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利用體育游戲培養幼兒健康的身體
幼兒園體育活動對孩子一生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現狀,作者呼籲相關教育部門改善幼兒體育教育條件的同時,也呼籲幼兒教育工作者要轉變思想,切實重視幼兒體育教學,深入開展幼兒體育游戲活動,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關鍵詞:幼兒體育;深入開展
體育游戲是幼兒身體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發展幼兒智力的重要手段。但通過對多所幼兒園的調查發現,我國多數幼兒園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和現行教材內容的限制,幼兒體育游戲時間不足、教育活動內容粗淺、活動形式單一等問題普遍存在,因此,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質量無法保證,不能滿足幼兒的運動需要。
一、幼兒園體育游戲場地與游戲器材的充分投入是深入開展體育游戲的前提
當下,很多幼兒園,尤其是經濟條件相對落後的縣市及農村幼兒園的場地不能滿足幼兒的體育游戲活動需要,游戲器械也嚴重匱乏,客觀條件的限制使幼兒體育游戲活動無法正常開展,亟待相關教育部門幫助解決。
幼兒園要有足夠大的體育游戲活動場地,以保證幼兒進行體育游戲活動,要保證幼兒有豐富的體育游戲器材使用。這是深入開展體育游戲活動的客觀物質保證和前提。
二、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從思想上要把體育游戲轉化為體育教學,教師的體育教學思想的樹立,是深入開展幼兒體育游戲的前提
為了保證幼兒身體的健康,《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每日戶外活動時間不得少於2小時。
但多數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活動有很大的隨意性,因為沒有體育考核的標准和升學的壓力,在幼兒園的戶外活動中「孩子自由,老師放鬆」的現象極為普遍。游戲多以「放羊式」的幼兒自由活動為主,內容單一老套,戶外活動流程是:發給孩子游戲器械——孩子自由玩耍——集合收器械——帶孩子回班,只要孩子不發生危險教師就認為完成了戶外活動任務,完全沒有引導教育孩子的體育教學意識。一種器械或一個游戲往往是讓孩子玩到百無聊賴,而教師卻習以為常。
教師對體育教學態度直接影響了幼兒游戲活動的發展。因此,幼兒園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體育游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把每次體育游戲當作「課程」來上,做教育中的「有心人」。
1.認真制定學期、周計劃,使體育游戲形成系統的單元課程。根據幼兒身體發展的需要,游戲內容要豐富全面,游戲內容要涵蓋走、跑、跳、投、爬、鑽、攀登等基本動作。
2.認真備課,做到「上好每一堂體育游戲課」。每個游戲活動一定要有文字教案,要有深入的效果分析。
3.深入考研,深化每個游戲活動。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新穎多變的游戲方法對幼兒進行系統的練習,並認真總結及時反思,通過反復錘煉,這樣才能打造出精彩、合理的精品游戲。例如,傳統體育游戲「踩影子」,通過多種形式的「踩」來練習幼兒的躲閃能力。第一次活動可以是兩人互相踩影子,多人相互踩影子。第二次活動要求只能踩影子的頭部,用單腳踩,再嘗試用雙腳踩;第三次要求腳不動,只能通過身體的晃動躲避對方踩到影子的頭部。通過多種方式的「踩」反復練習躲閃的身體協調能力。幼兒對形式多變的游戲既感興趣,又達到了反復練習躲閃提高身體協調能力的教學目的。
三、幼兒園領導要重視對教師的體育教學培訓學習,提高教師體育教學水平是深入開展體育游戲的關鍵
幼兒教師開展體育游戲的直接實施者,只有提高了教師的體育教學水平,才能真正地深入開展體育游戲活動。
幼兒園的教師多數是幼兒師范院校畢業,她們在大學里的體育課,幾乎被舞蹈形體等運動所代替。幼兒教師走向了工作崗位後,體育教育相對來說是一個弱項。而與其他科目想比,體育游戲教材相對缺乏,教材的選取、內容的實施往往得由授課老師自行做主,課堂效果無法保證。因此,深入開展體育游戲活動僅靠老師的自主發揮是不夠的。幼兒園要定期進行體育培訓指導,公開課的觀摩交流能激發教師的積極性,而定期培訓指導能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
四、家園共育是深入開展幼兒體育游戲活動的必要補充
1.教師通過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讓孩子主動把游戲「帶回家去」,做家庭中游戲活動的「小老師」。幼兒將游戲帶回家去玩不僅是體育游戲活動的延伸,也是教師體育教學活動的一部分。只有家園共育,使體育游戲生活化,才能更好地培養幼兒良好的運動習慣。
2.教師做家長的「二級培訓員」。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或者家長開放日等形式對家長進行「培訓」,讓家長體驗到親子互動樂趣,使其從思想上重視到孩子的體育健康教育,使家長養成家庭親子互動的運動習慣。
為了幼兒的健康成長,需要我們每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深刻認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深入開展幼兒體育游戲活動,改變現在的幼兒體育教育現狀,需要幼兒教育管理者、幼兒教師、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推動幼兒體育教育的發展,滿足幼兒身體全面發展的需要,給我們的孩子一個健康美好的未來。
