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廣東教育培訓行業協會

廣東教育培訓行業協會

發布時間:2021-01-06 19:51:22

Ⅰ 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的協會秘書處

由於協會是在行業內發揮政府與企業的橋梁和紐帶,參謀和助手,起協調管理、規范行規、監督指導的作用,是為本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和會員提供服務,維護本行業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弘揚茶文化,促進茶產業和經濟發展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為了體現它是一個公正、公開、民主的辦事機構,提出以下建議:
1、秘書處設專職辦公人員暫設4名。
協會的各項職能主要通過秘書處去實施和落實,因此協會的工作班子要得力精幹,建議目前秘書處暫時設專職辦公人員4名。秘書處日常管理工作由專職秘書長負責,專職人員工資由各派出單位負責。建議:會長單位2名,另2名專職幹部由副會長單位派出或社會招聘(其條件及工資待遇另議)。協會辦公地點暫設在省茶葉學會辦公室。
2、經費來源:①會費;②會員和社會捐贈;③政府資助;④服務收入。
通過舉辦展覽,技術交流、合作,開展產品評優活動,組織專業技術、技能培訓,以及承接政府有關部門委託的項目等。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償服務,爭取在三、五年內使協會的經濟實力增加,從而使協會專職人員的工資、保險、福利等逐步過度到自理,工作獨立,有利於協會的發展。 ①負責廣東省茶業行業的協調管理工作,制定本行業職業道德准則和行規行約,組織、指導和監督本行業會員執行,促使會員做到自律、協調、規范,提高其整體素質,從而保證本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②維護行業的合法權益,協調會員關系。對行業內商品價格進行協調、指導和監督,制止行業價格壟斷和惡性競爭行為,解決會員之間的矛盾和價格爭議,為企業營造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
③組織協調並增進會員之間的橫向聯系,促進行業內部各種形式的合作和橫向經濟聯合;
④組織收集、整理和傳遞國內外茶葉經濟信息和科學技術信息,進行市場分析、預測,開展信息交流活動和咨詢服務,為企業提供茶業技術、市場信息;組織對全行業統計資料、經營效果分析等,為政府制定產業政策提供依據,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服務;
⑤編輯出版、發行會刊及信息資料,介紹國內外茶業行業的先進理論、方法和經驗及名牌產品產生、發展的路子、先進科學技術;傳遞茶藝和品飲技法,宣傳茶葉知識,弘揚茶文化;為企業宣傳和推廣名優產品;
⑥組織對本行業中做出較好成績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有突出貢獻者建議政府給予獎勵;
⑦組織本行業的產品展覽、技術交流和合作;推薦行業內高新技術產品、優質產品、名牌產品;組織技術技能競賽,開展產品評優活動,組織行業技術成果的鑒定和推廣應用;組織開展專業技術、技能培訓和企業管理人員培訓,提高行業技術水平和企業管理水平;
⑧開展行檢、行評工作,對不符合質量標准和其它標準的產品和企業進行督促整改,以至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採取有關措施;協助技監管理部門開展打假和整頓工作;
⑨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⑩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等。 (一)會員與財務管理部(設在秘書處)
會員管理:
1、制定《會員管理辦法》;
2、建立團體會員、個人會員檔案及茶業行業專家庫;
3、對業績突出的會員進行表彰獎勵;
①對遵紀守法、履行遵守本協會《章程》和《會員管理辦法》等制度的,積極參加協會組織的各項活動、工作業績突出的團體會員單位,協會將賦予先進單位會員稱號,並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②對遵紀守法、履行遵守本協會《章程》和《會員管理辦法》等制度的,積極參加協會組織的各項活動、工作業績突出的個人會員,協會將賦予先進個人會員稱號,並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4、凡違反以下任何一款的會員,本協會有權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通報、警告、批評、直至終止會員資格的處分;
①未經本協會批准,擅自以本協會的名義組織各種活動,如舉辦技術培訓、有關展覽和信息咨詢以及出版刊物等;
②擅自以本協會的名義從事與經營、商務有關的活動;
③擅自以本協會的名義與境外組織聯系,並造成不良影響;
④不按時繳納會費的;
⑤違反協會章程、會員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情節嚴重的;
⑥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的,受到刑事或相應處罰的;
⑦有損於行業形象,並造成惡劣影響的;
⑧無正當理由連續一年不參加協會活動的。
凡受到獎勵或處罰的會員,本協會將在網站和刊物上進行公布。
5、積極發展會員;
按照本協會《章程》和《會員管理辦法》的要求,為申請入會的企業和個人辦理入會手續。
財務管理:
