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幼兒園頭飾製作培訓

幼兒園頭飾製作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29 01:36:52

❶ 幼兒園表演釘耙頭飾要怎麼做

找一張釘耙的圖片 列印出來,下面襯一張硬卡紙,沿著邊沿剪下。 在釘耙的兩邊各戳一個洞,根據孩子頭的大小,穿上松緊帶就可以了。

❷ 幼兒園大鯊魚頭飾的 手工怎樣做

你可以先找到你需要的圖片,下載好以後,在後面粘上硬紙板,然後把圖案剪下來,找一根寬一些的橡皮筋,裁縫店應該有,老人們也能買到。用針把橡皮筋的兩頭縫在圖案的兩邊(注意位置和橡皮筋的長度),就OK了

❸ 幼兒園讓給孩子准備「青蛙頭飾」活動要用,怎麼做

和寶寶一起畫一個青蛙圖,或從電腦下載一個,把輪廓剪下,貼在硬紙片上,測量好寶寶的頭圍大小,用紙條或彩繩串起來就哦了!

❹ 中班手工印第安人頭飾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印第安人原始的生活氣息,感知印第安人臉部造型和裝飾特點。
2、能大膽想像,嘗試在廢舊紙筒上用多種材料進行製作,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有關印第安人的圖片、視頻。
2、收集各種廢舊餐巾紙筒、保鮮膜紙筒、毛線、麻繩、彩紙、邊角布料、剪刀、膠棒等。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1、老師用故事的形式引出神秘的印第安人,講述他們特有的生活方式,引起幼兒興趣。
2、播放印第安人生活和舞蹈的視頻,初步了解印第安人原始的生活氣息。
二、圖形刺激
引導幼兒欣賞、感受印第安人臉部造型和裝飾特點。
1、師:你看到的印第安人長得什麼樣子?他們是怎樣打扮自己的?
你覺得什麼地方最特別?
2、欣賞各種印第安人的紙筒造型。
師:印第安人來作客,看看他們是什麼樣子的?你最喜歡哪個印第安人?為什麼?
三、創造表現
提出要求,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師:讓我們也來製作一個神秘、有特色的印第安人,一起參加土著舞會。
2、鼓勵幼兒用多種材料在紙筒上大膽創意裝飾。
( 用毛線卷貼、麻繩繞、剪紙等方法進行頭飾創意製作。用線圈、撕貼彩紙、剪貼布料等方法進行五官的想像製作)
四、作品賞評
幼兒拿著製作完成的印第安人圍在一起,聽音樂一起圍圈跳土著舞,充分體驗活動的快樂!

❺ 幼兒園要鴨子頭飾,怎麼做

先選一張可愛的鴨子圖片。再找大的硬紙殼,在紙殼上畫上小鴨子的大腦袋。讓人一看那就是只鴨子。用剪刀剪下來,用油畫棒圖上顏色。用松緊皮筋粘起來!就可以了!

