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關幼兒教師的法律法規
為進一步加強幼兒園依法治園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全體教職工的法律意識、專增強自我保屬護和保護幼兒的能力,5月7日下午,當代之星幼兒園對全體教師進行了題為「幼師法律法規及師德」的培訓
培訓一共分為三部分:
一、解讀《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關幼兒教師的法律法規條例、了解幼兒教師的合法權益與相關法律責任及幼兒教師應當履行的義務;
二、師德的培養;
三、日常工作中如何培養基礎法律素養。
培訓中,易園長運用了一些一線教師較為容易遇見的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對幼兒園勞動合同的爭議、幼兒園人身傷害的處理與預防、與家長溝通的技巧等幾個方面內容進行重點闡述。
通過這樣結合實際的案例培訓,讓我園的每一位老師在輕松的氛圍中熟悉了法律法規,增強了自律意識。同時也學習了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方式和技巧。相信我們的老師在以後日常工作、生活中,如遇到類似情況,必定能採取積極有效的解決途徑,既能保護自己,規避風險,也能保障孩子們的安全。
B. 淺談幼兒教師在園怎樣對幼兒進行法治教育
一、通過各種游戲活動,滲透法制教育
愛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孩子積極性。當孩子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如在教學認識交通標志中要求孩子看到紅綠燈會說幾句簡單的命令,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首先讓孩子動動手、剪一剪、畫一畫,每人准備紅、綠、黃三種指示燈,然後讓孩子做游戲,請三人分別扮演指示燈、警察、行人,表演過馬路的情景,再將一些簡單的禁令標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轉、右轉、禁止停車等標志,讓小小的教室變成公園、馬路、停車場。孩子在愉快的游戲中,了解了許多交通法規,增強了孩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的觀念。
在學習兒歌時,根據不同的兒歌,教師可以讓幼兒來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游戲活動把看似枯燥的法制觀念有趣地融入到啟蒙教育中,教師再適時地給幼兒講解一些日常行為規范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幼兒遵守各種行為規則的意識和能力會進一步的得到提升。比如,在彈唱《我是小小交通員》這首兒歌的時候,教師根據幼兒好奇心強、愛模仿的特點,讓幼兒們自己來扮演交通警察指揮大家過馬路,這樣不但提高了幼兒安全自我防護能力,還增強了幼兒安全法治意識和文明交通意識,培養幼兒形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又如,在《我不上你的當》《不和陌生人說話》這些兒歌里,幼兒邊聽邊做游戲,這樣不但培養了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還學會了自我保護,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品德。
教師還可以把法律常識編排成情景劇,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不但能培養和塑造幼兒的個性才能和創造性,還能通過游戲有效地增強幼兒遵紀守法的觀念和行為。比如,讓幼兒將撿到的物品歸還給同伴;又如,扶盲人過馬路,等等。通過這樣的情境表演,提高幼兒的自控能力,增強幼兒的道德觀念。
音樂活動中,教師把《打電話》、《禮貌歌》、《汽車叭叭叭》等歌曲編排成短小的音樂劇,幼兒不但樂意接受,還會積極參與表演。這樣不僅能向幼兒進行關心別人、團結友愛、文明禮貌、遵守秩序規則的教育,而且還能使幼兒通過歌唱和表演,學會「謝謝你」「別客氣」等禮貌用語。
二、在主題活動中,滲透法制教育
為了搞好法制教育主題活動,我園各教研組提前進行了研討,把主題教育活動工作落實在了以下幾個方面:
1.進行宣傳欄展示。將此次活動延伸到家園互動活動中,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製作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安全手抄報,在製作手抄報的過程中讓孩子了解各種安全知識;我們再把這些手抄報進行展示,圖文並茂,色彩和諧,在觀看宣傳欄的過程中,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到更多的安全知識,樹立了安全意識。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進一步增強了家長的安全意識。
2.播放安全教育專題片。組織幼兒觀看了《防火知識》、《交通與安全》、《安全自護自救》的錄像片,生動形象的畫面使幼兒懂得了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了解了預防摔傷、燙傷、食物中毒、觸電、踩踏等安全自護知識,讓幼兒初步懂得了體育活動、幼兒園游戲活動防止意外傷害等安全常識。