1、按照《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建立健全本協會財務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會計人員;
2、按照本協會《章程》和《協會關於會員繳納會費的規定》,按時收取會員費,以及核准開展的各項活動和咨詢收取的費用;
3、嚴格各種票據的管理;
4、嚴格經費管理及使用原則:
①為會員提供信息、宣傳材料等開支;
②召開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等會議的部分開支;
③推動行業發展的公益性事業開支;
④對有突出貢獻的單位或個人會員的獎勵;
⑤協會管理費用(包括:辦公場所及辦公費用開支、專職工作人員工資、保險、福利等);
⑥本協會管理條例規定的其他經費開支。
5、定期向理事會或會員代表大會公布協會財務狀況,接受監督。
(二)咨詢與信息服務中心(加強與省、市工商局、省農業廳、省質監局等部門加強溝通,讓這些主管部門將一些行業管理職能逐步下放給協會)
咨詢服務:
1、承接政府有關部門委託的項目。
①對國家扶持茶業生產各項措施的落實,以及國家對行業內重大的投資、改造、開發項目進行前期論證,並參與責任監督等;
②對本行業企業申報QS認證進行前期咨詢、初審,並簽署初審意見,作為政府部門審批的重要依據,同時協助企業申辦QS認證等工作;
③為規范茶業行業管理,提高從業人員技術水平,保障消費者利益,協助工商管理部門對茶葉經營企業和茶藝館,在年審換證時,堅決推行國家勞動社會保障部對茶業行業茶藝師、評茶員、茶技師持證上崗的規定,實行茶葉經營店鋪及茶藝館必須至少有一人持有茶藝師或評茶員資格證書才能通過年審。
2、接受會員投訴。
①協調解決行業內的價格調控,保護企業品牌,解決會員之間的矛盾和價格爭議;
②協調會員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防止不正當的競爭擾亂市場,損壞全行業的經濟利益;
③協調本行業與外部的各種關系,對損壞本行業利益的事應及時向有關政府機構反映,給予制止。
3、代表和維護本行業生產企業和經營者的權益。
①積極向政府有關職能部門,以及其他有關方面,反映本行業存在的問題和本會會員的意見與要求;
②參與或提供有關決策意見,如參與制訂茶葉產品的質量標准和安全衛生標准,調控產品的市場價格水平,保護名牌,保護名茶原產地等;
③組織制訂和實施本行業的發展規劃,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包括參與對一些侵權行為及加入WTO後所遵循的反傾銷、反壟斷糾紛的訴訟案等。
(備註:該中心所承接的標准全部轉到質量標准研究中心制定)
信息服務:
1、建立廣東茶業行業信息網路,設立政務版和商務版。
政務版:網上辦公,為會員單位和會員提供專門服務社區和設立會員門戶,實現會務公開;設立欄目:政策法規、協會簡介、協會章程、協會機構、理事會、會員單位及會員服務等。
商務版:提供市場信息、在線教育、搭建交易平台、開展電子商務等。設立欄目:茶業資訊、茶業論壇、茶與文化、即時行情、企業推介、網上貿易等。
計劃將我會的網路與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以及各省茶葉協會、省內各市、縣茶葉協會、茶葉市場等網路鏈接,促進各會員單位和全國各地茶商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擴大商機。
2、開展信息交流服務。
①收集、綜合、整理和傳遞國內外茶業信息和科學技術,進行市場分析、預測,開展信息交流活動和咨詢服務,為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提供茶葉技術、市場信息;
②編輯、發行會刊及行業信息資料;
③開展信息交流活動和咨詢服務;
④組織行業統計資料、經營效果分析等,為政府制定產業政策提供依據,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服務。
(三)茶葉專業技能培訓部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行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兩種制度的要求,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決定在我省行業逐步實行持證上崗,為配合這一制度的實施,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茶葉專業技能培訓部將與廣東省勞動廳及有關技能鑒定所開展茶藝師(初、中、高級)、評茶員(初、中、高級)職業資格培訓,並頒發職業資格證書。
(四)茶葉質量安全與標准化專業組
茶葉質量安全與標准化專業組是在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領導下,由廣東省茶學界專業人士組成的專門工作班子(與省農業廳、省質監局、省科技廳等部門加強溝通,爭取承接以下工作)。
業務范圍:
1、協助或參與省有關部門制、修、訂本行業各類標準的工作,組織推進標準的貫徹實施;
2、制定和修改完善廣東省茶業行業地方標准,形成:「茶樹品種—茶樹育苗—茶園規劃—茶園管理標准—茶葉加工企業標准—制茶原料(鮮葉、毛茶)標准—茶葉(毛茶、精製茶、深加工製品)加工工藝標准—品牌標准」的茶業行業地方標准體系;
3、開展廣東茶業行業標準的宣傳和標准實施;
4、組織面向茶業行業的標准、加工、管理技術培訓;
5、幫助企業制定企業技術標准;
6、組織和鼓勵各企業參與各種標准認證;
7、協助有關部門做好茶業企業的食品衛生注冊、原料基地登記備案工作和茶葉市場准入制等各項工作。
(五)茶文化專業組
