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搞活動,歡迎家長的標題怎麼寫
家長會歡迎標語 1.熱烈歡迎各位家長來學校指導工作。 2.歡迎您的到來,期盼您的支持。感謝您的合作,希望您的指點。 3.熱烈歡迎一年級學生家長到校蒞臨指導! 4.讓我們架起學校老師家長溝通的橋梁。 5.接收生活挑戰,培養全面素質 6.弱者失機遇,強者抓機遇,智者搶機遇。 7.責任高於一切,成就源於付出 8.家校共攜手,構建和諧校園;學校新整合,譜寫教育新篇章 9.播種生活,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10.多一分關愛,多一分成績,多一點希望,多一些歡樂。 1 1.為了孩子的明天,我們應該談談 1 2. 為孩子鼓勵喝彩,揚孩子理想風帆。 1 3.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 1 4.讓我們架起學校與家長溝通的橋梁 ! 1 5.播種生活,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1 6.責任高於一切,成就源於付出 ! 1 7.給孩子溫暖,給孩子希望,給孩子力量。 1 8.創設優良家庭環境,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學習。 1 9.關心孩子的每一天,關注孩子的每一個變化。 20.目標是動力,關愛是基石,讓家校築起孩子的成功之路。 2 1.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堅持是成功的保證。 2 2.讓您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2 3.關心孩子的成才過程比關心孩子的結果更重要。 2 4.成功,我們共同創造 ! 2 5.家校攜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2 6.成長路上,為孩子加油! 2 7.大手牽小手,我們一起走! 2 8.行動改變現在,觀念改變未來! 2 9.用關愛喚起學生的求知熱情,用進步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用勤奮練就報效祖國的本領。 30.同心協力,共鑄孩子美好的明天! 3 1.家校攜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3 2.孩子的成長是你我共同的心願! 3 3.熱愛生活,學會生活,創造生活 3 4.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高於一切 3 5.共同托起我們的希望 3 6.家校聯盟共建和諧社會 師生同心構建文明校園 3 7.目標是動力,關愛是基石,讓家校築起孩子的成功之路。(面試網 www.mian4.net) 3 8.家校共攜手,構建和諧校園;學校新整合,譜寫教育新篇章
2. 幼兒園可以開展哪些家園互動活動
小鬼來當家」。在教師、家長志願者的帶領下孩子們開心的手拉內手來到農貿市場。容一進菜市場,孩子們就被琳琅滿目的蔬菜給吸引了。孩子們自主選擇,結伴而行,開始了自己的買菜行動。在與買菜的阿姨伯伯們的交流之中,孩子們大膽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學會了買菜時問價、挑菜後付錢、找零,所有小朋友都滿載而歸。
「蔬菜總動員」為了讓家長近距離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況,在「小鬼當家」活動的第二天我們圍繞「蔬菜」主題開展了家長半日開放活動。家長觀摩了孩子們的晨間活動、早操、教學活動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在親子互動合作環節中,家長們和孩子一起製作了果蔬拼盤,在熱鬧溫馨的氛圍中,一盤盤造型精美、五彩繽紛、果香四溢的水果拼盤呈現在大家面前。
親子游戲,親子共繪畫等
3. 急關於溝通(家長和孩子)的主題班會
萬州移民璧山辦起幼兒村辦幼兒園——為留守兒童留住陽光 12月15日中午,彭陽縣城陽鄉長城村幼兒園孩子們由老師照看著集中休息。為了能讓留守兒童走出孤僻,健康快樂成長,今年9月長城村興辦了固原市第一家村級公辦幼兒園。
空間不大的校園里放著一個龍船、滑梯還有老師用紙箱製作的小火車。在幼兒大班,30名小朋友跟著腳踏琴唱起童謠,一張張笑臉在快樂旋律中綻放。一片片貼著孩子照片的綠葉下對應著各自的毛巾,整齊地掛著,牆上醒目地貼著一幅師生用紅黃絨布和大頭針共同繪制的中國地圖 長城村幼兒園院長韓勤禮說,幼兒園有102名孩子,四位教師、一個廚師和一個保健醫生,中午孩子們在學校集中用餐休息,下午被接送回家。下午4時,幼兒園門口便聚集了不少爺爺奶奶,56歲的楊惠珍是來接兩個孫女的,兒子在陝北打工孩子便由她照管,「內向的娃娃現在快樂了,我省下心來可以干點農活了,兒子在外打工
也安心了。
山村幼兒園留守兒童的樂園
本報訊 5月初,記者在正安縣安場鎮大灣村看到,在兩間寬敞的大房間里,40多個農村娃有的在歡快地唱歌,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認真作畫……村幹部告訴記者,這兩間民房是大灣村的幼兒園,雖然簡陋,卻是偏遠山村孩子們的樂園 「我們村有2000多人,有500多青壯年在外打工,娃娃都留在家裡。我的兒子和兒媳婦一起到廣州打工了,3歲多的孫子就只有我帶了。沒有辦幼兒園的時候,大人走到那裡就得將他帶到那裡,擔肥挖土有時候都背在背上,很累人。現在好了,娃兒進了幼兒園,和別的娃娃在一起,成天玩得很開心;我們老人也輕鬆了,可騰出更多精力干農活。」年近50的婦女馮友群高興地說。 住:o?A?
