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降低幼兒園事故的發生率培訓心得
一、幼兒園安全防範措施 (一)建立切實可行的安全制度,並嚴格執行 幼兒園安全制度應規范齊全,涵蓋幼兒在園生活、學習的全部安全內容。條文應具體、明確、操作性強。定製度容易,落實制度難,這是我們工作中常有的體會。為了不讓制度成為一紙空文,幼兒園除組織職工學習、將制度公示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專人負責對安全工作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在全園創造處處安全、時時安全的環境。 (二)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 幼兒在園的安全與教師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安全教育應從教師與幼兒兩方面入手。 1.提高教師專業化程度。 ①進行安全知識與技能培訓。內容包括教師一日工作常規、幼兒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方法、消防知識等。 通過培訓,使教師樹立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安全防範意識,掌握有關幼兒安全的基本常識和技能,加強工作規范性,促使幼兒教師的工作水平更趨專業化的騰飛。 ②在案例分析中學習。通過案例分析,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師對安全事故後果的預見性,從而設法避免事故發生。這種用事實教育教師的方法比園長的說教更有說服力。 如案例:中班幼兒在練習平衡,全班幼兒脫了鞋子分成兩隊,一個跟一個走過連續擺放的前後搖晃的平衡台(檯面較光滑),釩釩過平衡台時老師輕輕抓著他的手,結果釩釩還是從平衡台上滑了下來,被前面翹起的平衡台打傷嘴唇,縫了兩針。討論如下: 問題1:這是一起什麼性質的事故? 眾教師:老師在場有意識地照顧了他,這應該屬於意外事故。[在很多教師看來,只要是老師沒有離崗或沒有直接傷害幼兒的事故都是意外事故。] 組織者:什麼叫意外事故?先理解「意外」一詞。[一片議論] 部分教師:意外事故即意料之外的事故。 組織者:這個活動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老師能否意料到?[一陣沉默] 教師1:老師應該想到幼兒穿著襪子走在平衡台上會滑倒。 教師2補充: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走平衡台了,老師更應該有這種經驗。 教師3:老師扶著他說明老師怕他摔跤,應該說老師已經預計到了可能出現的結果。 組織者:在能夠預料到可能出現的情況和結果下發生的安全事故,准確地說屬於意外事故嗎?請大家思考。 問題2:這起事故的問題出在哪? 教師1:平衡台不能按前後搖晃的方向擺,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難度大大,幼兒很難踩准平衡台的中心位置。 教師2:兩組平衡台同一種擺法,沒有難度區別,沒有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 問題3:這起事故是否可以避免?[議論紛紛] 有的教師認為可以避免,有的教師認為難以避免。 問題4:怎樣做就可以避免這起事故?[討論熱烈] 組織者:既然有這么多辦法,回到剛才的問題,這起事故可避免嗎? 這時,教師們都認為這起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2.對大眾幼兒進行創造性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及相關能力培養。 對於幼兒的安全教育應從認知與行為兩方面入手,並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率的目的。 (1)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安全教育並非說教式教育,對於幼兒而言,很多安全事故是他(她)沒有見過更沒有經歷過的空間,沒有經驗可談,較為抽象。但是,又不能等幼兒經歷之後自然成為直接經驗。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別人的經歷中獲得間接經驗。我們可以將有關安全事故的圖片張貼於班上,引導幼兒討論圖上會出現什麼不安全的後果,怎樣才可以避免危險,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幼兒的安全防範意識,而且還可以提高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圖片形式的安全教育比簡單說教留給幼兒的印象更深。如果幼兒身邊有安全案例,要迅速抓住進行討論,以事實說明問題,教育幼兒引以為戒。 (2)安全常識及自救方法的教育。教師可在幼兒園的公共區張貼一些適合幼兒掌握的標記,如「119」「安全通道」「禁止跳下」「嚴禁觸摸」「禁止玩火」「不喝生水」等,以引導幼兒的正確行為。
2. 幼兒意外事故的預防和急救培訓體會
幼兒園的幼兒年齡小,自我保護能力差,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傷害事故。為了保證孩子在幼兒園期間的安全,我園除了做好各項預防保護措施、教育孩子進行自我保護以外,還要求教師必須有一定的意外傷害迅速騰空急救知識和技能。針對這一情況,近日,我園特地組織開展了一次幼兒意外傷害急救知識的中眾多創造培訓。我園的保健醫生在此次培訓中主講了幼兒園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幼兒意外傷害空間的發生,以及幼兒常見的幾種傷害事故如何處理,如:流鼻血、鼻入異物、燙傷、表皮挫傷、扭傷、碰傷、腹痛、嘔吐、驚厥等。通過培訓,教師們都紛紛表示,以後除了做好安全預防工作,也知道了該如何更科學地處理孩子的意外傷害,真是一次受益非淺的學習啊!
