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兒童教育培訓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家庭教育也應朝素質教育轉型,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系統性、全面性與階段性相結合現實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以下情況:1.認為家庭、父母只要為子女提供充足的、良好的衣食住行條件就行了,其餘的自有學校來完成。將本應自己承擔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2.將子女的家庭教育變成了學校教育的簡單重復。3.在比較重視子女教育的家庭中則將關注的焦點投到子女的智力開發上,忽視了子女的品德養成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以及勞動態度等健康心理品質方面的教育。我們都知道,今天的兒童是明天「四化」 建設的主力軍;今日的教育是在為明日的社會培養人才。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對人才的規格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要求。這就要求我們的家庭教育也能面向未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改變以往教育的單一性、片面性,堅持全面性、系統性與階段性相結合的教育原則去關心愛護子女。其具體內涵包括兩方面:一是在橫向上注重子女的素質培養。在進行家庭素質培養的同時,應突出德育的核心功能,即教育子女學會做人,並在學會做人的基礎上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交往、學習習慣。美國作家薩克雷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二是在縱向上要把對子女的教育和子女的身心發展規律結合起來,促進子女心理的健康發展,充分開發其潛能。
二、理智施愛,愛而有度很多家庭中父母緊衣縮食,對子女生活無休止的要求卻是有求必應。生活中,一切讓給孩子、一切為了孩子,幾近「忘我」境地。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過:「一切都讓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所能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法國教育家盧梭也有類似說法:「你們知道造成你們的兒童的不幸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麼嗎?那就是他要什麼便給他什麼。」其實,父母愛子女,關心子女是人之常情,人之天性。問題不在愛本身,愛沒有錯,而是我們應怎樣去愛。據有關研究美國家庭教育情況的材料介紹,在美國家庭中,若是孩子摔倒跌跤,父母是不管的,孩子需要自己爬起來。而且父母要求很小的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洗碗、掃地、洗衣服等。即使家庭經濟狀況很好,也鼓勵孩子自己勞動掙錢,讓孩子自己應付保險費用或部分學習費用及其它費用。而在中國,這些都是父母們應盡的「責任」。
難道美國的父母們不愛自己的子女嗎?其中的差別就在於兩者愛的方式不同,對愛的理解不同。我們的父母們更多的是情感有餘,但理智不足。魯迅先生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指出: 「應把對子女的愛擴張、醇化為對子女的理解、指導和解放。」父母愛子女是人之天性,是父母主動、自覺、積極地承擔起家庭教育責任的巨大的驅動力。同時,父母之愛也作為一種獨立的有效的教育手段而存在。因為當子女深深體會到父母深厚的愛時,往往會聽從父母的勸告並自覺改正錯誤。然而,父母們在施愛之時一定要理智;要有分寸, 不可一味地遷就;一味地滿足。要克服盲目之愛, 施以科學之愛,合理的要求就同意,不合理的堅決否定,做到愛而不縱,嚴而有度。三、獎懲結合,獎懲明確許多家長為了促進孩子進步,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往往採取各種各樣的獎勵措施。如:考多少分就給多少錢等;而另外有些家庭則採取種種粗暴的懲罰形式,如:子女犯錯或學習成績稍有下降、令其不滿時,則施以打罵等種種形式的處罰。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在心理學中同屬於行為的強化方式。表揚、獎勵屬於正面強化方式,批評、懲罰屬於負面強化方式。適當的表揚與獎勵對於培養兒童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必要的批評與懲罰對兒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糾正錯誤的言行也是同樣不可缺少的。在實際的家庭教育中,一要做到獎懲結合,獎懲有度。
心理學家詹姆士·溫德爾說:「一個依賴於誇獎的孩子只追求讓父母滿意而不是讓自己滿意。久而久之,哪怕是做一些日常的家務活,孩子都期望得到父母們毫不吝惜的稱贊,或者如果沒有表揚作動力,孩子就無法完成一項工作」。[1]一般而言,贊美應超過批評二至三倍。如果表揚太多,或是顯得不夠真誠;或是誇大其詞,都會失去應有的效果。如果批評過多,未免太過於挑剔。同時,也易使子女因體會更多的挫敗而灰心、意志消沉。二要做到在運用獎懲手段時,注意其中的技巧。首先,表揚和獎勵要能真正打動孩子的心靈。父母要了解子女的心理特點和需要,並且可以配合使用一定的正向強化物來實行。如:子女喜歡的食物、玩具等等。而且表揚、獎勵的正面刺激程度不可過多、過頻,可以先密後疏,並注意運用得具體、及時。既不可錯過表揚時機,同時,也必須明確指出表揚、獎勵的原因。通過表揚、獎勵來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評價體系和價值觀,從而形成內部自我約束機制。其次,批評和懲罰要注意對事不對人。我們要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批評、懲罰只是針對錯誤行為,而對他本人,父母仍然是非常關心、愛護和喜歡的。高明的父母應在懲罰子女後不失時機地給予子女積極的幫助和撫慰,向子女講明被懲罰的原因和應該「服從」的理由。四、放開手腳,勿忘指導父母對子女的學習都很關心、重視,可一旦發現孩子「貪玩」,便嚴字當頭,一改以往慈愛的容顏,或斥責或打罵。孰不知,玩是兒童的天性,而且兒童的玩也是非常有價值的,是絕不能被剝奪的權利。世間有許多發明創造就源於兒童天真的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應放開兒童的手腳,作為父母不要泯滅兒童好玩的天性。美國艾里克森學院院長保基·芭芭拉教授指出:「玩耍有助於孩子學習,發展他們的創造力。
