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職稱評審工作總結
2003年工作總結
2003年,政工職評工作按照部領導的要求,深入貫徹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市委擴大會議精神,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實現政工職評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為加強政工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水平,積極進取,勇於創新,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在完善政策,深化教育,加強政工理論建設等方面有新的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主要工作是:
一、進行政策調整,努力實現政工職評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1.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市政工職評辦在繼承政工職評工作傳統的基礎上,對現行政策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先後起草完成了《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專業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條件》、《關於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員評審工作實施辦法》、《關於非公有制企業政工職稱評定工作補充意見》、《天津市政工職稱評審政策規定問答》、《天津市政工專業人員繼續教育實施辦法》、《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專業人員受聘在崗履職情況考核實施意見》、《天津市政工職評工作評比表彰辦法》及關於《天津市政工職稱評審政策規定問答》的補充規定等8個文件,並經市政工職評工作領導小組通過,於2003年開始實行。新修定的政策在保留原職稱評審的基本條件、基本原則、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增加了對申報人員能力、業績、資歷的綜合考評,構成了對政工專業能力水平的綜合評價體系,使政工職稱的評審和聘任、政工專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政工職評部門和政工專業人員的管理,有了可考核、檢查、評鑒的依據,健全了評、聘、管、訓的工作機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使政工職評工作向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邁進了一步。
2.扎實穩妥地搞好高級政工師、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員的評審工作。為保證新政策的順利實施,經市政工職評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從4月9日至5月18日,在我市商業系統和和平區進行中、高級政工職稱評審工作試點。試點中多次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不斷修改和完善政策,並及時總結推廣了5個試點單位評審工作的經驗。在此基礎上,6月18日召開市政工職評工作會議,以會代訓,培訓政工職評工作骨幹。申報評審過程中,市政工職評辦多次深入基層指導工作,講解政策、咨詢服務、排憂解難。還組織了市高評委學習會,介紹政策,匯報審閱卷情況,並聽取和落實了高評委會的指示和要求。由於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各級政工職評部門認真負責,嚴把政策,嚴格標准,經過層層推薦篩選經高評委會通過,有563名政工人員獲得高級政工師任職資格。
今年,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員職稱的首評年。根據懷遠部長要「嚴格把握政策,要少而精」的指示進行了首評試點。在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員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員申報對象推薦小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員申報對象參評作品評閱小組」及申報、推薦、答辯、作品評閱、審卷評審等評審程序的同時,對申報對象進行了摸底,經推薦小組推薦已有10名同志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員申報人。現已按政策規定和評審程序進行報卷。天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員任職資格評審,開創了我市政工職稱評審的先例,是市委實施人才戰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隊伍建設的重大舉措,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調動廣大政工專業人員的積極性,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為了加強非公有制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今年還在非公有制企業中開展了政工職稱的評審,並制定了《關於非公有制企業政工職稱評定工作補充規定》,按照規定的條件,有20名在非公企業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幹被評定為高級政工師,加強了黨對非公企業的領導,對促進非公企業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深化繼續教育,提高培訓水平