3. 幼兒園常見意外傷害有哪些,及應急對策
一、燒傷的緊急處理
1、孩子燒傷時有衣物附著在患處,要剝去附著物。如衣物貼在兒童的皮膚上, 千萬不能強行撕下。
2、用冷水沖洗冷卻患處 15 分鍾左右或用冰塊敷患處。 3、不要用任何葯膏或葯水去塗患處,只能用無菌紗布覆蓋所有的患處,避免感 染。
4、將孩子的燒傷部位抬高,使患處的血流減少。
5、如果傷較嚴重,就要將孩子平躺在床上,並抬高兒童的下肢,讓兒童的頭部 傾向一側,以保證血流嚮往內的重要器官,防止兒童休克。
二、碰傷
1、孩子受到的碰擊不是很嚴重,患處沒有出現腫脹或活動困難等症狀,可以在 皮膚的淤血斑處進行一小時左右的冷敷。
2、如果傷口出血,要用一塊消毒的棉墊或衛生紙壓迫傷口十分鍾以上。如果 傷口不大,在止血後,用冷開水洗干凈患處,用創可貼蓋住患處。
3、如果傷口較大,或碰擊物可能帶有破傷風桿菌,應當馬上帶孩子去醫院對傷 口進行處理,必要時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以防止破傷風的發生。
4、如果症狀較重,患處出現腫脹或活動困難,或碰傷的部位是頭部或胸部, 尤其是出現了頭暈、嘔吐、意識喪失、耳鼻有淡黃色的液體或血流出時,必須立 即將孩子送去醫。
4. 幼兒園意外事故反思
案例1:幼兒園里,大(四)班的幼兒戶外散步結束後,陸續進入到午睡室准備午睡。一個男孩在自己的床上,邊脫-衣服邊蹦跳,一不小心,摔倒在床上,左邊的耳朵邊被床的護板撞傷了,裂了一個小口子,流出很多血。男孩大哭起來。當班老師發現孩子出事了,立即打電話給園長和保健醫生。園長接到電話,火速來到班上,保健醫生又仔細地查看了孩子的傷情,對傷口進行了簡單的止血處理,隨即帶著男孩去醫院治療。同時聯系了家長,請醫生通過電話向家長說明了處理的方法:葯物治治療或縫針。家長接受了醫生的建議,選擇在男孩的耳朵裂口處縫兩針的治療方案。隨後,園領導和當班老師又帶著營養品到幼兒家中進行探望,並向家長說明了事情發生的經過。家長表示理解,友好地接受了園方的誠懇歉意,最終事件得到了解決。 案例2:幼兒園的戶外場地,一位幼兒在自由活動時和同伴追逐奔跑,跌倒在地,牙齒被磕松動,滿口是血。意外發生後,園方帶幼兒迅速前往一家知名大醫院就診,傷情得到了及時的治療,醫生為幼兒受傷牙齒按上護套。園方承擔了治療的費用,並且根據醫生說的受損牙齒一段時間內不要咀嚼硬的食物的建議,專門為這名幼兒制定了單獨的營養食譜,為他提供松軟可口、方便咀嚼、易消化的飯菜和點心,帶慰問金到幼兒家中探望。剛開始,家長非常氣憤,態度很生硬。一周下來,漸漸地感受到園所真誠、細致、暖心的服務,舒展了眉頭…… 以上敘述的兩個案例真實地發生在我園,把它們呈現出來給大家,以例警示:幼兒園肩負著保護幼兒生命安全的重大責任。
5. 幼兒意外事故的預防和急救培訓體會怎麼寫
幼兒園的幼兒年齡小,自我保護能力差,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專意外傷害屬事故。為了保證孩子在幼兒園期間的安全,我園除了做好各項預防保護措施、教育孩子進行自我保護以外,還要求教師必須有一定的意外傷害迅速騰空急救知識和技能。針對這一情況,近日,我園特地組織開展了一次幼兒意外傷害急救知識的中眾多創造培訓。我園的保健醫生在此次培訓中主講了幼兒園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幼兒意外傷害空間的發生,以及幼兒常見的幾種傷害事故如何處理,如:流鼻血、鼻入異物、燙傷、表皮挫傷、扭傷、碰傷、腹痛、嘔吐、驚厥等。通過培訓,教師們都紛紛表示,以後除了做好安全預防工作,也知道了該如何更科學地處理孩子的意外傷害,真是一次受益非淺的學習啊!
