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各位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有什麼期望
家長心目中理想的幼兒園最應該具備的條件都是「師資水平高,對孩子友好,能尊重家長,經常聽取家長的意見」和「注重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情感態度」期望幼兒園能夠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希望幼兒園有好的硬體和服務,有先進的辦園思想等,「智力發展」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 幼兒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愛心和責任心」,表達了讓孩子全面發展的希望,如「不僅僅是在學習上有良好的習慣,在性格培養上也要予以重視。」「孩子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老師還應重視提高他們與小朋友交往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等幼兒園是孩子的群體生活的一個開端。幼兒園除了硬體以外,還要特別注意生活環境和學習氛圍的營造,讓孩子輕鬆快樂的學習;還有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缺少集體觀念,合作能力差,這些只有在幼兒園加強觀念,學會和其他小朋友溝通合作,讓孩子感到合作的好處和跟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貳』 希望幼兒園哪方面工作需要提升
如果是給幼兒園的,就跟進自己的實際情況實話實說吧,畢竟是為孩子好,也友善的幫助幼兒園發展。
『叄』 幼兒園教育活動包括哪些內容
可以粗略分為生活活動、區域活動、戶外活動集體教育活動等 分科的話是五大領域:語言領域(包括談話,散文欣賞,詩歌學習,故事教學等)、健康領域(健康,生活,體育等)、科學領域(科學實驗探索,數學等)、社會領域、藝術領域(音樂、繪畫,泥工,手工等)
『肆』 我希望幼兒園老師給我指導怎麼教育孩子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大多數的父母都覺得自己不經過任何學習和培訓,就可以教育好孩子。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理念,因為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藝術,它需要我們每個人對它做最基本的了解。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長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孩子家庭教育的好壞,提高家長素質是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讓家長認識自己的孩子 我們老師一般都是通過約請家長或家訪,與家長聊一聊孩子的事,讓家長知道自己孩子的脾氣、性格、愛好,哪些優點,哪些缺點。了解孩子,才能有針對性的展開教育。掌握了孩子的特點後,在家庭教育上就可以揚長避短,可以促進孩子好習慣的養成、興趣的培養。當然,人無完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此時,家長應正確對待孩子,接納孩子的優缺點。對孩子的優點進行鼓勵、表揚;對孩子的缺點要指出,並引導他改正。教師幫助家長分析孩子的情況,做到實事求是,讓家長感到教師在關注自己的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老師比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教師要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以請教的態度耐心的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生信任感,從而樂意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 二、教師應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 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當,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老師是有一定育兒知識的專業人員,遇到問題應通過各種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曾遇到過一個家長向我訴苦「老師,我們家孩子太任性,每天上學非要買零食,怎麼打他罵他都沒用,不買就不上幼兒園。」作為教師應該先告訴家長:吃零食過多,不但有礙於幼兒身體健康,還會造成幼兒偏食;建議家長把和孩子交流時用淺顯的語言講給幼兒聽,其效果肯定比打、罵的方式好的多。家長從我們這里了解到了正確的育兒知識,及時的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與此同時,我們也更加了解這個孩子,同時與家長也拉進了距離。 三、幫助家長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樹立孩子學習的自信心。在家庭教育中過程中,樹立孩子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自信心是進取心的支柱,是有無獨立能力的心理基礎。自信心對孩子健康成長和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少兒期的自信心對一個人一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幫助家長認識到通過賞識教育來建立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性,杜絕那種把嘮叨數落,肆意打罵等不明智的做法當作教育的做法,因為那樣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接著激發孩子的學習潛能。孩子缺乏求知慾,通常不是父母的要求不夠嚴格,而是不良的家庭教育阻塞了孩子的興趣。教師要指導家長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境、利用暗示、目標、計劃等策略去激發孩子學習的慾望。