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繼續教育與培訓發展

繼續教育與培訓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21 21:55:43

1. 培訓與繼續教育是什麼關系

繼續教育實質是終身教育,活到老學到老;培訓是對增長某一技能的集中學習。

2. 廣州工商學院繼續教育與培訓,好不好。

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2012年高技+大專類招生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和招收留學生資格,面向省內外招收國家任務生的省屬全日制民辦普通高等專科院校,2005-2011年,連續7年被授予「廣東高等職業教育(民辦)競爭力10強單位」,並於2010年被授予「2010年中國十大知名品牌民辦院校」。
學院現有兩個校區,其中廣州校區地處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海布,依山傍水,環境優美;三水校區位於佛山市,緊鄰三水范湖開發區綜合服務中心和企業孵化區。校園總面積1413.95畝,校舍面積達34.16萬平方米。學院辦學條件優越,教學設施完備,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3945.82萬元,圖書館藏書(紙質)64.91萬冊,電子圖書32.1萬冊。學院擁有一支高規格、高素質、結構合理的專兼職教學團隊,其中專任教師564人,高級職稱教師173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學位教師264人。
與我院合作的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創辦於1978年,隸屬於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是國家重點高級技工學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第一批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示範基地、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指定場地,與其合作開辦了"高級技工+成人大專"雙學歷教育,開設專業及專業方向17個。
學院根據廣州花都地區以信息產業、汽車產業、現代製造業為支柱產業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以及市場需求,設立有汽車工程、工商企業管理、計算機工程、皮革設計及藝術類等5大系別18個專業。

3. 小學教師晉升和發展路徑如何培訓和繼續教育的機會怎麼樣

在鄉村中小學任教20年以上取得高級教師職稱、或在鄉村中小學任教30年以上取得正高級教師職稱的教師,學校沒有相應崗位空缺的,可分別按人社部門核準的副高級、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數量的20%超崗位聘用。

按照鄉村教師評審條件申報並取得高級職稱的教師,原則上應在鄉村學校聘任,聘任5年內流動到非鄉村教師崗位的,應重新評聘。因組織安排援藏援疆援青等教師,在受援地取得高一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援派期滿經考核合格,返回後由派出單位直接聘用,沒有相應崗位空缺的,可超崗位聘用。

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取得合格教師資格證書,所學專業與所教專業相關相近,能勝任教學工作,經考核合格的,可以初定相應教師專業技術資格和初聘相應教師專業技術職務。

(3)繼續教育與培訓發展擴展閱讀

中學教育與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不同階段,相互銜接,中學教師和小學教師(含幼兒園)具有相近的職業屬性和職業特點,因此,新的職稱制度統一了中學教師和小學教師兩個職稱系列,將中小學教師職稱統一設置為從員級到正高級五個層級。

在相同的制度框架下評價選拔中小學教師,因地制宜,分類改革,更加符合以職業分類為基礎的人才評價規律,更加符合中小學教師職業成長規律,也更加符合基礎教育工作實際。

原有職稱系列中學教師最高級別為副高級,小學教師最高級別為中級,新的職稱制度設置了中小學教師正高級職稱,使中小學教師首次擁有和教授、研究員同樣的職業發展空間,提升了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地位,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小學教師『船到碼頭車到站』的職業倦怠現象。

