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幼兒園教師參加美術培訓的目的

幼兒園教師參加美術培訓的目的

發布時間:2020-12-29 12:43:57

Ⅰ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育論文:如何讓中班幼兒在拓展培訓班中快樂繪畫

」這正好說明,好的藝術創作需要的是敏捷的頭腦、靈巧的雙手,以及真摯的情感,缺一不可。才藝活動靈活而多變化,對發展孩子的心智能力極有幫助。心智能力包括知覺能力、豐富的想像力和創作力。用心培育心智能力,對培養一個觸覺敏銳、思考力強、富創意、具冒險精神的孩子起著關鍵的作用。 幼兒的繪畫過程是幼兒追求美、向...往美、表達美的過程。傳統的幼兒繪畫是以訓練技能技巧為主的范畫教學,這種教學不要求幼兒開動腦筋,只要求他們按照教師的畫法步驟臨摹,這種模仿畫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而《綱要》精神提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應支持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准化要求的偏向」,本學期我依據《綱要》的指導要點,為激發幼兒繪畫興趣,在指導幼兒繪畫過程和評價幼兒作品上做了一些嘗試。 一、用「各種手段」指導幼兒的繪畫過程 《綱要》中明確指出:「應萌發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這就強調了「情趣」在幼兒繪畫中的地位。教師作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美術活動中要引起和保持他們對美術活動的愛好。使他們熱忱的投入到美術活動中去,情感、智力各方面都活躍起來,各種潛能都得到發揮,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喜歡美術活動,樂於從事美術活動。因此創設一個情趣性的情景,可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愛好和態度,激起他們實現願望的努力,並伴隨其良好情緒至始至終。 在故事化、游戲化的情景性活動過程中,幼兒感愛好,樂意去表達和表現,更能激發幼兒的想像和創作。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可運用語言創設情境,啟發幼兒想像與創造,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推向高潮。 例如在繪畫「我想有個家」的時候,以一隻無家可歸的小鳥想有個家的故事為線索,引出幼兒的討論話題,讓幼兒體會失去家園的痛苦感受。由此,讓幼兒創作出處在到處只有樹樁的環境中的「各種表情的小鳥」作品。 又如,在繪畫「豐收的果園」和「快樂的小刺蝟」的活動中,我又以游戲為手段創設出一定的情景,將活動內容融入到游戲中去的一種教學方式。以小刺蝟做游戲的形式,畫出果園里的樹、花、草地等,在教授幼兒各種動態的刺蝟造型的基礎上,讓幼兒在用各種小刺蝟造型組合的游戲過程中,學得積極主動、大膽地想像創作,因此,每個幼兒的畫面迥然不同,給幼兒帶來了無窮的快樂。這種方式比較符合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做中玩,玩中學,為孩子創設一個寬松、自由,安全的氛圍和心理環境。 除了運用故事、游戲,我還嘗試著用兒歌、謎語、情景表演等富有情趣的形式來開展美術活動。 幼兒的知識和能力是由經驗中來的,特別是繪畫活動更離不開幼兒的直接經驗,他們的繪畫內容來源於自然,貼近幼兒的真實生活,所以我注重創設讓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動手動腦,去觀察、體驗和感受,去獲得很豐富的直接經驗。我利用一日活動中的室外自由活動時間,引導幼兒觀察大自然的美。小小幼兒園也是大自然的縮影,有草、有花、有樹,隨著季節的變化,園內景色也不斷變化,讓幼兒認識這些美是很有意義的。他們把感受最深、感受最美的景色躍然紙上,畫面充滿了生氣。 隨著認識能力的發展,5歲幼兒能選擇與對象相似的顏色來表現客體;6歲幼兒則在表現出對象固有色的基礎上,添加對比色或類似色,畫面色彩豐富,如暖色表現熱鬧和快樂,冷色表現傷心和神秘等。我們應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階段,適時的提供不同條件給予指導,使幼兒的繪畫水平從低級階段像高級階段過渡。 兒童需要手、眼、腦的協調活動,他們需要用腦去想像、理解、加工審美意念,用語言表達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所以必須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操作機會,教師引導幼兒應以自己的眼光觀察和感受美術作品的造型、色彩、構圖,觀察周圍環境事物的結構、特徵、運動模式,並通過語言的描述,讓幼兒把通過審美感知所把握到的整體的藝術形式和自然形式在頭腦中形成表象。