潛能開發雖沒有絕對的「時間表」,但也有步驟,比如建立目標、控制情緒、磨礪意志、專注於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最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家庭中,家長不可能事必躬親地教給孩子所有的知識,但是家長可以通過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家長要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和專注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的習慣。可以說,在這個方面花再多的工夫,都是值得的,因為這將成為孩子走向成功的堅實基礎。 四、家長在指導孩子正確面對學習的同時,還應教給孩子正確的為人處事的方法。 現在的孩子都是在蜜水中泡大的,沒嘗過多少苦。有些孩子對於家長的辛勞較冷漠,更是無法體會到家長一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苦心。建議家長採取多種方式,讓孩子明白父母生活的艱辛,理解、體諒、關心、尊重父母。家長可通過講故事,藉助鄰居或親戚之口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熱愛父母,尊重父母勞動成果,適當進行家務勞動,讓孩子明白在學習階段,他的責任就是學好知識,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最後,我覺得要教育好孩子,家長要多與老師交流,要多與孩子談心、交流。要關注孩子的思想,及時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幫助孩子去判別事非,這樣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與學業進步。
『伍』 如果你是一名家長,你希望在幼兒園參加的義賣活動中孩子有哪些進步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此次義賣活動,豐富幼兒角色體驗,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提倡低碳生活綠色環保。 2、培養幼兒樂於助人、樂於奉獻的品質,體驗奉獻帶來的快樂。激發他們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每一個小事做起,把自己無私的愛奉獻給身邊每一個需要關愛的人。 二、活動對象:椒江實驗幼兒園全體幼兒及家長。 大中小班幼兒准備好義賣物品,帶好錢幣,邀請家長共同參與義賣活動。 托班幼兒在父母的鼓勵下沿路發放「宣傳倡議書」,還可以進入場地自由選購二手物品。 三、活動准備: 1、9月25—9月28各家長准備義賣物品。每個家庭自己定好價格,並貼好標簽,要求價格合理。 2、各班根據活動內容和形式安排好班級的售貨員、推銷員、收銀員等。 3、班牌,橫幅等。 四、活動時間 2012年9月29日(周六)上午9:00——11:00 五、活動地點:中山廣場 六、活動要求 1、每班設立一個展台,並給自己的展台起個名稱:如「愛心超市」等 2、義賣物品要求: 1)所有物品要求質量完好,必須保持 七、八成新。 2)可以是學慣用品,用過的玩具及多餘的小擺設等。 3)義賣物品要求健康、衛生、安全,班主任對義賣物品進行驗收後才能進入義賣市場。 4)每位幼兒最好自己准備幾件義賣物品,義賣物品需經家長同意。 3、經驗准備: 1)教師組織談話活動《愛心義賣》 七、特此申明:義賣所得款項全都放於募捐箱中,由專人保管。本次活動所得經費,我們將全部捐獻給椒江兒童福利院。 本文來自: 好詞好句網(www.kj-cy.cn) 詳細出處參考:http://www.kj-cy.cn/htm/2013429/22787.htm
『陸』 希望幼兒園組織哪些活動,加強家園共育
親子活動是最好的方式,親子活動裡麵包括的內容也很多:親子運動會、結合節日的親子活動等等~
『柒』 希望孩子進幼兒園後每天開展哪些戶外活動
1、小班活動主要鍛煉幼兒的協調能力《蛇形跳》《打保齡球》《跳積木》等 。 2、中班活動主要創設孩子的探索空間,用一種材料可以多種玩法《玩圈》套圈,滾圈,跳圈,等等。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了豐富和發展。 3、大班活動傳統的民間游戲《老鷹捉小雞》《打雞蛋黃》《踢口袋》《跳房子》等,孩子們百玩不厭,在游戲中奔跑,嬉戲,叫喊,盡情釋放著他們的快樂。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在進行體能訓練和規則教育。 4、這些活動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真正以幼兒為主體,活動面向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參加集體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捌』 希望幼兒園組織哪些方面的家庭教育的活動
我們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方式分為個別指導與集體集體指導兩種方式。個別方式是指幼兒園教師與家長間一對一地聯系與進行工作的方式,這種方式對密切家園聯系,實現家園同步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集體方式是指對家長群體進行工作的方式,如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校或家庭專題講座、家教經驗交流、各種家教研討活動、設置家園聯系欄(家教園地)、組織面向家長的開放日以及印發有關家教學習資料等等。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必須將集體方式與個別方式有機的結合交替進行,這樣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以下是我們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幾種方式: 1 新生家長見面會在幼兒入園前邀請家長來園召開新生家長座談會,安排家長簽到,並注意沒有來園的家長,與他們保持溝通務必保證新生家長的100%到會率。如果家長有制度,也要將會議記錄整理成文讓家長看到。這樣做一方面希望家長和幼兒園在教育理念上取得共識,家長在今後能配合幼兒園的各項措施。另一方面也為了加強家長對幼兒園對教師的信任。 