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在中國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不能改名為某某大學
民辦大學早就有自己名字了,只有獨立學院實力還不夠所以暫時不能跟母體學校脫勾!
❷ 江西哪所「民辦」大學,得益於改名,生源質量和教學水平一路飆升
這所大學指的是江西科技學院,在改名之前這個名字是屬於專科的名字,但是改名之後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❸ 學校名稱變更申請書怎麼寫
民辦學校名稱(層次、類別)變更申請書
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_____,經學校理事會( 董事會 )決定,____________學校的名稱(層次、類別)由原來的____________變更為____________。請予批准。
申請人______(章)
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有關材料____份。
註:
1.民辦學校名稱(層次、類別)變更申請書由學校理事會或董事會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同時要附送以下材料:(1)決策機構關於同意變更學校名稱(層次、類別)的決議;(2)變更辦學層次的,按照變更後辦學層次的設置標準的要求提交學校資產、校長、教師等方面的有效證明文件;(3)變更後的學校章程;(4)《辦學許可證》正、副本。
2.對於民辦學校提出的變更名稱(層次、類別)的申請,審批機關應當在規定期限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審批機關認為申請不符合法定條件,決定不予批準的,應當依法書面作出不予批準的決定,並說明理由。民辦學校對審批機關不予批準的決定有權依法申請 行政復議 或者提起 行政訴訟 。
3.變更後的民辦學校仍然只能使用一個名稱。民辦學校的名稱應當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4.如果審批機關統一印製了《民辦學校(教育機構)變更申請表》的,申請人填寫表格後,可以不再遞交本申請書,因為申請表實際上就是表格式的申請書
❹ 民辦幼兒園更名申請書怎麼寫
寫明想法和原因就行了。,
❺ 民辦學校法人可以更名嗎
民辦學校法人可以更名,但應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名稱變更登記。
參照企業股權變更手續,進行評估、債權債務清理、人員安排、簽訂協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備案等等。
❻ 有哪些獨立學院更名並脫離原主辦高校,這是不是一個趨勢
湖北師范學院將更名為「湖北師范大學」;我省新設本科中,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升級為「漢江師范學院」;我省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名單中,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轉設為武漢傳媒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轉設為華夏理工學院,武漢大學珞珈學院轉設為晴川學院。
截至2017年6月,全國獨立學院轉設為民辦本科學校達50餘所,全國獨立學院總數量從2010年的323所降至現在的266所,這意味著近6年來,全國已有57所獨立學院正式脫離母體高校和自立門戶辦學,約佔全國獨立學院總數的1/5。獨立學院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對高等教育的多樣化需求,而且公有資源與民營機制的有機結合也推動了高等教育體制的創新。但是作為一種補充性、試驗性和雙重性的辦學模式,獨立學院在發展過程中,其弊端也逐步凸顯。2009 年 2 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於編報省級獨立學院五年過渡期方案的通知》,明確規定獨立學院可以轉設為民辦本科和專科院校。盡管轉設並非獨立學院唯一出路,教育部有關領導亦確認獨立學院仍可作為長期存在的組織形式,但是轉設明顯已經成為舉辦者們為獨立學院未來發展考慮的重要選項之一。
❼ 民辦本科能改名大學么
除非它自願變公辦,一般是公辦叫大學,2A以上基本公辦,也基本叫大學,私立的2b一般叫學院
❽ 2019年全國有哪幾所學院更名改為公辦大學
根據2019年5月教育部發布的《關於2019年擬批准設置高等學校的公示》,4所高校由「學院」更名為「大學」,4所高校擬由「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學校。由「學院」更名為「大學」的學校為:
1、阜陽師范學院,更名為:阜陽師范大學;
2、湖南商學院,更名為:湖南工商大學;
3、淮海工學院,更名為:江蘇海洋大學;
4、甘肅政法學院,更名為:甘肅政法大學。
由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本科學校為:
1、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更名為:馬鞍山學院;
2、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更名為:福州工商學院;
3、山東師范大學歷山學院,更名為:濰坊理工學院;
4、新疆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更名為:新疆理工學院。
(8)民辦教育培訓更名擴展閱讀:
2019年,進入教育部「擬批准設置高等學校」公示名單的高校有11所,相比往年尤其是2018年數量大幅減少。根據教育部官網信息,2015年、2016年及2018年,進入公示名單的高校數量分別為32所、39所、40所。
根據教育部2017年發布的《關於「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及,嚴格依據標准審批「學院」更名「大學」;堅持高等職業學校原則上不升格為本科學校,不與本科學校合並,也不更名為高等專科學校的基本政策。這一背景下,各地高校更名趨於收緊。
❾ 哪些獨立學院更名脫離原主辦高校 是不是一個趨勢
截至2017年6月,全國獨立學院轉設為民辦本科學校達50餘所,全國獨立學院總數量從2010年的323所降至現在的266所,這意味著近6年來,全國已有57所獨立學院正式脫離母體高校和自立門戶辦學,約佔全國獨立學院總數的1/5。
獨立學院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對高等教育的多樣化需求,而且公有資源與民營機制的有機結合也推動了高等教育體制的創新。但是作為一種補充性、試驗性和雙重性的辦學模式,獨立學院在發展過程中,其弊端也逐步凸顯。為此,2008年,教育部第26號令即《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要求「符合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設置標準的,可申請轉設民辦高等學校,頒發民辦教育辦學許可證」。2009 年 2 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於編報省級獨立學院五年過渡期方案的通知》,明確規定獨立學院可以轉設為民辦本科和專科院校。盡管轉設並非獨立學院唯一出路,教育部有關領導亦確認獨立學院仍可作為長期存在的組織形式,但是轉設明顯已經成為舉辦者們為獨立學院未來發展考慮的重要選項之一。
脫離母體高校對於獨立學院的發展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盡管可能會有部分獨立學院不適應變化而倒閉,這是一個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不必太在意。對於脫離了母體的獨立學院來說,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辦出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入讀。很多獨立學院已經對母體高校產生了很嚴重的依賴心理,有些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不是根據學校條件從實際需求出發,而是為了謀求最大的利潤,什麼專業熱開什麼,盲目跟風,沒有特色;還有的只考慮如何低成本高回報,不注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這樣的自然要被淘汰。
伴隨高校擴招而生的獨立學院已經成為影響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它們被母體「扶上馬,送一程」之後,已走到邁向未來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
自2008年獨立學院轉設詳細名單如下:
❿ 民辦學校單位更名我們需要向教育局提交什麼材料
當年發的辦學許可證 ,更名請求,法人身份證,具體查教育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