茶文化專業組是在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領導下,由廣東省茶學界、文化界、從事茶藝館、茶具及與茶藝館配套的行業如服飾、室內設計、園林、書畫等人士組成。廣泛聯系我省和國內外茶學界、文化界、茶藝界人士開展茶文化交流,研究廣東茶業的歷史文化,包括廣東人飲茶文化的發展以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等。研究和發掘廣東茶業豐富的民俗風情和茶藝茶飲習俗,促進我省茶文化和茶經濟的發展。
活動范圍:
在廣東省茶業協會的領導下,開展以下工作:
1、舉辦「廣東茶文化」學術交流活動,推進我省茶文化的發展。定期召開茶藝館館主座談會,交流辦茶藝館的經驗、研究發展趨勢和合作項目;
2、舉辦「茶藝表演」賽,提高我省茶藝技藝和表演水平,營造茶文化的氛圍;
3、開展廣東茶文化的宣傳、普及,以及徵文活動;
4、組織興辦廣東茶文化的建設項目;
5、組織開展對外茶文化、茶藝交流活動;
6、負責為協會表彰優秀茶藝館的推薦和組織工作。
(六)茶葉生產加工專業組
茶葉生產加工專業組是在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領導下,由廣東省茶葉生產、加工及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領導,科研和高校的專家、教授組成。
廣泛聯系廣東省茶葉生產、加工企業,開展技術及信息交流,研究我省茶業的生產、加工規劃,反映我省茶產業生產加工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茶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提高質量、打造品牌、規范茶業生產、加工管理、加強行業自律、維護行業共同利益和合法權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活動范圍:
在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的領導下,開展以下工作:
1、協助本會定期舉辦「廣東省名優茶質量競賽」等活動,加強我省茶葉生產、加工等企業與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聯系和溝通,積極向政府反映我省茶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茶業發展的規劃和建議;
2、開展茶葉標准、生產及加工技術、茶園管理技術等的推廣交流活動,加強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茶葉質量、打造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促進銷售,為促進我省茶產業、繁榮茶經濟,從而帶動茶農脫貧致富奔康;
3、開展國內外茶業生產加工技術交流與合作;增進本行業的橫向聯系,促進本行業內部各種形式的合作和橫向聯合;
4、協助本會組織收集、整理和傳遞國內外茶業生產加工信息和科技信息,進行分析、預測,開展信息交流活動和咨詢服務;為政府制定產業政策提供依據,為企業生產加工決策提供服務;
6、負責為協會表彰優秀生產、加工企業的推薦和組織工作。
(七)茶葉流通專業組
茶葉流通專業組是在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領導下,由廣東省茶業外貿、內銷經營、市場管理、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領導和專家組成。
廣泛聯系廣東省茶業外貿、內銷經營企業及茶葉經營市場,開展技術及市場信息交流,研究我省茶業的發展規劃,反映我省茶產業流通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茶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提高質量、打造品牌、規范市場管理、加強行業自律、維護行業共同利益和合法權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活動范圍:
在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的領導下,開展以下工作:
1、向政府和有關部門反映茶葉流通環節中的情況和問題,協助有關部門制定市場准入標准,搞好行業自律,並參與有關活動;
2、積極協助政府部門宣傳和推行有關茶業質量安全標准,提高質量,保護企業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促進內銷和出口,促進茶產業、繁榮茶經濟;
3、維護行業的合法權益。代錶行業企業進行反傾銷、反壟斷、反補貼等方面的工作;對行業內商品價格進行協調、指導和監督,制止行業價格壟斷和惡性競爭行為,解決會員之間的矛盾和價格爭議,為企業營造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
4、協調本行業與外部的各種關系,對損壞本行業利益的事應及時向有關政府機構反映,給予制止。
5、開展國內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增進本行業的橫向聯系,促進本行業內部各種形式的合作和橫向經濟聯合;
6、協助本會開展宣傳茶葉商品知識、宣傳茶葉飲用價值,弘揚茶文化。幫助企業開展宣傳促銷,通過展覽、展銷、展示、專題講座等活動,讓更多消費者了解茶,提高茶葉經營企業茶葉商品在社會上的聲譽。
7、協助本會組織收集、整理和傳遞國內外茶葉經濟信息、市場動態和商品信息,進行市場分析、預測,開展信息交流活動和咨詢服務;為政府制定流通政策提供依據,為企業經營及市場管理決策提供服務;
8、開展我省茶葉市場管理經驗交流,提升市場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推進交易方式的不斷創新;
9、負責為協會表彰優秀經營企業的推薦和組織工作。

