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開展幼兒園游戲化教學 培訓課件
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計劃教學過程中,應當考慮幾條重要原則: 1、 長期計劃包括制定目的與任務:目的是對幼兒教育的總體目標進行描述,任務相對較為具體,與課程計劃、時間安排和一日活動相關。西菲爾茲和巴伯指出:「你可 以根據所教兒童的本性、周圍社區的價值觀以及你自己的價值觀來確定目的。」如在一次畫春天時,有個幼兒園的教師將游戲「到春姑娘家做客」巧妙地結合起來, 幼兒在游戲中參觀了「春姑娘的家」,知道「春姑娘的家」有漂亮的鮮花、嫩草、綠樹、蝴蝶寶寶等。作畫中因為有了游戲所豐富的實物印象,幼兒自然而然畫出了 生動活潑的圖畫,教學目標「畫春天」自然地體現在游戲中。 2、目的與任務應涉及發展適宜的、個體適宜的、文化適宜的、創造適宜的教育實踐,並且應考慮到你所教幼兒的身體、智力、社會性和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3、
2. 幼兒園教研什麼樣的游戲才是高水平的游戲
幼兒園教研什麼樣的游戲才是高水平的游戲?是新穎花。各種各樣的游戲都有。才是高水平的游戲。
3. 幼兒園晨會教師互動小游戲
串名字游戲
游戲方法:小組成員圍成一個圈,任意提名由一位成員開始,由他先介紹自己的「所在部門、自我姓名」,然後按照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依次開始,第二名學員按同樣的方法來介紹自己,但是要說:「我是***後面的***」,第三名學員依然要說:我是***後面的***」。
循環相剋令
游戲說明:令詞為「獵人、狗熊、槍」,兩人同時說令詞,在說最後一個字的同時做出一個動作——獵人的動作是雙手叉腰;狗熊的動作是雙手搭在胸前;槍的動作是雙手舉起呈手槍狀。雙方以此動作判定輸贏,獵人贏槍、槍贏狗熊、狗熊贏獵人,動作相同則重新開始。
猜五官
游戲說明:兩人應對面,先隨機由一人先開始,指著自己的五官任何一處,問對方:「這是哪裡?」對方務必在很短的時間內來回答提問方的問題,例如如果對方指著自己的鼻子問這是哪裡的話,同伴就務必說:這是鼻子。同時同伴的手務必指著自己鼻子以外的任何其它五官。
官兵捉賊
游戲說明:用具:分別寫著「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張小紙,人數:4個人。方法: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游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來猜出誰拿的是「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字的人執行。
拍七令
游戲說明:多人參加,從1-99報數,但有人數到內含「7」的數字或「7」的倍數時,不許報數,要拍下一個人的後腦勺,下一個人繼續報數。如果有人報錯數或拍錯人則罰酒。
4. 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如何安排幼兒園園本教研的內容與形式
傳統的教學來方式一直都源是一成不變的,幼兒對這種陳舊老套的學習模式很難產生興趣。孩子更加討厭填鴨式的教學形式,很容易使學生出現多動、厭倦或者自卑等心理,嚴重的還會產生一些心理陰影,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5. 幼兒園教師教研內容「如何開展游戲活動」
一、復合理的創設區域活動的空間位制置 選擇最佳空間布置區域活動區。我們把圖書區放在採光較好的地方,並自製了小書架供幼兒整理、擺放圖書。自然角放在朝陽的地方,無圖栽培和泥土栽培的植物歸類擺放整齊,方便幼兒管理和記錄。點心屋放置在教室的一角,相對比較安靜,並創設溫馨、舒適的環境,幼兒可在寬松、愉快的心情下自主點心。建構區幼兒操作起來,相對比較嘈雜,所以放置在走廊上,並給予幼兒展示作品的空間,他們的成功感得到了滿足。表演區和運動區也需要很大的空間來展示幼兒的才能,所以也設置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確定好空間位置,教師就要動腦筋想辦法收集活動區材料。
二、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收集區域活動材料 我班部分孩子是由爺爺奶奶接送的,他們一開始不理解怎麼現在的教育還要讓孩子收集廢舊紙盒、瓶瓶罐罐呢?為此,在每次的家長會上,我們都會喧傳這些廢舊的價值(可以作為孩子小製作,選擇的半成品;可以製作成孩子區域活動中的操作材料,可以作為幼兒游戲中的輔助材料等),並以現場操作的方式,直觀的呈現在家長朋友的面前。
6. 如何開展幼兒園自主游戲教研活動
