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常見及突發性事故及急救技能小結
一、碰傷。 基於孩子的身體發育特點,碰傷多數都是頭部。2—4 歲孩子頭顱占整個身體比重的四分之 一,跌倒後頭先著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沒有破皮,可迅速採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繼續出血,以達到止血、消腫的目的。具體操作方法為:用保鮮袋、毛巾包上冰塊,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鍾。如果有破皮要先清洗創口並檢查傷口深度,一般淺表性破皮處理用生理鹽水清創,然後貼上創口貼,這樣,沒有刺激感。孩子跌倒後會因為驚慌、疼痛,基本上都大哭不止了。葯物刺激可免則免吧。" 二、跌傷。 這個要注意孩子創傷部位和孩子跌倒損傷後的反應,一般的小傷參照碰傷處理。如果發現孩子跌倒後,有一次性意識喪失,幾秒十幾秒後才有反應,應該注意觀察,有無嘔吐、嗜睡等。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立刻將孩子平送往醫院檢查處理,嚴重跌傷昏迷醒來後,觀察護理時應每隔一小時叫醒孩子一次或遵從醫囑。 三、骨折。 骨折的孩子孩子跌倒後,一般會身體某部位著地,並且不能立刻爬起來。老師要了解著地部位及當時詳情,不要牽拉或強行抱起孩子,讓他自己試著起來,並注意觀察受傷部位,如腿部、腳等部位發生骨折。 根據外傷暴力程度又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骨折。患兒受傷後未經急救包紮前不要輕易搬動肢體尤其是受傷的肢體,以免引起骨折移位,損傷的血管或神經引起大出血。 對於閉合性骨折先用棍棒或木版固定受傷的部位再及時送到醫院處理。 對開放性骨折先在傷口處覆蓋消毒過的敷料或紗布包紮傷口止血後再送往醫院。 四、燙傷。 冬季孩子穿衣服較多,燙傷機會少一點,特別是廣東等華南地區,夏秋春三季就要注意防止燙傷。 (1.)開水提前灌入保溫桶內,夏季桶蓋不要蓋嚴,保持水溫在35 度—40 度左右即可。 (2.)夏季廚房燒的菜湯、稀飯、豆漿、牛奶燒開後應該在飲用前晾一會,再分發給各班。 (3.)各班老師保持進餐前孩子良好秩序,播放輕松音樂等待開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開飯時應事先把碗分發到桌子中間,然後分別將飯盛到碗內容量三分之 二,感覺溫度可以,再請孩子輕輕端在自己面前就餐。如果發生燙傷,不要驚慌,立即脫離燒燙傷源,立即用冷水浸沖局部降溫,隨即脫掉被熱源浸透的衣服,再用清潔紗布覆蓋傷面,以防污染。輕度燒(燙)傷用燒傷膏塗擦局部。燒(燙)傷面積較大,不要隨便塗葯,可用消毒紗布或干凈床單、衣服包裹,送往醫院治療。 五、口腔、鼻腔、耳道、**異物處理。 (1.)口腔異物。由於孩子神經系統不盡完善,調解機制較差,如果沒有好的進餐習慣和秩序,吃飯講話、打鬧、不專心,容易將魚刺、雞骨等卡在咽部。發生這種情況後老師不要用土方法讓孩子吃口飯,或喝口醋等強行咽下,這樣會劃傷食道,引起其他疾患。老師應詳細了解情況,讓孩子張開嘴仔細察看,或帶到保健室處理,用鑷子將卡在咽部的刺取出。 (2.)氣管異物。孩子有時會將比較小的物品放在口腔里含著玩,一不留神或講話時突然卡到氣管里,這時,教師要迅速將孩子倒提起來,雙手提住孩子小腿,拍打背部令其咳嗽、嘔吐出來。這種情況非常危險,有時瞬間就會奪去孩子生命。應當邊救治邊請保健醫生,並及時送往醫院。 (3.)孩子有時也會模仿別人流鼻血塞棉球現象,將能夠填入的紙球、黃豆等物品塞進鼻腔、耳朵。小女孩看到母親上廁所換衛生巾,她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大人越躲閃,她越好奇,也找塊紙模仿疊成一個小塊塞到屁股里。這樣的例子很多,發現後一定要請醫生及時處理,不可大意。 六、孩子走失。 孩子情緒變化很大,有時因為到班上與老師小朋友交往中發生不愉快,或因父母早上來園時沒有講好條件,送到班上後趁老師不注意,也會返回去找爸爸媽媽。或者在一日活動中某一時刻在院中玩耍,出於好奇從大門口溜走。要教育孩子懂得發生問題求助於老師解決,老師是孩子最信賴的人;牢記父母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單位,自己所在的幼兒園名字;孩子無論在教室,還是在院中游戲,應該始終在老師的視線之中。