「當初辦幼兒園的時候,就是考慮到打工出去的多,娃娃沒人管,鄭傳惠老師放棄了城裡
4. 幼兒園如何進行有效的家園溝通培訓
新《綱要》也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在學習新《綱要》精神以後讓我明白了家長工作的核心是要以兒童發展與教育為中心進行溝通,家園合作是一種雙向互動活動。 一、教師與家長溝通的目的是為了達成共識。然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理解是很不容易的。特別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加重視,這就對教師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與家長要經常性地、積極地溝通配合,促使每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 1、教師是家長溝通工作的主導者,要主動積極的與家長溝通,不要等幼兒在幼兒園里發生了事情才與家長進行溝通,這樣家長面隊突如其來的事件往往會不理解,甚至與教師或幼兒園大鬧一番,給教師或幼兒園都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何況孩子的發展是不斷變化的、是動態漸進的過程。所以需要家園持久性地進行溝通。 2、教師與家長之間可以架起一座情感的橋梁,為家園溝通奠定堅實基礎。要真誠的與家長交流,真心的為孩子著想。搞好家園溝通關鍵在於教師與家長之間要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合作夥伴關系。教師與家長溝通時說話要有藝術性,善於揣摩家長的心理,「對症下葯」這樣事情就會事半功倍。我們相信只要教師真心對待幼兒、尊重理解家長,把工作做細、做到位,那麼家長工作就迎韌而解,就不難做了。 二、家園之窗是密切聯系家園關系的紐帶,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 1.在教室門口,設立一塊家長園地,這是幼兒園與家庭聯系的紐帶,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通過家園溝通,可以促進家園教育目標的一致性。我們可以將家園溝通大致分為幾大版塊:首先是保教內容,每月一次將保教內容向家長介紹,幫助家長明確本階段教育重點,增強家庭教育目標的目的性,使家長對幼兒園的學習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是保教知識宣傳,如:「向您介紹」、「請您關注」等專欄。還可以開辟「老師的話」、「寶寶信箱」、「甜甜溫馨語」、「溝通之窗」、「關注孩子」等欄目,老師把需要家長配合的要求寫在上面,家長可以通過「寶寶信箱」向老師提出意見或建議等等。 2.根據園所的安排,定期舉辦「家長會」、「家長半日活動」等活動、讓家長詳細了解幼兒園本學期的工作重點及配合方面;認真聽取家長的建議和意見,做好記錄,以便更好的改進工作。 3.進行個別溝通:由於幼兒家庭成長環境不同,家長文化素質不同,再加上每個孩子個性的不同;往往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抽出時間進行個別溝通。當然這種溝通要靠老師做出非常大的努力,當遇到誤會時要忍受委屈保持冷靜,善於自控;遇到矛盾時,教師要主動反思,尋求解決的良策。 總之,我們做好家長工作的宗旨是:贏得一個家長就等於贏得一百個家長,放棄一個家長就等於放棄一百個家長。「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沒有不好的家長,只有不好的老師。」在教育越來越強調生態化的今天,學會和運用溝通是幼兒園家長工作重要方法之一,只有充分發揮利用家長這個有效的教育資源,才能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
5. 幼兒園家園共育都有什麼內容
只要跟孩子有關的都可以,比如。
一、幼兒健康性格該如何培養;
二、教會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三、讓孩子早睡早起少吃零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四、如何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只要有關幼兒教育即可。
拓展資料:
家園共育:即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並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兒園單方面的進行教育工作。家園共育在家長和孩子中至關重要。
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就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
拓展資料來源:網路-家園共育
6. 幼兒園怎樣和家長溝通培訓心得
幼兒園與家長溝通技巧心得:家校溝通要講究方式方法:
1、對「溺愛型」家長要重說服
交談時,更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予以真摯的贊賞和表揚,然後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同時,也要用懇切的語言指出溺愛對孩子成長的危害,耐心熱情地幫助和說服家長採取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子女,啟發家長實事求是地反映學生的情況,千萬不要袒護自己的子女,因溺愛而隱瞞子女的過失。
2、對「放縱型」家長要重事實引導
老師在交談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激發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改變對子女放任不管的態度,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同時,還要委婉地向家長指出放任不管對孩子的影響,使家長明白,孩子生長在一個缺乏愛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從而增強家長對子女的關心程度,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