今年的繼續教育克服了SARS的影響等諸多困難,培訓的范圍更加深入廣泛,培訓的人數也最多,是質量最好的一年。
1.舉辦了第三周期繼續教育培訓班。按照《天津市政工專業人員繼續教育實施辦法》的要求,政工師進修學院組織了4次培訓班,並對第一、二期漏訓人員進行了補訓。各郊區縣、塘、漢、大、開發保稅區自行組織了培訓。全市共培訓政工人員11494人,為歷年培訓之最。通過培訓使廣大政工專業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知識有所提高,聯系實際開展工作的能力有所增強。
2.開辦了申報中、高級政工職稱人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培訓班。為落實國家人事部《關於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的通知》和《2003-2005年全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劃綱要》,經市政工職評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從2003年開始,對申報中、高級政工職稱的人員,增加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考試,並把考試成績作為能否申報政工職稱的必備條件之一。經協商,市政工職評辦委託天津市科技進修學院負責組織培訓和考試。共培訓1479人,其中26人考試不及格,佔1.7‰。大部分人員成績合格,領取了合格證書。
3.組織了外語培訓。共培訓1140人,有27人考試不及格,佔2.3‰。
4.開設了「政治學與行政學」專科、專接本科學歷班教育。為進一步幫助廣大政工專業人員提高學識水平,經市委宣傳部、市政工職評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市政工職評辦與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共同開辦了「政治學與行政學」專科、專接本科成人教育,為學歷低的政工人員提高學歷層次提供了方便。上半年,市政工職評辦還會同市自考委、市電大對「思想政治工作與管理」大專班的助學情況進行了檢查,起草了「致政工大專班學員的一封信」,鼓勵學員要勤奮學習,善始善終,爭取取得好的成績,強化了教學管理。
三、策劃編撰了政工專業理論、計算機、外語知識培訓教材
為提高政工專業人員教育培訓的質量,規范政工專業教材,在懷遠部長的關懷支持下,市政工職評辦協調中共中央黨校、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黨史研究室、中紀委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共同組織編撰了《面向新世紀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學教程》、《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發展史》等三冊政工專業叢書,此叢書是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專業科學委員會主任張蔚萍和肖懷遠部長任主任,中央黨校黨建部負責人及15個省(市、自治區)宣傳部主管政工職評工作的副部長任副主任,29個省(市、自治區)政工職評辦主任任編委組成的編輯委員會。編委會於今年8月在成都市召開了編委會會議,研究修定了專業叢書修改稿。現《面向新世紀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書已於上半年由中央黨史出版社出版,其它兩冊年底前將陸續出版。《面向新世紀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政工專業人員的培訓教材,已有14個省(市、自治區)指定使用,尚有12個省(市、自治區)准備使用。這套政工專業叢書對加強政工專業學科建設,完備和規范政工培訓教材發揮了重要的輔導作用。填補了政工專業培訓尚無規范專業教材的空白。為了搞好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職稱外語的培訓,市政工職評辦與天津市科學技術進修學院重新編寫了《天津市政工職稱培訓計算機應用基礎專用教材》和《天津市政工職稱外語等級考試專用教材》,使政工專業技能培訓走上了規范化道路。
四、整頓提高刊物質量,充分發揮雜志的指導作用
按照中辦發[2003]19號文件的要求,政工師指南雜志社認真進行整頓。調整了編審人員,疏理了辦刊思路,決定從2004年進行全新改版。將設立欄目庫,儲存100個欄目,涵蓋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方方面面,每期將選用欄目不少於30個。為了提高辦刊質量,促進發行量,市政工職評辦與雜志社分別於10月22日、24日、28日在塘沽、西青、天津港務局召開政工職評工作和提高辦刊質量座談會,通報了刊物整頓情況,研究探討了提高刊物質量,促進發行量的具體措施。雜志社積極努力做到在保證正確辦刊方向的同時,努力增強刊物的可讀性、指導性和實用性,實現社會、經濟效益雙贏。
五、召開全國政工職評工作研討會、《政工師指南》聯絡會暨《政工專業叢書》編委會,擴大了天津政工職評工作在全國的影響
