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小班關於母親節的水粉畫的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媽媽們照顧孩子很辛苦。 2、表達對媽媽的愛。 二、活動准備 1、請幼兒的媽媽入園 2、歌曲《我的好媽媽》 3、彩紙、彩筆 三、活動過程 1、談話 尊敬的家長們,親愛的小朋友們,下午好!首先我對參加這次活動的母親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最熱烈的歡迎;母親節是一個很偉大的節日,全世界的母親們在這一天享受到兒女們衷心的祝福,媽媽們為小朋友們不辭辛苦,給了無私奉獻的愛,我們小班的「感恩母親節」現在開始。 2、帶幼兒集體朗誦感恩的話 小朋友們,媽媽不但生了你們,還喂養你甜甜的乳汁,給你么做好吃的飯,買好看的衣服,但媽媽不怕累,小朋友們的媽媽太偉大了,我們一起說感謝媽媽的話吧」。帶領幼兒朗誦:媽媽我愛你,媽媽您辛苦了! 3、演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小朋友們,媽媽們最愛你們了,我們也應該愛媽媽,現在我們來給媽媽唱只歌吧!引導幼兒站在媽媽面前演唱《我的好媽媽》讓家長為孩子拍手鼓掌。 4、贈送禮物、給母親一個擁抱、捶背、倒水、表達對媽媽的愛並拍照 (1)部分家長帶自己的寶寶繪畫《我的媽媽》、部分家長帶幼兒到室外桌子上,幫助幼兒做項鏈,做好後把它送給媽媽們。 (2)引導幼兒為媽媽捶背倒水「小朋友們,媽媽每天照顧你們太辛苦了,今天我們來回報媽媽好不好」?引導幼兒給媽媽一個擁抱,捶背,給媽媽倒一杯水,讓媽媽們感受這份溫暖。 小朋友們,媽媽在百忙之中來到幼兒園參加活動,我們來一起感謝一下媽媽「謝謝媽媽,媽媽你真好!」最後祝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
⑵ 幼兒園大班水粉畫玉蘭花開教案
【活動目標】 1、欣賞迎春花、梅花、桃花,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徵。 2、根據畫紙和實物的大小比例,嘗試合理安排畫面。 3、感受春天的五彩繽紛、春意盎然和生機勃勃。 【活動准備】 1、認識觀察迎春花、桃花和梅花。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顏料,範例畫一幅,吸管。 【活動過程】 1、談話,回憶在春遊時找到的關於春天的經驗。 師:春姑娘來了,給我們帶來了春天,你們找到春天了嗎?春天是什麼樣子的? 師小結:春天來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小河裡的冰融化了,小草長出了綠綠的嫩芽,樹枝上也長出了新芽,公園里美麗的花也開放了。 2、觀察畫面,了解桃花、迎春花和梅花的外形特徵。 師:小朋友說春天到了,許多美麗的花開了,你看到哪些花開了?它們是什麼樣子的?花瓣是什麼形狀的?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說自己看到的花的外形特徵,學慣用圖形小結花瓣的外形。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些花的圖片,我們來看看有些什麼花?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花瓣是什麼形狀的?(教師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各種花) 教師小結:迎春花開在長長綠綠的枝條上,枝條長在地上,矮矮的,迎春花就像金黃色的小喇叭。