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幼兒園去小學化教師培訓總結

幼兒園去小學化教師培訓總結

發布時間:2020-12-20 11:29:55

㈠ 如何加快學前教育立法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解決幼兒園去抄小學化、接襲小學化的痛點,咕嚕咕嗞繪繪本優質聽讀課程,現在還在招全國的合作幼兒園吶……、咕嚕咕嗞繪,家園一體化 繪本優質聽讀課程,幼兒園里有聽讀課程,家裡有聽讀游戲。、咕嚕咕嗞繪,家園一體化 繪本優質聽讀課程,幼兒園里有聽讀課程,家裡有聽讀游戲。

㈡ 如何預防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學習心得

目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應該說是相當嚴重,最明顯的是在書寫方面。早期教育提倡的是培養幼兒早期閱讀的能力,包括英語口語的練習。但是現在好多的幼兒園都為了迎合家長,全然不顧幼兒手指骨骼及肌肉的現有能力,讓幼兒讀寫大量並且復雜的漢字及英文單詞。 從身體上來說,我們的孩子年齡很小,身體沒有發育完全,尤其是手指的小肌肉群沒有發育好,在很小的時候就讓他握鉛筆,他手部的骨骼、肌肉以及力量都沒有達到標准,握起來既吃力又姿勢不正確,可能會造成視力的退化,而且錯誤的握筆姿勢一旦形成了就很難再改過來,由於很辛苦,幼兒會感到很累反而造成了以後的厭學。 這對於幼兒尚未發育健全的身心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傷害。許多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紛紛的提前開始為孩子惡補拼音、寫字、算術等等。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似有愈演愈烈之勢。 然而,我認為幼兒教育並不僅僅是簡單的智力開發,幼兒教學也不只是簡單的知識傳授。科學的幼兒教育應該是一種幼兒綜合能力的培養。如健全的人格、扎實的身體基礎、良好的性格行為習慣都應該從小著手培養,幼兒教育就應該偏重這些方面,能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現在很多的幼兒似乎都變成了「小學生」, 本該唱歌、跳舞、游戲的孩子,現在卻在埋頭苦學英語、語文、數學……這樣的做法不僅會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更甚至還可能會因為過早的學業負擔而扼殺了孩子今後的學習興趣。這是很可怕的一種行為!幼兒園的「小學化」教育模式,不僅會給幼兒增添沉重的心理壓力,也束縛住了孩子的個性和想像能力。 在幼兒園里我們主要進行的是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包括的面非常廣: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實,家長不明白,我們的一日生活都在學習: 我們在進餐的時候教會幼兒正確的用勺、用筷子的方法,吃飯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咽,不拖延時間,飯前便後正確洗手;午睡時會正確、有序的穿脫衣服,做到按時睡眠、起床、安靜睡眠並有正確的睡姿;做游戲時能和小朋友友好相處、不爭搶玩具、不打人罵人; 上課時能認真聽講,專心按老師的要求做,對學習內容有興趣等等很多很多,這所有的一切都促進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友好交往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堅持性等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這一切的一切遠比單純的知識學習要更重要得多! 總結對於每個孩子來說,他所學到的最主要也是最寶貴的東西,便是幼兒園老師給他們培養的良好習慣!

㈢ 如何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了教育對一個人素質培養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視教育,尤其是一個人的啟蒙教育——幼兒園教育逐漸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焦點。但是,在現代社會崇尚快速化的形勢下,幼兒園教育出現了急功近利的狀況,正在逐步走向「小學化」,這種利用小學教育方式取代幼兒園教育方式的做法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不僅得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而且還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一定的傷害,產生持久的不利影響。


作為幼教工作者,特別是管理者,要清醒地認識到幼兒園教育不僅要給孩子創設一個健康、科學的教育環境,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還給孩子一個游戲的童年。為此,我們將以規范、嚴謹、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求真務實的實際行動,堅決杜絕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把快樂還給孩子,讓幼兒教育回歸本位。

㈣ 學習「幼兒園去小學化」反思後的感悟與心得

幼兒園的教學要與小學絎接,建議幼兒教師到小學低年級教課,體驗小學教育,所謂的幼兒園化,小學化只是概念,而孩子的成長是不能概念化的。

㈤ 防止幼兒園小學化措施

1.家長層面。

(1)忌急功近利。家長普遍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影響,但是幼兒發展是有既定規律的,如果家長過度焦慮,對幼兒提出超出其智力水平的要求,就是一種揠苗助長,除了給幼兒造成壓力,還會使幼兒早早喪失學習的興趣。所以家長要轉變思想,正確認識幼兒發展規律。

