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核優有13年成立歷史,廣州戶口業務也是13年了嗎都有誰知道哪求告知
編輯詞條甘肅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甘肅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2007年春天,絲路古道上的武威湧起一股強勁的春潮。經省教育廳批准,甘肅省鄉鎮企業學校更名為甘肅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武威,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銅奔馬出土的故鄉,中國旅遊標志之都。甘肅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就坐落在這美麗的「絲路明珠」上,作為一面職業教育戰線上的旗幟,飄揚在石羊河畔,格外引人注目。甘肅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是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中專學校,隸屬於省中小企業局,省鄉鎮企業局,已走過20多個年頭。20年痴心不改求生存,20年回腸盪氣求發展,20年黃沙吹盡始到金,20年歷經風雨見彩虹!創新教學理念立體開放辦學走進甘肅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松柏林立,綠樹成陰,鮮花盛開,鳥語花香。學校重視環境對人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斥資改善校園環境,使昔日的亂石灘成了今天的「花園式學校」。透過綠陰望去,一幢幢設計別致的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公寓樓映入眼簾。校園佔地5.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擁有19個教學實驗實習室,320台計算機,16萬冊圖書,並建立起校園網、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語音室、電子試驗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開設8個專業,2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1200人,教職工130人。形成了設施配套完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育教學條件。學校創新辦學理念,致力於中級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向,樹立培養技能型、操作型、實用型的職業人才為目標,走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的路子,形成了獨具風格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先後成立了鄉鎮企業幹部培訓基地,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聯合舉辦遠程網路教育,與甘肅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4個專業的「3+2」高職班。形成「開放式辦學,現代化管理,市場化育人」辦學模式,呈現出「立體開放」育人的環境,使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相銜接,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創造了優越條件,探索出一條服務社會、發展職業教育的成功路子。學校先後被農業部評為「農業系統成人教育先進集體」,被省委、省政府樹立為「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畢業生就業安置先進單位」,被武威市委、市政府評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3年被省教育廳評為省級重點中專學校。改革教學模式突出專業建設甘肅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落實教育行政部門對職業教育的要求,不斷強化實踐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充分利用校園網、多媒體教室、語音室、電子閱覽室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提高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利用校外實習基地和校內實訓室開展實踐性教學活動。充分發揮聯合辦學、等級考試、職業技能鑒定等教學資源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歷層次和實踐技能,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多證」。學校把「設個性化的專業、培養個性化的人才」,作為專業建設的新思路。學校現開設建築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營銷與廣告策劃、食品生物工藝、烹飪與管理、機電技術應用、電子與信息技術、電算會計、旅遊與管理等9個專業。其中建築工程技術、食品加工技術、會計電算化、計算機應用技術4個專業設有「3+2」高職班。專業設置對了頭,學生就業不用愁。學校採取邊教學邊實踐的教學模式,前兩年在校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後一年到實訓基地或用人單位頂崗實習,提高了就業能力。學校始終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培養專業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通過強化和鼓勵學術交流、教研、自修、進修、考研、社會實踐等措施,不斷提升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專業水平。培養「雙師型」教師,聘請社會上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名技師來校講學和指導實踐教學。同時,把好師資隊伍建設的入口關,招聘選拔一些品學兼優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來校任教,不斷補充後備力量。在20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造就了一批素質高、業務強、專業精、老中青搭配合理,知識結構互補的強有力的師資隊伍,為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方位」培養加強教育管理學校認為,設置了貼近市場的專業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第一步,要使走進校門的學生成為適應現代經營管理和服務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就必須從職業意識、職業形象、職業道德、職業行為和職業轉換能力等方面進行全時空塑造,實施「全方位」的培養,使他們真正成為合格的職業人。為此,學校注重學生思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