桃花的花瓣有五個,形狀是圓形的,粉粉的,嫩嫩的,真美麗。梅花也有五個花瓣,形狀和桃花差不多,不過梅花有各種顏色的,還散發著淡淡的香味。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范畫,了解吹畫和毛筆點畫的作畫過程和步驟。 師:看,老師這里也有一幅畫好的春天的花,看看是用什麼畫的?怎麼畫出來的呢?(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的范畫,了解吹畫的操作方法。) 師:我們先用毛筆蘸點咖啡色的顏料,點在畫紙的下面,然後用吸管吹出樹干,然後再用毛筆蘸上顏料點畫花瓣,畫的時候可以把毛筆轉著來畫。 教師示範後,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幼兒嘗試根據實物和畫紙大小比例合理布局。 (1)了解實物大小與畫紙大小之間的比例。 (2)幼兒作畫,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分布畫面和毛筆的運用
⑶ 幼兒園水粉畫學什麼教材好
水粉畫ABC:動物畫法-兒童美術技法入門叢書 目錄認識顏色 顏色的調配 水粉畫的基本畫法 動物畫法 可愛的熊貓 愉快的青蛙 乖乖的企鵝 小烏龜 小饞貓 勤勞的蜘蛛 大鯨魚 美麗的神仙魚 有趣的刺蝟 漂亮的磊嘴烏 溫柔的蝸牛 七星瓢蟲 蝴蝶仙子 母雞與小雞 勇敢的貓頭鷹 孔雀開屏 威武的劍龍 虎大王 神奇的班馬 大龍蝦 小松鼠 兒童作品欣賞 ... 目錄認識顏色 顏色的調配 水粉畫的基本畫法 動物畫法 可愛的熊貓 愉快的青蛙 乖乖的企鵝 小烏龜 小饞貓 勤勞的蜘蛛 大鯨魚 美麗的神仙魚 有趣的刺蝟 漂亮的磊嘴烏 溫柔的蝸牛 七星瓢蟲 蝴蝶仙子 母雞與小雞 勇敢的貓頭鷹 孔雀開屏 威武的劍龍 虎大王 神奇的班馬 大龍蝦 小松鼠 兒童作品欣賞 版次:1 頁數:48 印刷時間:2004/09/01 開本: 印次: 紙張:膠版紙 平裝
⑷ 幼兒園水粉畫遇到的問題
小小朋友一般用丙烯顏料,主要是無毒,不傷皮膚。
⑸ 幼兒園小朋友一般畫什麼樣的水粉畫
一聽說要畫水粉畫,孩子的情緒是那麼的興奮,在穿鑿的時候便會看見一群孩子內以一種快樂、興奮、自容信的心情毫無顧忌地、認真地塗畫著。 他們作畫時的無拘無束,他們創造過程的輕松愉悅、畫面傳達的新穎、真誠的感覺使得成年人情不自禁地羨慕他們,並受到啟迪。兒
童美術和美術同樣創造著人類的理解力,都是個人創造的智慧和色彩力量的顯示。
幼兒喜歡五顏六色的世界,所以玩色對幼兒來說非常有興趣。本學期我的課題是以水粉畫為主題,配以各種玩色的方法進行教學。但開展水粉畫活動對我班級的幼兒來說要求很高,因為孩子接觸的比較少,但是,我相信幼兒喜歡的東西他們只要認真對待,認真的學習一定能做好。
⑹ 幼兒園大班水粉畫枇杷教案
活動目標:來
1、培養幼兒良源好的傾聽習慣,初步萌發幼兒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游戲中鞏固目的字,快速識記目的字:羊、狼、撲、喝、吃、狠、山、流。
3、引導幼兒通過對故事的理解萌發真、善、美的美好情感。
⑺ 幼兒園水粉畫第一節課怎麼上啊
第一節課來主要還是認識水粉、畫筆源、水桶,建立美術課的常規等。
如可以先請示範,請孩子將水桶、水粉、畫筆整理地擺放在指定位置,然後打開水粉盒子,認識各種色彩;
之後,告訴孩子們,水粉和別的作畫工具不同,需要用到水和水桶;示範水桶中水量應是多少,毛筆的濕潤度大約是多少,如何進行調色(第一次用就單色的),然後畫在畫紙上。
簡單示範後,可以先請個別孩子上來嘗試,發現問題後進行糾正,在請全體孩子在紙上進行嘗試。教師觀察、總結後,再次請孩子操作,可以完成簡單的塗色作業。
之後要教孩子如何清洗、整理。