(2)忌以小學標准選擇幼兒園。家長應明白,能教授幼兒多少知識不應成為選擇幼兒園的標准,而是要把其教學理念是否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作為選擇的標准。

2.幼兒教師層面。

(1)自覺提升專業素養。教師平時多讀關於幼兒發展、幼兒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了解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提升自己唱歌、跳舞、畫畫等綜合能力。

(2)要有仁愛之心。教師對幼兒要有耐心和包容心,尊重每個幼兒的個性發展,結合幼兒的發育特點進行培養。

3.幼兒園層面。

(1)把幼兒教師的綜合職業素養作為選聘的標准。除專業能力之外,幼兒園還要對幼師的求職動機、職業認知等做考查,選擇真正懂幼兒教育的專業人才。

(2)對幼兒教師定期開展專業培訓,提升其教育理念。幼兒園要請專業的人士對幼兒教師進行培訓,比如,優秀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或者幼兒教育專家等,使幼兒教師的理念可以做到與時俱進。

(3)不定期開展幼兒園間及幼兒教師間的交流活動。幼兒園邀請一些優秀的幼兒教師進行經驗分享,可以使先進幼兒教育理念的輻射面更廣。

4.政府層面。

(1)規范幼兒園辦學行為。幼兒園小學化多出現在私立幼兒園,一些幼兒園在辦學中存在招收幼師不合格,設施設備不達標等現象,這就要求政府對於幼兒園辦學必須予以規范,強化辦園標准,提高辦園門檻。

(2)做好幼兒園監督指導。政府要對教學規范提供政策性指導,對於出現的「拔高」行為給予及時糾偏。同時鼓勵家長舉報,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5)幼兒園去小學化教師培訓總結擴展閱讀:

在幼兒教育中,藝術教育直通孩子的心靈,能使小天使們練就積極心態、培養「自理自主自信,大膽大方大氣」的氣質——藝術教育能否對孩子「潤物細無聲」,對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

印度哲學家奧修在《當鞋合腳時》一書中寫道,「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對孩子的藝術教育亦是如此——孩子需要「合腳」的教育,「穿」上時不「硌腳」,甚至感受不到自己正在「被教育」。好的音樂教育,應該如呼吸一樣自然。

但在我們當下的教育體系中,藝術教育仍不時遭受「硌腳」的痛苦。尤其是,「打著學鋼琴」、「逼著學舞蹈」的情況屢有耳聞。實際上,錯不在藝術教育本身,而在於教育目的有偏差,教育方式不合理。

㈥ 幼兒園如何去小學化

提前進入小學的學習模式

㈦ 幼兒園去小學化做法

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幼兒園在教育教學中,忽視了幼兒的年齡、身心發育、學習等特點,在教育過程中從內容、方式、環境等方面照搬小學教育模式,將幼兒當作小學生來要求。幼兒教育「小學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根據多年從事幼教的經驗,筆者認為幼兒園「去小學化」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管理工作
轉變辦園指導思想。要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指導,保教活動中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活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載體,寓教育於游戲之中。不能片面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生搬硬套地進行「填鴨式」教學。
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創設環境。明確活動區角的設立數量、幼兒讀物的投放數量、桌椅的擺放方式、一日活動的安排等,避免出現小學化的投放方式和擺放位置。不違規要求家長額外訂購各種幼兒教材、讀物和教輔資料。
將「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納入幼兒園常規工作。學校應充分認識到開展學前教育宣傳的重要性,建立長效機制,把宣傳月活動納入常規工作中。圍繞學前教育中的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宣傳實效,切實把科學保教的先進理念、成功做法和成熟經驗變成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把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要求落實到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之中。
二、教師工作
幼兒教師要樹立以下觀念,並切實加以實施:
首先,教學機制上要突出幼兒在認知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幼兒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體驗,以及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認知結構的變化,教師的作用是觀察、幫助、指導等。
其次,課程設置要以最大限度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幼兒主動發展為宗旨。注重「課程統籌化」 「教材生動化」 「教學活動化」的特點。
最後,孩子的能力是在獲取知識技能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真正會「玩」的孩子,都有較強的探索精神,專注力一般比較好,不用特別擔心他的學習,哪怕成績暫時落後一點也無妨。所以在上小學之前,先培養孩子學會玩。
三、家長工作
首先,多舉行一些能體現幼兒教育目的意義的活動,吸引家長參加,讓家長真切地感受到每位幼兒在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堅信幼兒園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權威性,從而能更主動地配合幼兒園以正確的教育觀對孩子實施教育。
其次,利用家長學校,定期組織一些「幼小銜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以及科學的幼兒教育理念等講座,提高家長的認識和科學育兒水平。
最後,不定期地針對一些家長感興趣的熱門話題、教育難點問題,舉辦家長論壇等活動,為大家提供交流平台,以便達成教育共識,同時也促使家長樹立科學教育觀,理智地看待學前幼兒教育,主動和幼兒園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
四、幼兒工作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裡,父母會幫孩子料理些細小的生活瑣事,但在幼兒園里孩子們就該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了。他們要學會用水杯接水喝,午睡前要自己脫衣服鞋子,要學會獨立上廁所、飯前便後洗手、每次玩玩具後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位等。老師有意識引導幼兒做這些事,不僅能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讓孩子學會怎樣交朋友。怎樣和小朋友們相處是現在獨生子女面臨的難題。幼兒園能夠提供給孩子更多機會去學會怎樣和別人相處。孩子們會在集體中學著如何接近其他小朋友,並找到交流的話題。他們也會從中無意識或有意識地領悟一些社會交往的技巧。這些與人相處的經歷,對他們將來上學乃至在集體中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幼兒教育小學化是違反教育規律的,我們必須積極行動,有效預防和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讓孩子的發展循序漸進,幸福、快樂地成長。

