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師青蒙數學培訓心得
1
教師要以學生為本
我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成長,為了他們更好的學習,所以無論在教學中還是開展一些活動,都首先考慮到的是孩子們的需求、興趣、愛好等方面。充分發揮孩子們的主體作用,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育教學的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小學生活潑學習,健康快樂的成長。
2
教師要有良好的師德師風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熱愛工作的心,才能再去熱愛孩子們,對待孩子們要細心、有耐心、有熱心、有信心。及時了解孩子們的需求,如果孩子們表現良好,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如果孩子們犯了錯誤,及時耐心的給予指正和引導。這就要求老師對待工作要有一定的責任心,教師對孩子一句話或者一個小小的動作,有可能改變他們的行為習慣,有可能對他們的一生都有影響,所以教師一定要有良好的師德師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樹立好一個良好的榜樣!
3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要想提高自身的業務,教師首先要不斷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專業水平一定要過硬,所以課前一定要研讀教材,根據新課程標准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每一堂課的設置,不僅要讓學生在趣味快樂的過程去學習,更多的教師要起到一個引領主導的作用,讓學生學到一定的知識,對一堂課有所收獲,所以教師一定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每一節課的重點,突破難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學完成後,及時的去反思本節課,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優點,不斷的去探索、反思。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一定會對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4
教師要做到終身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首先得學習自己學科的知識,其次要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每一個年齡段的孩子心理活動是不一樣的,為了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得了解孩子們的心理動態,根據孩子們的學習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這樣會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最後我們要不斷向他人學習,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優點,所以我們要取長補短,再揚長避短,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聽課,學習他們如何處理以及整合教材,應用到自己的課程中,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5
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在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的同時,要有一定的創新,在這個信息網路足夠發達的今天,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要想走在教育的前沿,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有創新的意識和思想,然後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不斷談搜,不斷創新,不斷提高。
㈡ 如何做到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培訓心得
學前教育培訓心得
最近幼兒園組織教師進行了《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細則》的學習,學習 後我覺得收益很大, 《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細則》,讓我對教師這一崇高的 職業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 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范要求,而且 也是教育幼兒的重要手段, 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幼兒的靈魂工 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 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 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 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 情操和品質。 由於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 素質更為重要。 我認為教師首先要熱愛幼兒,必須對每一個幼兒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一部分 幼兒,而冷淡或歧視另一部分幼兒。其次要為人師表,注重身教重於言教。孔子 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幼兒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 模仿的對象。因此,幼兒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 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 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第二要有高 漲的工作熱情: 許許多多成功人士的經驗告訴我們, 成功取決於積極主動的心態。 而教師的積極情緒、 主動心態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種內驅力, 能促使我們積極向上, 不斷進取。不僅如此,教師的良好心態還能給幼兒帶來很大的影響,促進他們健 康快樂地成長,最終達成教育教學目標,並形成良性循環。反之,如果教師做事 懶散,處世消極,那麼,勢必會使幼兒也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壯成 長。第三:我覺得教師要無私奉獻,關心每一位幼兒的成長,一名教師應該對幼 兒無私奉獻,熱愛幼兒,尊重、理解幼兒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幼兒。第四:要養 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教師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勝任這一富有挑戰性的職業。 我們就應該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樂趣,從 各種渠道汲取新的營養,使自己變得更為睿智。所以,我更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水平,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為,相互交流,取 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教師的職業道德不是一個空洞的思想外殼, 它是教師高尚的人格品質和 嫻熟的業務