當幼兒開始運用色彩、形狀創造形象時,教師可以啟發幼兒對自己頭腦中表象進行加工,並加入自己大膽想像、形成全新的審美意象,運用語言在作品中創造性地表現出來。但在我們的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有的孩子專心致志地畫畫,有的卻拿著筆在紙上瞎塗,沒有象樣的東西,幼兒在造形活動中表現出的創造性也離不開他們對美的認識和感情,他們對美的認識是膚淺的,但卻是基礎的,因為美的內涵是通過形式體現出來的,造形藝術為幼兒對美的認識,尤其是視知覺對美的形式的認識提供了條件。我們對於幼兒要多給於他們鼓勵,用春風吹面般的語言來引導他們,同時要注重他們的個體差異,給幼兒樹立信心,使他們大膽的不拘一格的活動。我們不要幼兒照貓畫虎,要讓他們表現自己的思維。孩子們喜歡畫自由畫,所畫的內容總是與他們的所見、所聞、所知有關,充滿真摯的感情。那些對孩子生活有較大影響的人和事,如幼兒園的老師,自己生活的環境,看到的動畫片等等都會成為孩子筆下的內容。例如,在繪畫《美麗的海底世界》時,我新授了運用透視原理進行繪畫的技巧後,幼兒便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美妙的海底樂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像催化劑一樣,激發幼兒不斷去實踐,去探索。法國教育家盧梭非常強調教育應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來進行。他說:「你必須好好地了解你的學生之後才能對他說第一句話。」對幼兒來說,沒有興趣的學習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在幼兒園《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幼兒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有了興趣,幼兒才會主動思考,並自學採取行動。教師應該尊重幼兒的興趣,並在幼兒的興趣點上挖掘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使幼兒獲得有關經驗,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同時幼兒繪畫更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統一模式的指導會讓幼兒畫出統一模式的畫來,所以我針對性地適當在技能上給予指導。如畫《美麗的蝴蝶》,目標是用弧線點、線、面、對稱的方式來裝飾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畫出基本線條如:曲線、直線等,基本形狀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讓幼兒用形狀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點、線、面來裝飾蝴蝶,背景幼兒自由添畫,這樣大大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和創造力。 又如,幼兒在進行塗色時,由於小肌肉群發育未完全,手眼協調能力弱,注意又以無意注意為主,所以他們的作品往往會出現白色空隙,會畫到邊線外。針對此現象,我嘗試著用孩子們的語言用兒歌地形式幫助孩子們自我提醒自我約束,從而在愉快地念兒歌聲中又濃又滿地著色。色彩鮮艷了,孩子的成功感得到了滿足,從而作畫的興趣也提高了。 二、用「賞識的眼光」評價幼兒的繪畫作品 幼兒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教師要充分認識和利用。要理解童心,從兒童的角度去欣賞,不追求完美,應注意發現畫而上每一根線條、圖形、色彩能傳達的幼兒的思想和情感,贊賞幼兒的點點滴滴的創造,並提供機會讓幼兒進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溝通。如定期展覽幼兒的作品,教師要避免一言堂的現象,盡可能的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評價,幼兒互相欣賞,互相評價,同時提高了評價能力,使幼兒得到滿足,產生快感,受到激勵。 尊重幼兒。評價兒童畫並不是一個死的標准,每個幼兒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他的畫也就有與眾不同的特點,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說的清,因此,教師在評價幼兒美術作品時要尊重幼兒、傾聽幼兒的奇思妙想,通過談話了解幼兒的心聲,善於發現幼兒作品中的精華所在,表現出接納、贊許的態度,只有這