⑻ 怎樣指導幼兒園中班幼兒畫水粉畫
首先,教師自身要有豐富的水粉色彩知識,讓幼兒在水粉活動中產生對色彩的濃厚探索興趣。
了解色彩的規律性對幼兒教師至關重要。教師本人要對色彩有深切的認知,具備一定的色彩素養。色彩就是具有鮮艷的顏色,這是盲目的色彩認知缺乏症。色彩有原色、間色、復色、明度、色相、飽和度等,明色、色相、飽和度是色彩的三要素。幼兒園里,幼兒主要學習分辨和使用基本色——原色和間色,也可以有幾種復色,如棕色、紫紅色及無彩色,進而學習分辨色彩的明度及飽和度。對色彩的辨別認識有助於兒童更有意識對色彩加以使用。當然,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幼兒自發本能的感情沖動,讓全心全意自由選擇色彩的使用。教師要按單元,有步驟地為幼兒設計能打動他們心弦的有趣課題,使他們在早期就獲得豐富的色彩經驗和充分表現潛力的機會。
興趣是入門的前提,是最好的教師,培養興趣是幼兒接受教育的先導,而好奇又是興趣的先導,沒有好奇的心理活動,就不會產生興趣。剛升班時大部分孩子對色彩沒有什麼喜好,個別孩子甚至抗拒美術活動,為了引導他們對色彩的追求,發展他們的色彩能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我從水粉畫下手,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他們逐步提高。
一. 從生活中引導幼兒追求顏色。
比如說:有些孩子的小被子色澤鮮艷,色彩和諧,甚是好看,在孩子們睡覺前或者拿小毛巾時,我有意識地叫嚷,讓孩子們發現:「呀!這張被子真好看,有黃顏色和紅顏色在一起好看極了,你們的媽媽真有眼光!」「哇!這張被子也不錯,在藍顏色里印上桔紅色的花朵,好看極了!」在我故作聲張中,孩子們一個一個地被吸引來了,都象模象樣地欣賞起來。有些孩子還不甘落後道:「張老師,我的被子也好看啊!你看,有這么漂亮的顏色,我最喜歡了!」於是,孩子們紛紛去發現自己的被子並急於介紹自己的被子漂亮。趁此機會,我設計了拓印畫——《漂亮的小被子》,引導孩子以組畫形式,用紙團、樹葉、一些水果、蔬菜等以拓印的方法在已裁好的塗有顏色的紙質做的大被子上拓印自己喜歡的鮮艷的顏色。於是,漂亮的裙子、小毛巾、節日的裝飾等等,都是好的題材。我隨機地引導孩子在生活中發現五彩的顏色,並用心設計活動,在孩子好奇、感興趣中慢慢使他們對色彩有了濃厚的興趣。
二. 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水粉活動中追求顏色。
根據水粉的特性,我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亂塗亂畫中發現水粉顏料的魔力,主動去探索色彩。首先,我讓孩子認識各種水粉顏色,孩子看到這些已躍躍欲試了,我還縱容他們說:「在白紙上用它們來玩游戲,會有新發現。」於是,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把這些顏色在畫紙上瘋狂地塗呀、玩呀,他們驚訝地發現,原來的顏色不見了,卻變出了很多種見過和沒見過的顏色,但有的卻很灰暗。就這樣,孩子們象發現新大陸一樣喜歡上了水粉活動。
其次,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在水粉活動中引導幼兒掌握一些色彩的技能技巧,提高幼兒的色彩能力,增強他們的審美情感。
