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北京市體育教育培訓

北京市體育教育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23 09:22:27

⑴ 北京體育大學走出過哪些體育名人

1、張怡寧

1981年10月5日生於北京,前中國女子乒乓球運動員,現任中國乒乓球學院院長助理。張怡寧6歲時開始打球,1991年進入北京隊,1993年進入國家隊 。

2000年,張怡寧在第45屆世乒賽上獲得女團冠軍與女單亞軍。2001年張怡寧獲得第46屆世乒賽女團冠軍,同年,張怡寧還拿下世界盃女單冠軍和九運會女團冠軍。

2004年,張怡寧在雅典奧運會上與王楠合作獲得女子雙打冠軍,並奪得女單冠軍。 2005年,張怡寧奪得第48屆世乒賽女單冠軍,實現了個人世錦賽、奧運會和世界盃的大滿貫。

2、羅雪娟

羅雪娟,1984年1月26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國女子游泳運動員。1995年,羅雪娟進了省游泳隊;2000年6月入選國家隊;2003年7月,在世錦賽中獲得女子50米蛙泳、100米蛙泳、4×100米混合泳接力賽三枚金牌 ;

2004年8月17日,在雅典奧運會上羅雪娟奪得女子100米蛙泳冠軍,並刷新女子100米蛙泳奧運會紀錄 。

3、魏秋月

作為近年來中國女排的象徵,魏秋月在賽場上發揮了穩定的作用,同時擁有一張非常漂亮的臉蛋,很受大家歡迎。去年春天,魏秋月一直在北體校園上課。此外,奧運女排冠軍丁霞和閆妮、世界女排冠軍楊俊晶和張曉婭、世界女排冠軍薛晨都是北體學生。

4、李小鵬

北京體育大學2006級碩士研究生。2000年悉尼奧運會,李小鵬獲得團體冠軍,男子體操雙杠冠軍;2008年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獲得體操男子團體冠軍,雙杠冠軍。運動生涯共榮獲4枚奧運金牌和16個世界冠軍,正式超越了「體操王子」李寧,成為中國體操史上獲得冠軍最多的第一人。

(1)北京市體育教育培訓擴展閱讀:

體育競技

研創平台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擁有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體能訓練與身體機能恢復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運動應激適應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運動訓練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機能評定與基礎分析重點實驗室 。

國家體育總局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體育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運動營養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科研競技

科研成果

截至2009年7月,學校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立項300多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26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181項,其中國家級獎勵8項;出版專著、譯著、教材科普著作數千部。

在雅典奧運會備戰中,該校有69名師生直接參加了科技攻關服務工作,為水上、射擊、重競技等項目獲得金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競技成績

截至2009年7月,該校在世界大賽中獲冠軍50餘人次,亞洲大賽中獲冠軍60餘人次,刷新亞洲紀錄10餘人次,在全國正式比賽中獲冠軍600餘人次。

特別是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該校自己培養的學生運動員分別取得了1金1銀2銅和4金1銀的優異成績;在校學習的運動員學生也取得了7枚金牌的成績。在雅典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中,學校師生、校友共有163人,佔中國體育代表團總人數的25.75%。

在雅典奧運會男子雙人劃艇500米決賽中,中國選手孟關良、楊文軍奪得金牌。這是中國水上項目在奧運會上所獲得的第一枚金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體育大學

