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歸教育部或教委直屬的教育培訓機構有哪些 北京
教育部或教委除了正規的學校,不會有其它直屬培訓機構
❷ 教育部如何整頓培訓機構亂象多問題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門以辦公廳名義聯合印發的《通知》一經發布便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❸ 教育部發布新規,校外培訓機構是否有存在的意義
教育部新規對某些培訓機構超綱培訓做了規定,其他的培訓並沒有限制。對培訓機構業績有一定影響,但是培訓機構的存在還是有市場的。
❹ 國家教育部關於補課的法律法規
假期補課佔用學生休息時間,這是不合法的。可向教育局舉報。
國家到目前為止沒有出台關於禁止假期上課的法律。
但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都出台了相關規定:嚴禁學校寒假期間組織或者變相組織中小學生進行補課,不得舉辦各類學科競賽輔導班,不得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舉辦的文化課補習班。
四川省教育廳出台《四川省中小學減負「十嚴十不準」》,通過開展集中整治,嚴肅責任追究,對假期補課教師進行查處。
2008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對小學生家庭作業的時間作出明確規定,「學校要統籌學生的家庭作業時間,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60分鍾以內」。2009年4月,教育部印發《關於當前加強中小學管理規范辦學行為的指導意見》,提出「科學安排作息時間,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按照不同學段和年級、走讀生和寄宿生的實際需要,對學生休息時間、在校學習(包括自習)時間、體育鍛煉時間、在校活動內容和家庭作業等方面作出科學合理安排和嚴格規定,並組織全面檢查,堅決糾正各種隨意侵佔學生休息時間的做法,正確引導家長和社會積極參與,切實把課內外過重的課業負擔減下來,依法保障學生的休息權利」。2014年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准(試行)》嚴格規定了小學生的睡眠時間,「家校配合指導好學生課外活動,保證每天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睡眠」。同時,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也出台了相應的政策措施,對小學生家庭作業的時間、睡眠時間和作息時間等方面作出規定,從規章制度建設的角度為減輕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保駕護航。
拓展資料:
四川省中小學減負「十嚴十不準」
一、嚴守生命安全底線,不準實施違背教育規律和不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行為。
二、嚴禁歧視學生,不準體罰或變相體罰、侮辱學生。
三、嚴格執行課程設置方案,不準侵佔課程設置方案規定的學生文體活動時間、縮減學生休息時間。
四、嚴禁違規補課,不準布置超時超量的課外作業。
五、嚴控考試次數,不準違規組織學生參加任何學科競賽、考級活動。
六、嚴禁公布考試成績排名,不準違規以各種形式宣傳炒作高(中)考升學率和高(中)考狀元。
七、嚴禁層層下達升學指標,不準將升學率作為考核評價學校、教師的主要標准。
八、嚴肅招生紀律,不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筆試方式或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學習等級等為依據招生。
九、嚴格執行「一科一輔」規定,不準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購買教輔材料。
十、嚴格規范家校聯系,不準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向學生施加過重的心理壓力。
❺ 現在教育部嚴查課外培訓機構
怎麼查,也就營業資格卡得嚴些,稅都不敢調整。因為課外教育對很多家庭而已是剛需。
❻ 教育部指定遠程培訓機構有哪幾所
你好知友!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第二批「國培計劃」 教師遠程培訓機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單位: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的通知》(教師[2010]4號)精神,我部組織專家對申報第二批「國培計劃」教師遠程培訓機構資質的院校(機構)進行了評審。現將經我部審定的第二批「國培計劃」教師遠程培訓機構名單予以公布。
請各院校(機構)高度重視「國培計劃」遠程培訓項目實施工作,加強組織領導,組建高水平培訓專家團隊,開發優質培訓課程資源,加強網路遠程培訓平台建設,不斷創新遠程培訓模式,健全項目管理機制,為廣大教師提供高質量的遠程培訓服務。我部將對各院校(機構)項目實施工作進行檢查評估,評估結果將作為資質調整、任務分配和國家級教師培訓基地遴選的重要依據。
附件:第二批「國培計劃」教師遠程培訓機構名單.doc
第二批「國培計劃」教師遠程培訓機構名單
院校(機構)學科(領域)
華中師范大學 小學語文、小學科學、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初中生物、高中英語、高中綜合實踐活動、教育技術能力、幼兒園教師
西南大學 小學數學、初中數學、初中英語、初中物理、高中語文、高中物理、幼兒園教師、初中班主任
首都師范大學 高中音樂
沈陽師范大學 小學音樂、教育技術能力
上海師范大學 初中語文
浙江師范大學 初中思想品德、高中語文
杭州師范大學 小學語文、小學數學四川師范大學初中語文、初中數學、初中歷史
西北師范大學 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初中科學、信息技術能力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小學英語、初中英語、高中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能力
中國教育電視台 小學品德與生活、小學美術、
高中數學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小學英語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小學體育、初中地理、培訓管理者
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 教育技術能力、幼兒園教師
北京市第四中學 高中物理
祝順利!有問題,請追問.有幫助,望採納.