美感是個人的主觀體驗,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這時,孩子對色彩有了自己的喜好,辨色能力也大大提高。他們通常喜歡的顏色是那些純度較高的顏色。畫面上顏色的種類也增加了,但不太考慮色彩和諧美。有些幼兒只用幾種顏色而不理會其它顏色,作品色彩單調,換色很少;有的幼兒只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塗色中大量換色,使作品出現五顏六色雜亂不協調的色彩;有的幼兒一個勁兒地調色,總把畫面弄得灰沉沉的;有的幼兒著重以實際為准,選擇與物體相似的顏色等。為了全方面地提高幼兒的色彩能力,使其有較強的審美情感,我從水粉畫的色彩規律性入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引導,逐步提高他們的色彩能力。
一.引導幼兒從水粉游戲中學習色彩知識。
幼兒處於不定向、不規則的狀態中,他們對顏色的偏愛,雖然和個性、氣質及興趣有關,特別是和年齡有關,但多數情況下,是下意識的選擇,我們不能衡量成人繪畫作品的標准要求幼兒。教師要從孩子的繪畫心理著手,設計有趣的課題,滲透理性的指導,讓孩子在玩、塗中學習到色彩的知識。
1.原色練習。
讓孩子在以黑色為底色的畫紙上運用各種顏色畫花朵、畫煙花等,他們發現把鮮艷的顏色放在黑色上,畫面效果棒極了。
2.選擇與物體相似的顏色。
隨著幼兒感知顏色能力的逐步提高,他們辨色的能力也從粗糙到逐步精細。在開始引導幼兒選色時,可啟發他們選出最突出最單純的顏色。幼兒選色時,教師應注意不要把顏色說得很絕對,調動幼兒的觀察力,讓幼兒在觀察中得出結論並表現出來。如:《樹》,我組織幼兒到操場上觀察樹:樹乾的顏色、樹葉的顏色,並讓幼兒把發現到的顏色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來。於是有些幼兒畫樹桿時除了用咖啡色外,還用了綠色、黑色、甚至白色。有些幼兒畫樹葉時,有綠色、黃色、藍色,甚至黑色調配出不同的綠色來畫出葉子的嫩、老、綠、臟。又如《蘋果》,我讓孩子每人帶一隻蘋果來,孩子觀察後運用了紅色、白色、黃色等顏色來表現蘋果的顏色。
3.配色。
配色是幼兒在更多地感知顏色的基礎上,依賴直覺感受進行創造,它從幼兒對顏色的審美觀出發,表現了個人對顏色的愛好。幼兒基本上是運用深淺之間的明顯對比的方法,探索原色與原色之間,原色與間色之間,同種色深淺之間對比,使畫面色彩鮮明。如:引導幼兒畫《花布》時,很多幼兒都喜歡把紅色和黃色、黃色和紫色進行相配,於是我對他們說:「其實,藍色、黑色、咖啡色都想來打扮你們的花布。是不是也讓它們和別的顏色配在一起,會很好看喲?!」孩子創造性地把這些顏色還有其它的顏色相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逐步提高幼兒的色感和配色的意識當中,切忌教幼兒一種固有的配色方法,妨礙幼兒的創造。
4.色調。
從局部的配色逐步發展到整體配色,表現出色彩和內容的聯系。如引導幼兒用暖色調表現節日氣氛,用冷色調表現夜晚、冬天等。在配色時不受配色規律的限制,而是受直覺制約,用然就會十分大膽。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自己的直覺去選多種配色方案,等量齊觀幼兒的色彩感覺。如:引導孩子畫《下雨了》,組織幼兒觀察下雨天空的顏色,雨中的行人的顏色、物體的顏色,於是,孩子用了灰色調表現天空的顏色,裡面有五顏六色的雨傘、雨衣,畫面效果就會好很多。
二. 尊重幼兒個人的色彩風格。
有些幼兒比較喜歡一些較暗、灰的顏色,這時,教師不能強求孩子硬是用鮮明的顏色,更不能用言語打擊幼兒的色彩意識:「怎麼這么難看?黑乎乎一片。」教師應了解孩子的心理:「為什麼用這些顏色?」並進行適當的引導,在黑暗中尋求光明,使孩子的作品光明、開朗。如:有一次畫《魚》時,李昂小朋友把魚畫得臟兮兮的,湖水用上了黑色,問他才知道:湖水受污染了,魚兒都死掉了。於是,我馬上引導李昂小朋友:魚兒都死掉了,那多傷心啊。但是,很多魚兒都想在清澈的小河裡穿上漂亮的衣服快樂的游來游去。你看,我們公園裡面的池塘,水多藍、多清啊,那些魚兒多快活啊!後來,我和他一起用了白色、藍色,還有其它亮麗的顏色把作品拯救了過來。現在,幼兒辨別色彩的明度、飽和度的能力逐漸提高。在用色彩表現自己的情感能力的同時,隨著其認識能力發展,孩子能按照物體的固有色來著色,畫面色彩的種類多,色彩鮮明、豐富,有時能有主調表現畫面。
