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幼兒園手足口病培訓目標

幼兒園手足口病培訓目標

發布時間:2020-12-19 23:43:16

❶ 幼兒得了手足口病幼兒園須要做什麼

先隔離,然後馬上 治療

❷ 幼兒園中班手足口病演練總結

安全、組織與管理的重要。 沒有範文。 以下供參考, 主要寫一下主要的工作內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績,最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總結就是讓上級知道你有什麼貢獻,體現你的工作價值所在。 所以應該寫好幾點: 1、你對崗位和工作上的認識 2、具體你做了什麼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動腦子去解決的。就算沒什麼,也要寫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你如何通過努力解決了 4、以後工作中你還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實哪些知識 5、上級喜歡主動工作的人。你分內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備,即事前准備工作以下供你參考: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評價、總分析,分析成績、不足、經驗等。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總結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實事求是,成績基本不誇大,缺點基本不縮小。這是分析、得出教訓的基礎。 2.條理要清楚。語句通順,容易理解。 3.要詳略適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寫作時要突出重點。總結中的問題要有主次、詳略之分。 總結的基本格式: 1、標題 2、正文 開頭:概述情況,總體評價;提綱挈領,總括全文。 主體:分析成績缺憾,總結經驗教訓。 結尾:分析問題,明確方向。 3、落款 署名與日期。

❸ 幼兒園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衛生防禦機制,孩子碗筷要干凈,得了病患兒要隔離

❹ 幼兒園國旗下講話怎樣預防手足口病

潛伏期一般 2~7 天,沒有明顯的前驅症狀,多數患者急性起病,輕重不一,輕者無症狀。

1. 發熱
急性起病,約半數患者發病前 1~2 天或發病的同時有發熱,多在 38 ℃左右,以嬰幼兒居多,年齡越小越呈高熱趨勢,熱程2 ~7 天。體溫越高,熱程越長,病情越重。部分初期有輕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咳嗽、流涕、惡心、嘔吐等。

2. 皮疹
發熱 1~2 天後,手掌或腳掌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有時在患兒臀部和肛周也可見到皰疹。口腔黏膜可出現散在皰疹,疼痛明顯,多分布在口腔、舌尖、頰粘膜、軟齶、硬齶、扁桃體等處,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口腔潰瘍可引起局部疼痛影響進食,嬰幼兒表現為哭鬧、拒食、流涎。皮疹呈離心性分布,一般無疼痛及癢感,皮疹在5天左右由紅變暗,然後消退,癒合後不留痕跡。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凸起,內有渾濁液體,一般無疼痛感及癢感,癒合後不留痕跡。手、足、口腔病損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現。水皰和皮疹通常在1周內消退。

重症病例:① 有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同時伴有肌陣攣,或腦膜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心肺功能衰竭等。② 手足口病流行地區的嬰幼兒雖無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現,單有發熱伴肌陣攣、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心臟衰竭、肺水腫等。