❼ 教育部已整改了12251所培訓機構嗎
據報道,抄5月25日,教育部在廣州召開襲新聞發布會,對近期教育部以及各地圍繞校外培訓專項治理開展的工作進行介紹,截止目前已整改培訓機構12251所。
截至5月23日,已整改培訓機構12251所。其中,整改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機構2822所,占存在此類問題機構總數的28.08%;整改無證無照機構5013所,占存在此類問題機構總數的11.25%;整改有營業執照無辦學許可證機構2963所,占存在此類問題機構總數的7.68%
其中,整改存在中小學校不遵守教學計劃、「非零起點教學」現象學校133所,占存在此類問題學校總數的6.19%,已處理教師(校長)117人;整改發現存在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校外培訓機構講等不良現象學校139所,占存在此類問題學校總數的6.49%,已處理教師(校長)217人。
文章來源:央廣網
❽ 國家承認的學歷網上教育機構有哪些
什麼是網路教育
網路教育現在也叫遠程教育,是指在網路環境下,以現代教育思想和學習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網路的各種教育功能和豐富的網路教育資源優勢,向受教育者和學習者提供一種網路教和學的環境,傳遞數字化內容,開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動。
目前國家教育部批准68所高等學校開展網路教育(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對這68所高校培養的達到本、專科畢業要求的網路教育學生,由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頒發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後,國家予以承認。報讀網路院校是很多社會人士(主要是在職人員)提升學歷的首選!
教育部自1999年啟動網路教育試點工作以來,對網路教育試點工作各方面做了嚴格的規范和要求。目前教育部批准了68所院校開設網路教育院校,對於達到畢業要求的網路教育學生,由獲批開展網路教育院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頒發的學歷證書,證書電子注冊後,國家予以承認。該68所網路教育試點院校有(按地區分類):
廣 東 3所
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
北 京 18所
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廣播學院、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音樂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遠程教育學院
上 海 8所
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東 北 7所
東北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醫科大學、東北財經大學
四 川 6所
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
湖 北 5所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大學
陝 西 4所
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師范大學
江 蘇 3所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江南大學
福 建 2所
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
湖 南 2所
湖南大學、中南大學
❾ 教育部發布新規劃!培訓機構如何順勢而為
近年來,人工智慧在不斷地推動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路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完善人工智慧教育體系,建設人工智慧學科,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
今年四月份,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2.0計劃》的出台正式啟動了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通過對《2.0計劃》的關鍵詞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文件中出現了36個「智能」相關詞,凸顯了教育信息化2.0加快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的變化。
教育行業中企業長得慢、長不大的問題是在於教育行業是智力服務業。相對於其他許多行業來說,難以標准化、成本邊際高、難以規模化。而人工智慧正是把人類智力變成機器智能,可以逐步的把教育從服務業變成信息行業。
教育下半場的十大發展趨勢:
智能化、混合式學習、辦學模式轉變……
教育培養目標轉向能力培養為主
在知識記憶和簡單理解方面,人工智慧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人類,在未來靠知識記憶和簡單理解為主的工作將全面被人工智慧所取代,所以整個教育體系的目標必須全面地加以調整;
由知識記憶為主轉向能力培養為主,更加註重培養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更加註重培養人機合作的能力。
混合式學習更加普遍
混合式學習不單是面對面式的學習和在線學習的簡單混合,而是混合多種教學設備、多種教學方法、多種學習策略與評價方法、同步學習與非同步學習、多種課程和學習資源等。
學生的培養更加個性化
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在教育中的應用,為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提供了技術的和經濟上的可能性。例如通過大數據,學校和教師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傾向、學習動機、學習風格和學習愛好等,能夠實現個性化的推送學習資源,精準化的輔助學生,自助化完成學習目標等。
學習更以學生為中心
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人,這需要學生在學校教育時期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願望,這必然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多地以學生為中心。
同時,互聯網的大發展也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提供了可能,互聯網的教育資源已經極大豐富,未來還將更豐富,這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人工智慧將全面輔助學生課程內外的學習,這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此外,混合式學習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學習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
教師的角色和作用將發生變化
教師的角色和作用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教師角色的分工更加明顯。
二是教師將主要承擔起學生學習規劃者和引導者的作用,而不是直接的知識傳授。
學校辦學模式發生變化
學校的辦學模式開始進入了追求個性的時代,追求個性時代的學校主要有二個明顯特徵:
一是從千校一面到個性發展。
二是學校的組織模式將更加彈性靈活。
近幾年,隨著在線教育的快速發展,人工智慧教育相應也成為教育行業的熱詞。越來越多的教育企業開始探索和布局智能教育。那麼當「智能+教育」駛入發展的快車道,教培業又該如何打破思維和認知的藩籬呢?
8月16-18日,由泛亞聯盟主辦的「2018智能+教育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邀請國內智能化教育領軍人物及實戰代表,數千位區域品牌機構掌門人,論劍智能時代,聚焦教育升級,探討智能+教育的新潮流、新趨勢、新模式,重構中國教培業,塑造教育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