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教師學習如何開好幼兒園家長會培訓感受怎麼寫
家長會長期以來一直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一種重要途徑,許多幼兒園每個學期1-2次家長會,一般都是教師扮演教導者的角色,家長自然扮演被教導的角色恭恭敬敬地聽任老師「訓導」。家長會基本流於形式,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通過本次《如何開好家長會》的培訓,我知道了要開好家長會,無論是園長還是老師,首先應轉變觀念,這是開好家長會的前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三點:第一,家長和教師是平等的。教師不能因為受過學前教育的專業訓練就看不起家長,認為家長不懂教育孩子,家長理所應當接受教師的「訓導」。我們也不應該把孩子身上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歸結為家長的過錯,是家庭教育的失誤。 事實上,我見過不少家長,雖然不是做教育工作,但卻對教育孩子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值得我們學習。與家長建立平等的對話關系,那就意味著家長和教師是利益共同體,他們最關注的都是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孩子的健康成長又依賴於家長和教師的合作,只有家園合作才能形成教育上的合力,才能使1加1真正大於2;從教師的角度看,家長也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家長來自社會各行各業,他們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和社會經驗都是我們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寶貴資源,理應加以充分利用。 其次,在此次培訓中我知道了,家長會要有計劃、有準備、有內容。每個學期開幾次家長會,每次家長會的主要議題是什麼,幼兒園的總計劃中應有合理的安排,同時,每個班還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班與班之間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開家長會,也可以有不同的議題,家長會也可以分對象進行,比如,只有爸爸參加的家長會就很有新意,也很有針對性。 家長會的准備工作不僅僅是發一個通知給家長,教師還需要做許多准備工作,例如:就家長會的議題作一次問卷調查,事先了解大多數家長的意見或關心的問題,准備好本班所有幼兒的作品展示給家長。 家長會的主要任務是溝通加強聯系,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教師了解孩子在家裡的情況。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問題。所以每次家長會的內容不能太繁雜,也不能太簡單。內容太繁雜會導致所有問題蜻蜓點水一樣一帶而過;內容太簡單,又會讓家長有來無所謂的感覺,增加家長對家長會的消極心理。每次家長會除了為家長介紹本階段孩子的活動情況、下階段將要開展的活動之外,最好能為家長解決幾個在教育孩子方面最迫切的問題,讓家長切實了解和理解幼兒園的教育,配合幼兒園的教育。 再次,家長會的形式應多樣,充分調動家長參與的熱情,變被動為主動。以往大多數幼兒園的家長會,都是教師的「一言堂」,家長基本上沒有機會發表意見。在家長會上,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作用不能忽視的。但是光是教師一個人的會並不是家長會,教師更應該起好「穿針引線」的作用。家長會可以針對不同的對象分期分批進行,可以參觀孩子的活動後發表觀點。可以每隔一個時期進行一次家庭教育經驗交流,可以針對某個焦點問題進行研討或辯論……總之,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是否選擇家長最關心的問題,能否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讓家長擺脫被動受教育的身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來。就象我們相信孩子能行一樣,我們應該相信家長能行。平心而論,最了解孩子最關心孩子成長的不是我們而是家長,家長可以也應該成為幼兒園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② 幼兒園要為家長開展育兒方面的培訓有什麼好的建議
家長要不斷學習育兒知識,掌握一些科學的育兒方法。建議家長朋友們在工作之餘犧牲一點娛樂、聚會時間,一是學學一些幼教文章,了解一些新的幼教理念,了解現在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自己怎樣做才和老師配合好,共同教育好孩子。二是通過閱讀刊物或網上的家教文章、參加幼兒園的家長學校專題講座,學習幼兒園發放的家長學習材料,與同事朋友交流一下育兒心得等等方式,來學習一些家教知識,提高自身的育兒素質。
