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上好幼兒園的體育課
一、 突出幼兒在體育課的主體和地位。 在任何一種教學活動中,幼兒都是活動參與的主體。體育課的教育過程主要是幼兒通過自身從事各項身體動作的練習來發展各種動作技能。 首先,教師要有強烈的目標意識,把幼兒身體動作和提高身體素質這一根本目標作為每節體育課的出發點和歸宿。例如:我平時觀察到班上幼兒平衡力發展不協調,於是我就設計了玩「過獨木橋」,「過浮橋」等活動,加強幼兒對平衡力的鍛煉。第二,在體育課中,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身體練習的機會和條件,保證幼兒運動的時間要充分,次數要恰當,教師講解、示範應簡明,避免過多的排隊,克服因體育器材少,活動內容貧乏或分組太少而導致等待時間過長的毛病。
二、 在體育課中有目的地增強幼兒運動的密度。
幼兒運動的密度是指幼兒參與實際運動的時間與總課時的百分比,據研究資料顯示,幼兒在體育課中合理的運動密度要求是:大班: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中班: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根據這個要求,增加幼兒運動的密度:
(一)、持教師精講、幼兒多練的教育原則。
體育課中如果是上新的內容,教師要先詳細示範講解一到三次,緊接著馬上安排幼兒練習,教師巡視指導,觀察了解幼兒的練習情況,發現問題引導幼兒及時糾正。如果是復習的內容,教師要減少講課,有針對性地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再做重點講解示範一次,並讓個別幼兒示範,以使幼兒糾正,講解示範時要根據幼兒年齡特徵進行,對於小班的幼兒,示範應多於講解,對於大班的幼兒,講解可以多一些。
(二)、靈活地運用個人、小組、集體等組織形式有效地增加幼兒的運動密度。 在一節體育課中,靈活開展集體、小組、個人等組織形式,能讓幼兒充分練習,充分運動,達到恰當的運動量。例如:在教師傳授新動作、新技能,介紹新的游戲時,必須採用集體教學形式。幼兒練習時,應設法增加幼兒練習的時間和次數。教師可根據教材的特點、幼兒園活動場地的實際和器材數量等因素,合理選擇以下練習的形式:1、個人分散練習,2、分組練習,3、集體集中練習,4、多人合作練習。 三、精心設計體育活動的各個環節。
體育課中有準備運動、隊列隊形練習、基本動作練習、游戲、放鬆運動等環節。教師在設計各個環節的時候,應考慮各環節需多長時間,重點、難點在哪裡,應示範多少次,什麼時候示範,需多長時間等。體育課各個環節要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節奏緊湊,前面的環節應是後面環節的鋪墊。例如:在做「小白兔拔蘿卜」這個游戲時,准備動作重點加強幼兒全身活動,做原地跑、雙腳跳、等全身運動。為練習做好充分的准備。幼兒進行游戲時,要有多名教師專門輔導和保護。在游戲結束時重點做好身體的放鬆運動,此外,要充分做好課前的准備工作,保證體育課各個環節的順利開展。如:畫好場地、准備好頭飾、活動器材等,在開展游戲活動前檢查器材數量、衛生、安全。
四、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
有趣味的適合幼兒水平的體育活動,能激發幼兒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採用以下方法:
1、 以游戲為主。
例如:當幼兒做游戲「小白兔拔蘿卜」時,我讓幼兒扮成小白兔、跳過障礙物、走過小橋,鑽過山洞去幫媽媽拔蘿卜回家的故事情節吸引幼兒。
2、 運用有趣味的道具和器材。
如:給每組幼兒貼上數字代號卡、12個幼兒組成的山洞、小路,盡量使每個幼兒都參與活動,提高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
3、 用競賽的形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4、 活動採用多鼓勵少批評的方法,充分挖掘幼兒的潛能。
5、 藉助音樂、唱節奏鮮明、感染力強、幼兒喜歡的音樂,激發幼兒參與活動
的興趣。
總之,在體育活動中,教師要科學地組織幼兒進行體育鍛煉,有效地促進幼兒基本動作協調,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
❷ 如何上好幼兒園的體育課
如何上好幼兒園的體育課
如何才能上好一節幼兒體育課?既能讓孩子全身心的自願投入,又有適當鍛煉的成分在內,還可以適當減少不安全的事故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對待每一節課
