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幼兒園聽評課培訓

幼兒園聽評課培訓

發布時間:2021-01-06 00:09:10

A. 幼兒園教師如何進行聽課和評課

聽課評課是幼兒園教師進行園本培訓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師專業發展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然而當前教師在聽課評課方面最感困惑的是只會聽不會評。那麼,作為聽課者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觀摩、評議教師的教學活動呢?怎樣的聽課評課活動才是有效的呢?無意中我看了一篇關於教師如何進行聽課評課的文章,裡面講了四點評課策略,即研、品、讀、思。我認為這四點策略無論對於上課的老師還是聽評課的老師來說都會有所幫助,現推薦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策略一:「研」方案 活動方案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一個好的活動方案是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最基本條件。因此,觀摩教學時,聽課者首先要對活動方案認真思考,細致分析,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目標的把握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進行教學評議的依據。在目標的制定上,怎樣既關注到幼兒的現有水平又促進幼兒的長遠發展呢?首先,目標定位要淮。目標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它們是相互依賴、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經驗水平等方面合理制定,缺一不可。其次,目標要具有可操作性。有些教師在目標的制定上過大過空,如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顯得過於空洞,缺乏可操作性。再者,目標要具有彈性。教學目標要具有彈性,遵循「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原則,上限——充分發揮幼兒的潛力,下限——保證學習的基本要求,尋找確定兒童的「最近發展區」。 2.程序的設計 教學活動的程序合理與否是決定教育目標能否有效實現,幼兒能否在學習中較長時間保持身心愉快的重要因素。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最根本的處理原則就是動靜交替。如活動導入一般以動機呼喚為主,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活動中間部分是活動中心內容,教師要遵循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等原則。活動結束一般在「享受」的境界中幫助幼兒消除身心疲勞。 3.難、重點的處理 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由於知識的深度、幼兒的經驗及知識的模糊性造成的。教師力求活動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因此,聽課者應關注教師是怎樣充分、靈活、簡便、有效地運用幼兒已有的知識再現縱橫聯系,是否採用引導比較、直觀演示等有效的策略,幫助幼兒突破重點難點,理解掌握新知。 策略二:「品」教師 活動中,教師擔當著主導者的角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教育行為、教學方法是否科學有效都直接影響活動的效果。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在活動過程中的地位和角色,要認真思考教師的教學策略和教育行為,更要深入分析教師教育行為後面的教育理念是否科學正確。 1.方法引領 孩子的「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因此,在方法的運用上教師要盡可能地多樣化、個性化.因材施教,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地發展。所以聽課者既要看教師是否能夠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工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2.體態運用 教學活動中教師體態語言的運用是否恰當,對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幼兒的心理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活動中,如果教師面帶笑容,語言親切,眼神溫和,幼兒就會感到輕#松、親切,產生一種愉悅的情緒,將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在活動中的言行舉止,尤其是教 師的表情、眼神等體態是自然適宜、矯揉造作還是呆板乏味。