㈢ 幼兒教師怎麼寫崗前培訓心得2015
崗前培訓對我們剛剛走出校門的新教師來說就如同是雪中送炭。我們就像是剛剛成長的孩童,對於教育事業的認識還很膚淺,在教學的道路上不知從何抓起,崗前培訓就是我的指路明燈! 這次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結合了新教師的需要安排培訓內容,在理論上對教學學規章制度、教學常規,新課程理念,師德等等加以講解,讓我受益匪淺!說下我的心得體會,做合格的新世紀幼兒教師。 通過這次培訓,聽了教師的事例以後,才知道什麼叫上課!什麼叫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幼兒教師是幼兒園教育的實施者,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幼兒教育的質量,提高教師的素質是當前幼兒教育的當務之急。幼兒教師應具備哪些教育素質? 一、要有正確的教育目的觀 作為教師應該明確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的幼兒教育,才是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一直以來,幼兒教育都是以小學的預備階段存在的,一些家長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信奉「提前開始、越早越好」的教育思想,要求幼兒園大量給幼兒教識字、拼音、書寫、計算等等,甚至要求將小學書本內容提前灌輸給幼兒。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一些幼兒園過多地關注了幼兒知識、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習慣、興趣的培養。這種幼兒教育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游戲玩耍的權利,使幼兒失去了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其實,孩子早期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培養神童,而在於培養頭腦靈活、身體健康、性格開朗、品質優秀、人格健全的孩子。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應該是要讓每一個人的潛質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幼兒能自主地做事、自信的生活,體驗到在幼兒園學習是一件幸福的事。應讓幼兒感到學習的過程是在追趕美麗的蝴蝶,而不是追趕隨時可能會蜇人的黃蜂。在我們這個中等城市地區,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雖有所改變,但仍然存在,需要教師、家長繼續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目的觀,還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二、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缺乏教具演示,缺乏圖案色彩,缺乏生動的游戲,乾巴巴的說教索然無味。課堂上,老師總會要求幼兒「小手放在小腿上」「小手背後,乖乖坐好不準動」等等,幼兒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生活和游戲之中」。要改變傳統的注入式教育,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注重在游戲、生活中教育幼兒,集體、小組、個別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並用,爭取家庭、社區的支持與配合,使幼兒在生動、活潑的活動中得到主動地發展。應允許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允許自由選擇夥伴,允許有自己的見解,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幼兒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兒童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把。 三、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關系 在傳統的觀念中,老師總是權威的化身,老師總是對的,傳統的師幼關系就是:我說你聽、我教你學、我講你做。在師幼互動中,由於教師把自己更多地定位為管理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上,因此,在不少時間,幼兒首先是不被允許發起互動信號的,如在進行集體教育活動中,幼兒首先要做到的是安靜,而不是和教師發生交流和互動。又如,不少教師更為關注的是「班上是不是出事」、「有沒有消極行為」,至於幼兒到底在干什麼,或幼兒心理、情感上有什麼特殊需要,教師並不在意;在師幼互動中,幼兒更多將自己定位為互動中的服從者,聽從和遵守的成份更多,比如,要「好好和大人說話」、「想做什麼必須向教師申請」等。教師沒有把幼兒作為一個平等的個體,教師與幼兒之間缺乏情感的交流與互動。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與幼兒應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關系。因此,教師與幼兒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應尊重幼兒、信任幼兒。教師是孩子的合作夥伴,是玩伴,是與幼兒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人。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要求教師「蹲下來說話,抱起來交流,牽著手教育」,就是倡導師幼間民主、平等的對話關系。由於傳統師道尊嚴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本地區幼兒教師觀念滯後,要真正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關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四、賦予教師愛的魔力 德國學者斯普朗格曾經將「愛」比喻為教育的「根」。在兒童教育中,「教育愛」不斷滋養著兒童教育這棵「大樹」,為其茁壯成長提供必需的各種「營養」,例如:教育愛可以滿足兒童愛的需要,賦予教師神奇的「魔力」,是教育智慧永不枯竭的源泉等等。正是教育愛賦予了教師以神奇的魔力,使其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化消極為積極」以及「化不可能為可能」。