㈧ 幼兒園教學如何去小學化

幼兒園,應該是孩子們無憂無慮玩樂的地方,但現在卻出現了許多教育機構,打出「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口號,推出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讓孩子提前進入到小學期形式的學習,這種教育方式極大的妨礙了幼兒的身心發展,也違背了教育規律,無異於給孩子們拔苗助長。
一、幼教小學化帶來的危害
(1)擾亂了幼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幼兒時期的孩子肌肉骨骼都處於尚未定型的時候,如果採用小學化的教育方式,會使其肌肉骨骼發育出現問題。比如長時間低頭寫字會造成駝背,同時長時間低頭寫字會使孩子的視力受損;小孩子需要多接觸大自然,充分的跑跳玩耍會加快肌肉骨骼的發育。小學化的教育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並且堅持很長時間。首先對於幼兒來說堅持長時間不動已經是扼制天性了,還要集中注意力,這種教育方式會對幼兒神經造成損傷,從而會培養出更多「書獃子」類型的小孩子。
(2)錯失關鍵期,阻礙孩子的自由發展
幼兒在三四歲這個階段處於語言的黃金學習期,對語言的學習能力極強,而如果被枯燥乏味的傳統教學課堂束縛住,會使其語言能力大幅度被降低。與此同時,三四歲的孩子更應該通過與大自然和社會的親密接觸來提高其生活能力和交流能力。把幼兒封鎖在課堂中會極大的傷害孩子的多樣化成長,變成小書呆,導致孩子的實踐和人際交往能力降低。
(3)造成幼兒厭學情緒的產生
在幼兒園階段,學習並不是幼兒的首要任務,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幼兒的學習習慣、自律性,為小學教育奠定良好基礎。如果提前讓幼兒園的孩子學習了小學的課程,會造成學生在小學一二年級時失去學習的動力,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
二、幼兒園如何做到寓教於樂,解放兒童的天性
(1)利用游戲,做到寓教於樂
游戲在幼兒成長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藉助游戲的表現方式,將教育理念蘊藏其中。比如可以用扮演英雄人物引導孩子培養優良的品質,通過利用游戲的輸贏,引導孩子遵守規則,鞏固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
(2)認真執行以兒童為主的教育理念
幼兒園教育中不能只依靠課本,還要完善教學資源,篩選優質的、科學的教學資源。例如,增加手工課、社會實踐課等,培養兒童的動手能力,開發大腦。教師要讓兒童去做,並加以鼓勵,但要注重兒童意願,一切從兒童出發,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點。
(3)引導比灌輸更重要
幼兒教師要學會使用引導的方式,在教導兒童做某件事情時,用"你可以去做嗎、你願意去做嗎?"代替"xxx你去干什麼"。時刻注意兒童的變化,發現每個兒童的優點,經常鼓勵,幫助兒童建立自信。在指正兒童的缺點時也不要用斥責的方式,讓兒童感受到自己的錯誤對他人帶來的傷害,增強其同理心。
【2019(秋季)亞洲幼教年會+第八屆亞洲幼教展覽會+山東幼教名園行】,將於10月24日—27日在青島市【同期盛大舉辦】,熱烈歡迎您和朋友蒞臨!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去小學化教師培訓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