B. 幼兒園大班《各種各樣的蔬菜》聽課評課記錄

科學:各種各樣的蔬菜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幾種蔬菜,知道其名稱和外形特徵。 2、豐富幼兒相應知識,引導幼兒學會按植物食用部分的不同名稱分類。 活動准備:芹菜 蘿卜 白菜 花菜 玉米 茄子實物各一 各種蔬菜圖片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今天蔬菜寶寶們要開一個聯歡會,想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參加,你們願意嗎? 二、集體學習活動 1、分別出示各種蔬菜,引導幼兒認識各種蔬菜,聯系生活經驗說說它們的外形特徵和各種吃法、味道等。 2、蔬菜寶寶們都出場了,可是,它們卻為了「比誰的貢獻大」吵起來了。有的說:「我的貢獻比你大,人們可以吃我的根。」有的說:「我的貢獻最大,我開的花人們最愛吃,營養可豐富了。」就這樣,它們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來了,誰也不肯讓步,怎麼辦呢? 3、小朋友們快來做調解員,幫它們分分類、評評理吧! 4、教師手拿實物,以蔬菜寶寶的口吻分別介紹自己的特點: 芹菜:我是芹菜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桿(莖),我的桿又鮮又嫩又好吃。 蘿卜:我是蘿卜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根,我的根營養豐富,還有殺菌的作用呢。 白菜:我是白菜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葉,我的葉子又大又白又水靈,真好吃。 花菜:我是花菜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花,我的開的花好看又好吃,還有抗癌功能呢。 茄子:我是茄子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果,我的果實又黑又亮,營養也很豐富。 玉米:我是玉米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籽,我的籽煮熟了香噴噴的,可好吃了,人們還說我是一種保健食品呢。 5、它們都作了自我介紹,小朋友們來給它們評評理吧。 (引導幼兒認識蔬菜的根、莖、葉、花、果、籽六種不同組成部分,知道各種蔬菜都可以為人們提供不同的食用部分,每種蔬菜的營養都很豐富) 6、蔬菜寶寶們說: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評得也很有理,它們都成了好朋友,高高興興地去參加聯歡會了。 三、分組學習活動 蔬菜寶寶還有許多好朋友,你能幫它們分別找到好朋友嗎? (引導幼兒按蔬菜不同組成部分分類) 四、評價活動 請分得又快又對的一組幼兒選一名代表上來演示,師作適當評價。

C. 學習《幼兒園教師該如何聽課、評課》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師的聽課、評課活動從不同的課型角度展示了在新綱要的引領下,老師們教學觀念的更新,素質的提升,以及以幼兒為主,把時間留給孩子,深挖教材,明確目標的體現。 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基本功素質經得起考驗,也是對教師課堂駕御能力的考驗及心理素質的考驗,與其說坐在下面聽課,其實是在欣賞,以敬佩的姿態去聆聽、去學習。 一次聽觀摩課是我園周曉老師上的《有趣的按摩》,經驗豐富的周老師,語言極富感染力,能根據活動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帶入情境,她的體態語言很生動,雖然有點誇張,但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讓孩子們深受感染。活動中,所有在坐的老師聽得津津有味,孩子們更是興趣盎然。小手一次次舉起,小口一次次打開,有時為了搶答問題高高站起,課堂是孩子的,她們特別喜歡且興趣濃厚。她甜美的聲音,自然大方的教態,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歡的游戲教學法,融入孩子們當中,與孩子們一起表演,整個活動有規則,但不約束,活而不亂,調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課堂教學,也是我們每天在課堂上需要做的事情,這樣的環節聽起來更覺親切,更有收獲。 周老師的課使我體會到以下幾點: 1、轉變教育觀念,落實綱要精神。《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有安全感、信賴感。在傳統觀念上,我們習慣與整齊劃一,因為這樣便於管理。在很長時間內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總會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後,坐好不準動」,「小朋友跟我讀」然後就一遍一遍的重復。還有上美術課的時候教師會在黑板上畫一副示範畫,評價是以畫得像不像為標准,這是一般教師常范的弊端,但這種教育方式對於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縛。隨著創新教學的不斷深入,幼兒園逐步屏棄了這種刻板的、不適應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教學方式,開始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允許幼兒自由自主地選擇活動的內容和活動的方式,允許自由選擇夥伴,允許有自己的見解,賞識每一個幼兒,盡量發現幼兒的閃光點並加以鼓勵,引導幼兒探索和創新。尤其是我園引進了多媒體教育手段,使我園的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在傳統的觀念中,老師是權威的化身,老師總是對的。要求教師「蹲下來與幼兒說話」,轉變自己的幼兒觀和師幼觀,把幼兒當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的人,尊重幼兒的觀念和選擇。建構積極的師幼互動,真正實現教師與幼兒人格上的平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2、教學設計有創意。每一節課教師都經過精心的研究、每一個環節也都經過認真的考慮,什麼地方該說什麼?該提問那些問題,這些每一位老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 3、教具的准備恰到好處:一堂課的成功與否,教具准備非常關鍵,如果你准備的教具,孩子感興趣,願意去了解它,認識它,那麼你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粗淺體會,但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向周老師這樣的骨幹教師多多請教、不恥下問,課後及時反思總結經驗,更要刻苦鑽研教材,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D. 幼兒教師如何聽課,評課