Ⅱ 專門培訓幼兒園體育老師的機構都有那些
幼兒園也有專門的體育老師嗎,不會分的這么細吧
Ⅲ 如何加強幼兒教師體育素養
幼兒園教學管理主體是有多層次的,能否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最重要的還是要抓好幼兒園自身對教學的管理。幼兒園教學管理水平是直接與教學建設的水平和實施成效聯系在一起的。而幼兒園對教學的管理中,最基礎的要素就是教師。只要緊緊抓住教師這個突出因素,教學的實施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對教學內涵、目標、內容、教法、幼兒學習特徵的研究,從而從根本上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21世紀的孩子知識面越來越寬,求知慾越來越強,他們聰明、好動、調皮、好探索,不喜歡受老師、成人的束縛。我們需要對幼兒教育教學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轉變傳統的幼兒園教學管理思想與觀念,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能力勢在必行。幼兒園對教師的培養可有如下做法:
一、加強幼教師資培訓,提高幼兒教師的教育素質
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世紀,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戰略意義。教育的成功,奠基在學前,師資是關鍵。教師的科學文化素養的提高有賴於幼教師資的培訓工作,因而十分有必要不斷完善幼兒教師培訓制度。幼兒教師的進修與培訓是教師隊伍進修與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師的進修與提高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工作,它與幼教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幼兒教育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利害關系。加強幼教師資培訓,提高幼兒教師的教育素質是幼兒園教學管理改革與發展的客觀需要。
二、用多種方式更新、轉變教師觀念
幼兒園有必要引進多種教育理念,如多元智能、整合課程、創思等教學理念,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讓教師外出進修,或把專家請過來,聽取講座介紹,更新知識和觀念。同時到各地的幼兒園等取經交流,積極幫助教師們轉換觀念、提高技能。
三、定期進行研討與培訓
定期舉行專門研討會議,內容一般是安排和落實幼兒園近期的活動,討論和總結上階段的各類工作,計劃和修訂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和內容。同時通過會議手段使得教師可利用這個機會交流教學過程中的各項內容。幼兒園教師在了解情況和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要加強後續管理工作,尤其是針對學生出現的一些共性問題,開展扎實有效的研討和培訓,開辟並拓寬各種教學研究的渠道,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以此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Ⅳ 開一個培訓機構需要什麼手續
開一個培訓機構都要經過教育局的認可,拿到辦學許可證。
1、到培訓機專構所在地的教育局屬去索取並填寫申請表,(要提供開辦者的相關資質,學歷學位證明等)經過審核批准,頒發許可證才能開辦。
2、向工商行政部門申請營業執照進行法人登記(要提供驗資證明、經營場所狀況等等)。
3、辦理稅務登記。
4、支付注冊資金。
辦學許可證申請材料
申請籌設或正式設立民辦教育機構,申請辦學許可證,需提交下列材料:
(1)申辦報告。內容主要包括:舉辦者、培養目標、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形式、辦學條件、內部管理體制,經費籌措與管理使用等;
(2)舉辦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稱、地址。
(3)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其有效證明文件,並載明產權;
(4)屬捐贈性質的校產須提交捐贈協議,載明捐贈人的姓名、所捐資產的數額、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關有效證明文件。
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的,舉辦者還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資料:
(5)學校章程、首屆學校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名單。
(6)學校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
(7)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
Ⅳ 有哪些做幼兒體能比較好的培訓機構能讓幼兒園有體育特色的
做得好的類似世紀萬成教育就還可以
Ⅵ 《幼兒園早操編制和幼兒體育實施培訓》學習體會
如果這是符合規定的, 那麼還是可以用的 只要是對孩子好的, 都是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