6. 小班幼兒防恐怖襲出教育活動總結
北小防恐防暴演練活動總結 加強防恐應急演練 提升師生安全意識 ---北小防恐防暴應急演練總結 為了讓全體師生對已有防恐防暴知識進行運用和驗證,提高師生處置突發暴力事件的應急能力,加強師生防恐防暴工作,5月21日下午,我校舉行了一場校園防恐防暴應急演練,全校師生870餘人參加了演練活動。 下午3時,演練准時開始。一名由教師扮演的恐暴分子,以領導檢查工作的名義騙過門衛進入校園,拔刀砍傷正在上體育課的學生。 學校保安發現學生遭恐怖暴力襲擊,立即拉響警報,並和正在上課的教師一起極力阻止恐暴分子對學生的傷害,同時對恐暴分子進行勸說、交涉,盡全力保護好學生的安全。 聽到警報後,校長謝波第一時間撥打「2301110」向北外派出所報警。負責安全的領導孫書記立即發出通知:「全體師生注意,學校發生了恐怖暴力襲擊,請室外的同學盡快返回教室躲避。請各班班主任、科任老師快速到教室,關閉門窗,做好防護工作,切實保護好學生。」 得知險情後,所有防暴組成員持器械立刻趕到暴恐分子聚集點,與恐暴分子展開搏鬥,與之周旋、交涉,爭取適當機會制服暴恐分子,或盡量想辦法拖延時間,等待警察救援。正在上體育課的學生迅速返回教室躲避。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立即趕到教室,同上課教師一道,指揮學生緊閉門窗,用課桌、木櫃頂住門窗,防止暴恐分子破門窗而入。其他教師立即到就近樓道口,指揮室外學生有序回教室躲避,保守教 學樓各樓道口,阻止暴恐分子進入教學樓。最後,北外派出所警察及時趕到,與學校保安、教師齊心協力,最終制服恐暴分子並帶走。 暴恐分子帶走後,校長宣布演練結束,並總結:「老師們、同學們,經過學校應急處置,暴恐分子已經被成功制服,希望全體師生以此次演練為契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保護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提高自己面對恐怖襲擊時的應變能力和生存能力。」 學校高度重視此次演練活動,演練前,精心制定演練方案,召開了全體教職工大會,對各項應急措施進行了周密部署。此次演練活動也得到了北外派出所的大力支持和全方位的指導。 此次演習考驗了保安的警惕性,讓師生對防暴事件的應急程序、逃生方法有了切身的體會。通過此次防恐防暴演練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了教職員工的防暴意識與處理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檢驗了學校安全防範工作的實效性,進一步確保了校園環境的和諧穩定。 通川區北外鎮中心校 2014年5月23日 附圖片資料(見後): 篇二:防恐防暴演練總結
防恐防暴演練總結 為對幼兒生命安全高度負責,提高幼兒園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和逃生能力,培養師生對於危險情況的緊急處置能力。我校組織了一次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本次緊急疏散演練主要針對全校學生及全體教職員工。首先,學校認真研究、部署、精密策劃了該活動的相關事宜,根據實際,制定了《反恐防暴應急預案》,成立了演習領導小組,由總指揮、報警組、疏散引導組、防護、救護組、應急工作小組組成。其次,演練前組織全體教職工學習該預案,要求全體教職工要提高安全意識,人人進入狀態,認真做好安全引導工作。