如何聽課:抄
1.聽課觀察襲:觀察教師、觀察學生、觀察師生關系
2.聽課記錄:記錄聽課時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內容。
客觀記錄的內容包括:記任課教師的姓名、學生的年級、班級,聽課日期、學科、教材、課題、課型,等等。按教學過程和環節記錄師生的主要活動。要注意記錄教師和學生的原話。
主觀性記錄內容包括:記錄本節課在教學思想、德育滲透、雙基教學、能力培養、教材處理、教法改革等方面值得學習的地方,有待研究和改進的地方以及值得探討的地方;記自己對這堂課的簡要分析。
3.聽後交流:聽講課教師談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上課感受,再請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獲和不足。
如何評課:
1. 評課的總體思路:評價一節課要從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兩個方面去評。評價學生的學,既要評價其知識、技能、智力、品質等的發展,還要關注情感、個性、行為等方面的變化;評價教師的教,既要評價其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手段和效果,又要關注其教學監控、語言表達、創新精神、教師素質等諸多方面。
2.評課的內容:從教學思想,教材處理,教法選擇,學法指導,能力培養,師生關系等方面進行評價。

E. 幼兒園教師如何進行聽課和評課 詳細

幼兒園教師如何進行聽課和評課 聽課評課是幼兒園教師進行園本培訓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師專業發展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然而當前教師在聽課評課方面最感困惑的是只會聽不會評。那麼,作為聽課者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觀摩、評議教師的教學活動呢?怎樣的聽課評課活動才是有效的呢?無意中我看了一篇關於教師如何進行聽課評課的文...章,裡面講了四點評課策略,即研、品、讀、思。我認為這四點策略無論對於上課的老師還是聽評課的老師來說都會有所幫助,現推薦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策略一:「研」方案活動方案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一個好的活動方案是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最基本條件。因此,觀摩教學時,聽課者首先要對活動方案認真思考,細致分析,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目標的把握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進行教學評議的依據。在目標的制定上,怎樣既關注到幼兒的現有水平又促進幼兒的長遠發展呢?首先,目標定位要淮。目標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它們是相互依賴、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經驗水平等方面合理制定,缺一不可。其次,目標要具有可操作性。有些教師在目標的制定上過大過空,如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顯得過於空洞,缺乏可操作性。再者,目標要具有彈性。教學目標要具有彈性,遵循「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原則,上限——充分發揮幼兒的潛力,下限——保證學習的基本要求,尋找確定兒童的「最近發展區」。 2.程序的設計教學活動的程序合理與否是決定教育目標能否有效實現,幼兒能否在學習中較長時間保持身心愉快的重要因素。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最根本的處理原則就是動靜交替。如活動導入一般以動機呼喚為主,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活動中間部分是活動中心內容,教師要遵循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等原則。活動結束一般在「享受」的境界中幫助幼兒消除身心疲勞。 3.難、重點的處理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由於知識的深度、幼兒的經驗及知識的模糊性造成的。教師力求活動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因此,聽課者應關注教師是怎樣充分、靈活、簡便、有效地運用幼兒已有的知識再現縱橫聯系,是否採用引導比較、直觀演示等有效的策略,幫助幼兒突破重點難點,理解掌握新知。 策略二:「品」教師活動中,教師擔當著主導者的角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教育行為、教學方法是否科學有效都直接影響活動的效果。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在活動過程中的地位和角色,要認真思考教師的教學策略和教育行為,更要深入分析教師教育行為後面的教育理念是否科學正確。 1.方法引領孩子的「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因此,在方法的運用上教師要盡可能地多樣化、個性化.因材施教,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地發展。所以聽課者既要看教師是否能夠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工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2.