⑵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好嗎

北京體育大學是中央部屬高校,國家體育總局唯一直屬的普通高等學校。 教學樓籌建於1952年,1953年舉行開學典禮,原名中央體育學院,1956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學院,1993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大學。學校位於海淀區信息路,毗鄰圓明園遺址公園,佔地面積1340餘畝,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1]
[編輯本段]辦學規模
學科設置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教育學院、競技體育學院、武術學院、管理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等7所學院,體育傳媒系、外 北京體育大學 大門語系、體育藝術系、運動康復系等4個系,附屬競技體育運動學校和附屬中等體育專業學校2所附屬學校。學校還設有國際交流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教學實驗中心、科學研究中心等二級教學單位。此外,國家體育總局幹部培訓中心設在該校。[2]
學科發展
截止2009年,學校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12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省部級優秀重點學科、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體育總局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校設有體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3個學科門類6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和5個學科門類10個碩士學位授予點,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高校師資學位授權點,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運動人體科學、民族傳統體育、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產業管理、新聞學、應用心理學、英語、表演、運動康復與健康等12個本科專業,其中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2個專業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3]
人才培養
截止2009年,學校有各級各類在籍學生約15000名,其中本科生7700名 北京體育大學,碩士生1448名,博士生324名。 學校與23個國家和地區的45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關系和友好合作關系,開展了師生交流、遠程教學等合作;在全國21個省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韓國設立了36個成人教育教學站點;與北京學院路地區15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教學共同體,共享優質教學資源。2007年學校以全優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該校2002年後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均達到95%以上。
硬體設施
截止2009年,學校擁有現代化教學樓、科研樓,教學樓內全部為多媒體教室,共有座位7470個。學校還擁有室內訓練館21個、室外運動場69個,圖書館藏書83萬冊。[1]
師資力量
北京體育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匯集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截止2009年,有教師和研究人員540人,其中教授、研究員42人,副教授、副研究員194人,博士導師38人,碩士導師92人,國際裁判30人,國家裁判159人。另外還有聘請的客座教授40人。 主要的知名學者有國際體育科學和教育聯合會執委會執委、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金季春;亞洲運動醫學學會科學委員、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委員楊錫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運動心理學會主任委員田麥久;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學校體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邢文華等。[4]
[編輯本段]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
學科名稱 重點學科授予單位 授予時間
運動人體科學 國家重點學科 2002
體育教育訓練學 國家重點學科 2007
體育人文社會學 國家重點學科 2007
民族傳統體育學 國家重點學科 2007

省部級重點學科
學科名稱 重點學科授予單位 授予時間
體育人文社會學 北京市重點學科 2002
運動生理學 國家體委優秀重點學科 1988、1993
排球 國家體委優秀重點學科 1988、1993
體育統計 國家體委重點學科 1988
藝術體操 國家體委重點學科 1988
田徑 國家體委重點學科 1988、1993
游泳 國家體委重點學科 1988、1993
運動訓練學 國家體委重點學科 1988、1993
運動生物力學 國家體委重點學科 1988、1993
運動醫學 國家體委重點學科 1989、1993
運動解剖學 國家體委重點學科 1989、1993
體操 國家體委重點學科 1989、1993
乒乓球 國家體委重點學科 1989、1993
足球 國家體委重點學科 1993
武術 國家體委重點學科 1993

⑶ 只要北京人才能考北京體育大學嗎

北京體育大學幾乎在全國所有省份都有招生計劃,各省份體育類考生都可以報考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為公辦全日制大學,本科學制四年,面向全國招生。
學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信息路48號。
身體健康狀況要求:
除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司〔2003〕3號)文件規定的情況外,我校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做如下要求:
1.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攜帶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有生理缺陷、面部畸形、斜視、嚴重口吃及耳鼻喉科疾病之一而妨礙發音、面部有較大面積(3×3厘米)疤痕、血管瘤、白癜風、黑色素痣等情形之一者,肢體殘疾者各專業均不予錄取。患心臟病、精神疾病等難以正常完成體育課學業者各專業不予錄取。
2.色盲、色弱者,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舞蹈表演、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應用心理學、新聞學、廣告學專業不予錄取。
3.不能准確識別紅、黃、綠、藍、紫各種顏色中任何一種顏色的導線、按鍵、信號燈、幾何圖形者,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舞蹈表演、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應用心理學、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經濟與管理、新聞學、廣告學專業不予錄取。
4.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舞蹈表演專業身高要求男生不得低於1.70米,女生不得低於1.60米。
5. 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應用心理學、新聞學、廣告學、英語、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經濟與管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身高要求男生不得低於1.68米,女生不得低於1.55米。
6.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舞蹈表演、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考生裸眼視力任何一眼不得低於4.3。
錄取規則:
1.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德、智、體全面考核,按高考成績和專業志願擇優錄取。
2.調檔比例按教育部相關規定執行。
3.我校確定錄取專業時實行分數優先。內蒙古自治區考生的專業安排遵循分數清的原則。
4.所有專業學生入校後的外語學習語種僅限英語。
5. 江蘇省考生學業水平測試選測科目要求請參見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我校招生計劃,文科類、理科類考生選測科目等級要求為BB,必測科目等級要求不低於C級;體育類、藝術類只要求必測科目不低於C級。對進檔的考生採用「先分數後等級」的排序規則錄取。
6.對於有音樂、繪畫、書法等特長考生、國家二級以上(含)技術等級資格運動員以及身體條件較好的考生(如:男生身高1.80米以上,女生身高1.70米以上),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7.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專業: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投檔的考生中,我校根據體育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體育成績低於80分(百分制)原則上不予錄取。
8.舞蹈表演專業:在考生專業考試成績合格,文化考試成績達到生源所在地省級招辦劃定的藝術類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的情況下,德、智、體全面考核,按校考專業考試成績擇優錄取。
9.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在文化考試成績達到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基礎上,根據考生的文化考試成績(摺合百分制)30%及體育專項考試成績70%進行綜合評價,按照項目擇優錄取。
收費標准:
1.學費: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經濟與管理、新聞學、廣告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每生每年5000元;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休閑體育專業每生每年5500元;英語、運動人體科學、應用心理學、運動康復專業每生每年6000元;舞蹈表演專業每生每年10000元。
2.住宿費:每生每年為750、900、1200元不等。

