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蔡偉忠的培訓往績:
1. 2001年協助深圳翠園幼兒園以高度評價值完成省級評估。
2. 2002年協助深圳華富幼兒園以高度評價值完成省級評估。
3. 2002年協助深圳銀鷹第二幼兒園以高度評價值完成省級評估。
4. 2003年協助深圳建安新村幼兒園以高度評價值完成省級評估。
5. 2004年協助南海大瀝實小附屬幼兒園以高度評價值完成省級評估。
6. 2004年協助廈門第一幼兒園取得福建省優質示範幼兒園。
7. 2004年協助香港佳寶幼兒園取得全港最有示範價值幼兒園榮譽。
8. 2004年協助深圳實驗幼兒園成功完成課程改革,十月的開放日引起廣大回響。
9. 2005年協助深圳花園中心幼兒園及南華幼兒園完成省級評估。
10.2006年協助貴州六盤水實驗幼兒園以高度評價值完成省級評估。
112007年協助深圳學前專業委員會建立及培訓深圳市幼兒園講師團。
12.2008年協助廈門第一幼兒園取得聯合國教科文組評審為全球最優秀幼兒園之一。
13.2008年協助廣州市軍體院幼兒園以高度評價值完成省級評估。
14. 2008年協助福建集美實驗幼兒園取得福建省優質示範幼兒園。
15.2008年協助廣東省學前專業委員會成立及培訓廣東省幼兒園講師團。
曾經合作的機構(排名不分先後) :國家教育部教育服務中心,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廣東省教育廳教育活動中心,廣州芳村區教育局幼教科,廣州海珠區教師進修學校,廣州天河區學前教育學會,深圳龍崗區教育局教師繼續教育領導小組,廈門教育學院,昆明教委教研室,香港佳寶教育機構,香港維多利亞教育機構,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上海蒲東新區欽洋教學區教委,上海閔行區教育局學前教育科,上海康亮教育機構,遼寧省教育委員會基教處等。
B. 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培訓的實效性
培訓課程隨意性大。目前各地培訓機構開設的培訓課程缺乏質量基準的規定,並且缺乏前瞻性、科學性。很多地方培訓計劃政出多門,致使培訓對象、內容重復,培訓工作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重點不突出。比如有些「國培」「省培」請的培訓專家,在「市(地)培」和「區(縣、市)培」時還會出現。由於培訓內容相同,加之被培訓者人員變化不大,導致培訓失去了針對性和有效性。另外,很多培訓機構接受培訓任務後,往往只是個別相關的人在想當然地制定培訓課程計劃,通常也只是聘請一些他所熟悉的專家作幾場報告,基本不了解被培訓者的實際需求。由於對這種有形式主義傾向的培訓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很多地方的培訓效果自然不理想。 教師參與培訓的主動性不強。培訓效果從根本上講。體現在被培訓者身上。教師參加培訓學習,期望所學可以直接應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所以培訓學習有較明顯的工具性目的。盡管有些培訓機構也可能會做些前期調查工作。了解受訓者的知識結構和培訓需求,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種種原因難以完全按照受訓者的需求落實培訓任務。比如,培訓教師短缺。時間緊,受訓教師水平參差不齊,等等。因此,有很多教師參加培訓後總覺得培訓內容與自己的實際需求南轅北轍,從而導致其主動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不高。 培訓管理不嚴密。筆者調查發現,很多培訓機構在組織培訓期間。學員存在著遲到、早退、閑聊、打電話等現象,說明學員並沒有把培訓視為提升自己業務水平的寶貴機會。不少幼兒園也認為組織培訓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教師參加培訓是出於任職資格的需要。至於參培教師在培訓中學到了什麼、收獲了什麼。沒有考核依據和標准。受訓者一般也不會對培訓效果進行反思或反饋。因此。在實踐中存在著難以准確評判哪家培訓機構效果好。哪種培訓方式更有效的問題。由於對培訓績效缺乏評估。一般情況下,培訓一結束,培訓機構的任務也就終結。從這個角度看,培訓市場缺乏競爭與創新。培訓機構缺乏危機感,更缺培訓後的跟蹤管理和及時反饋。 參訓教師對培訓方式不認同。在以往的教師培訓中。教師往往被簡單地看作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培訓I內容單調、乏味,無法滿足教師的實際需要。而今天。大部分教師希望培訓者能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密切聯系實際。剖析來自一線的實際案例,讓受訓者能從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今後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效。但當前教師參加的培訓活動大多以集中上課、專家報告等讓受訓者被動聽課的形式為主,被很多教師概括為「三多三少」現象:講座多,交流少;理論多,實踐少;大課多,小課少。缺乏教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教師與教師的交流,更談不上滿足學員個性化需求,從而影響了學員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培訓體制機制不順。