Ⅱ 美術培訓和幼兒園的美術課的區別是什麼

美術培訓的老師更加專業一點,一般是專業的美術專業人員培訓。美術課的老師就不一定很專業了

幼兒園培訓反思與溝通的藝術的反思

在托班階段,影響教學活動開展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孩子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外界的干擾、孩子的想法、教師的組織方式等等都會直接影響到一個教學活動的效果。這些都是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應該想到,但又不一定全都能想到的,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觀察能力、改動生成活動環節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不僅應該專注於「如何做」,還應該認真想想「為什麼要這樣做」。常常做到「有效的調整」和「務實的反思」,每一階段都對自己的反思進行整理,這樣會有助於我們歸納總結教學經驗,幫助我們更快地實現專業成長。 常規教育的反思 不難發現,現有的探討一般將常規教育看成是班級管理及教育的手段,較多關注其下面的積極意義。但在幼兒園中什麼樣的常規才算合理,什麼樣的常規真正有利於幼兒的發展,卻值得幼兒教師深思。 要去過幼兒園的人一定會看到許多老師在組織活動時整班幼兒整齊劃一的小手放在小腿上坐好;體育游戲開始之前孩子們總是規規矩矩的站好聽老師講解游戲玩法。老師總是誇獎××小朋友,在活動中聽指揮、不亂跑;也經常會批評××小朋友老是又跑又跳一點也不安寧。其實正常的孩子都是活潑好動的。這是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從生理上講,孩子需要跑跑跳跳、喊喊叫叫,不能像大人一樣安安靜靜地坐著。如果我們「強迫」他們規規矩矩,不跑不跳,他們的動作就得不到相應的發展,他們的性格也容易變得憂郁、孤僻、缺乏和別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同時孩子也是在活動中通過和周圍事物的接觸來認識世界,如果我們總要求孩子老老實實地坐著,他們怎能去真正接觸豐富多彩的客觀世界,從而去認識周圍事物呢?同時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其身心健康的發展是需要一個積極向上的環境,而有的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如發現幼兒有違反常規的行為便大聲喝斥,或當著全體幼兒批評、訓斥,使幼兒心理受到極大創傷,久而久之極易使幼兒形成自卑、怯懦的性格,這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另外許多老師將常規視為幼兒園教育有效的條件,即認為常規是教育的前提,似乎沒有了這個前提,教育效果就不能保證。於是她們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放在幼兒的常規培養上,使教師的工作重心開始傾斜。 一個幼兒違反了常規,教師就在全班幼兒面前花較長的時間來糾正,使別的孩子也不能進行活動;在進行活動區活動中,玩具沒收拾好,教師也要面對全體兒童花大量的時間指錯,並強調常規,最後使幼兒真正活動的時間所剩無幾。活動中常規的確有它存在的必要,但幼兒真正的紀律性與自製力來自他(她)對活動的投入而非外部的約束,一味強調常規與紀律,把它當作教育活動的前提條件,無異於本末倒置。值得指出的是在幼兒的常規教育中,孩子們往往得到的是「指示」,如小朋友吃飯不能說話,上課要坐好,平時要聽指揮等……孩子們總是在「我說你做」中建立起各項常規,老師的話成了孩子們心中的「聖旨」。孩子們也總是說「如果這樣老師會批評的。」難道我們想像中孩子遵守常規的理由就應該是老師會批評嗎?如果孩子們沒有老師的批評就可以做任意的一件事嗎?這顯然是不對的。孩子雖小,但與成人一樣同樣有自尊心。如果老師只一味地用自己是「老師」這一角色的優越感去壓倒、管住孩子,從而使孩子形成一切聽從他人的習慣,而沒有主見與缺乏創新意識,這顯然與新時代所需的人才素質是極不相稱的。

Ⅳ 幼兒美術培訓班和幼兒園的美術課有什麼不一樣

關鍵在於幼兒園美術授課教師是否結束過專業培訓。

Ⅳ 幼兒園小、中、大班和藝術培訓機的學員各有哪些特點需要我們注意

教學目的不同,復幼兒制園小,中大班孩子各方面能力和孩子獨立能力,對老師,長輩文明禮貌問題;而藝術培訓班學員就是以藝術為主,只要學員注意安全。教育的方法不同,幼兒園小,中,大班孩子要培養孩子說活,講故事,做游戲,而藝術培訓就是教學員唱,跳為目的。總之,這兩個不同兩個概念。

Ⅵ 幼兒園美術培訓班試畫課該教什麼

折紙 剪紙 蠟筆畫 水彩畫 簡筆畫 水粉畫 線描畫 版畫 軟陶等等。。。 當然你也可以把這幾項結合一下,比如說在畫好的水彩畫背景上加上折紙動物之類的。 確定一個主題,你先一步一步演示怎麼畫,讓學生也跟著畫,如果發現進度慢或他們畫著有困難可以下去指點。注意畫幅的難易程度以及課堂的時間把控。 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准備充分,步驟分明,清楚知道下一步你要怎麼講,學生要怎麼做(並且考慮下他們畫出來的預期成果,很多時候會讓你灰心喪氣,做好心理准備)。小孩子的思維跟大人是不一樣的,很多咱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他們一無所知,所以,一定要耐心、細心、有愛心。 個人經驗之談,純手打,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教師參加美術培訓的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