第三,召開預備會,分好角色,力爭演練活動中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演練真實。第四,各班教師提前對學生進行有關安全知識、逃生技能的教學活動,確保演練活動安全、順利地開展。 1、整個演習准備充分,指揮得當,行動快速。 2、通過這次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使學校師生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合理有序地疏散,全面提高應對暴力事件的能力,使孩子們能夠正確應對意外事故的發生。 3、提高了全體教職工的安全意識,也提醒了我們在任何時刻都不能放鬆對安全工作的重視,演練達到了預期效果。 4、演練後的學生安撫工作做得比較好,各班都進行了總結,找出了不足,做到了有方案、有實施、有總結。 篇三:啟智幼兒園防暴反恐安全演練資料 啟智幼兒園防暴反恐安全演練方案 針對日前我國一些地方連續發生了多起在校師生受到嚴重傷害的惡性事件,我園將開展安全教育及緊急情況安全疏散演練活動,提高師生安全意識,提高師生在遇到歹徒行凶等突發事件時的應變能力,提高教師及各部門間的協同能力,提升幼兒園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增強全園師生逃生能力,制定幼兒園門口反恐安全演練疏散演練方案如下: 一、 演習時間、參加人員 1.時間:2014年10月21日 10:25-10:55 2.參加人員:全體員工、幼兒 3.現場分工: (1)總指揮:梁雪梅 (2)副指揮:賴世珍 4.疏散防護:賴世珍 二、准備工作
1.各班教室備好相關葯物 2.組織師生熟悉場地,明確分工,師生知道逃離路線,教育幼兒有序逃離,防止踩踏事故發生。 3.有關安保器材 三、演練過程 1.老師帶孩子在園操場進行早操,持刀歹徒出現。 2.值班老師快速喊話,門衛急忙備好辣椒水、鋼叉等,各班老師按指定要求跑回教室,副指揮撥打110報警,注意觀查各幼兒安全。 3.門衛、總指輝、值班老師與歹徒周旋。 4.幼兒、老師迅速撤離。 5.最終把歹徒制服。 四、幼兒逃生路線 歹徒一出現,教師馬上帶領孩子跑回一樓教室並快速拉下卷砸門定好,不讓歹徒進入。 五、演練後檢查 1.檢查幼兒身體情況和心理承受的能力,以及幼兒在逃生中受的傷。 2.收集教師對本次演練的好建議,並總結。 六、其它事宜 1.演練前的安全教育 組織紀律教育:班主任老師要求幼兒,嚴格遵守活動紀律,在活動過程中,絕不允許以個人的喜好,隨意亂跑,自己選擇路線。嚴禁說話、嬉戲、打鬧,嚴禁奔跑搶先。 七.對預發事故的估計和應急措施 主要防止幼兒在撤離時發生擁擠而踩踏事故。採取的措施是: 1. 組織疏散的老師立即向幼兒喊話,並阻止周圍或後面的幼兒繼續向事發地點涌進。 2. 如發生踩踏事故,老師對備踩傷、擠傷的幼兒進行緊急施救,處理不了及時送進醫院治療。 3. 視情況決定是否停止演練。
7. 幼兒在幼兒園發生事故反思怎麼寫
幼兒園應急領導小組提議幼兒戶外活動場地全面軟化,定期檢查大型玩具是否牢固,是否有存在危險尖角,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孩子活動時,教師不得坐著或閑談,要選擇便於監護的適宜位置,隨時走動巡視,謹防意外。尤其是體育活動和幼兒的自由活動,更容易出事故。所以幼兒園的安全工作應做到時時處處警惕,警鍾長鳴。 (一)在園外集體活動時,一旦發生幼兒摔傷或跌傷,應立即與園領導聯系,情況嚴重需要及時搶救的需在第一時間報120。