Ⅱ 廣東省特種設備行業協會的介紹

成立於2001年9月14日,是由本省區域內從事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內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容游樂設施和場(廠)內機動車輛等特種設備生產、使用、檢測檢驗、 教學培訓的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和社會團體自願參加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經廣東省民間組織管理局注冊登記、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本協會為廣東省民間組織管理局首批組織評估的4A等級社會組織。 目前有單位會員485家。秘書處辦公地點設在廣州市海珠區南田路563號4號樓5樓。本會接受省民間管理局的監督管理,同時接受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等政府職能部門的業務指導。本會理事會有理事單位代表59人、監事單位代表3人;秘書處是本會的辦事機構,負責協會的日常事務。秘書處下設綜合部、信息與調研部、科技服務部、鑒定評審部和考試中心。秘書長、副秘書長及各部門在會長領導下按各自職能職責開展工作。

Ⅲ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和《廣東演出行業協會》有什麼區別

廣東演出行業協會屬於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的分支機構。
各省協會:
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 2017年06月08日
山西省演出行業協會 2017年06月08日
福建省演出行業協會 2017年06月08日
安徽省演出行業協會 2017年06月08日
寧夏演出行業協會 2017年06月08日
西寧市演出娛樂行業協會 2017年06月08日
江蘇省演出行業協會 2017年06月08日
甘肅省演出行業協會 2015年12月08日
北京演出行業協會 2012年12月04日
廣東省演出業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廣西演出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貴州省演出娛樂行業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河北省演出行業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河南省演出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黑龍江省演出行業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湖北省演出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湖南省演出家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吉林省演出家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江西省演出家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遼寧省演出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山東演出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陝西省演出經紀人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四川省演出娛樂行業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天津市文化演出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市場發展促進會 2012年12月01日
雲南演出行業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浙江省演出行業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重慶演出行業協會 2012年12月01日

Ⅳ 廣東省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是非營利性組織嗎

廣東省抄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襲是經廣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和廣東省民政廳批准,廣東省民間組織管理局核准登記,依法正式注冊成立的全省唯一的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行業社團組織,由生產企業、相關單位自願組成的非贏利性社會組織。

Ⅳ 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是什麼樣的

廣東省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其經濟發展在全國始終位列前茅。保險行業作為新興行業也是如雨後春筍般蒸蒸日上。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悠享康健」重大疾病保險計劃,涵蓋原位癌和30種大病重疾保障

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介紹

該協會源自於1995年成立的廣州保險業公會,它正式成立於2003年11月。據了解,該協會是廣東省商業保險機構和市、區保險行業協會自願結成的保險行業自律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法人。

作為社會團體法人,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是如何開展工作的呢?其主要接受廣東省民政廳的監督管理及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及省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業務指導,獨立、公正地開展工作。

另外,該協會的宗旨是: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為會員提供服務,維護行業和會員合法權益,加強行業自律、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促進行業交流合作,加強行業宣傳和文化建設,推動我省保險行業和諧健康發展。

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自成立以後,已經走過了近十個年頭。但是,有耕耘就有收獲,在這十年期間,保險行業協會組建了一個覆蓋全省區域的保險行業自律組織體系,為整個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如何加入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

目前,有許多單位和個人都想成為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的一員,但是如果才能成功這一大家庭當中的一員呢?下面就拋磚引玉,向大家做一簡單介紹:據了解,單位如果想加入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需要遞交相關經營許可證件復印件等待通過審核批准;個人只需要在官方網頁注冊即可。

據該協會官網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0月,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共有會員單位96家,其中人壽保險會員公司43家,財產保險會員公司35家,地市保險行業協會18家。對於中國人壽怎麼樣,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中國人壽好不好?有什麼保險值得推薦?