體態運用教學活動中教師體態語言的運用是否恰當,對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幼兒的心理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活動中,如果教師面帶笑容,語言親切,眼神溫和,幼兒就會感到輕#松、親切,產生一種愉悅的情緒,將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在活動中的言行舉止,尤其是教師的表情、眼神等體態是自然適宜、矯揉造作還是呆板乏味。 3.回應方式《綱要》中指出:教師要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師生互動。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的應答語言,是肯定式的應答(你真會動腦筋等鼓勵語)還是提升式的應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給予經驗上的提升),還是拓展式的應答(教師給予幼兒相關的知識拓展)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4.問題設計有效的提問是幼兒良好學習的開端,也是師幼之間良好交流的橋梁。教學中教師應為不同層次的幼兒設計不同的問題。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的提問:問題是否具有開放性和挑戰性,是否能引發幼兒的思考,是否能拓展孩子的經驗,是否能提升幼兒的智能,等等。 策略三:「讀」幼兒《綱要》提出了「以幼兒發展為本,,這一理念,在教學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性體現如何,創造性發揮如何,是否體現了樂學、會學、創造性地學習精神,是否促進了幼兒主動參與、全面發展,聽課者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關注和思考。 1.自主學習當今的教育已從封閉式逐漸向多元化、開放式發展,它強調創設開放的學空間,建立互動的師幼關系,讓幼兒在自主、開放的氛圍中,建構健全的人格,促進全面發展。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方法和孝習策略。如教師是否為孩子創設了自主學習的環境,是否給孩子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材料,是否給幼兒創造了與同伴相互學習、探討、交流、分享的機會,是否給予幼兒反思性學習、選擇性學習的機會,等等。 2.創造表達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倡導「六大解放」——解放兒童的眼睛、頭腦、雙手、嘴、空間和時間。因此,聽課者要關注教師是否為幼兒創設了寬松的學習氛圍,是否在活動方式、活動材料、活動空間、活動夥伴等方面給了幼兒一定的自由度,是否對幼兒的創造表達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這些因素時幼兒創造性的發揮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3.質疑發問很多時候,教學活動中的問題發起者是教師,幼兒只是對教師的發問給予陳述式回答,幼兒的質疑發問行為明顯不足。因此,聽課者要積極關注教師是否給予幼兒發問的機會。如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你想了解有關××的什麼問題,等等。久而久之,對幼兒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學會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4.體驗感受新課程強調體驗性學習,幼兒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因此,聽課者要關注教師是否強調幼兒的活動、操作、實踐、考察、調查,是否重視幼兒的親身體驗,是否鼓勵幼兒對教材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是否尊重幼兒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等等。 策略四:「思」效果活動結束後聽課者要對該潔動的教學效果進行思考和分析即教學內容的完成程度、幼兒鍘知識的掌握程度、幼兒能力的無成程度、幼兒個性的發展程度等聽課者可以結合預定的教學目標、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等方面進行評議。如預定的目標是否達成,教學活動氛圍是否寬松愉悅,幼兒興趣是否濃厚,參與活動是否主動,教師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否促進幼兒發展等等。 1.目標達成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思考希望孩子得到什麼使目標具體清晰,還要思考怎樣幫助孩子有效得到,使目標的達成過程可行和有效。優化的教學目的應該是教授目標與學習目標的統一體,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進而達到教學相長。因此,聽課者要根據教育目標析目標的落實和達成。如幼兒是否掌握了預定的教學內容,幼兒的能力是否得到了發展,教帥是否注意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相結合,促進兒的全面發展,等等。 2.氛圍營造教學的過程是師生進行認知交流的過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過程。因此,聽課者要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情緒表現,教師是否善於用語言、眼神、表情等與幼兒進行情感溝通,是否善於用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幼兒是否樂於學習,是否對學習產生興趣,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3.幼兒

