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衛生管理制度培訓心得體會怎麼寫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要面對兩方面的發展需要。一是個體,就是要讓幼兒健康、快樂、感覺有趣味,學得輕松,教師要順應幼兒的天性,因為幼兒都是好游戲、好模仿、好奇、喜歡成功、喜歡野外生活、喜歡合群,而且還喜歡稱贊的。二是社會,老師的教育要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既要體現德、能、勤、績,德、智、體、美、勞,還要讓他們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總之,教師的教育既要對照社會的發展需要,還要對照個體的發展需要。 2、幼兒的學習特點 幼兒天生就好奇、好動、敏感,同時幼兒還熱情、天真、自我中心、還有情緒主導。讓幼兒去「自我中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游戲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的重要途徑,幼兒思維靈活,學習過程也是創造的過程,人際交往過程也是幼兒重要的學習過程,幼兒的學習和物質操作是密不可分的,幼兒的學習不僅是獲得知識,還有情感、態度、能力等方面,一個好的活動應該能看見幼兒真實的一面,看見幼兒真實的發展。 3、教學活動 一個好的教學活動源於好的活動素材和內容,優良的活動設計、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經驗,還要有教師的精心准備。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幼兒的關注,良好的師幼互動,適宜的組織實施策略,還要教師靈活的調整,課後還要及時反思,做出科學的評價。 二、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 董教授列舉了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幾個問題:第一點是素材和內容沒有意義,沒有意思,不能吸引幼兒;第二點是對素材價值的挖掘不到位;第三點是目標定位不準確,過高或過低,過於籠統、空洞,表述不一;第四點是缺乏情境性、活動性、操作性和趣味性等環節。比如,教師在教幼兒學習「數字寶寶」時,不僅要讓幼兒知道很多物品上有數字,而且應引導幼兒觀察數字數量的多少及其排列的不同。教師要知道物品並不是羅列的越多越好,要選取與生活密切關聯的典型的幾種即可。董教授邊舉例,邊講解,使我避免在以後教學中出現類似問題。 三、環境創設 在這次的報告中,董教授和丁鵬主任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給我們講解了幼兒園室外、室內主題環境與區域環境創設,通過學習,使我對室外、室內的環境創設要求更加明確。室外要綠化、美化、兒童化、教育化、游戲化綜合考慮,要巧妙的利用自然元素和空間。室內要合理擬定區域的種類和數量,根據不同班級,不同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區域投放材料,投放的材料要便於幼兒操作,數量要適宜、安全、有教育性、趣味性,材料的擺放要有條理性,層次性,並讓幼兒參與區域布置,因為布置的過程也是幼兒學習的過程。
② 疫情後的開學季,幼兒園教師應做什麼培訓心得
幼兒園疫情工來作培訓心得體會源篇一2020年的春節假期是一個'加長版'的假期,全民都在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作斗爭。這一可怕的病毒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出行帶來了惡劣的影響,同時也阻止了各類學校的如期開學。為積極響應國務院、教育局等有關部門的號召,克井大社幼兒園也進行了延期開學的教職工線上培訓活動。為了能夠讓老師們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全面做好幼兒園開學前後的疫情防控工作,保證幼兒園在後期順利開學,我園於2020年2月26日組織教師進行了線上培訓活動——《春季開學,如何做好幼兒園疫情防控》。
③ 幼兒園主題培訓心得
幼兒園主題活動學習心得
每一次的學習,都是有收獲的。前些時候,在業務園長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有關幼兒園主題活動的文章,通過對文章的學習,使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標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以及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經過參加此次活動我有以下感受:
一、活動中應尊重每一幼兒個性,注重為幼兒創設自主寬松的學習環境。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往往我考慮到的只是「我該如何較」,而忽視了「幼兒如何去學」的問題。其實作為教師,引導作用是要充分發揮的,但引導的同時主要是為了幼兒,通過這種引導讓幼兒學會自己去學習,去探索,讓我們的主題活動具有自主性,開放性,生成性和綜合性。