現行的培訓體制機制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己經越來越不適應教師培訓的要求,一方面是教師有迫切希望參加培訓的願望。另一方面是教師培訓的有效組織大多要通過行政命令來實現。各級教師培訓中心、教研室、教科所、電教中心沒有形成合力。沒有發揮出各自的資源優勢。不利於建立一個高效的、有整合效力的教師培訓體系。 培訓主體被忽視。這是很多地方教師培訓工作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說是培訓教師,但聽到的更多的是行政部門、培訓機構和培訓者的「聲音」。而很少聽到教師的聲音。這與促進教師主動、自覺發展的培訓目標與宗旨相違背。 培訓隊伍結構不合理、素質不過硬。目前的培訓教師隊伍主要由高校以及各地(市)、各縣(市、區)教師進修院校和教研室的教師組成。就實際培訓效果而言,高校的專家、教授雖然有較高的理論水平,但難免有「曲高和寡」的感覺,且費用高、授課時間短。地(市)、縣(市、區)教師進修院校的部分教師業務素質不很過硬,培訓時通常只是照本宣科,枯燥乏味。更令人擔憂的是。他們大多並不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現狀和教師的教學實際,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和指導性,無法滿足受訓教師的實際需求和心理預期。進而影響培訓效果。 參訓者不自覺不主動。部分參訓教師缺乏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的內在動機,墨守成規,對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要麼迴避。要麼置若罔聞,甚至產生消極抵觸情緒。還有部分教師自我感覺職稱已經到位,於是得過且過,不思進取了,導致參加培訓的自覺性不高、主動性不強。 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培訓教師隊伍。隨著學前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教師對培訓的要求也更加具體、實際。僅靠理論培訓這出「獨角戲」已不能適應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亟需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培訓教師隊伍,培訓教師既要有較高的理論素養,精通專業技術,又要了解我國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實際,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指導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參訓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才可能縮小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的差距,從而提高參訓教師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培訓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為受訓教師創建高效合適的交流平台。倡導與專家共時共在的培訓。在培訓主題確定後,專家先要與學員溝通、交流,廣泛聽取學員的意見和要求,再據此確定培訓內容,以最大程度地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在培訓過程中,專家與學員、學員與學員可以共同圍繞某一案例或某一教學場景、教學實錄,抓住其中的關鍵環節進行點對點的討論和分析。總之,要讓學員真正成為學習研討的主體,要讓學員與專家、學員與學員始終處於對話交流的良性互動狀態。 規范教師培訓工作的過程管理。教師培訓是一項長期艱巨、周而復始的工作,從長遠來看,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要對教師培訓工作作出規劃,加強管理,從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給予足夠支持。各級培訓機構應加強培訓期間的管理。要使教師培訓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規范化。要堅持高標准嚴要求選拔培訓教師,制訂科學的培訓計劃和培訓方案,加強對參訓教師的管理,以發揮教師培訓的最大功效。 開發富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培訓課程。培訓課程的開發和設計是培訓工作的核心,開發與培訓目標與需求相一致的課程是保證培訓質量的重要工作,培訓課程的內容和形式要符合學員的學習需求,富有針對性、適用性。以利於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可根據不同的培訓目標開發多類型多層次的培訓課程,可根據參訓者不同的知識結構和崗位需求,開發多領域多學科的培訓課程,可依據成人的認知規律,開發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培訓課程,更應根據當地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開發具有地域性和個性化特色的培訓課程。 選擇有效的培訓方法和策略。培訓課程方案需要通過有效的培訓方法來實現,培訓方法和策略需要建立在對成人學習規律的把握之上。