3.上好安全教育課。各班結合幼兒年齡特點,以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火災、防踩踏、防中毒、防校園暴力、防自然災害、飲食衛生等方面的教育為內容,利用故事、兒歌、圖片、多媒體課件、游戲等形式開展安全主題教育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強安全教育,加大力度進行安全方面的宣傳、教育。
4.引導幼兒找出身邊的隱患。在日常生活中們注重調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安全教育中。老師帶領孩子親自找一找身邊(室內、室外)哪些地方容易出危險,怎樣想辦法消除這些危險隱患。師生一起設計了:「小心觸電」的標志,貼在了活動室的電源插座旁;「當心滑倒」的標志,掛在了易摔跟頭的廁所台階旁„„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安全」兩個字已深深印在幼兒的心裡。
5.進行防火、防震演練。我們通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動起來參加實際的演練,使幼兒更加清楚的知道當發生火災、地震時必須要做到的逃生方法。逃生時不要蜂擁而出用浸濕的衣物、毛巾捂住口鼻,貼近不安全的事件發生時,應採取哪些措施。例如:發生火災時:撥打電話119報警,說地面逃離。地震時:逃生不要蜂擁而出,不要慌亂的跑到室外,要有一定的秩序。在室外時應保護頭部,躲開危險地物體。在室外遇到地震時,要到空曠的地點等。
通過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幼兒園師生、家長的法制意識,讓孩子們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都平安、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立足教材,適當延伸,滲透法制教育
幼兒園教材中,許多作品具有濃厚的時代信息和強烈的道德情感,這對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這種「引導」需要教師去正面教育。因此,幼兒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內容,對幼兒進行正面法制教育。通過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幼兒在邊說邊學中,樹立法制觀念。比如,「交通法規是個寶,自覺遵守要記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起步准備好。先看左,再看右,安全保證很重要。」又如,「警察叔叔來指揮,伸臂抬腕車輛停;左臂伸直右臂彎,車輛緩緩向左行;右臂伸直左臂彎,左邊車輛可通行;行人要走斑馬線,一切行動聽指揮。」通過運用幼兒園課程本身的特點,既准確的表現了作品的內容與內涵,又激起了幼兒學習的熱情,從而能使幼兒樹立起遵紀守法的責任感。在生動的感情體驗過程中,孩子們既能嚴肅、自豪、情感真摯的感受,又能進行法制觀念的教育。
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特點,適當地生成一些教育活動,將一些法律 格言、標語編排成兒歌的形式,進行傳唱,以增強幼兒的法律意識。比如,「法律是一葉扁舟,乘載著你,在人生漫漫大海上安全行駛一輩子。」「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學法明是非,懂法知榮辱,用法保幸福。」「有一種愛叫法律,有一種溫暖叫遵守。」教師在幼兒原有的認識基礎之上,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學習法律常識,對優良、善良的品質進行深入感知,用心歌唱,自然而然,這樣的歌曲對孩子心靈的撞擊和震撼是可想而知的。
教師還要在音樂課上對幼兒進行安全常識的滲透,讓課堂既不失音樂性,也非常自然地在歌聲中學到了正確的遵紀守法的行為。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一些歌謠:「小朋友,想一想,安全大事忘沒忘:過馬路,別亂闖,走斑馬線穩當當。煤氣泄漏不要慌,快快打開門和窗,著火時候要報警,報警准確地址詳。離家外出要鎖門,防盜意識要增強。安全話題要常講,安全大事不能忘。」「小朋友,排排坐,安全話題說一說。過馬路,別亂跑,斑馬線上來通過。高壓線下不玩耍,雨天樹下不能躲。不摸插座不玩火,爸爸媽媽都誇我。」「火柴棍,不能玩,電插座,有危險。煤氣不能隨便開,離高壓鍋遠一點。回家就要把門關,汽車面前不爭先。過馬路時左右看,注意安全保平安。」在音樂課上,幼兒是在自己對音樂理解的基礎上用發自內心的情感去進行歌唱的。所謂歌聲是有感而發,而情又是在音樂的烘托之下逐漸升溫的。
「法制」是一串美妙的音符,跳動在整齊劃一的五線譜上,雖然它的音長、音高都不同,但只要幼兒都在統一的伴奏下用心齊唱,定能唱出一首首動聽的法制歌曲。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我們要深入挖掘出教材中內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發揮教材中的情感作用,陶冶幼兒的情操,提高審美趣味,使幼兒一個個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讓我們的幼兒園教學成為法制教育的優良載體,讓我們的下一代成為優良美德的傳遞者!