同時,玩耍會讓孩子了解自己、他人和周圍的環境,從而幫助他們應付各種挑戰和變化。」[2]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形勢下, 兒童在接受制度化的學校教育的同時,更要在生活中擁有一片自由的天空,自由地去體驗生活並獲取知識。兒童的玩耍恰恰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培養人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因為在玩中可以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興趣,促使他們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試著自己去解決問題。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培養兒童的創造性,就必須讓孩子放開手腳。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們無事可做了,他們應主動承擔起 94鞍山師范學院學報第5卷兒童玩耍中指導者、協調者、鼓勵者的責任,因勢利導地培養兒童在玩中所表現出的某種特殊才能和興趣,幫助子女在探究中學習,在探究中成長。五、共同關心,協調一致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管教子女, 卻遭到祖父母們的訓斥;或者父母中一方施教,另一方極力反對,唱對台戲。這些情況都反映了一個問題,在家庭教育中的不一致現象。實際上,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應形成一種共同關心、協調一致的氛圍。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它的教育功能。那麼,在家庭教育中應做到哪些方面的一致呢? 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父母與祖輩要一致。
在對子女實施家庭教育中,父輩與祖輩共同承擔著教育的責任。這就要求他們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態度與要求應協調一致。二是父母之間要一致。當一方提出嚴格要求時,另一方切不可給子女「亮綠燈」。相反, 要進一步強調、重申該要求,使其順利實行。三是父母自身言行要一致。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一個家長對自己的要求,一個家長對自己家庭的尊重,一個家長對自己每一舉止的注意, 這就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四是父母的要求與子女自身的實際情況要一致。朱慶瀾先生在他的《家庭教育》中說:「教人的(即教育者)不跟著教的人(受教育者)的程度走,好似主人請個吃素菜的客,卻預備了一桌葷菜燒烤,主人盡管費了事,客卻沒地方下箸。」他也指出了這樣做的思想根源。他說:「教兒女太急的父母,一半是望兒子好,一半也有個要兒子替自己掙個名譽的私心。」 這樣做的後果必然是導致子女與父母之間出現矛盾,影響家庭素質教育的實施。正如墨子所說: 「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從事焉。」
父母應從子女的實際情況出發,使「子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 尊其尊」(《墨子·大取》)從而不斷進步。五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要一致。在教育過程中曾有過這樣一個奇怪的不等式:5≤2,(5代表學生每周在學校接受的教育,2代表周末接受的來自於家庭的教育)反映的是5天的學校教育抵不過2天的家庭教育的影響。為此,1997年國家頒布的《家長教育行為規范》中已明文規定:家庭教育要和學校、社會密切聯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只有這樣,二者才能相得益彰,才能變上述不等式為5+2≥7,才能使子女的成長更上一層樓。教育是個系統工程,家庭教育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今父母們應以為國教子為己任, 承擔起也承擔好這個艱巨而長期的歷史重任。
2. 教育培訓機構如何快速提升核心競爭力突破業績
隨著教育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傳統的辦學招生心態已經很難滿足機構自身的存活與發展。因此培訓機構之間比拼的更多是外部服務質量與內部教學運營管理。而就學校的管理來說,好的管理方案能讓學校快速發展,而不好的管理計劃則直接制約到學校的招生市場。
師資、資本、布點、品牌……都有可能成為你的核心優勢。對於核心競爭力而言,其實是一個競爭者的比較優勢。
▲ 通過市場調研,師資與口碑是最具有印象用戶決定權的關鍵因素
另外,「有熟人推薦」的佔比僅為18.7%,說明熟人推薦只是家長獲取培訓信息的一個可靠渠道,並不是讓他們最終決定付費的關鍵因素。眾所周知,教育培訓行業始終以效果為王,而效果的實現又高度依賴於人,因此師資的質量始終是培訓機構的核心競爭力。
如何樹立機構口碑
① 做口碑一定要選擇做容易打造口碑的產品
很多產品有天然的缺點,不容易見效果,做口碑很難,靠口碑轉介紹無法生存,只能靠市場驅動,但是市場成本太高,又導致研發和服務投入太少,客戶獲得的服務性價比太低,口碑更做不起來,導致惡性循環。
各位校長,如果大家覺得自己學校的口碑傳播做不起來,先思考一下,學校的產品本身是否有問題,是否容易做口碑,很多時候選擇大於努力。
②做口碑一定要重視客戶評價
定期上完課給用戶做調研,問題如下:你會向別人推薦這個課程嗎?如果按推薦可能性從小到大打分,從1到10,你打幾分?