禮儀在現代社會中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重要潤滑劑,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和內涵,逐漸成為社會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礎。嬰幼兒的可塑性極強,能夠敏銳地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是良好行為形成的關鍵時期,禮儀作為國際社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期進行教育培養,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007年我園向中央教科所提出關於《幼兒園如何進行幼兒禮儀教育》的課題申請,立項後,我們根據《幼兒禮儀》教材和幼兒特點進行了綜合分析,分別將其融入環境熏陶、教育活動、主題活動、情景活動、親子活動中進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積極利用環境熏陶教育的自然性作用,習得禮儀幼兒園是幼兒主要的社交場所,我們首先培訓教師懂得禮儀,並要求教師一言一行符合禮儀規范,為幼兒以及家長做出示範和表率,積極為幼兒創設養成良好行為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力求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禮儀教育。幼兒園專門開辟了"小朋友八榮八恥"專欄、"我是文明小市民"展示區、"教職工禮儀規范准則"、"學前兒童道德行為規范"等,在幼兒園的每個設施旁和各個場所均有溫馨提示,如:沿樓梯拾級而上,小朋友會看到圖文並茂、易學易懂的話語:"不學螃蟹橫沖撞,不學小猴亂蹦跳,要學小貓輕輕走,靠右相讓好寶寶";在每個盥洗間都會看見"不要讓水龍頭流眼淚"、"節約用水好寶寶"等以兒童化的語言進行教育提示,在操場上有:"我對花草點頭笑"、"我給垃圾找到家"、"人人齊動手,家園更美好"等,這些話語更像小朋友的一面鏡子,時刻督促著、提醒著他們從小就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人。"環境育人"在兒童禮儀教育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我園全體師幼和家長置身於濃厚的禮儀教育氛圍之中。二、積極利用教育教學活動的主渠道作用,滲透禮儀日常生活的每個環節,都能成為也都應該成為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的機會。早來園時,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關心今天不高興、不開心的小朋友,"關愛"在這里升騰;進餐點時,"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孩子們明白了謙讓是快樂的享受;集體給小朋友過生日時,暖暖的溫情和愛意使孩子們感受到了分享快樂時,快樂就會重復;游戲活動時,孩子們學會了等待和輪流,文明和規則使孩子們懂得了自律是一種美德;自由活動時,孩子們難免違反規則,及時組織大家討論"事件",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這樣使孩子們摒棄了原有的不良行為習慣,體驗到了良好禮儀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例如:大一班的許婭茹總是搶在小朋友前第一個來園,有一天,當我看到她拉著媽媽喘著氣跑到教室時,臉上顯出了不快之情,我把她攬在懷里,在她耳邊悄悄地問"婭茹,怎麼了?今天為啥不高興呀?願意告訴老師嗎?"只見婭茹低下了頭,好像眼裡還噙著淚花,喃喃地說:"我來遲了五分鍾,您把所有的小椅子都擺放好了,我今天沒能幫助您……"聽著孩子感人的話語,我的全身一股暖流涌過,好可愛的孩子啊!她每天搶先來園,就是為了幫老師擺放小椅子,就是為了表達對小朋友和老師的"愛",她這種"愛勞動"、"尊師長"、"愛同伴"的良好行為正是我們開展禮儀教育的結果。在這個愛的氛圍中,孩子們的良好禮儀行為逐步養成。他們互相"攀比"著誰幫助別人多,誰關心別人細,誰的行為好,大家都爭著做"禮儀小標兵",幼兒園里一片"其樂融融"的和諧景象。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寓禮儀教育於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游戲之中,變理性說教為感性的趣味活動。孩子們理解了《小熊請客》中的朋友之情,理解了《小豬變干凈了》朋友之間的不離不棄,懂得了《小羊過橋》中的文明謙讓,了解了《保護資源》的重要性等等,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堅持把培養幼兒文明禮儀行為習慣標准放在重要位置,關注指導幼兒的學習、生活、交往的方式和習慣。