❺ 幼兒園手足口病教案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者可並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後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和A組柯薩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較大。腸道病毒傳染性強,易引起暴發或流行。為指導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控制,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導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腸道病毒病的疫情報告和監測; (二)指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 (三)指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開展公眾預防和疫情應急處置。 二、病原學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為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的柯薩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組16、4、5、7、9、10 型, B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腸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為常見。 腸道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對乙醚、去氯膽酸鹽等不敏感,75%酒精和5%來蘇亦不能將其滅活,但對紫外線及乾燥敏感。各種氧化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滅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滅活,但1mol濃度二價陽離子環境可提高病毒對熱滅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長期保存,在外環境中病毒可長期存活。 三、流行病學 (一) 流行概況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均有此病流行的報道。1957年紐西蘭首次報道該病。1958年分離出柯薩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發現的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主要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國被首次確認。此後EV71感染與Cox A16感染交替出現,成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 20世紀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亞、匈牙利相繼暴發以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要臨床特徵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亞報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癱,44人死亡。1994年英國發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發,患者大多為1-4歲嬰幼兒,大部分病人症狀較輕。英國1963年以來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間隔期為2-3年。20世紀90年代後期,EV71開始東亞地區流行。1997年馬來西亞發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發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 我國於1981年上海 首次報道本病,此後,北京 、河北、天津 、福建、吉林、山東、湖北、青海和廣東等10幾個省份均有本病報道。1983年天津發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發,5-10月間發生了7 000餘病例。經過2年低水平散發後,1986年再次暴發。1995年武漢 病毒研究所從手足口病人中分離出EV71,1998年深圳 市衛生防疫站也從手足口病患者標本中分離出EV71。 1998年,我國台灣地區發生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流行,監測哨點共報告129106例病例。當年共發生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為5歲以下的幼兒。重症病例的並發症包括腦炎、無菌性腦膜炎、肺水腫或肺出血、急性軟癱和心肌炎。 手足口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該病流行期間,可發生幼兒園和托兒所集體感染和家庭聚集發病現象。腸道病毒傳染性強、隱性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復雜、傳播速度快,在短時間內可造成較大范圍的流行,疫情控制難度大。 (二) 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人是腸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腸道病毒主要經糞-口和/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經水或食物傳播尚不明確。發病前數天,感染者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以發病後一周內傳染性最強。 病人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以及醫療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傳播。 易感性 人對腸道病毒普遍易感,顯性感染和隱性感染後均可獲得特異性免疫力,持續時間尚不明確。病毒的各型間無交叉免疫。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但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四、病例定義 (一) 臨床診斷病例 急性起病,發熱,手掌或腳掌部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的皰疹,疼痛明顯。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 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的患者,同時伴有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 2. 手足口病流行地區的嬰幼兒雖無手足口病典型表現,但有發熱伴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 (二)實驗室診斷病例 臨床診斷病例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即為實驗室診斷病例 1.病毒分離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糞便或肛拭子、腦脊液或皰疹液、以及腦、肺、脾、淋巴結等組織標本中分離到腸道病毒。 2.血清學檢驗 病人血清中特異性IgM抗體陽性,或急性期與恢復期血清IgG抗體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檢驗 自病人血清、腦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糞便或肛拭子、腦脊液或皰疹液以及腦、肺、脾、淋巴結等組織標本等標本中檢測到病原核酸 五、疫情報告 (一)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傳染病防治法》和《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對符合上述病例定義的手足口病病例進行報告。 (二)報告內容與方法 發現手足口病患者時,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傳染病報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點監測傳染病」一欄中填報該病。實行網路直報的醫療機構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未實行網路直報的醫療機構應於24小時之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報告病例分「臨床診斷病例」和「實驗室診斷病例」兩類。如為實驗室診斷病例,則應在報告卡片「備注」欄內註明腸道病毒的具體型別,如為重症病例亦應在「備注」中註明「重症」。 (三)局部地區或集體單位發生流行或暴發時,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及時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 (四)報告信息分析和反饋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對疫情報告信息進行逐級審核。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每日瀏覽並分析監測數據,發現異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現死亡病例,應及時核實並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及時向下級疾控機構及醫療機構反饋疫情分析信息。 六、流行病學調查 發現手足口病報告病例數明顯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較大或出現死亡病例時,應組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調查的主要目的:一是採集相關標本,開展實驗室檢測,明確病原並進行分型鑒定;二是收集臨床資料,以了解不同型別腸道病毒的致病性、毒力、所致疾病臨床類型及救治等;三是闡明本次流行/暴發的傳播方式及感染的危險因素等,以便制定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措施;四是評價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流行病學調查方案和調查表應根據調查目的不同而進行專門設計。 七、實驗室檢測 (一)在手足口病高發季節,各省疾控中心要組織開展對手足口病病例的實驗室監測。發生本病流行的省份每周至少採集5-10例患者的標本進行檢測。標本採集和保存技術要求和標本送檢單見附件1和附件2。標本檢測方法見附件3。如有重症病例,應盡量對所有重症病例進行標本採集及實驗室檢測。如有暴發疫情應採集部

❻ 如何寫幼兒園手足口病報告

報告肯定是寫給教體辦和防疫站的吧,你先要把你們如何發現幼兒手足口的情況大概寫一下,整個發現--要求家長治療--上報——了解幼兒就診情況逐一寫清楚,完後寫上你們發現病例後所做的措施,比如消毒,隔離,做好家長安撫工作等等都寫上, 一般的話,我們國家的執法機構都是這樣,一出現病例,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來...採取措施,而是先追究責任,所以,你們一定要把發現後所採取的措施寫清楚,至於你報告後他有沒有派專人來指導,防止疫情擴散是另外一回事。

❼ 幼兒園中班發現一名忠手足口病的幼兒。教師應采敢什麼樣的措施

幼兒園中班發現一名患有手足口病的幼兒教師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應該趕緊給孩子隔離,讓患兒不要上學。把學校要來一次消毒。

❽ 幼兒園的小朋友得了 手足口病 老師該怎麼做

你好。開窗通風,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線燈消毒教室,孩子進園前檢查口腔,皮膚,有可疑患兒請家長帶回隔離。

❾ 在幼兒園得了手足口病,幼兒園的責任

我的來孩子也是在幼兒園里得的源手足口病,一個班上7個孩子在同一天被診斷出來的。我覺得首先幼兒園是肯定有責任的,手足口病的潛伏期是3--7天,傳染源可能是飛沫或者糞便處理不得當.在知道班上有孩子得病後沒有及時通知我們家長,周末在家兩天,到周一就發現有7個孩子傳染了。這點上,我覺得幼兒園的保健和消毒工作沒做到位!

這個情況可以找教育局和疾控中心反應,因為手足口病屬於傳染病。所以幼兒園一旦出現病例是要上報到疾控中心的,如果瞞報是要承擔責任的。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手足口病培訓目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