最後,要引導幼兒在美術欣賞中提高色彩能力。
美術欣賞是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美感經驗產生於個體與作品的交互作用。對視覺藝術的知覺不僅有賴於一般知覺能力。而且還需要欣賞藝術形式的技巧。德國教育家斯克沃茲(Schwartz)1965年在實驗研究後得出結論:幼兒的藝術品味和創造性受周圍環境中的藝術作品的影響。名畫作品豐富多樣、色彩等都較為完美。在引導幼兒欣賞時我用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的語言引導孩子結合他們已有的色彩知識,把握作品的色彩方向。同時,引導孩子結合自己的體驗充分表達自己對畫的感受。如欣賞一幅名畫前,我讓孩子閉上眼睛,跟著教師的話想像:清晨,我在郊外走著……,聞到了……,走近……,池塘的睡蓮真美啊……,有XX的顏色……。有的睡蓮……,有的……,小荷葉……,有XX的顏色……。引導孩子感受完後,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後提供材料,讓孩子結合自己的感受與理解進行模仿。
除了引導孩子欣賞名畫外,在生活中適時地引導孩子欣賞身邊的顏色,如園內、園外的風景;園內小朋友的作品,不同時候天氣的顏色,小朋友高興、生氣的顏色,節日的顏色等等。隨機地引導幼兒欣賞顏色,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作品,讓孩子在美術欣賞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色彩能力,獲得豐富的美感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還要重視活動室壁畫設置的色彩效果。幼兒感受環境的能力是很強的,環境的色彩效果能充分激發他們探索色彩的興趣。一直以來,我在活動室壁畫的布置中,都在色彩上費心思,利用顏色刺激孩子的感覺,調動他們的色彩感知能力。讓孩子無時無刻與色彩交流。如:利用一些廢掛歷里色彩豐富、搭配和諧的畫或小朋友的作品經裝飾後在一面牆壁上形成美術欣賞欄。
為了讓孩子把自己的色彩知識、審美情趣,發揮在改裝畫中,特意由教師出主題,孩子自己去構圖,運用色彩進行表現。如:迎國慶,慶元旦,春天來了等等,孩子能用暖色調表現節日的濃烈氣氛,用暖色調及豐富的顏色表現春天的生機勃勃。努力營造感知美的環境,最大限度地給予幼兒體驗和感知美的機會,充分運用多種手段,引導幼兒自覺建立起良好的審美感覺,激發他們的藝術情感,形成表現美和創造美的強烈氛圍。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把握好孩子的繪畫心理特徵及年齡特徵,多方位,多元化地運用各種手段、形式,為孩子提供有豐富色彩的環境與條件,尊重孩子個人的審美傾向,提高孩子的色彩能力,增強孩子的審美情趣,使其有獨特的個人色彩風格,創造性地表現美
⑼ 幼兒園小班四葉草水粉畫教案
1,可以畫藍色來的海洋里源,畫會發光的各色魚,星星點點,猶如天空繁星。2,畫小朋友熟悉的鯨魚,鯊魚,蟹,蝦等等。3,畫各種各樣的熱帶魚。4,先上海洋藍色,等顏色幹了之後,然後用熒光顏料畫各種魚,就像在海洋世界裡熒光燈照在魚身上那種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