出去散步回教室,老師都應該及時清點人數,以便能及時發現問題。特別要強調的是外出散步參觀,要善於組織管理孩子,倆人手拉手排成隊,能力差的孩子要和班上能力發展好的孩子手拉手。出發前講清楚紀律要求、教學目的要求。一般 40 個孩子 2----3 名老師帶隊才能離開幼兒園。外出參觀、散步觀察前,教師要事先了解散步的環境,周圍的建築環境,設計好路線,然後才能組織孩子外出,一個老師在最前面,一個老師善後,步伐不能太快,壓住排頭的速度,並隨時清點人數。老師引導孩子觀察時要隨時掌握孩子的興趣反應等。安排外出參觀安全第 一,不可掉以輕心。 七、服錯葯。 應立即催吐,方法有立即喝生蛋清、牛奶、稠米湯或豆漿之類的東西,初步處理後立即送往醫院進一步處理,在送醫院的同時要將誤服葯的葯瓶帶上,供醫生搶救用葯參考。 八、觸電應急。 處理方法:發生觸電後,立即使患兒脫離電源,關閉電門或用干木棒等非導電物將肢體與電源接觸分開。要分秒必爭,電流通過人體時間越長損傷越嚴重。如果兒童倒在電線上或手拉著電線,一時無法找到電源開關,可用木板、凳子拉開電源或用繩子、衣服擰成帶子,套在兒童的身上拉離電源,立即檢查患兒呼吸、心跳,馬上進行人工呼吸。 九、鼻出血。 原因:由於幼兒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較豐富,易擴張若受外傷或常挖鼻孔、打噴嚏,天氣乾燥時都可致使鼻血管破裂而易出血。 處理方法:若搞不清楚孩子的哪側鼻出血時用食指和拇指兩個手指捏緊幼兒鼻的兩側鼻翼讓孩子用口呼吸,按壓2-5分鍾後即可止血,然後用干凈的毛巾幫其清洗干凈。對經常鼻出血的孩子讓家長在孩子易出血的那個鼻孔擦些紅黴素眼葯膏同時不斷提醒幼兒不要挖鼻孔。
Ⅱ 幼兒園燙傷總結
安全、教育與管理的重要。 沒有範文。 以下供參考, 主要寫一下主要的工作內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績,最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總結就是讓上級知道你有什麼貢獻,體現你的工作價值所在。 所以應該寫好幾點: 1、你對崗位和工作上的認識 2、具體你做了什麼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動腦子去解決的。就算沒什麼,也要寫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你如何通過努力解決了 4、以後工作中你還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實哪些知識 5、上級喜歡主動工作的人。你分內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備,即事前准備工作以下供你參考: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評價、總分析,分析成績、不足、經驗等。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總結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實事求是,成績基本不誇大,缺點基本不縮小。這是分析、得出教訓的基礎。 2.條理要清楚。語句通順,容易理解。 3.要詳略適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寫作時要突出重點。總結中的問題要有主次、詳略之分。 總結的基本格式: 1、標題 2、正文 開頭:概述情況,總體評價;提綱挈領,總括全文。 主體:分析成績缺憾,總結經驗教訓。 結尾:分析問題,明確方向。 3、落款 署名與日期。
Ⅲ 幼兒園小朋友燙傷了怎麼處理
Ⅰ度燙傷與緊急處理僅有皮膚表皮的燙傷,皮膚紅腫刺痛,無水泡。緊急處理:迅速用流動的清水沖30分鍾左右,可減輕燙傷程度、減弱紅腫程度、舒緩疼痛。然後用燙傷膏塗抹,並用紗布包紮,防止寶寶抓破,造成感染。
深Ⅱ度:此時泡破了,破潰的基底呈紅白相間的顏色,並滲出血和其他液體。緊急處理:不建議清水沖洗,切不可在創面上塗紫葯水或膏類葯物,影響病情況觀察與處理。,應馬上去醫院。
注意事項:如果幼兒穿著衣服被熱水澆濕時,應立即用冷水由衣服表面沖下,或者將覆蓋著衣服的患部直接放入盛滿水的浴缸里,等患部確實冷卻後再脫掉衣服。若脫衣服時有一部分粘在皮膚上,千萬不可強行脫下,保持現狀即可,等待醫生處理。