❻ 幼兒園讓做毛毛蟲衣服和頭飾怎麼做

活動背景: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小朋友看到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忙著采蜜,他們對蝴蝶充滿了好奇,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說:蝴蝶是從哪裡來?它怎麼會飛?它的衣服怎麼這么漂亮等等?為幫助幼兒能更好的了解蝴蝶,結合《美麗的春天》這一主題,我設計了這個語言活動,使他們對蝴蝶的生長過程有一個全面了解。 活動目的: 1、能理解故事的內容,了解毛毛蟲變成蝴蝶的基本過程。 2、學習量詞:個、根、顆、塊、片;學說短語:我吃了…… 活動准備: 圖片教具:毛毛蟲一條,一個蘋果、兩根香蕉、三顆葡萄、四塊巧克力、五片樹葉;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教師頭戴毛毛蟲頭飾,告訴幼兒,老師今天變成了毛毛蟲媽媽,做毛毛蟲可好玩了,你們想不想做毛毛蟲,一起來跟著媽媽爬一爬。 2、分段講述故事,運用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毛毛蟲爬啊爬,爬地很累了,肚子餓了,就要吃東西了,我們聽聽毛毛蟲吃了什麼?分段欣賞故事,邊講故事邊放多媒體。 毛毛蟲的肚子餓了,吃了什麼?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重點指出吃的是什麼顏色的什麼水果,復習顏色,數數,學習量詞:個,根,棵,塊,片。 第一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個?是什麼顏色的? 第二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根?是什麼顏色的? 第三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顆?是什麼顏色的? 第四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塊?是什麼顏色的? 第五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片?是什麼顏色的? 根據幼兒回答重點學習量詞。 3、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毛毛蟲與蝴蝶之間的關系。(放多媒體) 毛毛蟲吃了那麼多的東西,吃飽後它會做什麼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毛毛蟲吃飽了,肚子怎樣了?(不再咕嚕咕嚕叫了)它做了個什麼動作(結個蛹把自己包起來好好地睡一覺)老師做動作,幼兒模仿。醒來後它發現了什麼?(長出了一對美麗的翅膀)毛毛蟲就變成了什麼?(美麗的蝴蝶) 小結:毛毛蟲吃飽後長大了,結了蛹,睡一覺後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 4、情景游戲,復習故事內容。 1)毛毛蟲跟著媽媽一起出發。 2)第一天我吃了什麼?引導幼兒學說「我吃了…」,然後邊爬邊找相應的實物卡片,模仿毛毛蟲吃東西,第二天——第五天游戲相同。 3)毛毛蟲吃飽了,做了什麼動作?跟著老師一起模仿毛毛蟲團緊身體 結蛹然後變蝴蝶的過程。 5、活動結束: 我們都變成了美麗的蝴蝶了,來,我們一起飛一飛,天氣真好,我們到草地上去飛一飛吧。」帶領小朋友去場地上做「蝴蝶飛」的游戲。 活動反思: 相對小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都是停留在表面上,思維特點是由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看到美麗的蝴蝶,想到的也是自己所看到的表面上的、比較直觀的外表現象。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扮演毛毛蟲,在具體的情景中、在有趣的故事中讓幼兒知道毛毛蟲是吃了東西、睡了一覺才變成美麗的蝴蝶。活動中,運用游戲法讓幼兒對毛毛蟲五天吃的東西有了一個量的認識,在爬爬玩玩中學說短語,既符合幼兒好奇的天性,提高了口語能力,又達到活動的目標。

❼ 幼兒園大班手工看誰的頭飾最漂亮教案及設計意圖

目標:
1、 讓幼兒通過用費舊報紙做出動物頭飾的形狀,進行加工、裝飾。完成作品。
2、 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准備:
報紙、宣紙、各種顏色的顏料、漿糊、透明膠
過程:
一、 出示作品,引起幼兒的興趣。
1、 小朋友,你們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
2、 這個擺在家裡可以當裝飾品,很漂亮呢?你們知道這個是怎麼來的?
3、 這是我自己做的,好看嗎?
4、 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做一個?
二、 示範做法
1、 首先,我們用這些報紙把小動物定型。小兔子的頭是什麼形狀的?我們把報紙揉成圓形的。
2、 然後,我們做小兔子的耳朵,它的耳朵我們用兩長條形的報紙粘上。
3、 最後,我們用漿糊把宣紙一層層的粘上,直到全部報紙都給蓋住了。
4、 我們用吹風筒把它吹乾後,塗上你喜歡的顏色,加上兔子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就完成了。
5、 你們可以自己想像,可以做大象、猴子、小羊等動物。
三、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要求:
1、 如果自己貼耳朵的時候有困難,可以請你旁邊的小朋友幫幫忙。
2、 上色時注意顏色的搭配。
3、 注意手上、身上的整潔。
四、 講評作品
幼兒相互欣賞作品,說說誰做的比較好。

❽ 幼兒園利用頭飾教學的目的

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大雨前夕,螞蟻等小動物的變化,組織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積極探索,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並引導幼兒通過語言講述、歌表演、畫畫等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下大雨時,讓幼兒感受風力、風向、氣溫、動植物及人們的變化,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初步提高了幼兒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進一步培養了幼兒的環保意識。指導幼兒植物角管理,經常給植物澆水,引導他們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過程,並通過繪畫、手工製作等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提高了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頭飾製作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