂是提高幼兒素質,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重要學科。新課程主張通過各種藝術教育,使幼兒內在的情感得於表現和發展,進而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並提出教師的作用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讓幼兒體驗表現和創造的快樂。藝術貴在創新,創新需要個性。因此,我們必須走進新課程,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構建新的音樂教學理念,通過靈活多樣的途徑發掘幼兒的潛能,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現就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點滴做法,粗淺地談一談新課程理念下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一、創設寬松環境,激起創新慾望。 利用音樂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教師必須給孩子創造一個音樂環境。沉浸在音樂環境中,感受著音樂的旋律,體驗著音樂的美感,幼兒會不時地迸發出音樂帶來的創造靈感。音樂環境的營造,可以從物質環境、心裡環境、文化環境等幾個方面進行。 物質環境的營造,我們可以在教室里建音樂區角,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具供幼兒擺弄。在這里孩子們就可以盡情地跳呀,唱呀,盡情感受音樂的美。如:在欣賞民樂合奏《金蛇狂舞》後,我把課上用的材料:鼓、自製的小旗幟、頭巾等放到了音樂區。幼兒手拿道具,興致勃勃,他們隨著音樂表演起來。舞龍的舞龍、賽龍舟的賽龍舟、敲鼓助威的助威。這場景、這氣勢,可以說幼兒的創造力已發揮到了最高峰。 良好的心理環境的營造可以鼓勵孩子,引導他們大膽參與創編活動,使他們從成功中獲得信心,從而不斷地挖掘他們的潛能。如:在大班歌曲《小星星》的教學中,我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創設了「星星垂掛「的環境布置,並在燈管上紮上蘭色的縐紙,把教室里的窗簾拉上,營造了夜晚的氛圍。在這樣一個寧靜的夜晚,幼兒唱著歌,跳著舒展的動作。體驗到了創編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創編的興趣。 文化環境的營造,我認為也是特別重要的。校園里的歌聲,幼兒教師歡快的舞蹈及其流暢的節奏,都會對幼兒產生音樂的熏陶。隨著新疆舞、蒙古舞的旋律,擺弄著他們最簡單的舞姿,孩子們常常是自然而然地輕松應和著,時而慢走,時而跳躍。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是音樂激發了他們創造的慾望,是音樂環境賦予了他們創造性表達的激情和空間。 二、精選教學內容,拓展想像空間。 新課程要求教學內容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有益於幼兒解決社會問題,從而提高幼兒的音樂修養。音樂只有來源於生活,才能創造於生活。因此,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教師應精心選擇一些具有鮮明特點,易被幼兒接受的樂曲。在不同場合出現不同音樂,能有效激發幼兒興趣。如運動時選擇熱烈的迪斯科;游戲時則選用活潑的鋼琴曲……動人的旋律,明快的節奏促使幼兒躍躍欲試,參與活動的興致頓然提高。 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創造建立在幼兒一定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必須讓幼兒從自己經驗里發生出來的知識做根。」這就要求幼兒園的教育應以幼兒生活為載體,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幼兒階段是想像力最活躍、最豐富的階段,是開發孩子創造力的重要時期。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形式活潑且受幼兒喜歡的活動豐富幼兒的創造源泉。如:在組織音樂活動《下雨了》之前,我有意識地讓幼兒在雨天時穿上雨靴、雨衣,打上雨傘,在大自然中感受雨。孩子們興奮的在操場中玩耍,有的慢步,有的飛跑,有的在積水處踏得「啪啪啪」響,於是我引導幼兒發現雨落在不同的地方會發出什麼聲音。「老師,老師,我發現雨點落在雨傘上會發出「滴滴塔塔」的聲音」。過了一會,有的小朋友拉著我的手來到草地上說:「老師,你知道嗎?雨點落在小草上是沒有聲音的,而落在大型玩具上有「篤篤」的聲音」。「哦,是嗎?讓我來聽聽看」。我把耳朵湊到了小草旁仔細的聽。「哇,真的沒有聲音耶!」。於是,我提議讓幼兒用雨點的不同聲響來唱歌,幼兒在玩耍中進行了創造性活動。因此,精選音樂教學內容,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才能使幼兒發自內心地熱愛音樂,更積極地去接觸、「創造」音樂。 三、突破教學形式,構建創意課堂。 由於音樂教育的傳統模式化,許多教師把完成《綱要》中規定的音樂教育任務看作是單純地教會幼兒一定量的歌曲、舞蹈、律動和音樂游戲,一切都圍著教材轉,至於為什麼要教這些歌曲、舞蹈、音樂游戲,教材之間有什麼關系,教師很少去想。