以平時的儀表、言語為切入點,通過強化訓練,把《幼兒文明禮儀行為規范》落到實際生活中,真正地使禮儀教育行之有效。三、積極利用主題活動教育的參與性作用,理解禮儀我園多年來堅持以主題活動形式貫穿教育目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2006年全國第二次貫徹《綱要》經驗交流會上進行了交流,2007年我園關於《幼兒園如何進行禮儀教育》的課題在中央教科所立項後,將禮儀教育納入了主題活動的范疇,主題活動就是通過預設與生成有機結合,幼兒園與家庭有機結合,來激發和幫助幼兒對禮儀的理解和落實。如:小班有"我愛幼兒園"、"親親熱熱一家人"、"我會整理玩具"、"我們講衛生"等主題活動;中班有"同伴同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爭做文明好寶寶"、"爸爸媽媽真能幹"、"誇誇好寶寶"等;大班有:"學會合作和交往"、"我已長大"、"不同職業的人"、"了不起的中國人"等等這些主題活動時,幼兒、家長、教師積極參與、積極互動,使禮儀教育進入幼兒園、進入家庭,進入每個孩子和家長、老師的心田。幼兒在參與主題活動的實踐中,"獨斷、霸道、無禮、自私"等缺點改掉了,變成了一個個講文明、懂禮貌、守信譽、敬長輩、善交往的好寶寶。四、積極利用情景模式游戲的實踐性作用,踐行禮儀禮儀教育的過程不僅是一個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根據教育目標以主題活動的形式進行,每周有計劃地組織一節專門的文明禮儀活動,如:《在家在園一個樣》、《做客和待客》、《參加聚會》等豐富的教育教學形式,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情景表演活動中,全身心地投入,在比一比、看一看、議一議、想一想、做一做的實踐中,真正地理解了禮儀,幼兒的文明禮儀行為在不知不覺中趨於規范化。五、積極利用親子活動方式的長期性作用,強化禮儀幼兒禮儀是幼兒在幼兒園、家庭、社會活動中所必須遵守的一些簡單的行為規范。幫助幼兒了解禮儀知識、學習禮儀言行、增長禮儀經驗,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與禮儀親密接觸,是幫助它們建立禮儀習慣的有效手段。幼兒禮儀不只是幼兒園的責任,還要家長和社會共同參與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為此,我園組織課題組成員創編了《親子禮儀操》,家長和孩子跟著音樂一邊做,一邊說,每天早來園和回家後都可以跟著做,這樣禮儀教育走進了千家萬戶,為社會禮儀教育起到了作用。我園不僅注重在園禮儀教育,還和家長共同研究在遇到禮儀問題時的處理辦法,如:"孩子見人不懂問候"首先,在見面前,一定要先告訴孩子"待會兒會見到什麼人"、"要如何稱呼",以及"該說什麼",讓他有心理准備,甚至可先練習一下。見了面,要給孩子留時間,而不是大人忙著說話,突然間,發現孩子還沒和對方打招呼,就急著催孩子,結果愈催愈糟。家長應該做的是鼓勵他把先前練習過的說出來,如果真是害羞,一時怯場,讓孩子點點頭,笑一下也可以。回家後,則要極力贊賞孩子今天所做的事。例如,"你今天和隔壁爺爺奶奶打招呼了,做得很好。"其實孩子都很精明,當他發現"嘴甜"可讓大家都開心,又可得到獎賞時,他會很樂意去做這件事。類似的還有:"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不休怎麼辦?""如何帶孩子參加宴會""大人講話時孩子應該做什麼"等等。總之,禮儀教育蘊藏於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於幼兒學習的時時刻刻,在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可以重塑中華民族"文明禮儀"的新形象,形成良好的禮儀氛圍,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促進和培養幼兒全面和諧均衡發展。
7. 幼兒園教師崗前培訓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一、 熟悉班級來保教工作的細則要源求。
二、 了解幼兒園的辦園理念、辦園特色、辦園目標、辦園宗旨。
三、 清楚教師備課要求。
四、 知道視頻展台、電腦、列印機、卡座的正確使用方法。
五、 清楚幼兒園(或教研)會議或學習時間。
8. 幼兒園教研會資料怎樣探索游戲多種玩法