園領導應在第一時間趕到搶救場所或醫院,組織處理有關工作 (二)現場應立即由隨去的幼兒園保健老師進行現場的急救,對出血的部位進行及時的包紮,如有骨折現象的,應將幼兒進行平躺,盡量減少移動。 (三)及時通知家長趕往醫院,以便告之醫生,幼兒的詳情及用葯情況,配合醫院進行搶救及治療。 (四)做好事故善後處理工作。包括及時與有關保險公司聯系索賠事項,家長或親屬的安慰工作等。幼兒園要將事發經過、原因分析、處理結果及應吸取的教訓、今後改進工作的措施等形成書面報告。根據事件的不同性質和程度,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情況,並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指導,嚴格按上級指示妥善解決好事件的善後工作。 (五)馬上召集緊急會議,研究事件處理事宜和遏制事件的不良發展,盡量減少損失。
8. 幼兒園常見及突發性事故及急救技能小結
一、碰傷。 基於孩子的身體發育特點,碰傷多數都是頭部。2—4 歲孩子頭顱占整個身體比重的四分之 一,跌倒後頭先著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沒有破皮,可迅速採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繼續出血,以達到止血、消腫的目的。具體操作方法為:用保鮮袋、毛巾包上冰塊,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鍾。如果有破皮要先清洗創口並檢查傷口深度,一般淺表性破皮處理用生理鹽水清創,然後貼上創口貼,這樣,沒有刺激感。孩子跌倒後會因為驚慌、疼痛,基本上都大哭不止了。葯物刺激可免則免吧。" 二、跌傷。 這個要注意孩子創傷部位和孩子跌倒損傷後的反應,一般的小傷參照碰傷處理。如果發現孩子跌倒後,有一次性意識喪失,幾秒十幾秒後才有反應,應該注意觀察,有無嘔吐、嗜睡等。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立刻將孩子平送往醫院檢查處理,嚴重跌傷昏迷醒來後,觀察護理時應每隔一小時叫醒孩子一次或遵從醫囑。 三、骨折。 骨折的孩子孩子跌倒後,一般會身體某部位著地,並且不能立刻爬起來。老師要了解著地部位及當時詳情,不要牽拉或強行抱起孩子,讓他自己試著起來,並注意觀察受傷部位,如腿部、腳等部位發生骨折。 根據外傷暴力程度又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骨折。患兒受傷後未經急救包紮前不要輕易搬動肢體尤其是受傷的肢體,以免引起骨折移位,損傷的血管或神經引起大出血。 對於閉合性骨折先用棍棒或木版固定受傷的部位再及時送到醫院處理。 對開放性骨折先在傷口處覆蓋消毒過的敷料或紗布包紮傷口止血後再送往醫院。 四、燙傷。 冬季孩子穿衣服較多,燙傷機會少一點,特別是廣東等華南地區,夏秋春三季就要注意防止燙傷。 (1.)開水提前灌入保溫桶內,夏季桶蓋不要蓋嚴,保持水溫在35 度—40 度左右即可。 (2.)夏季廚房燒的菜湯、稀飯、豆漿、牛奶燒開後應該在飲用前晾一會,再分發給各班。 (3.)各班老師保持進餐前孩子良好秩序,播放輕松音樂等待開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開飯時應事先把碗分發到桌子中間,然後分別將飯盛到碗內容量三分之 二,感覺溫度可以,再請孩子輕輕端在自己面前就餐。如果發生燙傷,不要驚慌,立即脫離燒燙傷源,立即用冷水浸沖局部降溫,隨即脫掉被熱源浸透的衣服,再用清潔紗布覆蓋傷面,以防污染。