幼兒教師如何處理幼兒受到傷害的突發事故:幼兒園是不分上課和下課的,如果孩子出事的時候老師並沒有擅離職守,那麼說明至少老師不是玩忽職守,在幼兒園里,磕磕撞撞是難免的,可能是摔得不巧,其他的孩子也是孩子,自然不能負責,家長多多少少應該負一些連帶責任的,但責任不會很大,如果你已經保了幼兒60元的住院保險和50元的意外保險的話,應該可以報很多錢的,自己其實用不了多少錢,其實在幼兒園里,孩子的監護人仍然是家長,老師不是臨時的監護人,所以家長可能很奇怪為什麼孩子送到幼兒園去出了事還要我負責,但這是法律規定的,就像我上面說的另外孩子的家長要負連帶責任一樣,所以對於你孩子的傷害,你作為監護人也是有一定責人的,教師如果沒有違反職責,沒有作出越權的事情,事情發生時也處理得當的話,應該是不用負責的。你可以和園長商量,將部分責任歸咎於幼兒園,讓幼兒園作出適當賠償,而不是針對教師本人。
Ⅳ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燙傷了怎麼辦》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2、了解簡單的預防和自專救的方法。
二、屬活動課時:1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孩子學習如果燙傷了應怎樣做緊急的處理。
難點:看圖解說
四:活動准備:
演示儀、收集皮膚燙傷的圖片。
五:活動過程:
1、導入語:
這個圖片上的寶寶怎麼啦?你都看到了些什麼?並提問你被燙傷過嗎?燙傷之後是什麼感覺?
2、進入主題:
a、觀察圖片你看到了什麼?自己先說一下。然後教師總結:不限新燙傷時,不要慌張,可以這樣做:(1、立即用冷水沖洗燙傷的部位。2、用冷水沖之後,如果沒有合適的葯物,可以在紅腫處塗點醋、牙膏等。3、如果燙傷得很嚴重,沖水的同時剪掉衣物。千萬不要撕拉衣服,以防燙傷的皮膚被一起撕脫。)並提問:(1)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 (2)這些東西會怎麼會把我們燙傷的?(3)幼兒園哪些東西可能會燙傷我們?
b、安全預防很重要:
皮膚燙傷了會很疼,我們一定要小心。我們平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可以先讓孩子觀察圖片並結合自己說一說。
3、教師總結並教育孩子記牢這些急救的措施和預防知識!
Ⅳ 幼兒園大班燙傷了,怎麼辦安全教育活動教案
小朋友最聽老師的話了,只要講個故事就行了
Ⅵ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教燙傷了,怎麼辦
假如寶寶不慎被燙傷,媽咪也不要急得不知所措,學會正確的處理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Ⅰ度燙傷與緊急處理僅有皮膚表皮的燙傷,皮膚紅腫刺痛,無水泡。緊急處理:迅速用流動的清水沖30分鍾左右,可減輕燙傷程度、減弱紅腫程度、舒緩疼痛。然後用燙傷膏塗抹,並用紗布包紮,防止寶寶抓破,造成感染。後遺症:如果面...積較小,一般不用去醫院治療,處理得當也不會留下難看的疤痕。 Ⅱ度燙傷與緊急處理淺Ⅱ度:皮膚起泡,非常疼痛。緊急處理:因為起泡了,如果直接用清水沖洗,反而易把泡弄破,造成感染,加重傷勢。應該將患部放入盛有冰水的洗臉盆內,再打開自來水流入臉盆,使患部冷卻。只要冷卻20-30分鍾即可舒緩疼痛,並可防止皮膚深層組織受到破壞。待傷口確實冷卻後,再用消毒紗布覆蓋以防細菌感染,然後馬上去醫院進行處理。 深Ⅱ度:此時泡破了,破潰的基底呈紅白相間的顏色,並滲出血和其他液體。緊急處理:不建議清水沖洗,應馬上去醫院。後遺症:會留下疤痕。注意事項:如果寶寶穿著衣服被熱水澆濕時,應立即用冷水由衣服表面沖下,或者將覆蓋著衣服的患部直接放入盛滿水的浴缸里,等患部確實冷卻後再脫掉衣服。若脫衣服時有一部分粘在皮膚上,千萬不可強行脫下,保持現狀即可,等待醫生處理。如果皮膚起泡,千萬不要自行挑破,應讓醫生進行處理。 Ⅲ度燙傷與緊急處理 Ⅲ度燙傷深及皮下組織,皮膚會變白、發硬,甚至焦黑,不過卻沒有痛的感覺,因為皮膚被燒死,神經細胞被破壞。緊急處理:馬上去醫院。後遺症:有較深的傷疤,嚴重者可造成皮膚皺縮、關節活動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