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育部治理幼兒園「小學化」,禁止教授小學教學內容,作為家長你怎麼看
我覺得這樣挺好的,教育部這么做,非常適時到位。幼兒園就要有幼兒園該有的學習內容,學習怎麼簡單的生活自理、學習怎麼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學習最基礎的文明禮貌,上幼兒園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快樂,而不是學業。
② 教育部將如何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嘛。。。。誰規定了只有課本上的知識才是知識呢?學會使用筷子,學會走路,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又有哪一個是必須要用課本呢,就算是做菜做飯,也沒有必要對著食譜千篇一律,總可以對著自己的胃口稍加修改。幼兒園其實不算受教育的階段,只是在這里,可以讓孩子能接觸更加多的同齡人,還有老師在這里引導他們未來的方向。這就夠了
③ 教育部如何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
7月16日,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對於提版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權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並強調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范。
第三階段:全面整改。根據自查和摸排的情況,堅持邊查邊改、及時整改,堅決糾正「小學化」傾向的各種錯誤行為。總體整改工作於2019年4月底前完成。
第四階段:專項督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及各省級教育督導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開展專項督查,於2019年6月底前完成。
④ 教育部整治幼兒園小學化惹網友爭議嗎
2018年7月5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
據了解,此次專項治理工作的治理任務包括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 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以及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
在北京某培訓機的學前班的招生廣告上,這個面向5—6歲兒童的全日制學前班,其教學內容包括:學習100以內單雙數、相鄰數及按群計數,50以內加減法,各種類型應用題……認讀聲母單韻母復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等。同時包括數學啟蒙、思維訓練等課程。
而在其他學前班的宣傳中,類似的小學一年級可能基本都能找到。有些幼兒培訓機構的課程種類甚至達到10至15種之多,家長們趨之若鶩。
「幼兒園不教,就去培訓機構學!」類似這樣的心理,讓很多家長紛紛選擇將孩子送入課外培訓班,僅僅五、六歲的孩子就這樣套上了學習的「小夾板」,可學習效果卻令人堪憂。
根據教育部2012年印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只是要求5—6歲幼兒會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
但是顯然,大部分培訓班的培訓內容早已經超過了這些。
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教授黃進表示,「這些培訓,一是知識抽象水平超出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二是教學方式採用『集體上課』,不注重孩子自身的興趣需要和年齡特徵,往往對孩子是一種負擔。」
根據教育進展國際組織此前對世界21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世界第一,創造力卻倒數第五。這樣的數據無疑不透露出中國教育的短板之處。
2016年,中國社會調查所曾對武漢、北京等地500位幼兒家長和100位幼兒教師進行調查,七成教師明確表示超前傳授知識不利於孩子成長,提前加壓還會抹殺孩子的想像力。
有研究顯示,孩子年齡越小專注力時間越短:3歲約為9分鍾,4歲約為12分鍾,5歲約為14分鍾。幼兒教育「小學化」是重復型教育,如果強行讓孩子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過早灌輸超綱的學習內容,對其身心發展有害而無益。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青島、北京等地教委便已紛紛出拳打擊幼兒教育「小學化」,整治培訓班亂象。然而,如今卻仍屢禁不止。背後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作為父母,很多家長都有緊迫感,生怕孩子跟不上,輸在起跑線上。有的家長相信笨鳥先飛,於是讓孩子提前學些;還有的家長則是跟風,看到別的孩子學習,自己也要跟上。
而如今某些學校的「幼升小」考試,設置門欄,其中的題目過難、過於超綱,也無形中促使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家長A:我們家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拼音就學了兩個月,老師說了,大部分孩子都會,不會的家長想辦法吧,意思就是外面報班唄!不學行嗎?
家長B:不上學前班,上一年級家長就有的忙了,不會老師就找你!
家長C:什麼時候重點小學考試不挑孩子呢?
幼兒「小學化」教育屢禁不止背後,既有家長們的「望子成龍」情結,也有學校、社會各方面的復雜原因,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解決。
那麼幼兒到底應該學什麼?國外的幼兒教育或許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經驗。
比如,日本的幼兒園注重讓孩子多親近大自然,會進行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通過玩樂來培養他們健康的身心和與人相處的能力;美國幼兒園則以動手製作手工和戶外活動課程居多;澳大利亞則注重培養孩子們的獨立的人格,建立和夥伴的關系。
⑤ 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幼兒園是怎麼做的
幼兒園學小學課程,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近年來,一些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
對於不具備幼兒園教師資格的,教育部強調要督促教師參加專業技能補償培訓並通過考試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對於不適應科學保教需要,習慣於「小學化」教學的,要通過開展崗位適應性規范培訓,提高幼兒園教師科學保教能力。
對於小學起始年級未按國家課標規定實施零起點教學、壓縮課時、超前超標教學,以及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組織小學內容的知識能力測試,或以幼兒參加有關競賽成績及證書作為招生依據的,要堅決糾正,並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納入規范辦學誠信記錄。
來源:
北京晚報
⑥ 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如何治本
教育部終於出手整治幼兒園「小學化」亂象:近日教育部發布通知,將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
再說了,哪怕社會培訓機構不敢這么做,如果家長依然那麼焦慮,把老師請到家裡,一對一輔導授課,豈不是更難以禁止和規范?這樣一來,幼兒園是沒有提前教課了,家長的教育支出恐怕又要提高不少。把矛盾從校內轉移到校外,甚至轉移到家庭教育上,這並不能也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像喊了多年的「教育減負」,其結果是,學校方面看似減負了,可家長的擔子卻越來越沉重,以至於孩子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
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只是教育改革的一個環節。只有加快各級招生體制改革,滿足人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逐漸減輕幼升小、小升初的壓力,這一亂象才可能從根本上被遏制。這樣也才能避免專項治理工作陷入「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死循環。
來源:錢江晚報
⑦ 2018年7月國家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這一舉措體現了對幼兒的什麼保護
去小學化的政策是要還給孩子們一個游戲和快樂的童年
⑧ 如何加快學前教育立法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解決幼兒園去抄小學化、接襲小學化的痛點,咕嚕咕嗞繪繪本優質聽讀課程,現在還在招全國的合作幼兒園吶……、咕嚕咕嗞繪,家園一體化 繪本優質聽讀課程,幼兒園里有聽讀課程,家裡有聽讀游戲。、咕嚕咕嗞繪,家園一體化 繪本優質聽讀課程,幼兒園里有聽讀課程,家裡有聽讀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