市政工職評辦、《政工師指南》雜志社於8、9月份分別在青島和成都市組織了全國政工職評工作研討會、《政工師指南》雜志聯絡會和政工專業叢書編委會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14個省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4個大單位的政工職評部門的領導和編委會的成員。會上共同研討和交流了當前政工職評工作發展的狀況和工作經驗,對雜志的發展、政工專業叢書的編撰提出了寶貴的建設性意見,天津介紹的政工職評政策調整的情況,受到全國同仁的關注和贊許,會議後,我們起草了會議紀要,連同會議交流材料匯編成冊,上報中宣部、全國政工職評辦公室、市委宣傳部,發各地政工職評辦,受到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政工職評部門的歡迎,也引起了中宣部有關部門領導的關注。
六、編輯出版2003年《政工師論文集》,共發稿1684篇,660萬字
七、建立政工職評工作網,提高現代化辦公水平
為使政工職評工作逐步實現科學化、信息化、網路化,市政工職評辦投資建立了「天津政工職評工作網」注冊了國際域名(www.tjzzp.net)。政工職評工作網的設立對擴大天津政工職評工作的知名度、促進與全國各地的聯系、更好地為廣大政工人員和政工職評部門服務提供了方便,也提高了市政工職評辦辦公自動化水平。該網站設有政工職評工作領導機構、政工師進修學院、政工師指南雜志、政工師協會等一級欄目。一級欄目下分設有若乾子欄目,現在網路運轉正常。
八、努力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堅持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制度,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進取,勇於創新不斷提高思想工作水平。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積極為基層排憂解難,協助基層培訓政工職評工作人員,搞好咨詢服務、講解政策、化解矛盾。接待來信來訪,做好重點人的工作,受到了各級職評部門的歡迎。加強了黨支部建設,有2位同志入黨,有3位同志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配備了辦公用計算機,不斷改善辦公條件,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辦好政工職評簡報,發簡報19期,發揮了簡報在交流信息,通報情況,指導工作中的作用。
2004年工作安排
工作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市委擴大會議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扎實工作,勇於創新,努力使政工職評工作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發展的要求,做到職稱評審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工作中心由重職稱評審向重教育培訓轉變;工作方法由只評不管向評管結合轉變。提高工作效率,發揮職能作用,為加強政工隊伍建設,推進實施政工人才工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做出新的成績。
一、完善好政策,全面提高政工職稱評審工作水平
一是召開高級政工師評審結果通報會,廣泛聽取新政策實行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政策,職稱評審在控制數量,提高質量上下功夫。
二是搞好政策的宣傳工作。協助基層搞好工委、區、縣政工職評工作領導小組、中評委成員和政工職評工作人員的培訓,熟悉和掌握政策,嚴格評審條件,提高職稱評審水平。組織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員評委會委員考察學習活動。
三是加大對初、中級政工職稱評審檢查的力度,嚴格初、中級評審的程序,提高初、中級評審的質量。
四是召開全市政工職評工作會議,布置工作任務。2004年政工職稱評審還將實行申報指標控制,減少數量,提高質量。並試行對大專學歷和科級以下單位申報高級政工職稱人員進行指標內控制比例的辦法,提高參評高級政工職稱人員學歷和企事業單位規模的層次。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員、高級政工師職稱的評審質量。
二、落實《天津市政工專業人員繼續教育實施辦法》,加大培訓力度,靈活培訓方法,提高培訓質量
一是搞好職稱晉升前的專業理論、計算機、外語的培訓。專業理論培訓以《政工專業叢書》三本基本教材為主,並實行閉卷考試,考試合格方可參評。計算機、外語的培訓要改變中、高級合用一本教材,層次不分、內容重復培訓的弊病。並和助學單位共同研究和探討繼續教育教、管、研的教學管理辦法,提高培訓水平。
二是指導基層搞好政工專業人員的經常性教育,落實《條例》規定的年度培訓時間,制定初、中、高級的培訓規劃,確定培訓內容,講究靈活的培訓方法。及時總結推廣好的做法,推動全市政工專業人員經常性教育的開展。
三是拓寬學歷教育渠道,為低學歷政工人員提高學識水平創造便利條件。在辦好「思想政治工作與管理」高自考大專班的同時,與師范大學共同辦好「政治學與行政學」專科、專接本科成人教育學歷班。積極動員低學歷的政工人員參加提高學識水平的成人教育,並研究提高學歷教育與職稱評審的優惠政策,努力提高政工專業人員提升學識水平的積極性。
三、舉辦高級政工師研修班,為培養高級政工專業人才創造條件
為培養新世紀適應新形勢,勝任新任務的高級政工人才,市政工師進修學院與市外辦國際交流中心共同舉辦高級政工師研修班。拓寬教育渠道,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教育資源,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優秀政工師和具備申報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員條件的高級政工師以及年終評比中被評為政工職評工作先進單位的負責同志和先進個人,在國內和到國外進行培訓考察。培訓考察把學習新知識與完成課題研究相結合,重在提高理論聯系實際,指導實踐的創新能力,培養思想政治工作專業學科的復合型人才。制定周密的培訓計劃,待報市政工職評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後,精心組織實施。