⑷ 北京華嘉體育舞蹈學校是什麼畢業證

北京華嘉體育舞蹈學校屬培訓機構,不能頒發學歷證書。

北京華佳學院是經北京市教委批準的全內日制綜合容性民辦非教育性高等教育機構。 該學院目前擁有三所中學,電子競技學院,舞蹈學院和培訓學院。 學校頒發的證書不具有文憑的性質。


(4)北京市體育教育培訓擴展閱讀:

據北京市教委稱,民辦非教育型大學以文化教育培訓,自學考試,職業培訓和其它職業培訓為教學內容,私立非教育型大學招收學生參加自學考試,並且必須完成國家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規定的所有課程。

可以參加北京教育考試並通過考試以獲得全國認可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證書,私立非教育型學院和大學沒有資格頒發國家認可的學歷證書。

未達到要求的入學分數並且尚未完成省招生部門的招生程序的候選人不能注冊為普通大學生,請考生和家長注意確定普通高等教育與非學位高等教育之間的界限。

⑸ 北京體育大學校內網怎麼打開

這有兩種情況,分為在學校內打開和在學校外打開:
1.學校內打開的話,只要所在區域的ip正確,就只需要輸入 web.bsu.e.cn,就可以打開了
2.但要是在學校以外的區域,就無法打開校內網。

知識延伸:
【簡介】
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為北京體育大學學院之一,其前身是北京體育學院體育系,成立於1953年,是建校最早成立的,2002年更名為教育學院。教育學院是培養中國體育教育和社會體育人才的搖籃,專門培養能在中等以上學校從事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和競賽工作,並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體育管理、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概況】
體育教育專業是學校歷史最悠久,最具體育特色的傳統專業之一。是培養能在中等以上學校從事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和競賽工作,並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體育管理、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社會體育專業是教育學院的特色專業。是培養能在基層社區、體育輔導站、各級俱樂部等社會體育相關單位從事社會體育理論研究、大眾健身指導、運動健身保健咨詢以及社會體育事業的經營管理或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教育學院設有北京體育大學學校體育研究中心、北京體育大學全民健身研究中心、北京體育大學戶外運動中心、籃球教研室、排球教研室、足球教研室、小球教研室、體操教研室、社會體育教研室和體育教育學教研室等教研單位。
目前,教育學院師資隊伍116名,其中,教授20名,佔17%,副教授56名,46.2%;講師:21名,佔17%;有博士生導師12名,碩士導師24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8名,在讀博士7名,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30人,在讀碩士研究生6名。兩個專業在校學生共1625人,約占學校本科學生的35.6%。
經過50多年的積累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摸索實踐,教育學院在人才培養規格上形成了標准高、質量高的鮮明特色;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形成了完善、多樣、富於創新、注重實踐的鮮明特色。培養目標符合體育教育和社會體育發展的要求與需要,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專才。
2002年,教育部舉辦了檢驗辦學質量的全國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該院學生代表北京市參賽,在大小18個項目的競賽中,獲得理論知識類、技術技能類和團體總分一等獎。
學院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和重點課程建設。有兩位教授獲得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獎。《排球》課程已經成為國家精品課程,《乒乓球》課程為北京市精品課程。《體操》、《籃球》課程為學校精品課程。
學院形成了以「科技文化節」和「體育藝術節」為龍頭的特色課余文化生活。同時學院師生緊把時代脈搏,積極投身服務祖國、回報社會的公共公益事業,在社會實踐中發揮專業優勢,體現自身價值。多年來,數次參加國際、國內大型團體操的創編、演出的組織工作。在國慶50周年的群眾遊行方陣中有幾百名該院師生的身影,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好評。在北京市紀念學生軍訓工作20周年的閱兵匯報中,教育學院學生代表北京體育大學取得佳績,2004級學生集體被學校授予「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
教育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學生素質較好、教學管理嚴格、課余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為祖國培養了一大批專業體育人才。目前正努力適應社會需求,逐步加大改革力度,不斷完善自身工作,積極加強國內外交流合作,不斷擴大在國際和國內的影響和知名度,必將在學科建設、精英人才培養上開創新局面,為學校建設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體育大學,為祖國的教育事業、體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鏈接】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網站:http://pe.bsu.e.cn/index.htm