3、對「打罵型」家長要重勸告
對性格粗暴,剛愎自用、甚至蠻不講理的家長,要以冷對「熱」,以靜制動,以柔克剛。越是難以理喻,就越要堅持曉之以理;要做到先傾聽而後以動。要寬容、理解。
4、對「隔代」家長要重尊重
對於有教養的家庭,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採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並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7. 幼兒園家長助教橫幅標語如何寫
我們和她聊了會兒,我們逐漸認識到家長參與的重要性和價值,又讓她和小朋友們互動了一下,然然媽媽在家也努力練習,她非常配合,加大爸爸參與教育積極性,也很願意參加這次的活動:幼兒園家長助教小結「家長助教」是我們在家園共育方面推出的又一新舉措。然然媽媽有一點點緊張。對前兩點我們很理解,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資源,敬業的精神讓我們很感動?家長願意參與嗎,她顯得自然多了。17日。一堂課結束大家還都意猶未盡,為了上好這節課。 19日上午9點半,通過活動她了解了老師平時工作的辛苦,於是我們班請來了爸爸老師,整堂課非常成功,還帶來了許多小禮物、18日,它是讓家長根據自己的特點,然然媽媽連續兩天下班後到幼兒園與老師討論教學過程、專長、支持和參與,和教師一起組織教育活動,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幫助,然然媽媽來到幼兒園,也不緊張了,自願報名。通過不斷的學習與領會二期課改的精神。我們常說。這種好的狀態一直保持都了這節課結束,小朋友們也非常配合,他們也可以成為幼兒園教育的「主角」,走進幼兒園,然然媽媽授課過程非常順利,親和力超強,以後也會更加配合老師做好家園共育。老師提前一周就與然然媽媽進行了溝通,然然媽媽很高興地對老師說她很想多多參加這樣的活動?怎樣參與。第2篇,體會到家長是幼兒教師的重要合作夥伴,幼兒園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理解。同時我們也發現家長們也很樂意參與幼兒園的教學工作,但為什麼幼兒園的教育工作還要家長參與?我們心存疑惑幼兒園家長助教活動小結10月19日我們班迎來了家長助教日。本次家長助教的內容為《綠色的世界》,助教家長是張慧然的媽媽。臨走前
8. 幼兒園家園交流會學習和生活怎麼總結
通過家園共育的學習,我感覺受益匪淺,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認識到了家園共育的重要性,也學到了很多做好家園共育工作的好方法。 家庭和幼兒園是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兩大方面,這兩大方面對幼兒的影響必須同方向、同步調才能達到成倍的效果。家庭是幼兒更重要的成長環境,它無時不在發揮著教育的功能。而且,由於親子之間不可替代的血緣、情感關系,以及家庭影響的先導性、持久性等特點,家庭影響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幼兒園。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各有各的內涵,其特點、原則、方法、內容上都有所不同,但他們的教育對象是同一的,在教育目標上是一致的,即促使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和諧發展。教育目標的共同性決定了兩者必須相互協調、緊密結合。只有家庭和幼兒園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標和要求,才能獲得較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孩子就會無所適從,從而導致教育作用的相互抵消甚至起到反作用。 目前,家園共育已成為世界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大趨勢,受到各國學前教育理論工作者的極大重視和熱切關注。1984年,美國幼教協會制定並頒布了《高質量早期教育標准》。它將家園共育作為衡量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並作了專門規定:「幼兒與家庭關系密切,唯有認識到家庭對孩子的重要性,並與孩子有效合作,共商教育對策,才能使教育適應孩子的需要。」1998年12月14日,日本頒布了新修訂的《幼兒園教育要領》,它在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中,明確指出:「幼兒的教育要與家庭密切合作,為人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也強調,幼兒教育要通過家庭或機構做出適當的安排。我國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也明確規定「與家長保持經常聯系,了解幼兒家庭的環境商討符合幼兒特點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務」是幼兒教師的主要職責。在家園共育的過程中,教師是主力軍,是操作者、執行者,教師只有角色到位,才能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主動性。 那麼,幼兒教師怎樣做才能真正實現家園共育呢? 首先,不能將家長僅僅看成是完成幼兒園教育計劃的配合者,不能將家長工作目的僅僅看成是教育家長,而要將家長視為合作夥伴和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人力資源。幼兒教師要與家長經常溝通,共商對策,密切配合,共同育兒,從而實現家園共育。 其次,教師和家長應該建立平等合作的夥伴關系。家庭和幼兒園是影響幼兒發展最主要的兩大環境,家長和教師分別是這兩大環境的施教者。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與家長本來就應該是一種平等合作的夥伴關系。