二、主題探究活動,更大程度的滿足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豐富他們生活經驗的需求。我們的活動應重視幼兒的發展,貼進幼兒的生活。我們應在幼兒不斷提出的各種問題中,由問題生成我們的主題教學。讓幼兒更好的去探究與學習。從孩子自身本有的不知到後來教師建立孩子的能力。在教學各方面的,我們隨時破預設活動內容束縛,生成新的內容,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這點上是其他的課程無法以擬的。
三、環境的布置應是孩子的作品。就像孩子的美術作品,我們應該盡量讓他們自己用自己已有的經驗來分享,老師在旁起輔助幫他們記錄。然後去展示,放在孩子的成長檔案。我們應該一改傳統的模式,讓孩子從聽從指示轉換成孩子自由選擇。主題探究活動,重在幼兒交流與合作,在活動的「完成」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處於交流,合作的狀態中去進行 ,這無疑促進了幼兒的溝通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培養。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④ 如何預防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學習心得
目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應該說是相當嚴重,最明顯的是在書寫方面。早期教育提倡的是培養幼兒早期閱讀的能力,包括英語口語的練習。但是現在好多的幼兒園都為了迎合家長,全然不顧幼兒手指骨骼及肌肉的現有能力,讓幼兒讀寫大量並且復雜的漢字及英文單詞。 從身體上來說,我們的孩子年齡很小,身體沒有發育完全,尤其是手指的小肌肉群沒有發育好,在很小的時候就讓他握鉛筆,他手部的骨骼、肌肉以及力量都沒有達到標准,握起來既吃力又姿勢不正確,可能會造成視力的退化,而且錯誤的握筆姿勢一旦形成了就很難再改過來,由於很辛苦,幼兒會感到很累反而造成了以後的厭學。 這對於幼兒尚未發育健全的身心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傷害。許多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紛紛的提前開始為孩子惡補拼音、寫字、算術等等。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似有愈演愈烈之勢。 然而,我認為幼兒教育並不僅僅是簡單的智力開發,幼兒教學也不只是簡單的知識傳授。科學的幼兒教育應該是一種幼兒綜合能力的培養。如健全的人格、扎實的身體基礎、良好的性格行為習慣都應該從小著手培養,幼兒教育就應該偏重這些方面,能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現在很多的幼兒似乎都變成了「小學生」, 本該唱歌、跳舞、游戲的孩子,現在卻在埋頭苦學英語、語文、數學……這樣的做法不僅會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更甚至還可能會因為過早的學業負擔而扼殺了孩子今後的學習興趣。這是很可怕的一種行為!幼兒園的「小學化」教育模式,不僅會給幼兒增添沉重的心理壓力,也束縛住了孩子的個性和想像能力。 在幼兒園里我們主要進行的是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包括的面非常廣: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實,家長不明白,我們的一日生活都在學習: 我們在進餐的時候教會幼兒正確的用勺、用筷子的方法,吃飯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咽,不拖延時間,飯前便後正確洗手;午睡時會正確、有序的穿脫衣服,做到按時睡眠、起床、安靜睡眠並有正確的睡姿;做游戲時能和小朋友友好相處、不爭搶玩具、不打人罵人; 上課時能認真聽講,專心按老師的要求做,對學習內容有興趣等等很多很多,這所有的一切都促進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友好交往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堅持性等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這一切的一切遠比單純的知識學習要更重要得多! 總結對於每個孩子來說,他所學到的最主要也是最寶貴的東西,便是幼兒園老師給他們培養的良好習慣!
⑤ 幼兒園園本培訓心得交流(急)
哇 l3181878 回答的很詳細那!!!
⑥ 如何做好幼兒開學安全工作培訓心得
第 一,在開學之初,幼兒園就對全體教職工舉辦了一次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講座,用鮮活、生動的具體案例啟發、教育大家,促使教職員工對安全預案和安全工作常規做到融會貫通、活學活用,增強教職員工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第 二,本著「什麼問題突出就整治什麼」的原則,要求幼兒園教師對照幼兒園安全工作細則,...仔細檢查各人負責的包干區域,查找安全隱患。同時,要求每班上交一份安全檢查報告,列出具體問題,由園部及時整理、維修、上報,保證開學工作安全有序地開展。 第 三,幼兒園教師根據新生家長對學園安全工作缺乏了解的特點,指導新生家長做好幼兒安全接送,重視幼兒的安全教育等。在幼兒入園後開展「常規教育周」活動,保教人員一起到班級,強化對幼兒良好生活常規的培養。 安全第一課,為教師及時綳緊了安全弦,為幼兒安全撐起了一把牢固的 「安全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