C. 幼兒園學期教職工學前教育法律法規學習會議內容
1、依法執教:就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規定,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逐步使教育教學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規范化。 2、依法執教具有四個特點: ①執教主體的特定性; ②執教依據的專門性; ③執教性質的特殊性; ④權利和義務的雙重性。 ①依法執教的主體是特定的,只能是在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中任教的教師和其他從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員; ②作為整個教育活動中的一個環節——實施教育的教師的執教活動,必須依照教育法律進行並受教育法律調整和規范; ③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行為,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隨意放棄,而是集權利處義務為一體,表現為權利和義務的雙重性。 3、當代教育為什麼必須依法執教?(或簡述當代教師依法執教的義務) 答:當代教師依法執教是因為: ①我國教育法制建設的逐步完善; ②公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 ③教師法律素質的亟待提高; ④教師以德執教的必然要求; ⑤教師依法維權的迫切需要。
D. 幼兒教師應該進行哪些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幼兒園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關於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等,其中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必須了解。
E. 幼兒教師怎樣提高素質和法律意識
1.學好教育法規,做到依法執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師法》、《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規,是指導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應該熟知其內容,深入領會其精神實質,切實貫徹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到依法執教。
2.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幼兒園教育是對一個人的啟蒙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非常細致的工作。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首先就要走出這些誤區,擺正自己在教育活動的位置,營造良好 的氛圍。
3.樹立良好的幼兒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總則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作為幼兒教師應該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把幼兒作為平等的主體來對待,不要居高臨下,無視幼兒的人格與自尊。對幼兒既要關心愛護,又要尊重。
4.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只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做好幼兒教育工作 。 一是愛崗敬業。樹立「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信念,熱愛幼兒教育事業,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踏踏實實,刻苦鑽研,成為專業突出的「專家型」幼兒教師。二是關心幼兒。幼兒園教育的對象是幼兒,他們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作為幼兒教師,要時時處處關心、愛護幼兒,保教並重,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促進他們各方面全面、均衡發展。三是依法執教。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是遵守有關的教育法律、法規,認真做好活動前的准備,嚴格執教行為,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第二是遵循有關的教育規律和幼兒生理及心理特點來設計活動內容,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都應做到這兩點,做到遵規守法。四是持之以恆。始終如一的工作態度是做好工作的保障,應該把幼兒教育作為畢生的追求,認真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為幼兒教育事業奉獻力量。
F. 幼兒教師備的法律思維心得
大家認為幼兒教師只要做好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就算盡責了,培訓中律師明確指出了這一認識誤區,強調幼兒教師的「一崗雙責」,即幼兒教師在承擔教育教學 工作的同時還承擔安全管理責任。對日常工作中出現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現象,律師也給出「首見負責制」的法律忠告,即發現危險情況時,即使不是本班孩 子,第一發現人同樣應採取急救措施,如不聞不問事後也將追究法律責任。作為教育工作者,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應尊重幼兒人格,不得歧視孩子。恐嚇、體 罰、侮辱、限制人身自由均屬侵權行為。在幼兒隱私權保護方面,律師指出幼兒教師應注意日常工作細節,如:不張貼孩子體檢結果、不泄露孩子家庭信息、不公布 幼兒參賽排名等。 培訓中律師強調幼兒園和家長是一種契約關系,幼兒園在盡到責任的前提下,全體員工均需要強化法律意識。在「幼兒園接送制度下的責任承擔方面」律師指出:當 孩子的接送時間發生變更時,園方應以書面形式告知家長並請當事人簽字確認;當家長委託他人來接孩子時,也須提供授權委託書。若情況緊急來不及寫委託書,需 對家長進行電話錄音,事後請家長補交授權委託書。教師值午睡時需加強巡視並做好書面記錄,以防日後需要,這樣可降低自身法律風險。如果發生幼兒傷害事故時 該怎麼辦?律師告訴大家相關程序:第一時間救助傷者並拍下照片留有證據;接著是報告上級並通知家長、保護現場調查取證、安撫學生和家長、協商慎重承諾、和 解、訴訟。律師還重點闡述了處理幼兒傷害事故中「幼兒園應承擔什麼責任?」「如何認定事故性質?」這兩個焦點問題,指出了「有些幼兒園怕對簿公堂影響聲譽 而寧願接受家長高額索賠」的認識誤區。律師就「如何判定幼兒園有無過錯、處理事故中的談判技巧」結合實例為大家進行了生動的詮釋。 培訓尾聲律師給大家提出了在依法維權過程中應關注的「三個視角」,即:要有兒童的視角;要有公眾的視角;要有弱視群體的視角。同時提醒大家 不能觸犯「三個雷區」,即:不能違反常識;不能突破底線;不能冒犯公眾。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私了解決的,我們應知法、懂法,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