首先,從知識的建構性來看,教師培訓要重視培訓者和參訓者的互動和對話,以期幫助參訓者在新舊經驗與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其次,從知識的社會性來看,教師培訓要重視學習共同體的建設,以促進學員與學員、教師與學員之間的交流;再次,從知識的情境性來看,教師培訓要重視實踐共同體的建設,以促使學員實踐智慧的提升;最後,從知識的復雜性來看。教師培訓要提供多樣化選擇。以顧及每個學員學習的獨特性。根據學前教育的基本特性。面向園長和幼兒園教師的培訓也可以以游戲為載體,以激發教師的參訓積極性。如通過「破冰船」游戲營造受訓者之間融洽的學習氣氛,幫助教師建立積極的、相互支持的、通力合作的群體關系。增進教師之間的情感。通過「充能器」游戲,改變教師參與研討活動的情緒狀態。激發教師的活力,使教師放鬆心情,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通過各種專題游戲。促使
C. 如何設計幼兒園教師培訓方案的設計
一、培訓目的 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專業基本功與教育教學水平,使新教師的專業技能技巧得到鍛煉與提升,能盡快熟悉崗位工作,嫻熟、規范地安排、組織好幼兒一日活動,豐富實踐工作經驗,快速成長為一名合格、優秀的幼兒教師,特製定以下培訓方案。 二、培訓方式與內容 1、師帶徒:骨幹教師與新教師「一對一」、「一幫一」結對學習。重點是對新教師進行「如何組織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指導。 2、集中學習:由骨幹教師組織專業基本功及教材教法、教育理論等方面的培訓。 音樂:學習簡單樂理知識、風琴演奏方法、幼兒園常用律動、樂曲的彈唱等。 美術:學習簡筆畫、色彩的運用、教具製作等。 舞蹈:學習幼兒基本舞步、各民族舞基本動作、小型幼兒舞蹈。 3、個人自學:新教師自學幼兒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幼兒園班級管理、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教雜志等內容,並做好筆記,勤於反思積累,多寫心得體會。(每兩周檢查一次,汪先霞) 三、具體安排 1、骨幹教師與新教師結對: 姜帥華——汪先霞* 馮曉霞——金素芳* 江培倫——張 健 * 占 婷——易琴蓮* 唐水香——塗 宏* 何 蘭——梅琴花 * 陳 麗——曹漢霞 * 劉 瑋——周華為 * 陳 靜——曹進軍* 周 婷——劉詠英 * 鄒錦秀——梅琴花* 鄭宏玲——金素芳* 蔡明月——易琴蓮* 註:帶*教師為骨幹教師 2、授課教師: 教材教法、教育理論培訓:汪先霞、梅琴花、金素芳、易琴蓮 音 樂:曹漢霞 美 術: 汪 艾 舞 蹈:周華為 3、時間安排: 第一次(10月第四周):學習一日生活常規與保教人員工作程序(梅琴花) 第二次(11月第一周):音樂 ( 曹漢霞) 第三次(11月第二周):綱要解讀與教材的使用(金素芳、易琴蓮) 第四次(11月第三周):舞蹈 (周華為) 第五次(11月第四周):美術 (汪 艾) 第六次(12月第一周):音樂 ( 曹漢霞) 第七次(12月第二周):舞蹈 (周華為) 第八次(12月第三周):美術 (汪 艾) 第九次(12月第四周):考核 (含基本功、筆試試卷、亮相課) (汪先霞、金素芳、梅琴花、易琴蓮、張健、曹進軍、周華為、劉詠英、王建玲、陳利娟、塗 宏、曹漢霞、汪 艾) 篇二:幼兒園教師培訓方案 為不斷提高我校教育質量,努力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業務素質的教師隊伍,使我校教師專業發展化發展程度再上新台階,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自主、多元、實效」為主題,以提高教師實踐能力為根本,更新培訓理念,完善培訓機制,創新培訓模式,豐富培訓內容, 使培訓更具自主性、選擇性和實效性,促進我校師資隊伍向「師德高尚,業務精諶,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培訓目標建立教師培訓領導小組,初建以園本培訓為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積極開展以教師發展需求為著眼點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包括園本培訓、集 中培訓、遠程培訓等。努力探索提高教師培訓活動的實效性,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教有特色」的老中青相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提高我校教育質量提供強 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三、培訓任務 1、本學年在職教師參加專業發展培訓時間平均達到72學時,其中園本培訓24學時。盡量安排每學科不少於10%的教師參加脫產集中培訓。保證每位教師參加培訓時間一般不低於48學時,最高不超過144學時。 2、為完成班主任周期內應參加不少於30學時的專題培訓任務,積極開展班主任專題培訓。 3、按要求組織園長周期內在職提高培訓,完成相應時數。 4、在培訓周期內退休的教師(退休前)每年應參加24學時的園本培訓和不少於24學時的其他短期培訓。 四、培訓內容 1、師德專題培訓。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深入開展以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重點的專題培訓活動。 