⑹ 北京體育大學的辦學實力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精品課程、4個北京高等學校市級精品課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運動訓練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北京體育大學教學實驗中心
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北京體育大學教學實驗中心、運動人體科學實驗中心 國家精品課程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職稱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獲獎年度 1 排球 葛春林 教授 教育學 體育學 2005 2 運動訓練學 田麥久 教授 教育學 體育學 2006 北京高等學校市級精品課程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職稱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獲獎年度 1 排球 葛春林 教授 教育學 體育學 2004 2 乒乓球 劉豐德 教授 教育學 體育學 2004 3 太極拳 徐偉軍 教授 教育學 體育學 2005 4 運動訓練學 田麥久 教授 教育學 體育學 2006 以上表格資料來源: 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教育始於1953年,它是中國國內最早培養體育專業研究生的最高學府,是全國體育系統中第一所博士學位和第一批碩士學位的授予院校,也是最早被國務院學位辦公室批准為可向海外招收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學校。國家體育總局2002年12月正式批准北京體育大學成立研究生院。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1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省部級優秀重點學科、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行政管理二級學科可授予管理學門類碩士學位,另有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體育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體育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馬克思主義理論、體育學、心理學、臨床醫學
專業學位授權點:體育碩士、藝術碩士和新聞與傳播碩士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擁有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體能訓練與身體機能恢復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運動應激適應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運動訓練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機能評定與基礎分析重點實驗室
國家體育總局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體育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運動營養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09年7月,學校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立項300多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26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181項,其中國家級獎勵8項;出版專著、譯著、教材科普著作數千部。在雅典奧運會備戰中,該校有69名師生直接參加了科技攻關服務工作,為水上、射擊、重競技等項目獲得金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競技成績 截至2009年7月,該校在世界大賽中獲冠軍50餘人次,亞洲大賽中獲冠軍60餘人次,刷新亞洲紀錄10餘人次,在全國正式比賽中獲冠軍600餘人次。特別是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該校自己培養的學生運動員分別取得了1金1銀2銅和4金1銀的優異成績;在校學習的運動員學生也取得了7枚金牌的成績。在雅典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中,學校師生、校友共有163人,佔中國體育代表團總人數的25.75%。
在雅典奧運會男子雙人劃艇500米決賽中,中國選手孟關良、楊文軍奪得金牌。這是中國水上項目在奧運會上所獲得的第一枚金牌。 奧運冠軍冠軍姓名類別鄒凱 第二十九、三十屆奧運會體操、單杠冠軍 鄭李輝 第二十七屆奧運會體操男子團體冠軍 朱啟南 第二十八屆奧運會射擊冠軍 周繼紅 第二十三屆奧運會跳水冠軍 仲滿 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個人佩劍冠軍 張怡寧 第二十八、二十九屆奧運會乒乓球團體冠軍 張小平 第二十九屆奧運會拳擊冠軍 張湘祥 第二十七、二十九屆奧運會舉重冠軍 張娜 第二十八屆奧運會排球冠軍 張軍 第二十七、二十八屆奧運會羽毛球混雙冠軍 張會 第二十一屆冬奧會速滑接力冠軍 張國政 第二十八屆奧運會舉重冠軍 資料來源: 創作成果 在2015年北京大學生舞蹈節展演比賽中,該校體育藝術系《翻身農奴向太陽》節目榮獲群舞類專業組一等獎。
在第二屆全國體育院系學生體育藝術節活動中,該校選送的《翻身農奴向太陽》、《蛻變》和《華靈謠》三個節目在比賽中囊獲舞蹈類、健美操類、體育舞蹈類三個節目組別的「金獎」,同時舞蹈類節目《翻身農奴向太陽》獲得大賽組委會頒發的「最佳表演獎」、《華靈謠》獲得「最佳編創獎」、《蛻變》獲得「最佳技術技巧獎」。 體育期刊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是十六種G8體育類中文核心期刊之一、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北京市全優期刊和全國體育院校優秀學報,是一本集教學、科研、訓練等為一體的體育綜合性學術中文核心期刊。創建於1966年6月,原名《北京體育學院學報》,是由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管,北京體育大學主辦的綜合類體育學術性刊物。
主要內容:體育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體育科研動態、教學、訓練改革以及體育社會學、運動醫學、群眾體育及中國國外體育信息交流等,辟有「專題論壇」「體育人文社會科學」、「運動人體科學與運動心理學」、「體育教育學」、「運動訓練學」等欄目。 館藏資源 截至2012年底,館藏文獻97萬余冊,其中包括部分珍貴的民國體育書刊;有電子圖書50餘萬種,網路資料庫近20個。圖書館與中國國外多所高校圖書館建立合作關系,與中國國內80多所圖書館實現了資源共享。並加入CALIS和BALIS協作組織。