③ 如何做好幼兒園家長工作培訓心得
一、防患未然 先行一步 幼兒家長,來自社會的各個層面,處理問題的方式存在很大差異,比如:同樣是覺得自己孩子在幼兒園里受了委屈,家長的態度和表達方式卻大相徑庭,有些家長甚至會不問青紅皂白,直接訓斥所謂欺負自己孩子的小朋友,或心裡對老師產生極大的不滿。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開家長會的時候,通過典型事例,向家長提出要求,並對那些能夠支持、理解幼兒園工作的家長提出表揚和感謝,為家長樹立學習的楷模,並對家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給家長以感同身受的教育,僅僅是這種簡單的方式,卻使多數家長都能夠理解老師的苦心,強調之後,家長訓斥其它幼兒的事情明顯減少,家長因為幼兒之間出現糾紛也都能夠通過老師進行調解。 一次家長會,可以消除家長的許多困惑,也能夠把本來不該發生的事情消滅在萌芽中。與此同時,通過多種形式,讓家長了解現代幼兒園教育,了解幼兒園教師工作的價值,只有這樣,家長才能理解老師,支持老師,也只有家長的教育觀念與老師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家園同步才能真正成為一種現實。 二、換位思考,主動調整 幼兒天性好動,磕磕碰碰的事情時有發生,家長愛子心切,有過激言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個別家長對幼兒微小的傷痛小題大做,攪鬧不休,遇到這類家長,老師一定要耐下性子,冷靜,並多多的換位思考,我有個好方法----傾聽。 傾聽家長投訴,有時候會就事論事,有時候,可能是借題發揮,把平時對老師的不滿和積怨一並發泄出來。這時候老師別急著解釋,只要專注、耐心的傾聽就可以了,其實,家長可能是想讓老師多多關注自己的孩子,訴說之後,他自己就會發現,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即沒有具體想要解決的問題,老師們也沒有什麼原則性的錯誤,訴說之後,心情平靜下來,問題就變得簡單多了。另外,從家長的傾訴當中老師很容易了解家長的真實想法,便於解決,達到令家長滿意的效果。 幼兒園無小事,老師有責任保證孩子在園的分分秒秒都是安全快樂的。但是幼兒園的工作也會出現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對於我們自己工作的失誤,一定要有勇氣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家長的質疑,以坦城、負責的精神處理善後工作,達到令家長滿意的結果。 寬容、理解、重情、溝通是處理家長工作最基本的方針。家長和幼兒/園有一個共同的紐帶——孩子,家長們在望子成龍,幼兒園在培養孩子茁壯成長。有了這種共識,家園合作就應該是一件輕松而愉快的事情。
④ 幼兒園怎樣和家長溝通培訓心得
幼兒園與家長溝通技巧心得:家校溝通要講究方式方法:
1、對「溺愛型」家長要重說服
交談時,更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予以真摯的贊賞和表揚,然後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同時,也要用懇切的語言指出溺愛對孩子成長的危害,耐心熱情地幫助和說服家長採取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子女,啟發家長實事求是地反映學生的情況,千萬不要袒護自己的子女,因溺愛而隱瞞子女的過失。
2、對「放縱型」家長要重事實引導
老師在交談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激發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改變對子女放任不管的態度,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同時,還要委婉地向家長指出放任不管對孩子的影響,使家長明白,孩子生長在一個缺乏愛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從而增強家長對子女的關心程度,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
3、對「打罵型」家長要重勸告
對性格粗暴,剛愎自用、甚至蠻不講理的家長,要以冷對「熱」,以靜制動,以柔克剛。越是難以理喻,就越要堅持曉之以理;要做到先傾聽而後以動。要寬容、理解。
4、對「隔代」家長要重尊重
對於有教養的家庭,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採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並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⑤ 我們幼兒園老師參加培訓,需要調課怎麼通知家長
幼兒園老師參加培訓,
需要調課通知家長。
首先在家長群裡面發通知,
還有需要寫一個大字報那樣的通知,