經過以上介紹,相信大家已經對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的宗旨、入會方式等等具備了初步認識。除此之外,如果大家對廣東保險行業協會的其它問題還有疑問,可以直接登錄該協會的官方網站查詢相關信息,或者在網路上咨詢業內相關人士。

致癌因素不可避免,「周全保」防癌險讓您從容應對未知風險

Ⅵ 廣東省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的協會章程

總則
第一條本協會全稱為廣東省醫療器械行業協會,英文名為Guang Dong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Equipment Instry,英文縮寫為GDAMEI。
第二條本協會的性質是在全省范圍內從事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科研開發、產品檢測、教育培訓及產品使用的單位或個人,在自願的基礎上,聯合組成的行業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
第三條本協會的宗旨是:在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的基礎上,代表並維護會員單位的共同利益和合法權利,不斷提高醫療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進廣東省醫療器械行業健康發展。
第四條本協會是經廣東省民政廳批准登記的全省性社會團體法人。主管部門是廣東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同時接受廣東省民政廳、廣東省經貿委和廣東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等有關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五條本協會的辦公地址是:廣東省廣州市惠福東路442號,郵編510115。
第二章業務范圍
本協會的業務范圍為:(一)向社會各界反映行業及會員的合理要求,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努力消除影響行業發展的障礙;
組織制定並監督執行行規公約,規范行業內企業自律行為,協調行業內部爭議,維護公平競爭,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三) 組織與行業相關的人才、技術、職業培訓,促進廣東省醫療器械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
(四)創辦刊物,開展咨詢,增強行業內外信息的溝通和服務;
(五)受委託參與組織行業內科技成果和產品的鑒定及推廣應用工作,協助會員企業開展合法的營銷活動。
(六)開展行業發展問題的調查研究,向政府有關部門提供與行業有關的經濟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七)經政府主管部門同意和授權,配合主管部門進行行業統計,收集、分析、發布行業信息,開展行業咨詢活動;
(八)經政府主管部門授權和委託,參與制定行業規劃,參與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參與企業產品相關證號資質審查和質量認證的前期工作,以及接受政府部門授權和委託的其他任務;
(九)發展行業和社會公益事業。
第三章會員
本協會會員包括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從事醫療器械及相關產業的法人和自然人均可申請成為本協會的會員。法人單位為單位會員,自然人為個人會員。
申請加入本協會,必須具備下述條件:(一)承認並擁護《廣東省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章程》;
(二)自願提出入會申請;
(三)取得有效資格的本省醫療器械行業的生產、經營企業,科研開發、產品檢測及教育培訓單位或關心行業發展和協會建設的個人;
(四)願意接受本協會的指導和委託交辦的工作。
第九條會員入會程序
提出入會申請,提交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文件;經理事會討論通過;理事會授權秘書處發給其會員證書。第十條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對協會內各職務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參加本協會的活動;獲得本協會各項服務及相關信息的優先權;對本協會工作的批評權、建議權和監督權;捍衛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權;退出本協會的自由權。第十一條會員必須履行下列義務
遵守協會章程;執行本協會的決議;維護本協會聲譽和合法權益;積極參與協會活動,完成本協會交辦的工作;按規定交納會費;向本協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第十二條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協會,並交回會員證。會員無特
殊原因,如果1年不繳納會費的或不參加協會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退會者應主動交回會員證書,不交的協會可通過媒體進行通告。
第十三條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協會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予以除名。
第四章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
第十四條本協會的最高權利機構為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制訂和修訂協會章程;選舉和罷免理事會成員;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決定本協會終止事宜;決定本協會其他重大事宜。第十五條會員代表大會需有2/3以上的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六條會員代表大會每屆4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換屆的,必須由1/4以上理事提議,由理事會作出決定,並報請主管部門審查並經民政廳社團登記管理部門批准同意。延長期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第十七條理事會作為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協會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第十八條理事會的職權是:
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選舉和罷免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決定本屆名譽會長、顧問的產生;
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Ⅶ 廣東省皮具行業協會的協會簡介

協會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廣東省民政廳民間組織管理局的監督管理。辦公住內所現位於「容中國皮具之都」——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嶺南工業園,區域優勢得天獨厚,離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只有15公里,距廣州中心城區僅20多公里,廣清高速公路、京廣鐵路穿境而過,花都港貨船可直達珠三角及香港、澳門等地。