然後9分和10分加起來的百分比,減去6分(含6分)以下所佔百分比的差值,就是凈推薦值,凈推薦值為正,口碑就是正向的,一般來說,凈推薦值達到30%,就可以認為是不錯的產品。
做推薦值評價最大的優點是:只要課程真的很好,學員每次都打了高分,那麼在合適的機會,他們一定會向別人推薦我們的課程,而且是發自內心的推薦,不是靠利益去誘惑的。
課程好,服務好,做好口碑傳播,生源就會滾滾而來,而且招生成本很低。
培訓機構怎麼留住優秀人才
曾經有一句戲謔的話很流行,叫做「有錢能使鬼推磨」,然而現實並非如此。人才難得、留人更難的現象,相信不少培訓機構都會遇到。那麼,如何應對這種困境,並通過改變自我進行留人,從而為培訓機構的發展增加核心競爭力呢?
要知道高薪只是留住人才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但是金錢並非唯一。
如果培訓機構的管理制度缺乏科學機制、薪酬制度缺少激勵機制,那麼註定是難以留住教師的。另一方面,培訓機構的上課時間長、工作壓力大,也是教師辭職的重要因素。
3. 一個剛辦的教育培訓機構,怎麼可以快速招生
我認為招生主要的兩個方向,一個是宣傳招生。另一個就是轉介紹了。對於我們學校來說,轉介紹的來源佔比更重,起碼佔到了60%。
1.服務好家長是我們的重中之重,家長認為學校好,老師夠專業,服務好,才會有可能把學校介紹給身邊的朋友。還有就是可以做一些拼團的優惠活動,家長如果需要的話,會很願意宣傳介紹的哦。
2.然後通過加大宣傳力度,不僅讓周圍的人,甚至讓路過的朋友、或者讓遠處的學校知道也是不錯的。宣傳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發傳單、貼廣告、還可以通過試聽課的形式來爭取咨詢的數量。
要做轉介紹和宣傳,可以考慮藉助微信小程序,像我們校區用過的小藝拼課,是一個免費的拼課小程序。上面專門是做拼團活動的的,設置課程優惠後,幾個人一起拼團。在大部分都有家長群,到時候直接推送到微信里,家長看到的課程有興趣,自然就會打開小程序,主動介紹給身邊的朋友一起報團。做宣傳和招生都還是不錯,可以試一下。
3.校區的選址也會影響生源的哦。綜合考慮校區周圍小區的檔次、人數、住戶的喜好等等,選擇符合自己校區定位的地方。
4.課程價格設置也要合理。可以看看別的學校的課程是怎麼收費的,這個價位家長是否能夠接受,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需要校長去下功夫思考哦。
4. 教育培訓行業用快轉來快速獲客要注意些什麼
教育培訓行業想要快速來獲取客源的話,就需要大量的宣傳,注意對顧客心理需求的關注,這樣才可以大量的獲取客源。
5. 兒童培訓機構如何設計
兒童培訓機構設計方法:
1、品牌定位。
2、機構運營主題。
3、品牌理念。
4、使用功能統計。
5、確定主題設計方案。
6、機構空間使用規劃,平面布置。
7、確定效果方案。
8、施工圖(平面圖、立面圖、大樣節點圖)。
9、物料選購,確定材料使用。
結合品牌定位及理念確定設計主題,一步步對兒童培訓機構進行深化設計。兒童培訓機構設計開普俊夢為您解答,望採納,謝謝!
6. 教育培訓小程序怎麼快速獲客
免費網課的形式吸引著用戶的關注,不得不說這種營銷模式真正的吸引到大量內的用戶,就以熱門的容「猿輔導」來說,超4億訪問量已經證明受到了中國大多數用戶的關注。所以可以證明提供免費資源,真正能夠受到用戶的關注,而作為小型教育機構的我們通過在同城發布優質的視頻資源以及免費網課的形式,向用戶提供優質品牌宣傳方案是值得大家選擇的。
結合小程序可以有效地避免花費過多時間,只需在與用戶達成上課協議之前在手機端或線下門店的電腦端進行課程的錄入,便可以直觀的在微信小程序內為學生與對應的老師進行課程表的安排,學生1對1約課或者是對於課程時間的更改,都可以結合小程序在第一時間進行操作。
沃然建站平台為眾多教育機構用戶帶來模板的支持,同時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模板定製以及相關內容的增刪,在短時間內結合用戶需求,開發出適合眼下教育品牌線上優化的微信小程序。
7. 教育培訓機構,怎樣快速快速找到精準粉絲
我們獲取客戶的途徑主要有微信分享、系統推薦機制、網路文庫、網路知道、百回度論壇、豆丁文庫、答360知道等、行業QQ群、地推
我們的宗旨:高效、免費、快速獲取客戶
地推方面
宣傳工具要小而精,類似名片大小,反面告訴客戶,我們做什麼的,正面告訴客戶,我們的東西能做什麼。
最好是能夠和當地的機構達成合作意識,如果沒有合作意識,我們可以在審核地點做相關的地推活動,一般一次地推,可以覆蓋當期考試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