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個廣告設計師需要學習些什麼
一、軟體
PS是設計師實用頻次最多的軟體,主要處理像素圖像。有很多功能,在圖像、圖形、文字、視頻、出版等各方面都有涉及。
CDR是矢量繪圖軟體,其非凡的設計能力與超強的排版功能廣泛地應用於廣告包裝、商標設計、標志製作、插圖描畫、排版及分色輸出等諸多領域。
AI也是矢量插畫的軟體,廣泛應用於印刷出版、海報書籍排版、專業插畫、多媒體圖像處理和互聯網頁面的製作等。CDR與AI的功用類似,你可以為理解為AI是高富帥,CDR是屌絲,因為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AI的使用率更高;相反,CDR在二三線城市的使用率更高。
二、自身
構思如何開始取決於你的主題是什麼,想表達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已表達的方式,在繪畫創作時。你可以有風格,個性化,不是非要畫得如何寫實如何細膩才叫好,同樣的方式也有許多方法去表達。你周圍能能感觸到的一切,都是你可以聯想的財富、要開發的素材。不要看別人,不要被空間所束縛。就拿畫冊設計來說,首先得在心中構思好定位,知道客戶想要什麼樣的東西,才知道怎麼設計。
靈感落筆前要先醞釀一下自已的感覺,好充實靈感。例如先想一下起伏澎湃的海浪,再滾化的雲層,筆觸在海浪間澎湃,靈感一躍翻湧而出在雲層中隱現,這些東西你要不及時表達筆尖就會被遺忘。怕丟失就要抓住它,那是你的靈感即你的財富。想好創意動筆時就如行水一般順暢。要做到一氣呵成,收筆時心胸開闊,就是一種發泄,強烈地把自已想像的表現出來,及時抓住靈感。
積累要把握好自已的最佳狀態,隨時都能從生活當中找到你的靈感來源。抓住能在你腦中一閃而過的任何亮點,記錄下生活中不同的事物,積累和儲存它們,這就是在積累和充實你的創作空間,儲存藝術生命。
(1)廣告設計師培訓學校擴展閱讀:
廣告設計師,指採用現代設計觀念、程序和方法從事以平面廣告設計為主的策劃、創意與製作的專業人員。其職業等級分為三級,二級,一級。
一、本職業共設三個等級,分別為:三級廣告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二級廣告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一級廣告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註:目前開考等級:三級、二級。
二、全國職業教育資格認證證書CVEQC初級、中級、高級相應等級的技能證書是相關人員求職、任職、晉升等,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② 廣告設計師培訓
廣告師設計培訓機構做的比較不錯的有很多,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進行選擇。③ 我想找一個正規的廣告設計師培訓,不單只想要本子,我要的是學技術!
這樣說吧,「設計」其實就是創造,所以要成為一個好的設計師,學的回應該是大腦的創造力。學校答教的是基礎,社會教的是經驗,所以我建議,作為一個設計新人,把自己的身段放柔然一些,以你所學的專業,直接就去廣告公司或設計公司應聘,謙虛的從最低的設計職位開始做,一步一步的學習別人的思維和設計方式,然後一點點的在歷練中提高自己。
還有,不要怕自己一開始做的東西不好,因為誰都知道你是新人,他們不會對你有多高的要求,要抱著勇於思考和犯錯的精神。
即使你是中央美院的學生,出社會之後也同樣是個新人,同樣要面對所學和所用的沖突。別浪費青春了,進入社會吧。
④ 廣告設計有沒有人培訓一年 的 。直接出來當設計師的
有的,這種情況很多,不過廣告設計不是隨便什麼貓圈狗叉隨便培訓一年就成設專計師的,要有一定的屬美術功底和優秀的天馬行空的思維能力,並且審美理論和修養要達到一定高度,這些都不是一年培訓能夠搞定的,所以選擇做什麼要根據自身條件最重要。
⑤ 平面設計師培訓班有那些
目前,國內大大小小的平面設計培訓班有很多,選擇時要選專業正規的,可以快速學到有用的版知識。⑥ 平面設計師培訓班
學習內容:學習photoshop圖片處理、Illustrator設計、InDesign排版設計、CorelDraw平面設計、CAD繪圖;色彩構成原理、色彩搭配、平面構成;廣告設計概論、平面廣告設計、廣告創意與製作、廣告設計與製作;菲林列印、後期製作與輸出、平面設計項目實戰、標志設計、Logo設計、包裝設計、企業VI設計、版式設計
⑦ 哪裡有平面設計專業培訓班這能學到東西的!
請現在的平面設計專業基本上都需要專業的人員來教,橡皮訓班這一類的學校學到的平面設計不是很專業的。
⑧ 哪裡有培訓平面設計和廣告設計的班
學任何技術都要跟內行的資深師傅(設計師)學才能學到工作上的有用的技術,到外面那些學校只能學一些膚淺的皮毛。
這一行要求很高的,有人單位都是要求一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的。
求學道路:找大型設計公司的設計總監(有創意)或者大型印刷廠設計部的資深師傅(綜合能力強:設計印前製作等從設計到印刷懂印刷流程印刷工藝)教——能夠學到真技術,否則學的那些例子不如在家自學。
詳細到網路搜索一下「開創平面設計培訓」,到他們網站了解一下。
2008年學得好的一畢業就有2000的底薪了。
⑨ 廣告平面設計培訓平面設計專業有哪些學校
很多地方都有平面設計培訓學校的,一定要根據學校知名度和教學環境以及師資力量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學校,最好去學校看一看,畢竟眼見為實,耳聽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