四、搞好政工專業教材的編輯和思想政治工作經驗匯編
在做好「政工專業叢書」的編輯、出版、發行工作的同時,組織人力編輯出版「政工專業相關學科知識讀本」,不斷豐富政工專業人員從專業理論知識到相關學科知識的學習,為培養復合型人才提供學習條件。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員優秀成果和工作經驗材料的匯編和推廣,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經驗的有效資源,促進全市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
五、落實好《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專業人員受聘在崗履職情況考核實施意見》和《天津市政工職評工作評比表彰辦法》,加強對在崗政工專業人員和政工職評部門的管理
對在崗政工專業人員履職情況考核是各級政工職評工作領導小組和政工職評部門的重要職責,是加強對政工專業人員評後管理的有效辦法。各級要嚴格落實《考核實施意見》,認真組織,搞好協調,評管結合,提高管理水平。開展政工職評工作評比表彰,是加強政工職評工作部門管理的有效方式,明年是評比年,各單位要按照《評比表彰辦法》搞好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的評比和推薦工作,促進政工職評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六、提高雜志的辦刊質量,把《政工師指南》辦成在全國政工職評界有影響的刊物
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刊宗旨和辦刊方向。把雜志辦成體現政工師意志、反映政工師呼聲、頌揚政工師業績、保護政工師權益的良師益友;增強政工師能力、提高政工師素質、促進政工師成長的知識搖籃。發揮好雜志在上情下達,傳遞政工新精神;採集信息、薈萃政工新情況;推動研討,探索政工新視點;交流互通,拓展服務新途徑的有效作用,推動政工職評工作的開展。努力提高刊物質量的同時,力爭刊物發行翻番。
七、開好全國政工職評工作研討會暨《政工師指南》雜志聯絡會
天津連續8年組織的全國政工職評工作研討會和《政工師指南》雜志聯絡會,已深受全國政工職評界的贊許和中宣部、全國政工職評辦的支持和關注。2004年的會議重在交流政工職評工作經驗,溝通政工職評動態信息,介紹《政工專業叢書》和雜志改版情況,推動教材和雜志的發行,擴大天津的影響,促進政工職評工作的深入開展。
八、籌備好政工師協會的換屆工作
召開市政工師協會理事會,選舉新一屆協會領導人。發揮好協會的作用,組織政工人員開展各種有益活動,協調有關方面幫助政工人員解決各種困難,維護政工師的合法權益。
九、做好調查研究工作,不斷探索政工職評工作的新方法
總結新政策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以及政工職評相關政策的落實情況,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現已下發調研提綱,並有重點地研究和解決疑難問題,力爭取得好的調研成果,以指導面上的工作。積極探索國家機關公務人員政工職稱評審和企業文化管理的新途徑,為機關人才資源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搭建人才成長的平台。
文字十、加強自身建設,發揮職能作用
制定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學習計劃,籌備建立圖書閱覽室,努力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組織參加研修班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訓,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專業水平。加強思想建設,牢固樹立政治意識、職責意識、服務意識、質量和效率意識,努力為廣大政工專業人員和政工職評部門服好務。
⑵ 尋求一份教師進修學校老師的個人工作總結。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管培制度
1、調整了組織領導機構。明確了新一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領導小組和區繼續教育中心的組成人員,賦予了區繼續教育中心管理、指導、培訓和研究的職能,為組織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提供了組織保證。
2、完善了學分管理制度。根據《重慶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分管理辦法》及其《補充規定》的精神,結合我區的實際,完善了《渝中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分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了教師教育的內容、學分折算辦法和登記審核程序。
3、建立了考核評估制度。出台了《渝中區中小學校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考核量化表》,細化了考核標准,加強了對基層學校選送教師參培、開展校本培訓和繼續教育登記工作的管理考核力度。