游戲是我們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游戲也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一項活動。游戲的種類很多,但是傳統的游戲孩子們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傳統的游戲創新的玩法也是我們當今教育教學所需求的。為此紫微幼兒園就傳統游戲新玩法進行了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開始首先觀看了一些傳統游戲新玩法的一些錄像,主要有三個系列組成,分別是跳房子系列、射門球系列、踩高蹺系列。跳房子系列有數字森林大冒險、奪寶騎兵、挑戰自我等;射門球系列有小羊打灰太狼、小小投球手、看準射門等;踩高蹺系列有跨竹梯回家、鐵人過森林、單人雜技及雙人雜技等。通過這些傳統游戲的新演繹彷彿感覺我們又回到了那個無憂無慮、天真快樂的童年生活,這些創新的玩法又把我們的童心緊緊的聯在了一起。第二個環節教師們還討論了日常的活動中還有哪些傳統游戲可以創新,大家各抒己見,討論的非常激烈,總結出了十幾個經典傳統游戲,比如說有貓捉老鼠、抬轎子、炒黃豆、老鷹捉小雞、切西瓜等等。 短短的教研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留給我們的思考和快樂卻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將以這次教研活動為契機,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利用課余時間我將繼續搜索和探索傳統游戲的新玩法。並將我們今天所學的新玩法教給孩子們,也讓快樂陪伴在他們的身邊!
9. 培訓幼兒老師開場互動游戲有哪些
1、老鼠與鼠老的游戲。游戲玩法:跟大家說我出左手就是老鼠,右手就是鼠老,然後漸漸加快速度,最後出貓怕什麼?大家基本上都會說老鼠。 2、財商、情商及領導的游戲。讓大家自由把自己的雙手握在一起。然後就說左手大拇指在上面的是土豪,有錢人,財商很高;右手在上面的就是談戀愛的高手,因為情商很高;左右雙手大拇指並排在一起的就是智商很高的,500年才出一個,是天生做領導的料。這個游戲會引起全場大笑,純粹是調侃。
10. 淺談幼兒園教師如何開展游戲教學
正如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在其著作《兒童心理之研究》中所言, 游戲是兒童的生命 。通過實踐性研究,專家發現:玩游戲比上課更能發展孩子的體能、認知和社會性,是兒童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教師觀察和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和內心世界的最佳窗口。 幼兒的學習生活往往與游戲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綱要 提出:作為教師應合理科學地安排組織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各項活動,寓教育與一日生活中,發揮一日生活的整體教育功能,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靈活的實施教育,並善於發現並利用周邊生活中的教育資源,組織教育內容。滿足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需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快樂和自信。 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活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個幼兒向另一個幼兒建議: 來玩跳繩的游戲吧 。可見,幼兒的游戲是出於自己內心的興趣或願望,而不是由別人所能夠支配的。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游戲都不需要教師的指導,讓幼兒自己發揮呢?我覺得並不是這樣,幼兒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在尊重幼兒的前提下對幼兒的游戲進行指導,以保證幼兒游戲的正常進行。 一、給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游戲的環境,激發幼兒游戲的慾望。 在幼兒游戲前,我們可以給幼兒准備許多有利於游戲的材料,以保證幼兒有充分的發揮空間。比如在角色游戲區,放上幼兒自製的電話,兩個幼兒商量後,就可能玩打電話的游戲,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幼兒之間的相互合作能力;放上聽診器、白大褂的時候,三四個幼兒一商量,可能會玩起醫院游戲;在一塊空地上放上沙包,他們可能不由自主地就玩起丟沙包的游戲 所以,我們應盡可能的給幼兒創造一個能引發他們游戲的環境,包括游戲用的場地及游戲用到的材料等等。但要注意其適宜性,既不能琳琅滿目,給幼兒過多的刺激,使幼兒無所適從,又要適量的增加引起幼兒興趣的東西,以便更長時間的啟發幼兒游戲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