輕度燒(燙)傷用燒傷膏塗擦局部。燒(燙)傷面積較大,不要隨便塗葯,可用消毒紗布或干凈床單、衣服包裹,送往醫院治療。 五、口腔、鼻腔、耳道、**異物處理。 (1.)口腔異物。由於孩子神經系統不盡完善,調解機制較差,如果沒有好的進餐習慣和秩序,吃飯講話、打鬧、不專心,容易將魚刺、雞骨等卡在咽部。發生這種情況後老師不要用土方法讓孩子吃口飯,或喝口醋等強行咽下,這樣會劃傷食道,引起其他疾患。老師應詳細了解情況,讓孩子張開嘴仔細察看,或帶到保健室處理,用鑷子將卡在咽部的刺取出。 (2.)氣管異物。孩子有時會將比較小的物品放在口腔里含著玩,一不留神或講話時突然卡到氣管里,這時,教師要迅速將孩子倒提起來,雙手提住孩子小腿,拍打背部令其咳嗽、嘔吐出來。這種情況非常危險,有時瞬間就會奪去孩子生命。應當邊救治邊請保健醫生,並及時送往醫院。 (3.)孩子有時也會模仿別人流鼻血塞棉球現象,將能夠填入的紙球、黃豆等物品塞進鼻腔、耳朵。小女孩看到母親上廁所換衛生巾,她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大人越躲閃,她越好奇,也找塊紙模仿疊成一個小塊塞到屁股里。這樣的例子很多,發現後一定要請醫生及時處理,不可大意。 六、孩子走失。 孩子情緒變化很大,有時因為到班上與老師小朋友交往中發生不愉快,或因父母早上來園時沒有講好條件,送到班上後趁老師不注意,也會返回去找爸爸媽媽。或者在一日活動中某一時刻在院中玩耍,出於好奇從大門口溜走。要教育孩子懂得發生問題求助於老師解決,老師是孩子最信賴的人;牢記父母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單位,自己所在的幼兒園名字;孩子無論在教室,還是在院中游戲,應該始終在老師的視線之中。出去散步回教室,老師都應該及時清點人數,以便能及時發現問題。特別要強調的是外出散步參觀,要善於組織管理孩子,倆人手拉手排成隊,能力差的孩子要和班上能力發展好的孩子手拉手。出發前講清楚紀律要求、教學目的要求。一般 40 個孩子 2----3 名老師帶隊才能離開幼兒園。外出參觀、散步觀察前,教師要事先了解散步的環境,周圍的建築環境,設計好路線,然後才能組織孩子外出,一個老師在最前面,一個老師善後,步伐不能太快,壓住排頭的速度,並隨時清點人數。老師引導孩子觀察時要隨時掌握孩子的興趣反應等。安排外出參觀安全第 一,不可掉以輕心。 七、服錯葯。 應立即催吐,方法有立即喝生蛋清、牛奶、稠米湯或豆漿之類的東西,初步處理後立即送往醫院進一步處理,在送醫院的同時要將誤服葯的葯瓶帶上,供醫生搶救用葯參考。 八、觸電應急。 處理方法:發生觸電後,立即使患兒脫離電源,關閉電門或用干木棒等非導電物將肢體與電源接觸分開。要分秒必爭,電流通過人體時間越長損傷越嚴重。如果兒童倒在電線上或手拉著電線,一時無法找到電源開關,可用木板、凳子拉開電源或用繩子、衣服擰成帶子,套在兒童的身上拉離電源,立即檢查患兒呼吸、心跳,馬上進行人工呼吸。 九、鼻出血。 原因:由於幼兒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較豐富,易擴張若受外傷或常挖鼻孔、打噴嚏,天氣乾燥時都可致使鼻血管破裂而易出血。 處理方法:若搞不清楚孩子的哪側鼻出血時用食指和拇指兩個手指捏緊幼兒鼻的兩側鼻翼讓孩子用口呼吸,按壓2-5分鍾後即可止血,然後用干凈的毛巾幫其清洗干凈。對經常鼻出血的孩子讓家長在孩子易出血的那個鼻孔擦些紅黴素眼葯膏同時不斷提醒幼兒不要挖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