Ⅷ 廣東省婚慶行業協會的會員服務

政企橋梁:組織會員企業與省、市領導、政府職能部門領導座談、沙龍聯誼、比賽等交流活動,建立會員企業與政府部門的溝通渠道。
行業自律:監督、指導廣東地區婚慶市場運作;對內組織制定行約、行規,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實現行業自律。
會員活動:舉辦各種專題論壇、發布會、主題沙龍、酒會(Party)、比賽、紀念等免費活動,增加會員企業之間的商業溝通、信息交流及合作機遇。
信息交流:聯合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舉辦各類高層會議、論壇,各類公益及商業活動,開發會員企業客戶資源和擴大商業機會,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培訓服務:聯手知名大學、中外學府、專業機構共同舉辦相關專業的培訓、考核及資格認證;編寫相關培訓教材和書籍。
維權服務:協調解決與婚慶服務和婚慶行業有關的各類糾紛,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對外交流:組織開展國內和國際婚慶行業間的學術、業務交流與合作。
健康服務:組織會員企業領導免費健康體檢服務。
信息服務:每月贈送協會內刊雜志;協會網站推廣服務。
市場開拓:舉辦有示範意義的婚慶或相關的大型活動,引導婚慶行業的發展方向;舉辦各類商業和公益活動以及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展覽交流會,宣傳企業形象、推廣企業產品。
企業評選:舉辦婚慶服務機構、婚慶產品的考核、評比和表彰;開發、認定、推介符合行業標準的婚慶產品,推進廣東省婚慶企業走創新服務的發展之路。
出境擔保:為會員出境考察及商務洽談提供擔保。
慈善公益:聯合相關政府部門、協會組織以及社會各界舉辦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