4、建立了片區聯系制度。將全區各中小學按地域劃分為四個片區,由培訓部教研員分別負責聯系各片區學校的繼續教育工作,指導學校開展校本培訓活動,為學校提供繼續教育咨詢服務,初步建立了校本培訓的管理和督促機制。
二、著力開展道德教育,提高師德修養
根據市教委的要求,把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列為規范化培訓、校本培訓的必修課,並納入全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過程督查和評查驗收的主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各校通過開展「向開縣優秀教師群體學習」和組織教職工參加本區的師德標兵巡迴報告會等主題教育活動,圍繞《重慶市教委關於規范教師教育行為的六條規定》,採取聽報告、看展覽、學文章、搞演講等方式,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提高了全區中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
三、加快幹部培訓步伐,提高管理水平
1、舉辦第七期中小學校長研修班,培訓學員22人。培訓工作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按需施教、注重實效的原則,根據新形勢下對中小學校長的素質要求,立足於解決學校管理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精心設計了校長專業化、現代教育思想、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校創新管理和教育管理實踐等五個培訓專題,聘請了一批知名的專家、學者擔任教學和輔導工作,通過集中培訓、自學研修、交流研討、回崗實踐等方式,使學員在學習、反思和實踐的過程中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2、舉辦校級幹部專題培訓班。根據區教育黨工委提出的培訓應堅持多類別、多形式的要求,舉辦了中小學支部書記短期培訓班、校園長專題培訓班各一期,共培訓學員90人,特邀西南師大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秦啟文教授,重慶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曾國平教授分別作了《教育形象若干問題的思考》、《創新教育管理》專題講座,受到學員的好評。此外,還舉辦了第十四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積極要求進步的教職員工搭建了系統學習黨的知識的平台。
三、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推進課程改革
1、大力開展新課程師資培訓。為了及時解決在新課程實驗中遇到的困惑和存在的問題,今年重點圍繞「重讀課標,反思教學」這一主題開展了新課程學科培訓,共舉辦培訓班17個,參培學員2000餘人。整個培訓工作始終體現了一個「新」字。一是理念新。把參與者作為重要的培訓資源,將他們的實踐經驗與培訓內容緊密聯系,形成了互動參與,共同分享與體驗的愉快的培訓氛圍。二是內容新。培訓圍繞課程方案、課程標准和新編教材,結合新課程的優秀教學設計、教學案例開展專題培訓。三是方法新。採用「參與—分享」的方式開展培訓,通過創設特定的情景,引導參與者在活動、表現和體驗中反思自己的經驗與觀點,在交流和分享中學習他人的長處,從而產生新的思想,達到新的認識。通過培訓,使廣大實驗教師進一步樹立了新理念,理解了新課程,掌握了新技術,為深化我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認真組織「兩新」培考工作。根據市教委、市繼續教育中心的要求,認真開展公共課《新課程與教師心理素質》的二級培訓,編印了《新課程與教師心理素質》學習指導綱要,為基層學校培訓輔導教師70名;積極組織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在職教師收看(觀看)「新課程、新課堂」電視教學(錄像)片,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手段開展教師培訓工作。根據我區的實際,組織了4446名中小學、幼兒園在職教師(包括部分社會力量舉辦的學校教師),分片集中參加了「兩新」統一考試。
3、創新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方式。為了使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和解決工學矛盾,在總結過去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在培訓方式上有所突破。一是組織全體生物教師參加英特爾未來教育專項培訓,由信息技術教師、生物學科教研員共同擔任教學工作,探索生物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的路子。二是送教下校,分別到57中、復旦中學組織所有的中青年教師,利用晚自習時間集體參加培訓,解決了工學矛盾,受到基層學校的歡迎,順利完成了210人的培訓任務。
4、狠抓中小學新教師培訓。根據《渝中區教育委員會關於加強中小學教師試用期培訓的意見》的精神和要求,結合我區中小學的實際,制定了《渝中區中小學新教師試用期培訓實施方案》。採取集中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理論學習與跟蹤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對我區2004年招聘的137名新教師開展了試用期培訓,使新教師進一步鞏固了專業思想、熟悉了教育教學環境、初步掌握了教育教學常規、適應了教育教學工作。