這樣的教學過程,既忽視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又忽視了幼兒的創造。那麼作為教師應該要突破傳統的教學形式,才能有效地、不失時機促進幼兒音樂感受力的發展 1.讓幼兒充分的動。 「動」是人的本性,動,是讓幼兒感受音樂的一個好辦法。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幼兒聽。例:一次我放了《學做解放軍》的音樂,幼兒都禁不住動了起來,神氣地走步、敬禮、持槍、吹號,那神情儼然像個解放軍。音樂引起了幼兒情感上的共鳴,他們的動正是反映了音樂的情緒。在教《採茶》律動時,首先我讓幼兒反復傾聽音樂,體會樂曲歡樂、活潑的情景,我提示幼兒:「茶葉」豐收了,可做採茶動作。然後我再讓幼兒聽音樂,他們就產生想像活動了,我還通過自身動作來豐富幼兒的視覺形象,特別是讓幼兒看看手是怎樣抓住茶枝,手腕怎樣轉動就能採下茶葉的?幼兒獲得了這些基本知識以後,也就有了音樂和與音樂形象相適應的視覺形象,此時便可以讓幼兒隨音樂來做採茶動作了,這樣教學的效果跟以前大不一樣了,幼兒隨自己想像創造了許多動作。有的采一次點點頭,有的兩手輪著采,幼兒跳兩跳采一下,有的做抱籃子狀,以示「茶葉」豐收了……幼兒自得其樂地做著各種採茶動作,把音樂作品的節奏、歡樂及愉快情緒都表現在每一個動作上。 2.讓幼兒自由的說。 聽音樂編故事是在幼兒充分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形象的基礎上再進行講述的一種教學形式。為了充分滿足幼兒的求知慾,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學中我適當增加了一些聽音樂編故事的內容,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聽音樂前,我先對幼兒作啟發性談話,引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能專心致志地聽音樂,在聽的過程中發揮想像。我說:「小朋友,今天老師教你們學一種新本領,聽聽音樂編故事。你們在聽時,要動腦筋想,音樂里有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情?後來又怎麼樣?看誰能編出最好聽的、最有趣的故事。」這樣一說,幼兒就有了積極性,也會認真聽音樂了。如:一次我選用了《春天》改編的管弦樂曲作為樂曲的開始,《彼德與狼》中描寫的狼的音樂為第二段,《黑貓警長》中英勇追擊的音樂為第三段,三段音樂經過巧妙的剪接,編成了故事的材料,幼兒聽了很感興趣。聽完第一段音樂後,我提問「樂曲里表現的是什麼季節?好象看到什麼動物?」幼兒說「春天來了,小草融化了,小河裡的冰融化了,河水嘩啦啦的唱歌,草地上的草變綠了。一群小兔子在草地上吃又青又嫩的草。」還有的說「美麗的春天來了,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勤勞的蜜蜂忙著採花粉,漂亮的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小鳥在嘰喳的唱歌,一群小兔在游戲。」聽完第二段音樂,我啟發幼兒:「小兔忽然聽到了什麼樣的聲音?它回過頭來發現了什麼?它心裡是怎麼想的?這時大灰狼想干什麼?小白兔怎麼辦?」小朋友們爭先恐後的講:「小白兔聽到了輕輕的聲音,回頭一看,在草地上發現了一隻大灰狼。」聽完第三段音樂,我又啟發幼兒:「在這危險的時刻誰來了?黑貓警長是怎
H. 幼兒園音樂教育內容的類型有哪些
幼兒園音樂教育內容的類型有:
1、歌唱:歌曲是用音樂的方式演唱出來的文內學。
2、音樂游戲容:在音樂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按一定規則和音樂要求進行各種動作的游戲。
3、律動:在音樂或節奏樂器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性質、節拍、速度做有規律的動律性動作。
4、舞蹈:是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
5、打擊樂:用各種打擊樂器打出樂曲的節奏或節奏的變化。
I. 如何培訓幼兒園教師音樂技能方案
一、培訓目的
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專業基本功與教育教學水平,使新教師的專業技能內技巧得到鍛煉與提升容,能盡快熟悉崗位工作,嫻熟、規范地安排、組織好幼兒一日活動,豐富實踐工作經驗,快速成長為一名合格、優秀的幼兒教師,特製定以下培訓方案。
二、培訓方式與內容
1、師帶徒:骨幹教師與新教師「一對一」、「一幫一」結對學習。重點是對新教師進行「如何組織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指導。
2、集中學習:由骨幹教師組織專業基本功及教材教法、教育理論等方面的培訓。
音樂:學習簡單樂理知識、風琴演奏方法、幼兒園常用律動、樂曲的彈唱等。
美術:學習簡筆畫、色彩的運用、教具製作等。
舞蹈:學習幼兒基本舞步、各民族舞基本動作、小型幼兒舞蹈。
3、個人自學:新教師自學幼兒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幼兒園班級管理、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教雜志等內容,並做好筆記,勤於反思積累,多寫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