Ⅸ 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的協會章程

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會的名稱為: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本會)。其英文全稱為:Guangdong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Instry,英文縮寫為GAII。
第二條 本會是廣東省(不含深圳市,下同)商業保險機構自願組成的保險行業自律性、非營利性社團組織。
第三條 本會的宗旨是: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保險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貫徹執行國家和保險監管機關的有關方針政策,遵守和弘揚社會道德風尚,作為政府與保險界、保險界與社會之間的 橋梁和紐帶,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加強保險行業的自律、協調、交流和宣傳,動員、組織各會員單位和全體從業人員,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積極發揮現代保險功能,更好地服務於我省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促進我省保險業健康發展,實現我省保險業做大做強。
第四條 本會接受廣東省民政廳的監督管理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及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業務指導,獨立、公正地開展工作。
第五條本會的活動地域為廣東省行政轄區。
第六條 本會的辦公地址設在廣州市天河區。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七條 本會的基本職能是一個核心、五個基本點,即以「服務」為核心以「自律、維權、協調、交流、宣傳」為基本點:
(一)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通過簽訂自律公約、制定行業標准和行業指導性條款,並經有關部門授權來約束不正當競爭行為;弘揚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建立健全保險業誠信體系;加強保險從業人員和中介機構的自律管理,根據協會組織簽訂的自律公約和制訂的管理制度,加強檢查,督促落實,監督執業行為,經有關部門授權進行自律懲戒。
(二)參與決策論證,提出有利於行業發展的建議;開展調查研究,反映行業呼聲;加強與監管機關和政府部門溝通,維護行業和會員合法權益。
(三)協調協會會員間、會員與保險從業人員之間的關系;協調保險行業與其他有關行業和社會組織的關系;協調會員與保險消費者、社會公眾的關系。
(四)通過協會會員間、與國內外保險業間、與其他行業間的交流與合作,溝通情況,收集信息,引進技術,推廣經驗,組織開展培訓,反映業內動態,為會員、保險公司客戶和社會公眾服務。
(五)整合宣傳資源,組織開展行業性的大型展覽、宣傳和咨詢活動,普及保險知識,提高公眾保險意識;強化經營者法律意識;經有關部門授權並審核名單,表彰優秀從業人員,宣傳先進事跡和典型經驗,樹立行業良好形象;開辟對外宣傳窗口,關注業內熱點、焦點問題,進行輿論引導,避免惡意炒作。
(六)接受保險監管部門、其他政府部門的委託辦理有關事項。
第三章 會 員
第八條 本會的會員為單位會員。
第九條 申請加入本會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本會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會的意願;
(三)在本行業領域內具有一定影響;
(四)應持有工商營業執照或社會團體等相關證件。
第十條 會員入會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會申請書;
(二)由理事會對其入會申請予以審核通過,秘書處定期或不定期向理事會通報吸收新會員情況,並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三)由理事會授權本會秘書處發給會員證。
第十一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出席會員大會,參加本會的活動,接受協會提供的服務;
(二)本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三)獲得本會服務的優先權;
(四)對本會工作的提議案權、建議權和監督權;
(五)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六)向本會提出維護其合法權益不受損害的權利;
第十二條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本會章程
(二)執行本會的決議;
(三)維護本會及本行業的合法權益;
(四)完成本會交辦的工作;
(五)按規定交納會費;
(六)向本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業務信息資料,積極支持、配合和參與協會信息與宣傳工作;
(七)向本會報送統計資料。
第十三條 會員繳納會費的標准:
(一)保險會員公司的會費標准包括年度基本會費和年度業務會費,每家保險會員公司年度基本會費為人民幣1萬元,年度業務會費按照上年度該公司保費收入規模分不同檔次確定,具體標准如下:
1、上年度保費收入人民幣1-3億元(含1億元)的,年度業務會費標准為3萬元;
2、上年度保費收入人民幣3-4億元(含3億元)的,年度業務會費標准為3.5萬元;
3、上年度保費收入人民幣4-5億元(含4億元)的,年度業務會費標准為4萬元;
4、上年度保費收入人民幣5-6億元(含5億元)的,年度業務會費標准為4.5萬元;
5、上年度保費收入人民幣6-7億元(含6億元)的,年度業務會費標准為5萬元;
6、上年度保費收入人民幣7-8億元(含7億元)的,年度業務會費標准為5.5萬元;
7、上年度保費收入人民幣8-9億元(含8億元)的,年度業務會費標准為6萬元;
8、上年度保費收入人民幣9-10億元(含9億元)的,年度業務會費標准為6.5萬元;
9、上年度保費收入人民幣10億元以上(含10億元)的,年度業務會費標准為7萬元。
每家保險會員公司每年會費最高不超過人民幣8萬元。
(二)保險中介會員公司會費標准為:保險代理會員公司每年1500元,保險經紀會員公司每年2500元, 保險公估會員公司每年1500元;
(三)社會團體會員每年會費1500元。
第十四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告知本行業協會,並交回會員證,清償其與本會有關的債務,不得對本會提出諸如返還會費等相關費用等要求。
會員如果1年不交納會費或不參加本會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五條 會員如不遵守本行業協會章程,將由本行業協會提出批評、教育,如有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經會員大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一)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終止業務;
(二)機構合並、撤銷或依法宣告破產;
(三)被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取締;
(四)有嚴重違反本會章程的行為。
第四章 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的產生、罷免
第十六條 本會由會員組成會員大會,會員大會是本行業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協會章程行使職權。
第十七條 會員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協會在法律、法規規定范圍內的業務范圍和工作職能;
(二)選舉或者罷免會長、副會長、理事、監事;
(三)審議理事會、監事會的年度工作報告、年度財務預決算方案;
(四)審議理事會對會員除名的提議;
(五)對協會變更、解散和清算等事項作出決議;
(六)改變或者撤銷理事會不適當的決定;
(七)制訂或修改章程、組織機構的選舉辦法;
(八)決定終止事宜;
(九)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八條 會員大會每屆四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報廣東保監局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1年。會員大會每兩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理事會認為有必要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會員提議,可以召開臨時會員大會。
第十九條 會員大會必須有全體會員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其決議應當由全體會員的過半數通過。
會員大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會議紀要,並向會員報告。
第二十條 本會設理事會,理事會是會員大會的常設機構,在會員大會閉會期間,依照會員大會的決議和協會章程的規定履行職責。
第二十一條 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籌備和召集會員大會;
(二)執行會員大會的決議,並向會員大會報告工作;
(三)決定協會具體的工作業務;
(四)制定協會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變更、解散和清算等事項的方案;
(五)制定協會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金的方案;
(六)決定協會各內部機構的設置,並領導協會內部各機構開展工作;
(七)決定新申請人的入會和對會員的處分,提議對會員的除名;
(八)聘任或者解聘秘書長,決定協會分支機構主要負責人;根據秘書長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副秘書長和協會辦事機構、代表機構主要負責人;選舉或罷免常務理事。
(九)制定行業自律規則、行業標准、業務規范和協會內部管理制度;
(十)協會章程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二條 理事會由理事組成。理事由會員推薦候選人交會員大會通過。
第二十三條 理事會每半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理事會須有過半數的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全體理事過半數表決通過方能生效。理事會應當對決議形成會議紀要,並向全體理事公告。
理事會會議由會長召集和主持;會長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由會長委託副會長或者秘書長召集和主持。三分之一以上理事可以提議召開理事會。
