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機構有沒有發展前景呢
有市場需求的培訓內容並具有核心競爭優勢都是大好前景。
❷ 經濟學對教育培訓發展有哪些影響
經濟學是從經濟金融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對教育培訓發展也起到一定的影響教育培訓,以如果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的將影響他的教學質量。
❸ 教育培訓行業是不是非常辛苦,有發展前途嗎,有沒有迷茫的時候,是什麼讓你堅持下來的
是挺辛苦的,而且就這種辛苦來說,學校的老師還跟培訓機構的老師是不一樣的辛苦。發展前途的話,不算好也不算差,你在學校的話估計發展到主任級別算好了,或者上調到其他好點的學校,在培訓機構的話可能做主管做校長什麼的,培訓機構發展下來社會能力是比較強的,更具靈活性。對孩子發自內心的喜愛,以及你的努力讓孩子在知識以及習慣上有所成長,孩子和家長的喜愛以及肯定,兩方面的反饋都會讓自己有價值感和成就感,當然,有時候薪資和自己的辛苦程度嚴重不成正比也會讓人灰心。 來自職Q用戶:肖先生
【最主要看自己是不是志在以教育事業為理想。如果不是,就會覺得辛苦且沒前途。】
我個人從事教育工作5年,一直迷茫,沒有成就感,現已跳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當然我也有同事從小的理想就是當老師,所以她還在自己的崗位上。
其次,為什麼我不喜歡當老師還做了5年,那是因為責任感。完成自己的任務,做好交接,好聚好散,有頭有尾。珍惜自己的職業聲譽。
【從事任何行業都需要具備責任感這個素質。】因為任何行業都不容易,如果沒有責任心,會輕易被困難打倒,就算你從事了自己喜歡的行業,也會變得不喜歡,覺得心理落差大,從而做不出成績,自然也就沒前途。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❹ 教育培訓行業發展前景
多看這方面的,勵志向上能有積極的心態的書籍。從中能悟出人生的美好前景,拓展視野,從中能培養行業發展前景。
❺ 有沒有做中小學教育培訓的老師,發展前景如何呢
原標題:教育培訓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校外培訓機構亟待降溫
校外培訓機構違規"溫度"火熱
校外培訓機構,尤其是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的原有之義,應是作為校內教育的補充,是為了滿足中小學生選擇性學習需求、培育發展興趣特長、拓展綜合素質。但近年來許多校外培訓機構顯然違背了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規律,一味開展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以此為招攬,造成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同時也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
早在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門就曾聯合印發《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要求嚴令禁止校外培訓機構「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嚴令禁止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嚴令禁止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校外培訓機構講等行為。
校外培訓機構規模日益膨脹
段時間以來,我國的校外培訓機構規模日益膨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教育培訓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人次,輔導機構教師規模達700萬至850萬人。業界預計,2018年市場化運作的培訓市場規模約為9000億元,行業保持著30%以上的高增長。而上述數字並不包含正規學校的教師私自開辦的「補習班」。
校外培訓「入不敷出」
許多做家長的都深有感觸,一個「一對一」輔導的課時動輒幾百元,一個暑假下來,家庭甚至會為此支出數萬元。有第三方機構調查數據顯示,城市家庭平均每年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家庭子女總支出的78.3%,占家庭總支出的36.5%。81.4%的家庭對於課外培訓或輔導的選擇在於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類輔導。可見,校外教培的支出,已經成為家庭的沉重負擔。
同時,校外培訓機構一味追求「應試」效果,一味超前學、超標學,也嚴重影響到了學校教育的健康發展,影響到了我國的人才培養。因此為矯正校外培訓的方向,《意見》提出,要鼓勵發展以培養中小學生興趣愛好、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培訓,重點規范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堅決禁止應試、超標、超前培訓及與招生入學掛鉤的行為。同時,既要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又同步改進中小學教育教學,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和課後服務能力,強化學校育人主體地位,積極推動家長轉變教育觀念。