當然,幼兒園教師受過專業訓練,並經常能學習新的教育理論、研究新的教育方法,而家長從總體上說,在這方面是比較欠缺的。因此,幼兒園有責任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但家長從孩子出生後,就看著他(她)成長,對孩子的了解比教師要深刻得多,並且在家庭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這又是許多教師所欠缺的。實踐還表明,當今有不少幼兒家長不僅有較高的文化層次和閱歷,而且具有較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因此,家長和教師應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只有建立了平等合作的夥伴關系,家園雙方才能互相溝通,密切配合,形成共育局面----這是實現家園共育的基本前提。 家園共育的途徑和方法有很多。 首先,選擇共育目標。為了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教師可以將班上的月目標、周計劃張貼在「家長園地」中,向家長通報。教師要善於選擇那些需要家園共有的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採用適當的方式使家長明了,以便形成教育合力。 其次,經常溝通。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可採取多種方式。例如,召開家長座談會、建立家園聯系欄和家校網等。如設立「誇誇我的好孩子」信箱、電話溝通、「10分鍾家長會」等。其中,最簡便、最及時的溝通方式,是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短暫時間進行交談。它往往以兒童進步為主要話題。 第三,重在個別化溝通。家園溝通,固然要有一些面向全體或部分家長的溝通工作,但由於兒童的發展情況是各不相同的,需要因人施教,因此,教師要針對每個幼兒的不同情況和問題,確定共育的目標,並與家長通過溝通取得共識,共商教育對策,相互配合教育。在共育過程中,還需要相互反饋孩子的發展情況,共同促進孩子向著目標發展。 教師除了針對孩子的問題與家庭進行溝通共有外,還需要針對家長在教育中的問題進行溝通。有的家長在教育觀念與態度方法上,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溝通幫助家長轉變態度,提高認識。 第四,組織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 組織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是家園共育的重要方式。要注意的是,不能讓家長做旁觀者,而是重在參與,發揮家長這一重要教育資源的作用。 家長參與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請各行各業、有才能和特長的家長,到園里來當「老師」----擔任警察、樂手、教師、醫生、廚師、演員等工作的幼兒的爸爸媽媽,均可請進課堂給孩子講述、表演。還可以請家長來班上與孩子共同製作食品、手工,一起開展游戲、娛樂及體育競賽活動等等。教師在引導家長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從家長處獲得了有關的教育物質資源方面的支持,而且也使家長在參與過程中,學會了如何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家長的參與還提高了幼兒學習與探索的積極性,豐富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這種參與能大大提高家長和教師雙方的教育水平,共同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第五,提高家長科學育兒水平 首先,幼兒教師要善於在與家長溝通和組織家長「參與」的過程中,幫助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提高科學育兒水平。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組織「家長教育家長」活動。如通過家教經驗交流、家教專題研討、家長對口幫助等活動,讓家長現身說法,交流認識和經驗。這樣,會更具說服力。 在學習中,我還學到了一些做好家長工作的小技巧,小妙招,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教師獎勵孩子小貼畫、五角星、小紅花並指導家長保存;讓幼兒展示從家裡帶來的作品, ,讓其他孩子羨慕不已,請大家分享,可以大大提高家長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一點時間向家長表演剛剛學會的各種本領,如:兒歌、歌曲、手指游戲、音樂游戲,雖很不成熟,家長卻看得有滋有味。每天一到時間趕緊跑,生怕來晚了看不到。許多家長還會主動抄下老師教的內容,回去進一步指導,或者與孩子一起在家玩幼兒園教的游戲。 不變的環境會讓家長熟視無睹,而經常變化又反映教學內容的環境一定能吸引家長主動參與教育活動。家長看到孩子的表演,就會激動。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最大的願望莫過於孩子的進步,教師抓住家長這一心理,讓家長盡可能多地了解幼兒在園活動情況,於是家長就會情不自禁地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教師的教育行為吸引家長參與到了幼兒園的活動中,家長感受到因他們的參與使孩子的進步更明顯,孩子明顯的進步帶動了家長的積極性,家長的積極參與又激勵了教師的工作熱情,實現了教師、幼兒和家長之間的三方互動,形成家園共育的良性循環。 與家長溝通的方法有:一句話溝通法,引起注意法,真情感動,與家長溝通時切忌「告狀」式的談話等等。 為了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和諧健康發展,我將把家園共育納入我的工作重點,繼續不斷學習,並充分發揮我的創造性,實現真正的家園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