F. 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說課,聽評課能力

    b、教態親切、自然、端莊、大方。     c、能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d、調控課堂能力強 。     (5)教學效果(體現效率意識)     a、教學目標達成,教學效果好。     b、幼兒會學,學習主動,課堂氣氛活躍。     c、信息量適度,幼兒負擔合理,短時高效。     (6)教學特色(體現特色意識)     a、教學有個性特點。     b、幼兒教師形成教學風格。     5、如何評課     (1)評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一般教學目標的制定包含三個緯度(情感態度、能力、知識)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本次教學活動特點(即在表述時可操作性明顯);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新綱要為指導,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關注本年齡段幼兒興趣點,且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活動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

G. 幼兒園老師如何聽課和評課

〈一〉教師聽課應按下面三個步驟進行: (1)可前要有一定的准備工作 (2)聽課中要有認真觀察與記錄 (3)聽課後要有思考與整理。 〈二〉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幼兒的學。對於教師的教,聽課時重點應該關注的是: 〈三〉對於幼兒的學習活動,聽課時應該關註: (1)幼兒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3)幼兒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 (4)幼兒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等。 〈四〉聽課者應定位為教學者 聽課者應該是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而不是旁觀者,聽課者要有「備」而聽,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和授課老師一起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 二、如何評課 〈一〉、評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一般教學目標的制定包含三個緯度(情感態度、能力、知識)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本次教學活動特點(即在表述時可操作性明顯);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新綱要為指導,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關注本年齡段幼兒興趣點,且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活動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 〈二〉、評選材 評析一節課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是否准確、科學,還要看教師對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否恰當,對教材理解是否透徹,更要注意分析教師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選材是否符合幼兒生活經驗水平、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 2)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是否准確。(處理是指: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重新組織、科學安排教學程序,選擇好合理的教學方法。) 3)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評教學程序 1)看教學思路、脈絡、主線是否清晰。 做事,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教學活動設計,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度,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操作練習等。 教師在活動中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如:環節的設計、提問的設計、操作環節的設計等等。為此,我們評教學過程,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合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不符合幼兒實際,激發興趣,滿足幼兒學習需要;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能不能給幼兒以新鮮、刺激的感受;三是看教學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我們平時聽課,有時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對活動預設不夠,對孩子不夠了解,以至於遇上情況後缺乏應變能力,不能及時的調整教學對策。 2)設計思路與實際教學操作是否符合 有時,教師在設計教學思路時對活動預設不夠,對孩子的了解不夠,或者教學思路不清楚,導致在活動中遇到情況無法很好的處理。 3)看教學的結構安排是否合理 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要看有沒有「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現象,要看指導與練習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看幼兒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集體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關注個體的時間過少的現象。〈四〉、評教學方法和手段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所謂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它總是因內容,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我們評課,既看老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關注隨機的生成。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活動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幼兒主體性的發揮,要看新的教學理念,要看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師的人格魅力等。 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五〉、評師生關系 1)看能否充分確立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看能否努力創設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與幼兒的融入。(如:有的師幼關系非常融洽,有的教師則高高在上,特別是小班教學活動,更需要教師與幼兒之間這樣的親近感。) 6、評教師教學基本功 1)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活動中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幼兒,師生情感融洽。 2)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確簡煉,生動形象,提問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3)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多媒體操作熟練程度(鋼琴彈唱)。 7、評教學特色(整個活動的亮點體現在哪裡)。 〈六〉、評課的要求 認真聽課、把握標准、講究藝術、擬好提綱 提綱內容:本節課的優點或經驗或本節課的主要特點或不足或需要探討的問題是什麼?特色是什麼?你的建議是什麼?〈七〉、幾種評課報告的撰寫 1、點綴式的(抓住重點寫,並把它提升到一個理論的高度。) 2、總分式的(一分為二,突出的優點,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方法。) 3、流程式的(評選材、目標、環節、特色等,可以按照聽課本上的評課要素來評。)

