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職業道德論文 幼兒教師怎樣提高職業道德
基於幼兒的身體特點和心理特點,幼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扮演更多的角色,應當承擔起照顧幼兒、愛護幼兒的責任。這就對於幼兒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一些地區的幼兒園頻繁爆發出教師打罵幼兒的問題,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這些都是幼兒教師職後道德水平不高的原因。
幼兒教師職後道德也就是指教師在入職上崗後,在教育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綜合道德水平,包括幼兒教師的工作態度、工作耐心、對幼兒的愛心、修養文化水平等。隨著我國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和改革深化,對幼兒教師的道德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家長,都更加重視幼兒教師的職後道德情況[1]。在幼兒教育中,幼兒教師不但要承擔一定的教學工作,更為重要的是照顧好幼兒,關心幼兒、愛護幼兒,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只有提高幼兒教師的職道德水平,才能為幼兒營造出一個溫馨的教育環境,提高幼兒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使得教師在照顧幼兒中能夠更加細心、耐心。從這一角度來看,幼兒教師職後道德水平對幼兒教育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
1.幼兒教師入職缺乏完善的道德培訓
目前,眾多幼兒園、家長以及社會都認識到了提高幼兒教師職後道德的重要性,也開展了一些相關的培訓,但還沒有充分發揮道德培訓應有的作用。而且當前很多幼兒園在對幼兒教師進行入職培訓的過程中,也主要注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培訓,關於教師職後道德方面的培訓較少[2]。幼兒教師本身的性格、道德、責任心等情況會對其職後道德產生較大的影響,而這些在現有的幼兒教師培訓中難以獲得較好的提高。從此看,當前幼兒教師在入職培訓中缺乏完善的道德培訓,造成這一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在當前的幼兒教師道德培訓體系中,培訓方法、培訓內容以及考核制度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同時,在現有的幼兒教師入職培訓中,部分幼兒園也存在入職培訓制度不規范的問題,如縮短培訓時間,或者不開展入職培訓等。
2.部分幼兒教師自身修養不高
幼兒教師的自身修養情況會對其職後道德產生較大的影響,幼兒教師的自身修養主要是指文化水平、性格、責任心、耐心、愛心等,這些都會在幼兒教師執教過程中體現出來。當前,一些幼兒教師自身修養並不高,缺乏較好的文化素養和良好的性格,對幼兒教師這一崗位也缺乏熱愛。反映在幼兒教育中,會影響到教育質量,無法較好地照顧幼兒,只是簡單地承擔一些幼兒教學工作。在教學中,對於幼兒的一些身體訴求或者心理訴求置之不理,不積極組織幼兒開展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並且為了減少工作量,對幼兒活動也進行極大的限制,這些現象都是幼兒教師缺乏責任心和對崗位缺乏熱愛的表現。另一方面,一些幼兒教師和幼兒交流過程中,由於自身修養不高,也缺乏愛心和耐心,沒有為幼兒樹立正確的榜樣,如語言不規范、行為不規范,存在亂丟垃圾、亂吐痰、亂用詞語等情況,這些都會對幼兒造成不良的影響。
3.在教育過程中缺乏人文關懷
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關於幼兒教師職後道德方面的一個重要問題便是很多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缺乏人文關懷的體現,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過於程式化,沒有針對幼兒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不注重滿足幼兒的各種訴求[3]。體現人文關懷是現代幼兒教育的基本要求,每一個幼兒都是單獨存在的個體,相應的也有著其身心特點,幼兒教育不是對所有幼兒開展統一化、格式化的知識教學,而是應當以幼兒身心特點為基礎,充分激發幼兒的良好興趣,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性。而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很多幼兒教師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反映在教學中,便是填鴨式的教學,對新知識的學習以死記硬背為主。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生硬,並且不注重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創新,這些都是缺乏人文關懷的體現。
1.加強對幼兒教師入職的道德培訓
首先,針對當前幼兒教師入職道德培訓不完善的問題,幼兒園應積極重視對幼兒教師的入職培訓,規范入職培訓制度,所有新入職的幼兒教師,必須經過入職培訓並且考核通過後才能上崗。在幼兒教師入職培訓體系中,增大道德培訓的比重,對幼兒教師進行系統的道德教育,出台相應的教師行為規范制度,對幼兒教師的各種行為進行明確、細致的規范,按照這些行為規范制定相應的培訓內容和考核體系。同時,在教師入職道德培訓中,增加對幼兒教師道德方面的監督考核,如果在培訓中發現幼兒教師存在道德缺失問題,或者其他不能滿足崗位道德要求的問題,應當對其進行辭退,防止存在道德問題的幼兒教師上崗。在培訓中,應當注重對幼兒教師責任心、耐心、愛心等方面的培訓,並且通過相關的道德教育,使得幼兒教師能夠熱愛這份職業,從而在崗位工作中能夠有更高的積極性和熱情。
2.提高幼兒教師的自身修養
作為幼兒教師,應當正確看待自身的工作,熱愛幼兒教師這一職業,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應當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加強自我學習,提高自身修養。幼兒有著模仿的天性,在幼兒教育中,教師便是幼兒的模仿對象,幼兒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因而幼兒教師應當正確看待自己工作,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普通話同幼兒交流,正確使用詞語,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說臟話,不能隨便亂丟垃圾,隨便吐痰,或者表現出一些其他缺乏公德、道德的行為,防止給幼兒造成不良的影響。
3.注重體現幼兒教師教育中的人文關懷
幼兒教師在教育中應當注重人文關懷的體現,從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負責的角度出發,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積極進行教學創新,傾聽幼兒的各種訴求。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了解幼兒教育的目的和意義,要注重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針對不同幼兒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同時,在教學中,幼兒可能會提出各種訴求,既包括身體訴求,也包括心理訴求,如在上課中上廁所,或者要進食等,對於這些訴求,幼兒教師應當充分滿足,在保證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基礎上,滿足幼兒的訴求,也是體現人文關懷的重要途徑。如果一些幼兒出現了哭鬧,教師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簡單粗暴地處理,而是應當最大程度地進行安撫,並且傾聽幼兒的訴求,了解幼兒苦惱的原因,從而滿足幼兒的合理要求。為幼兒營造溫馨的教育環境,模擬家庭環境,促進幼兒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環境。在幼兒教育中,提高幼兒教師的職後道德水平,能較好地提高幼兒教育質量,並且對營造良好幼兒教育環境也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