5、適時開展教研培訓。為了突出培訓的針對性,探索研訓一體的培訓路子,根據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將常規教研與教師培訓有機結合,舉辦了既有理論學習,又有實踐指導的教研培訓班20個,參培學員800餘人。此外,還舉辦了中小學德育骨幹培訓班、教育科研骨幹培訓班,培訓學員180人。
6、強化學歷提高培訓的管理。按照重慶師大的要求,組織2002級教育學、心理學、2003級教育學專業共120名學員參加了面授考試工作。根據重慶市教委《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成人高等教育(師范類)教學管理工作的通知》(渝教師[2001]18號)文件精神,制定了《重慶師大渝中區教學點學歷提高培訓管理制度》,加強過程管理,提高培訓質量,確保了人才培養規格。
四、強化繼續教育管理,增強服務意識
1、加強校本培訓的指導和管理。根據《渝中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分管理辦法》,實行了校本培訓年度申報制度,落實了各校的校本培訓任務。2005年4月5日—12日,由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抽調培訓部教研員、部分中小學校長和繼續教育登記員共24人,分八個小組,對全區20所中學、37所小學、8所幼兒園本學年度的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進行了過程督查,通過「聽、查、看、訪」等形式,對全區中小學開展繼續教育的情況進行了認真的檢查,有力地推動了校本培訓工作的扎實開展。
2、認真開展繼續教育評查驗收工作。6月16日—17日,由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組織,對全區76所中小學本學年度的繼續教育工作進行了評查驗收,並對全區教師個人的繼續教育登記學分進行了審核。評查驗收和登記審核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渝中區2004—2005學年度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施意見》中規定的登記、督查、審核、公布四個程序的時間和內容要求進行,保證了繼續教育登記制度的順利實施。
3、團結協作,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完善了輪流值班、集體學習、崗位職責等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人有崗、崗有責,樹立了「服務基層、服務學校、服務教師」的思想,增強了服務意識,提高了服務質量。一是由於採取集體坐班與個人輪流值班相結合的值班制度,因此能夠及時處理基層學校急需解決的問題和困難;二是認真做好了來電來訪工作,主動熱情為學校和老師提供咨詢服務,受到了學校和老師們的稱贊;三是團結協作,做到了分工不分家,遇到突擊性的工作,大家都自覺地相互支持,沒有講過條件,也沒有怨言,彼此幫助,充分發揮了團隊的作用。
⑶ 職稱工作和繼續教育工作總結咋寫
2011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總結
2011年,我院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文件精神,緊緊抓住「全員培訓、保證質量,聯系實際、學以致用」這一主線,圍繞建設高素質專技人員隊伍的目標,不斷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規范性。在具體工作中,我們採取了多種有效措施,使我院的繼續教育工作保持了良好態勢,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突出新內容,加強對專技人員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的教育培訓。
今年,我院結合工作實際、結合本行業技術發展的實際、結合本專業理論實際,以「三新」(即: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為重點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成效比較顯著。培訓後運用到工作中,實現單位檔案的全文管理。通過培訓,使專技人員的原有知識得到了提升,更新了知識內容,豐富了知識結構,在專技人員中形成了探尋新知識的良好氛圍,使繼續教育真正起到了「繼續」的作用。
二、堅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增強繼續教育培訓吸引力。
在教學方式上,我院繼續以院內辦班、外出培訓相結合的培訓體系。採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法,不斷增強培訓的吸引力。
三、加大師資培訓力度,精心選擇課題,確保學習培訓效果。
今年,讓外出培訓人員將其所學傳授給全院職工,並成立討論小組,發現問題及時溝通,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培訓質量。在培訓課題的選擇上,各位教師精心編排,都是專技人員急需充實的內容,取長補短,確保培訓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四、規范化管理,確保學習培訓不流形式。
我院把繼續教育培訓學習與專業技術職稱晉升、聘用緊密結合,並實行與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聘用掛鉤制度。在培訓過程中,進一步嚴格了學習培訓紀律,制定了簽到、登記制度,建立專技人員學習檔案,對每位專技人員的學習培訓情況進行動態管理,為有效、有針對性地舉辦繼續教育培訓班提供了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