4. 繼續教育的發展現狀

現代社會,任何政府都無力承擔繼續教育的全部投資費用,因此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分擔成為各國繼續教育投資的普遍模式。反映了不同企業和德國繼續教育培訓的資金分擔情況。
美國總統柯林頓在位時,曾大聲疾呼加強繼續教育和培訓的資金投入。為此,柯林頓要求企業僱主拿出相當於工人工資的1.5%的資金,對工人進行培訓,即雇員達到50人的企業,要付培訓費每人305美元;雇員達到50—90人的企業,要付培訓費每人159美元;雇員達到100—199人的企業,要付培訓費每人248美元;雇員達到500人以上的企業,要付培訓費每人466美元。美國私人企業每年用於員工培訓的經費可與全美的高等教育經費相抗衡。
1986年韓國建立了「企業教育發展基金」,政府規定企業主必須為每月工薪低於1000韓元的員工,向政府交納相當於其工資5%的金額作為該項基金。基金主要用於資助工薪低、只具有初中文化或初級技術水平的員工參加政府組織的企業教育和培訓活動。韓國的大宇、三星集團每年用於培養人才的經費高達6000萬美元,人均投資相當於美國、西歐等大中企業的2倍。
在德國,政府明確規定,企業用於繼續教育的經費支出應占企業銷售總額的1%—2%;在日本,政府規定凡雇員工資的10%左右作為其繼續教育的經費,日本各大企業實際上用於職工繼續教育的費用已經超過了10%,在法國和瑞典,企業必須繳納專項雇員稅,用於繼續教育。
OECD在進行繼續教育投資時,需要全面規劃,加強控制,力求節約,爭取用較少的投資取得最佳的效益。如英國,1998年開始建立能夠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優勢、向成人提供教育機會的「產業大學」,這一思想最早出於英國的一個思想庫「公共政策研究所」。它立即得到了英國政府的支持。英國政府認為,產業大學是一種新型的「公私合作」的「遠程學習的」網上繼續教育機構,它普及規模大,適用人群廣,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生產力和競爭能力,有利於個人獲得新知識和新技能,提高就業能力,是一個惠及長遠、相對節約、效益顯著的繼續教育項目。因此,英國政府投入了5000萬英鎊積極支持產業大學的建立和發展。
再如美國,政府為了方便成人繼續學習,將現有的社會資源整合起來,投資組建了多種類型的「21世紀社區教育中心」。1999年柯林頓總統撥實驗款6億美元,2000年又撥款23億美元。美國政府決心在2l世紀初建立200多個由聯邦政府資助、由地方、社區、學校和民間組織共同建設的「社區教育中心」,使這些中心成為兒童放學以後活動的安全場所、社區居民學習和參與教育的場所、青年人工作轉變和再就業的「回歸學習和訓練」的場所、年長者學習一娛樂一休閑的場所。小布希總統上台後,繼續保持著建設「21世紀社區教育中心」的勢頭,他認為,「中心」投資少,效益大,是一種安全、便利和有效的促進繼續學習的民主化教育機構。
日本則充分挖掘社會潛在的教育資源來辦理繼續教育。繼續教育場所依託學校居多,在機關、機構民眾活動中心、寺廟、圖書館及集會場所等亦有,極大地節約了投資的成本。
美國政府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和個人舉辦贏利性質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如美國國際數據公司顯示,1999年美國遠程教育的年收入大約達到6億美元,到了2002年,這個數字躍升到100億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效益前景使得遠程繼續教育備受企業界青睞,成為美國國內投資競爭的熱點。短短幾年間,投資市場就出現了2200多所與遠程教育相關的公司,其中包括以贏利為目的的學校、軟體開發商、出版商等。美國政府為了構建「學習之國」的目標,積極支持企業把新技術運用到繼續教育領域,在企業技術創新、技術開發和信息傳播上提供便利。
瑞典政府規定,凡是願意接受繼續教育的人都可以獲得政府給予的額外的工資補償。享受教育假的職工可以從三種途徑獲得經濟上的資助:(1)獎學金;(2)獎學金和貸款結合的資助;(3)政府「繼續學習計劃」的資金費用。瑞典政府2002年1月發起了「個人學習帳戶」計劃,來激勵繼續參加培訓。「個人學習帳戶」規定,公民工作學習能力達到一定水準,每年可以免除一半的稅務,相當於18300SEK;如果學習成績特別優秀,還可以給予特別的獎勵,獎勵的幅度根據學習者能力提高的幅度而定,最高獎勵可以達到「個人學習帳戶」基礎的25%,相當於9150SEK。法國政府制定了「帶薪教育休假」制定,國家立法規定:凡在職職工如果願意接受國家認可的職業培訓,有權向僱主要求享受有帶薪培訓假期。職工參加培訓期間工資由企業發或由培訓機構從培訓經費中支出。韓國規定,私營企業舉辦的培訓院校,政府生產力發展局必須為其提供培訓設備和20%的資金補助。日本對終生學習事業實行稅制上的優惠,根據終身教育團體及其設施的不同性質對其實行免除或減免所得稅、免除或減免法人稅、免除贈予稅與遺產稅、免除地產稅等等一系列優惠措施。
為了增加社會弱勢人口群體、尤其是對沒有受完正規學校教育者、身體殘疾者、讀寫困難者以及國外移居人口繼續教育的機會,挪威政府不斷加大發展、完善繼續教育的力度,1999年拉開了新世紀繼續教育改革的序幕,明確提出了能力建構(competence building)的方案。改革方案規定,2000—2001年投入1000萬挪威克郎用於成人重新接受小學和初中的教育;投入2000萬挪威克朗用於建立靈活的教育模式和對讀寫有困難的人口群體的繼續教育上。
1997年美國通過《高中後教育希望和機會法》,為了幫助中低收入家庭的成員能接受繼續教育和培訓,該法案規定如果這類家庭中的父母或子女參加相應的繼續學習,就可以用一定的個人應交稅款來抵繳學費。另外,為了促進終身學習的推廣,美國在財政資助上還設有各種獎學金,如佩爾助學金、帕金斯助學金、聯邦直接助學金、傳統黑人學院補助金等,這一做法使更多的處境不利的人口群體參加了繼續學習活動。
1997年瑞典發起了一項繼續教育投資與發展的「繼續教育創新計劃」(Continuing Ecationlnitiative,AEI),為期5年。該計劃特別重視那些處境不利群體的繼續教育,如缺乏3年綜合高中學習經歷的失業個人,政府規定他們可以專門享受相當於失業保險金的補助金,補助金發放一年。
2003年英國政府頒布了繼續教育白皮書《技能策略》(The Skills Strategy),它意味著一項新的繼續學習撥款計劃的出台,其中強調:為所有不具備良好技能的成人提供免費學習;為一些繼續學習者提供每周30英鎊的撥款,用於資助他們的全日制學習;實施閑暇教育、開展文化和社區學習,特別針對那些撫恤金、救濟金領取者和低收入者。
澳大利亞政府1990年發表的《為所有的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機遇》的文件中,強調社會公正是勞動政策的基石。在「2005澳大利亞靈活學習框架」規劃中,政府投入繼續教育的經費是1500萬澳元,其中就明確包括要滿足土著居民學習者、殘疾人在繼續教育方面的需求。

5. 繼續教育和培訓的區別

繼續教育 有人承認
培訓 沒人承認

閱讀全文

與繼續教育與培訓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