整改效果初顯
今年上半年各省已出台專項治理實施方案,截至8月20日,全國已摸排培訓機構38.2萬家,其中發現問題25.9萬家,按照邊摸排邊治理的原則已經整改4.5萬家。這開了一個好頭。
❻ 教育機構現在還會有發展前景嗎
我想題主想問的問題是教育行業是否有盈利空間。
首先看一組數據,2016年我國教育經費總投入3.89 萬億元,財經性教育經費3.14 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64%、7.44%。2016 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 萬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4.22%,比上年的4.32%下降了0.1 個百分點。預計2020 年中國教育市場規模將由2015 年的1.64 萬億元增加到2.92 萬億元,五年間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12.2%,相較於前一階段增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穩定增長。
從融資角度來看。2018 年上半年一級市場總體表現為教育投資逐漸回暖,行業大趨勢向好。 截至 2018 年 4 月共錄得教育一級市場投資 1943 起;其中 2018 年前 4 個月合計錄得 128 起並購,同比增長 80%, 反映出一級市場教育投資持續回暖的態勢。 具體來看, 資金往中後期項目聚集,復投率提升。 從細分賽道來看, 在線教育在經過最近幾年商業模式試錯和市場驗證後, 領跑企業迎來快速發展期, 備受資本青睞,大額融資不斷。
所以目前來說還是有發展前景的,畢竟中國人口龐大,而且隨著人口素質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
補充一下,教育行業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哪些,主要是在線教育方面。
商業變現方向
現存在線教育的盈利模式主要可以分為內容收費、會員收費、平台傭金和廣告等幾大類,雖然看起來盈利模式多樣,但是真正實現盈利的企業卻很少,多數企業在變現問題上仍處於摸索階段。
付費模式主要有
免費+增值付費
一次性付費
訂閱式付費
縱觀在線教育市場,不難發現免費產品大道其行。在線教育平台打著免費的旗號爭奪用戶獲取流量,而免費產品大范圍推行之後,線上課程對於用戶來說變成了獲取免費信息的渠道,用戶付費觀念則相對薄弱。這正是在線教育盈利前景好,被普遍看好,但卻始終沒有爆發出來的原因之一。
在線教育出現倒閉、虧損,歸根結底是因為絕大多數在線教育企業目前仍靠融資存活,尚未走出盈利困境。做一款好的互聯網產品不易,做一款好的互聯網教育產品更不易。從市場角度出發,從資源利用出發,加強用戶市場調研,通過數據分析定位目標人群,實現精確運營。
總而言之,目前大部分所謂在線教育只不過是打著互聯網這個旗號在復制線下課程,還未真正實現模式上的革新。僅是將傳統課程搬到網上,而忽略教育與技術的結合,只會讓教育步入歧途,若是沒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勁頭,在線教育企業離關停也就不遠了。
❼ 教育機構有發展前景嗎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勞動力很充沛,經濟發展很快,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體力逐漸回轉答化為腦力,知識產權必然很重要,也就是說以後的社會知識都是需要付費的,伴隨著的必定是教育的快速發展,不論是國家還是社會或者小到家庭,教育機構實際上在這當中扮演這重要的角色,國家也鼓勵民辦教育,但前提是教育機構要符合國家的規范,這是前提,包括師資力量,辦學場地等,兩證要齊全,教育機構是對孩子教育的補充,應該成為孩子快樂成長的樂園。
❽ 教育培訓機構有前途嗎
教育培訓機構發展前景很大,關鍵在於你用心做了沒有,做教育就是做人,誠心去做,能站在專學生屬的位置上考慮,真正的為學生著想。還有現有的培訓機構不足的是學生的售後,培訓機構的售後能做好就是一個很大程度的上升,祝你好遠。
❾ 教育培訓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會怎麼樣
教育培訓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本人認為線上線下均會出現增長趨勢。
1.線下的發展。線下的教育培訓這些年的發展一直都比較迅猛,不管是學生的興趣培訓,比如樂器,繪畫,舞蹈這些。還是課後課業培訓輔導,都有大量區域性的機構在做。當然,還有成年人的職業教育培訓,比如在職提升類的,各種考證班層出不窮;還有各種管理班,包括企業各層級幹部的管理培訓,也有針對團隊的溝通培訓之類的(包括各類拓展訓練)。
而線下這些培訓的需求還是很大的,畢竟放開二孩後,孩子多了,需求就大。企業的持續經營就離不開團隊的各類培訓與學習。只不過對於培訓機構來說,太多太亂,需要整合。
2.線上的發展。線上的教育培訓隨著疫情的發生,出現了井噴行情。以前專業做線上的有先發優勢,做教育培訓線下的也開始往線上發展。做周邊培訓設備的,比如各種學習機的,也成績教育培訓學院開始做線上。大家一起跑步進入這個大市場。而疫情現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真正結束,線上依然會持續火下去。
不管什麼行業,發展的規律是一樣的,先是藍海一片,然後大量資本湧入,市場逐漸飽和,平均利潤越來越薄,最後大魚吃小魚,市場出現大量的資產重組。最後留下幾個大企業,寡頭稱霸江湖。
我國的教育培訓現在百花齊放,祝各位老闆生意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