貼在幼兒園門口。這樣就可以了
⑥ 幼兒園家長培訓心得體會怎麼寫
幼兒園家長培訓心得體會 首先對幼兒園舉辦本次家長培訓表示感謝,想家長所想,急家長所急,是幼兒園為家長做的一件實事,使我們在家庭教育上能夠有所借鑒。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教師有的時候教得好自己的學生卻教不好自己的子女是常有的事。平時我也很重視家庭教育,通過這次培訓,我從中得出以下體會。 一、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
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使兒童性格活潑、開朗、大方、好學、誠實、謙遜、合群、求知好奇、愛勞動、愛清潔、守時守信等;不良的家庭氛圍,可使孩子膽怯、多疑自私、嫉妒、孤獨、懶惰、放任、不懂禮貌、言語粗俗,因為兒童在適應家庭環境的過程中,常以家長為最親近、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勢和性格特徵,家庭氛圍的好壞是孩子心理,行為健康水平的重要相關因素。 二、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起到榜樣作用。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為人師表。家長的師表作用與自身緊密相連。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應該身體力行,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有句話說得好:一兩的身教等值一噸的說教。要與孩子做朋友,多表揚少批評。做父母的能夠率先示範做出榜樣,其感召力和威力所產生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做父母的要對孩子多贊揚,多鼓勵,少批評,少責罵。
三、教孩子學會獨立,讓他學會創新。
當今中國現代化進程越來越快,對人才創新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
高,而讓孩子學會創新就必須先讓孩子學會獨立,這一點對於我們現在還相對封閉的傳統教育來說尤為重要。我看過一篇關於中國和德國家庭教育比較的文章,德國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式與我們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我們帶孩子走路時,往往不自覺地牽著孩子的手或把孩子放在自行車車座上,而在德國卻很少看到這樣的現象。家長總是讓孩子自己走,或者騎著小自行車跟著,孩子摔倒了也從來不扶;孩子都有單獨的房間,自己整理、安排;在日常語言交流上,他們總是以征詢式、開放式的語言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自由表達,自主決定。正是在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孩子養成了獨立的意識和自主的習慣,這種獨立的意識和自主的習慣也使孩子更加樂意主動地去學習,去進一步創新。
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合作精神、競爭能力、耐挫折能力。未來社會充滿競爭與挑戰,要讓孩子在新世紀的競爭中立於不敗
⑦ 幼兒園家長學校培訓講座《如何做現代合格的父母》
幼兒園的教育不僅僅是面向孩子們,更應對家長們進行有關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幫助與支持,家園共育便是教育的最佳途徑。許園長通過許多國內外生動的學校及家庭教育實例,讓家長力求透過孩子的視角解讀家庭關系,認識孩子。培訓內容有: 一、幼兒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誤區; 三、國外的幼兒教育; 四、現代...合格家長的十要素; 通過此次的家長學校培訓,給幼兒家長很大的觸動,不僅使家長了解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策略,而且拉近了家長和幼兒園的距離,同時也為家長和老師之間搭建了有效的溝通平台,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認可。
⑧ 幼兒園新視野家長工作培訓心得
非常有幸於x月x日——x月x日,參加了xx年xx省農村幼兒園骨幹教師在xx的培訓班。本次培訓由xx省教育廳出資舉辦、xx教育局組織,由xx市xx幼兒師范學校承辦實施。參訓的幾百名學員來自xx各縣市區的幼兒園,雖然這次培訓學習時間只是短暫的十五天,但留給我的記憶卻是珍貴的、永久的。通過這次培訓學習讓我受益匪淺,無處不使我感動。這次培訓是對我們鄉村教師做了比較全面地系統地教育教學方面的繼續教育,無論從課程的設置還是其它方面都是我所敬佩的。 在為期15天的培訓中,xx幼兒師范共邀請了十多位省內外高校教授、幼兒園知名園長、特級教師開設專題講座,開展理論培訓;邀請多名省、市教育活動獲獎教師開設觀摩課,現場展示教學方法;組織學員奔赴xx市婦聯幼兒園、烏市第三幼兒園等有辦學特色的優質幼兒園實地觀摩學習,開展跟崗培訓。