第二十四條 本會設立常務理事會,對理事會負責。常務理事會由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組成。常務理事會在理事會閉會期間,經理事會授權,可以行使本章程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九項職權。
常務理事從理事中選舉產生。
常務理事會至少三個月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常務理事會作出的決議,必須有半數以上的常務理事通過。
常務理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會議記錄。
第二十五條 本會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規則、程序:
(一)由本行業協會秘書處提出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具體方案;
(二)將具體方案提交會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
(三)將通過後的具體方案提交理事會審議批准;
(四)報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審批。
第二十六條 本會設立監事會,由會員大會選舉產生。監事會任期與理事會任期相同,期滿可以連任。
會長、副會長、理事、秘書長不得兼任監事。
第二十七條 本會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監事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公正廉潔;
(二)熱心協會工作,努力推動行業發展,在本行業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會長、副會長、監事須為會員單位在職主要負責人;
(四)會長、副會長須為會員公司推薦的理事;
(五)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0周歲,特殊情況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批准、省民政廳核准可適當延長;
(六)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七)未受到任何刑事處罰;
(八)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八條 本會的秘書長採用聘任制,會長不得兼任秘書長。
第二十九條 本會設會長一人,副會長若幹人。會長為本行業協會的法定代表人,本行業協會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他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十條 本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每屆任期4年,會長、副會長連任不得超過二屆,秘書長可連聘。
第三十一條 本會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會議;
(二)檢查會員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向理事會提交協會工作報告,向理事會匯報工作;
(四)提名秘書長人選交理事會表決通過後由理事會聘任;
(五)根據協會秘書長的提名,聘用協會專職工作人員;
(六)代表本協會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第三十二條 本會會長、副會長在任期內發生工作變動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繼續兼任協會職務時,應在一個月內辭去協會的職務,由本單位繼任領導接任。
第三十三條 本會副會長、秘書長在會長領導下開展工作,副會長經會長授權,召集和主持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和簽發協會重要文件。
本會秘書長對理事會負責。秘書長為專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
(二)組織制定、實施年度工作計劃和預算、決定;
(三)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加強協會體系建設;
(四)提名副秘書長及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交理事會決定;
(五)本著精簡高效的原則,提名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報會長批准,加快實現協會人才隊伍「職業化、年輕化、專業化」;
(六)接受會長委託,代表本會發言和簽署重要文件;
(七)處理其他日常事務。
第三十四條 監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向會員大會報告年度工作。
(二)監督會員大會和理事會的選舉、罷免;監督理事會履行會員大會的決議。
(三)檢查協會財務和會計資料,向登記管理機關以及稅務、會計主管部門反映情況。
(四)監事列席理事會會議,有權向理事會提出質詢和建議。
(五)監督理事會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況。當會長、副會長、理事和秘書長等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協會利益時,要求其予以糾正,必要時向會員大會或政府相關部門報告。
監事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協會章程,接受會員大會領導,切實履行職責。
第五章 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三十五條 本會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取得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六條 本會接受捐贈時,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攤派或變相攤派。
捐贈人、資助人或單位、會員、監事有權向協會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於捐贈人、資助人或單位、會員、監事的查詢,協會應及時如實答復。
第三十七條 本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協會章程規定及經理事會討論通過的辦法收取會員會費和其他活動經費。
第三十八條 本會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本會財產以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九條 協會會長、副會長、理事、監事、秘書長以及工作人員私分、侵佔、挪用協會財產的,應當退還,並在會員大會上進行檢討;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本會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保證 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本會接受稅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稅務監督和會計監督。
第四十一條 本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四十二條 本會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四十三條 本會進行年度報告、換屆、變更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必須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四十四條 本會按照《廣東省行業協會條例》規定,於每年3月底前向登記管理機關報送上一年度活動報告、財務報告和本年度的活動安排。
本會建立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本會召開大型學術報告會、研討會、展覽會,舉辦對外交流,與境外民間組織交往,開展業內評比、達標、表彰活動,接受境外及社會捐款等,在活動前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登記管理機關報告並辦理相關手續。
第四十五條 本會專職工作人員實行全員聘任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並訂立勞動合同。其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六條 對本會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大會審議。
第四十七條 本會修改的章程,須在會員大會通過30日內,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四十八條 本會有以下情形之一,應當終止,並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注銷動議:
(一)完成章程規定的宗旨的;
(二)會員大會決議解散的;
(三)協會發生分立、合並的;
(四)無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開展工作的;
第四十九條 本會終止動議須經會員大會表決通過,並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審查同意。
第五十條 本會終止前,須在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及有關單位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協會應在清算結束之日起十五日內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
第五十一條 本會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五十二條 本會終止後剩餘財產,在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會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三條 本章程經2007年5月17日第二屆會員大會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
第五十四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會的理事會。
第五十五條 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閱讀全文

與廣東教育培訓行業協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