的確一個人的態度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然而幼兒體育課也是如此。首先要從心底正確的對待自己所帶的課,也就是說雖然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四五歲的孩子,覺得和他們有也沒有必要那麼要求嚴格,或是非要他們站有站樣,走有走樣,只要糊弄著玩就行.其實這種思想就是一種極端錯誤的思想,孩子雖小但他們更需要適當的體育活動,更何況每天適量的活動有益於他們更健康的成長。所以這就要求老師認真的對待每一節體育課,把每一節體育課都當成一節真正的體育課,不但在形式上,內容上,常規上也不可以少。
二、認真備課,做到萬無一失
備課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場地和器材),要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先備好一節課。因為備課是老師對教材的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場地的利用情況的了解的綜合反映。也就是說一每一個老師要想上好一節課必須把這幾方面的情況調查清楚才可以有計劃的制訂自己的教學方案。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仔細分析,結合實際,選編有益於自身的內容或是方案.往往備課所佔用的精力與時間要比上一節課用的精力與時間大得多。
1. 在備課過程中往往是首先要備的就是教材。
2. 備完教材接下來就是要備學生,因為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性格和愛好,正是有了不同的性格和愛好就決定了他們的感情宣洩方式。
3. 上好課有了教材和學生還不行,還要有場地器材。
三、安全問題始終不容輕視
體育教學中安全問題始終都是一個不可解決同時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特別是面對一群自我保護能力較差的幼兒。幼兒教育始終都是以安全問題來衡量的,安全也是其他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
1.面對一群四五歲的孩子,我們老師是根本無法控制他的行為。特別是當孩子在屋裡憋的時間較長,一旦來到戶外他們似乎把自己全部的勁都用在腿上胳膊上,瘋狂的跑,用力的掄,也就在這時不安全的事故也就會來。所以在上體育課前,安全常規少不了,不但要時時說天天說.而且還要在課堂上看好孩子。
2.備完一節體育課作為老師就應該明確本節課會出現什麼樣的不安全隱患,或是怎麼樣才能減少事故發生的幾率,再者說即便是發生了事故怎麼樣才能把傷害減少到最低限度。這就是教師所要時刻牢記的。
3.根據幼兒體育教學原則,適合發展孩子的身體素質。體育鍛煉有益於身體健康,這是一個真理。但是它所隱含的條件是在適量的情況下。什麼是適量?因人而議,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身體素質,也有著不同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所以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切不可弄巧成拙。其次就是在上課前要仔細觀察班裡所有孩子的身體狀況,切不可讓那些身體虛弱或是根本就不允許運動的孩子上課。
總之,無論什麼方法只要在安全的條件下讓幼兒的身體得到鍛煉,又能讓孩子在每一節課上學到知識,既鍛煉了身體,又培養了他們的性格。這樣的課才是一節好課。
❸ 如何上好幼兒園體育課
當別人推著孩子「雞血」那些長大後根本用不著的課程時,更有遠見的家長願意花重金送孩版子玩運動權。盡管他們心裡有數,大部分孩子都不會成為專業運動員,但是他們知道,從體育運動中學到的東西,夠孩子受用一生。
讓孩子積極上好體育課並不代表你希望他未來能憑體育特長獲得獎學金,或者成為專業的運動員。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是童年還是青春期,體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運動能幫助孩子建立與他人的聯系,讓他們學會珍惜和成年人之間的關系,獲得自信心,以及為自己設立目標、完成目標。
然而研究卻表明,從體育運動中學得的其他東西,是孩子能夠受用一生的。
❹ 幼兒園體育游戲課流程有哪些內容
幼兒園體育游戲課流程有下面這些內容: 1、 基本動作:走、跑、跳、投、平衡、鑽、爬、攀登等動作。 2、 基本體操: ①徒手操和輕器械操 ②排隊和變換隊形 3、體育游戲:以發展各種基本動作為主要內容,並有一定的角色、情節和規則。
❺ 幼兒園的體育課,應該上什麼內容好怎麼上
拍皮球,跳圈兒,滾輪胎,最最經典的,不會玩膩的是:老狼,老狼幾點了。
❻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基本動作有哪些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基本動作,分別如下: 1、熱身運動,包括: 頭部運動,肩繞環,擴胸與振臂,轉體運動,腰繞環,膝繞環,正壓步,側壓步,手腕腳踝。 2、體育運動,包括: 拍球、單腿跳,雙腿跳,蹲起跳,滾球等等。 幼兒體育運動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它是以身體動作為主要內容,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技能,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增強幼兒的體質,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和諧地發展。