H. 幼兒園如何聽課評課

一、如何聽課 聽課時評課的前提,只有聽課才能獲得第一手材料,從而為實現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一堂課奠定基礎。 〈一〉教師聽課應按下面三個步驟進行: (1)可前要有一定的准備工作 (2)聽課中要有認真觀察與記錄 (3)聽課後要有思考與整理。 〈二〉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幼兒的學。對於教師的教,聽課時重點應該關注的是: (1)課堂教學確定怎樣的教學目標 (2)新的活動如何導入,包括切入時引導幼兒參與哪些活動。 (3)創設怎樣的教學情景,結合哪些生活實際。 (4)採用哪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5)設計了哪些教學步驟(即設計怎樣的問題,安排怎樣的活動進行探究,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遷移。) (6)使用哪些知識系統?鞏固哪些知識?補充哪些知識? (7)培養幼兒哪些方面的能力。 (8)滲透哪些教學思想? (9)課堂教學氛圍如何? 〈三〉對於幼兒的學習活動,聽課時應該關註: (1)幼兒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2)學習活動中幼兒經常做出怎樣的情緒反應?(拋接球的關系與藝術) (3)幼兒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 (4)幼兒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等。 〈四〉聽課者應定位為教學者 聽課者應該是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而不是旁觀者,聽課者要有「備」而聽,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和授課老師一起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 二、如何評課 〈一〉、評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一般教學目標的制定包含三個緯度(情感態度、能力、知識)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本次教學活動特點(即在表述時可操作性明顯);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新綱要為指導,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關注本年齡段幼兒興趣點,且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活動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 〈二〉、評選材 評析一節課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是否准確、科學,還要看教師對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否恰當,對教材理解是否透徹,更要注意分析教師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選材是否符合幼兒生活經驗水平、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 2)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是否准確。(處理是指: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重新組織、科學安排教學程序,選擇好合理的教學方法。) 3)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評教學程序 1)看教學思路、脈絡、主線是否清晰。 做事,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教學活動設計,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度,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操作練習等。 教師在活動中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如:環節的設計、提問的設計、操作環節的設計等等。為此,我們評教學過程,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合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不符合幼兒實際,激發興趣,滿足幼兒學習需要;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能不能給幼兒以新鮮、刺激的感受;三是看教學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我們平時聽課,有時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對活動預設不夠,對孩子不夠了解,以至於遇上情況後缺乏應變能力,不能及時的調整教學對策。 2)設計思路與實際教學操作是否符合 有時,教師在設計教學思路時對活動預設不夠,對孩子的了解不夠,或者教學思路不清楚,導致在活動中遇到情況無法很好的處理。 3)看教學的結構安排是否合理 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要看有沒有「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現象,要看指導與練習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看幼兒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集體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關注個體的時間過少的現象。 〈四〉、評教學方法和手段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所謂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它總是因內容,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我們評課,既看老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關注隨機的生成。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活動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幼兒主體性的發揮,要看新的教學理念,要看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師的人格魅力等。 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五〉、評師生關系 1)看能否充分確立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看能否努力創設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與幼兒的融入。(如:有的師幼關系非常融洽,有的教師則高高在上,特別是小班教學活動,更需要教師與幼兒之間這樣的親近感。) 6、評教師教學基本功 1)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活動中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幼兒,師生情感融洽。 2)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確簡煉,生動形象,提問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3)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多媒體操作熟練程度(鋼琴彈唱)。 7、評教學特色(整個活動的亮點體現在哪裡)。 〈六〉、評課的要求 認真聽課、把握標准、講究藝術、擬好提綱 提綱內容:本節課的優點或經驗或本節課的主要特點或不足或需要探討的問題是什麼?特色是什麼?你的建議是什麼? 〈七〉、幾種評課報告的撰寫 1、點綴式的(抓住重點寫,並把它提升到一個理論的高度。) 2、總分式的(一分為二,突出的優點,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方法。) 3、流程式的(評選材、目標、環節、特色等,可以按照聽課本上的評課要素來評。)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聽評課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