2、教育理論培訓。從教育基礎理論入手,通過專家引領、教育理論專著自學等途徑,主動吸收和借鑒國內外教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最新理論成果,對教師實施有針對性的培訓,以提高教育水平。 3、學科實踐培訓。著眼深化素質教育,以課程標准為依據,充分運用專題教研、等有效形式,幫助教師更好把握理念、駕馭教材,並將其轉化為先進的教學行為。 4、教育科研培訓。引導教師充分認識科研的先導地位,帶領和指導廣大教師開展行動研究,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幫助教師確立基於教育教學實踐的科研課題,同時進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訓。 5、心理健康培訓。推進心理健康培訓,培育德育工作特色。加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做好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上崗資格認定上報工作,切實提高心理 健康教育者的專業水平和自我調節保健能力,使廣大教師能運用心理學原理改善教育教學方法,從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有所收獲,取得成就,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 出更大的貢獻。 五、培訓層面 1、全員園級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教育,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教學技能訓練,教育教學實踐研究。突出課程教材改革對教師知識能力的新要求、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班主任培訓。按照《中小學幼兒園班主任工作規定》有關要求,圍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班級管理等方面內容,提高班主任工作藝術水平,營造和諧班級氛圍,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3、青年教師培訓。繼續大力實施「青藍工程」,指導青年教師科學制訂並認真執行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積極創設有利於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學術環境。 4、骨幹教師培訓。繼續探索實施「骨幹教師工程」,既要著眼培育市級骨幹教師、名師,又要探索校級骨幹教師培育選拔。把握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原則,為富有潛力的教師掌握前沿教育理念、拓寬專業知識層面、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創造良好的條件。 5、其他分組培訓。要積極探索並充分發揮各小組的教育培訓功能,促使教師在組內互幫互學、內化成長。 六、培訓形式從加強針對性、注重實效性出發,立足園本資源開發和利用,充分發揮現有教師的作用,堅持理論學習與實際訓練相結合、集中研修與分散自學相結合,通過集中學習﹑專家講座﹑專題培訓、讀書交流﹑樂群講壇、教師沙龍、自我反思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 七、主要策略 1、建立教師培訓機制。幼兒園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分管領導和負責科室,形成專題研究園本培訓工作的良好氛圍。及早開展科 學規劃,明確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與要求,制訂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五年規劃,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領導。從提高辦學水平,全面提升教師綜合素質與執教能力出發,建 立以園本培訓為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規范管理,保證培訓工作順利開展。 2、制訂教師成長規劃。根據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五年規劃和教師個人實際,指導教師制訂個人專業發展培訓五年規劃。面向全體教師,狠抓青年教師培訓,關注骨幹教師成長,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3、有效開展園本培訓。繼續加強調研力度,使教師教育教學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成為教師討論的熱點,堅持幼兒園組織培訓和自主參與培訓有機結合。開展重 自主,講實效的園本培訓,要求教師至少上交一份精心設計的教案,上一堂觀摩課,參加一次論壇,點評一節功課,做好一個博客,撰寫一篇教學論文等。 4、規范運行師徒結對。實施「一年入門,三年成型,五年成才」的系列培訓模
D. 幼兒園個性化教育課程 蔡偉忠 哪賣
如果書店買不到,可是嘗試到網上買,淘寶、當當都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