❼ 幼兒園的體能課指的是什麼 體育
1 、身體基本活動技能: 目標:小、中、大班幼兒各按其年齡段目標在掌握走、跑、跳躍、投擲、平衡、踢、鑽、爬、攀登等基本活動技能過程中,嘗試運用不同體育活動器械及輔助材料,能在不同的氣候條件及場地條件或空間里進行身體基本活動練習,具有成功感和自信心。 主要內容:在一日戶外體育中有目標有計劃地組織幼兒進行鍛煉,注重鍛煉的實效性,並在每個鍛煉環節中隨機抽測幼兒鍛煉開始、進行和結束部分的幼兒心率,了解運動負荷和運動量,在觀察幼兒面色,呼吸狀態、精神狀態後進行調整,記錄與活動相關的心理素質反映,以及創新舉動的頻率,分析這些片段並進行有目的地創設相應情境,進一步促進幼兒良好強化正面心理行為與創新品質,讓幼兒逐步形成相關的情緒體驗. 2、 身體素質: 目標:提高幼兒平衡、協調、速度、靈敏、柔韌、力量等身體機能,幫助幼兒靈活運用各類體育器械進行鍛煉,在掌握進行身體素質練習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探索活動. 器械的不同玩法,滿足幼兒身體活動、娛樂、表現、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及不同方式方法,不同合作夥伴等多種需要,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以及敢於挑戰、敢於嘗試,敢於創新,不怕失敗等精神。 主要內容:通過家園共育。幼兒和家長一起製作的戶外玩具提供給幼兒。例如:踩高蹺、飛盤、捉尾巴、袋鼠跳、綢帶等。以及為幼兒配備的戶外玩具。例如:跳跳球、呼啦圈、羽毛球、扔接球等等。提供各種幼兒感興趣以及適合年齡特點的體育器材,使幼兒的體育游戲更 加豐富。 3、基本體操: 目標:在幼兒掌握的一般體操及隊形變化的同時讓幼兒嘗試創編不同的模仿操、器械操等,激發幼兒對做操的興趣,提高身體動作的表現能力,發展其空間想像的概念和能力,培養幼兒在體操活動中協同一致,遵守紀律的優良品質,滿足幼兒表現模仿、審美等多種需要。 主要內容:創新徒手操及器械操的教學模式,根據年齡特點讓幼兒主動參與學操以及隊形的變換的內容,平日早操帶領幼兒做律動,提高幼兒興趣。為幼兒創造活動條件與空間,使幼兒形成積極主動、自信、創新等的心理品質。
❽ 如何上好幼兒園體育課
1、妙用器材,巧布場上課前,老師把豐富的器材整齊地放在顯眼的位置上,有意識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上結合幼兒體育包內每個玩具都有3種以上的玩法,一物多玩,引導孩子認知感受;
2、聲音要洪亮。教師在整隊或布置學習任務時,聲音要洪亮有力,哨聲要清脆短促,精神要飽滿。列隊練習宜簡單,老師喊出口令後,學生應邊做動作邊喊口令,做到言、行、心、眼一致,消除「沉悶」的氣氛,製造聲勢,使學生集中思想;
3、「順口溜」口訣講解教師在講解體育動作時,必須淺顯明確。講解部分可用順口溜代替,如前滾翻是「蹲下承受要低頭,向前滾動身似球」。輕快好記的順口溜更容易使學生配合教學,掌握要領;
4、課堂趣味化:(1)游戲,游戲比簡單的肢體運動更適合學前期的孩子。如捉小尾巴,斗公雞,互抓手指等多人項目游戲,能有效增加每個孩子的參與度。通過結合體育教具也能設計具鍛煉作用的游戲,「鑽圈游戲」、「托雞蛋」等游戲,可訓練孩子走、跑、跳、鑽爬的身體協調能力;
(2)競賽,利用孩子好動的特點,採用小競賽,組織他們進行直線接力跑或20米的「你追我逃」等活動。由於比賽的競爭性,學生往往能夠較好的集中全部注意力;
(3)場景,在場境化的課堂設置里,隨機加入音樂、故事、兒歌、武術、律動操等新元素,讓孩子隨著節奏、情景、學習快速進入老師的上課節奏中。課堂內容新穎,使孩子不感到枯燥乏味。
❾ 幼兒園體育課程計劃
一、教師要把幼兒身體動作和提高身體素質作為每節體育課的出發點。
二、在體育課中要根據幼兒年齡特徵進行有目的地增強幼兒運動的密度。
三、精心設計體育活動的各個環節。體育課中有準備運動、隊列隊形練習、基本動作練習、游戲、放鬆運動等環節。教師在設計各個環節的時候,應考慮各環節需多長時間,重點、難點在哪裡,應示範多少次,什麼時候示範,需多長時間等。
四、增加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
1.課堂內容以游戲為主。
2.運用有趣的教具器材。
3.添加競賽形式的活動。
課程計劃還是要有自己的風格,可以根據你們班學生的特點,利用器材、游戲等步步引入課程。如果教師需要具體教學指導,推薦咨詢世紀萬成教育培訓機構,可提供教案參考,解析教學難點,教具器材使用講解,分享親子活動策劃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