⑺ 北京體育大學是985大學嗎

北京體育大學不是985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中外著名高等學府。

北京體育大學成立於1953年,原名中央體育學院,1956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學院,1993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大學,是全國重點院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並已成功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具有光榮的辦學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辦學基礎,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隸屬國家體育總局。學校位於海淀區信息路,佔地面積1100餘畝,建築面積約45萬平方米,共擁有室內外訓練場館近100個。

學校現設有奧林匹克運動學部、體育與健康學部、人文社科學部3個學部,奧林匹克運動學部下設冰雪運動學院、中國足球運動學院、中國籃球運動學院、中國排球運動學院、中國游泳運動學院、中國田徑運動學院、極限運動學院、馬術運動學院等8個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部下設教育學院、管理學院、心理學院、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學院、體育休閑與旅遊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院、運動醫學與康復學院7個學院;人文社科學部下設馬克思主義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藝術學院、國際體育組織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文化學院、繼續教育學院6個學院。設有附屬競技體育學校1所中等學校。中共國家體育總局黨校、國家體育總局幹部培訓中心、國家體育總局教練員學院設在學校。

學校現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1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省部級優秀重點學科,教育部運動與體質健康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體育總局體能訓練與身體機能恢復重點實驗室等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圖書館藏書120餘萬冊。

學校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重點。現有16個本科專業,分別為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人體科學、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經濟與管理、新聞學、廣告學、應用心理學、英語、表演、舞蹈表演、運動康復、休閑體育、漢語國際教育。擁有教育學、管理學、醫學、藝術學、法學、文學、理學等7個學科門類。擁有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心理學、臨床醫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體育碩士、藝術碩士和新聞與傳播碩士3個專業學位以及體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體育學科整體水平在教育部近10年組織的3次全國學科評估中均名列榜首。

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在校學生萬余名,其中本科生9000餘名,研究生近3000名。近5年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均超過北京地區高校平均就業率水平。

學校始終牢固樹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堅持教育、訓練、科研「三結合」辦學模式和辦學特色,堅持高端化、貫通化、國際化和協同化「四化」人才培養方法,加強體育與教育、科技、文化深度融合,為體育強國、高等教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培養輸送高素質新型體育人才。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近10萬學校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等領域的優秀人才,培養了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優秀體育專家學者、教師、教練員、運動員和管理幹部,為中國體育事業、高等教育事業和奧林匹克運動,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黨和國家、社會各界及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曾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和由國際奧委會授予的「體育與社會責任獎」。學校3任校長鍾師統、馬啟偉、金季春分別榮獲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運動銀質獎章」「體育運動學習和研究獎」和「體育與教育獎」。

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學科發展前沿,主持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150多項,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教育部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28項。《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為體育類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自2012年起,連續5年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市對外開放參觀的重點單位之一,北京體育大學是向世界展示新中國體育成就的重要窗口。建校至今,學校已與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的117所國(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關系,為106個國家培養了留學生10000餘名,其中,阿列克?馬迪申博士2015年當選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席。先後授予克羅埃西亞前總理、克羅埃西亞奧委會主席茲拉特科?馬泰沙博士學位,授予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等8位國際著名人士名譽博士學位,授予國際滑雪聯合會主席吉安?弗蘭克?卡斯帕(GianFrancoKasper)、國際冰壺聯合會主席凱特?凱斯尼斯(KateCaithness)、國際雪車和鋼架雪車聯合會主席伊沃?費里亞尼(IvoFerriani)「名譽教授」稱號。學校依託國際化辦學平台,統籌優質國際教育資源,建立了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方位國際合作培養機制,人才培養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

閱讀全文

與北京市體育教育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