2 定期舉辦家教講座幼兒園邀請在幼兒教育、保育方面有一定知名度的專家、來園給家長講授幼兒發展的基本知識(生理、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3-6歲幼兒的年齡特點等),傳授教育幼兒的經驗(健康與保健、心理問題與治療、行為偏差的原因與治療等)和家園配合的意義作用和途徑。 3 電訪、家訪、家長手冊及園刊、宣傳櫥窗及時的家訪、電訪、每周一次的《家園聯系手冊》都是教師與家長進行個別溝通的好形式,在《手冊》中家長可以通過幼兒自評、教師寄語了解孩子在認知、行為習慣、性格、合群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通過填寫"父母的話"、"幼兒在家情況",希望家長重視幼兒行為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鼓勵家長與教師共同探討教育幼兒,使家園形成一致的價值取向。園刊、宣傳櫥窗可以刊登幼兒園活動動態、家庭教育的文章、幼教專家的教育論文、衛生保健知識、教師的育兒心得,家長的育兒經驗、幼兒膳食食譜等信息。 4 設立親子教育熱線由園長、家教組長或有經驗的老師接聽家長電話,傾聽家長的心聲解答家長的提問,與家長交流教育幼兒的經驗,幫助家長解決遇到的困難,舒解家長的困惑和焦慮的心理。教育熱線使個別工作繁忙的家長多了交流的渠道;也使部分比較害羞的家長避免尷尬。 5 家長開放日家長可以來園觀看、參與幼兒的在園活動,參加幼兒園各項大型活動,如:親子趣味運動會等,以此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了解自己孩子在群體中的表現,以便客觀的看待孩子,加強與教師的溝通與合作。 6 開發家長資源,拓寬家園互動的渠道我園開設了熱線電話、家園信箱和電子郵箱,便於家長對我們的管理工作、教學工作提出要求。 7 建立幼兒成長檔案,展示孩子的進步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教師和家長的觀察和關注對幼兒來說是首要條件,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們和家長協商共同為幼兒建立了"幼兒成長檔案",採用了不同的方式記錄幼兒成長的軌跡,在成長檔案中記錄了孩子的生長發育,教育的評價,家長和孩子的對話等等,這一工作得到了許多家長資源的大力支持,我們將一起見證幼兒的成長和發展。
『玖』 希望幼兒園開展哪些家園聯系活著
目前,幼兒園的家長工作日趨得到重視。因此,怎樣將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地聯系在一起,形成家園同步教育,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的能動作用,提高我們的家長工作質量,便成為家長工作的核心。我們在在對幼兒園進行回訪的過程中,也總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用電話進行家園聯系還大大增強了教育實效 幼兒的性格特點普遍存在著他們的「兩面性」,在家和在園的情感、行為截然不同。他們在集體生活中對於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約束力,而回到家庭中,由於父母教育行為存在著某種偏差或經驗不足,特別是一些父母在外地打工長期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幼兒就在許多行為習慣或個性上產生問題。在這時,我們可以通過電話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如有的幼兒在園樣樣都吃而在家中從來不吃蔬菜或具有嚴重的挑食現象,家長對這種問題束手無策,作為老師,除了在幼兒園利用多種手段加強對其教育,當幼兒回到家中後,我們還可以利用電話跟家長聊一聊,及時溝通教育策略,對孩子進行督促糾正。這樣,我們的工作更具有實效性。 二、利用電話進行家園聯系加深家園之間的情感交流 現代化的聯系方式便捷、快速,作為老師經常利用電話進行交流,可以促進與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家長了解了自己孩子的情況,對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就感到很放心,同時也使家長對老師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體諒。對幼兒而言,在家中也能經常接到老師的電話是多麼開心的事情呀。有的小朋友一接到老師的電話就會開心好多天,看見小夥伴就會自豪的說:「老師還給我打電話了呢!」教師、幼兒、家長之間如此融洽的感情,更加促進了家長工作的開展。 三、家園聯系手冊是密切家園關系必不可少的一環 孩子行為發展時時牽動著家長的心,家長關心孩子的一切,他們希望知道孩子在幼兒園中有什麼進步、有什麼發展。但由於我們每天與家長見面的時間只能是早上和下午接孩子時短短的一段時間,而且由於家長接送幼兒的時間有時相對比較集中,所以無法與每位家長進行深談。而家長想要了解孩子每天的一點一滴的願望又十分強烈。為了滿足家長這個心理需求,我們給家長准備了《幸福童年》家園聯系冊,通過家園聯系冊我們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學習、生活等成長 四、家園之窗是密切聯系家園關系的紐帶,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 在教室門口,設立一塊家長園地,這是幼兒園與家庭聯系的紐帶,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通過家園溝通,可以促進家園教育目標的一致性。我們可以將家園溝通大致分為幾大塊,首先是保教內容,每月一次將保教內容向家長介紹,幫助家長明確本階段教育重點,增強家庭教育目標的目的性,使家長對幼兒園的學習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是保教知識宣傳,如:「向您介紹」、「請您關注」等專欄。還可以開辟「老師的話」、「寶寶信箱」、「甜甜溫馨語」、「鵲之橋」、「溝通之窗」、「關注孩子」等欄目,老師把需要家長配合的要求寫在上面,家長可以通過「寶寶信箱」向老師提出意見或建議等等。 五、定期的家園共育活動能促進家園工作的和諧發展。 定期的家園活動實現了幼兒園在固定時間內與家長面對面,在幼兒、家長和幼兒園三方建立起親密聯系的平台。家園共育活動包括:家長觀摩會、家委會參與園所建設的討論會、親子運動會、親子出遊、節日聯歡等等。 作為一所現代化幼兒園,老師要勇於開拓、敢於創新、不斷努力,密切家園聯系,家園共育。做到耐心、細心、誠心。讓每位幼兒在愛的氛圍里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