開班儀式後,特級教師、烏市第三幼兒園老師張欣琳為我們做了題為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專題講座。她通過自身優美的語言給我們創設出一個又一個唯美的課堂,一幅又一幅精彩絕倫的畫面。
來自幼兒師范的桑楠老師通過許多她教學中的打擊樂案例,結合圖譜、動作、旋律帶我們共同步入美麗的音樂殿堂。在那裡,我們學會了如何有序地開展打擊樂教學,如何創造性地發揮孩子的作用,學會指揮和配合。桑楠老師用她的激情和魅力四射帶領所有參訓的教師在《世上只有媽媽好》《我是快樂的小馬》等耳熟能詳的樂曲中一次又一次地和她一起舞動,一起創造„„
短短十五天的時間,我們從理論到實踐,給我們做報告和上展示課的每位老師都讓我們學到了不同知識和技能。老師是那樣關注和精彩,她們以淵博的知識耐心地為我們講解,無處不讓我感受到老師對教育愛的呵護,這猶如給我注入了一股清泉。這次學習對於我來說不論從知識層面和意識層面都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提升。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對於21世紀教師的工作挑戰越來越嚴峻,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終身學習」,這對提高一名老師自身修養和素質太重要了。通過學習,我深刻地感悟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骨幹教師,必須努力做到如下幾點:
一、要有良好的師德。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道德觀,不同職業有不同的道德內涵,從古止今但無論哪個時代,也無論何種職業,道德觀念必有其共通的地方。正如朱家雄老師給我們做報告中講的那樣,「教師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其道德內涵必然融匯於整個社會公德之中;而教師的特殊職業與地位,則決定著師德必然對整個社會公德產生極大影響。教師要具有非常高等的專業素養。」德高為師,身正是范,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在於有一種精神。
二、要尊重幼兒,重視幼兒天真的夢想。 放棄任何框框和本本,尊重孩子,讓他們盡情表露真性和夢想,然後教師進行觀察分析,再是順導性的教育,同時附上適當的強制和計劃,這就是自然的教育。讓幼兒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幼兒教育是起步,起步是最關鍵的。桑楠老師課堂中孩子們跟蹤打開袋子後,被風扇吹出的蒲公英奔向室外,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她們的好奇、求知和興趣在那一刻被激發。 三、要學會寬容。
寬容,不是放縱,更不是溺愛,它有著豐富的內涵。寬容,是理解的繼續,也是理解最真實。最具體的體現。寬容應該有多種形式,各種形式的確定必須根據「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還應為幼兒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擾,創造條件,指出實實在在的。讓幼兒「跳一跳」就可以達到的努力目標,同時要因勢利導,用愛心感染幼兒,尊重、理解、寬容有機地結合,進步與孩子交流的深度、廣度和質量,也使老師的愛心放大了更多倍。 四、要學會反思。
應該說,反思對於激發教師的自我進步動機,調動教師積極的自我思考與實踐,使其以主體身分投進其中,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為和能力有本質性的進步來說,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作為骨幹教師首先在教育實踐中進行學習,並在實踐的不斷反思中二次學習。 五、要做終身學習型教師。
只有與時俱進,努力做一名終身學習型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做終身學習的教師,只有具備櫛風沐雨,探幽發微的求索精神,才會厚積薄發,得心應手,才會不負歷史的重任。
通過這次培訓我知道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我們基層幼兒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在活動中,教育思想直接促進或制約著我們教學方法的選定和設計,同時決定著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我們應更多的關注「幼兒如何去學」,而不是很大程度上考慮「我該如何教」。有人說過:開展好一次活動,不僅是知識信息的傳播過程,更是一個心靈交匯的心理場。今後的日子裡,我會更嚴格地要求自己,不斷加強提煉自身的綜合素養,以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