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有時,對孩子的愛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孩子都十分在乎老師的態度,不管是調皮好動的孩子,還是性格內向的孩子,有時,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擁抱,甚至一個贊許的眼神,摸摸他的小腦袋,拉拉他的小手,和他說上幾句悄悄話,都會讓孩子興奮不已,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古語道:親其師則信其道。作為幼兒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愛,因為你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愛來回報你。教師要把幼兒當作自己親密的朋友,容忍幼兒的缺點,尊重幼兒的話語權,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始終微笑地面對每一個孩子,熱愛每一個孩子。有人說過這樣段話:師愛,沒有樹高,沒有花香,卻有海的胸襟,山的脊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贊賞的話語,一個溫暖的微笑,也許就可以改變一個孩子。 同時,教師要對每個孩子都報有期待,教師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聰明的火花,都是可造之材。每個孩子都有它的優勢領域和弱勢領域,幼兒園里不存在誰聰明誰不聰明的問題,也不存在這個孩子有多聰明的問題,而只存在這個孩子在哪方面聰明的問題。幼兒園里沒有「笨孩子」「壞孩子」的說法,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作為教師,就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閃光點,對他們進行激發、鼓勵增強其自信心,使其在弱勢領域也有進步。「羅森塔爾效應」就證明了期待對人的重要作用,即「你如果把一般的學生看作天才,對待他如同天才,他果真成了天才」。 五、具備學習和反思的能力 每一位教師都應有一顆求知心。現代社會日新月異,各種新知識、新技能層出入窮,獲取一勞永逸知識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在學習化社會里,幼兒園教師的生存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完善和學習過程。新時代背景下,要求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學者,而不單單是教書匠。如果我們還以陳舊落後的知識和方法去教人、管人的話,勢必誤人子弟。再加上,幼兒興趣愛好廣泛,好奇好問,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迅速回應兒童的需求,及時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維持兒童對周圍事物與環境的探知興趣,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周圍事物。如果教師對孩子的問題一問三不知,也有損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教師要給幼兒一碗水,自己僅有一桶水是不夠的,要成為涓涓的小河。因此,教師要有知識更新的緊迫感,利用點滴時間去學習。 教師要學會反思。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通過孩子在活動中的反應和表現,老師就能夠分析出主題的選擇是否符合幼兒的興趣與需求,所確定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所投放的材料是否適宜,教育的組織形式和教師的指導,是否有助於幼兒主動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並獲取知識經驗,所有這些都需要老師進行反思。教師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過程。波斯納曾經指
㈣ 學的學前教育專業,剛畢業想找工作,但沒有實操經驗,怕進幼兒園不能快速上手怎麼辦,有關於實操類培訓嗎
進入會有人帶你的,都有個實習過程的
㈤ 培訓 《幼教職業生涯起始之路》心得
教師既是一種專業,也是一種職業,教師往往是長久的職業,甚至是終身的職業。因此,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了解自身的心理與心理健康,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專業成長的酸甜苦辣,最終成為一名受人尊重的優秀教師,是任何一位跨入教師這個行業的人必須面對的。莊子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生涯即人生的發展道路,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是個體在主動的學習和實踐的過程。看了《教師職業生涯發展》這本著作,使我眼前的世界一片敞亮,給我一個認識自我,規劃自我的指引。
書的內容包括教師成長觀、發展的現實問題、職業規劃等,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舉例切合實際,讀得很輕松。讀後想起自己工作,我十分汗顏。我已工作十幾年了,高級也過了,現在在專業發展上突然沒有奮斗目標。我一直以老教師自居,自以為教學經驗豐富,無需太認真也能應付得了。每當想學習時,總覺得沒時間。現在想來,真有點慚愧,我感到原來我們發展的空間還很大,原來我還可以做得更好。目標對人生具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教師從其進入學校開始,如能規劃好職業生涯,最大限度地挖掘、實現自身潛能,就能更好地創造個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因此每個人都必須清楚地了解、設計自己職業生涯的最佳路線,發展自己的最佳前景。
我結合個人實際,經過全面的深入的思考,決定近幾年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發展。
(一)多讀書,努力提高理論水平。
我已教學十幾年,自認為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但相關先進的教學理念還很貧乏。其實,純粹經驗型教師已落後了,已不能滿足課改要求。如今的教育,迫切要求教師加強進修,盡快提高專業化水平,既需要有扎實的學術根底,廣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更新知識,應具備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及駕驅課堂的能力。我想,以後多看教育類等書籍,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努力提高理論水平,積極向有先進理念的教師學習,聽聽他們的課,走進他們的課堂,看看他們是如何把新課改的理念融入課堂的,多與他們進行思想方面的探討,提高自己對新課程的認識,力爭能在近一段時間內,做出另自己滿意的成績。改變觀念,切實投身於學校教學改革的浪潮中,要與時俱進,與時代發展,真真正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力爭做出點讓自己滿意的成績來。
(二) 積極參加教學研究活動,積極撰寫論文
我一直以為自己教學經驗豐富,無需太認真也能應付得了。每當想學習時,總覺得沒時間,教學已夠忙了,相關先進的教學理念相當貧乏。我以後多看教育類書籍,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努力提高理論水平。積極參加學校以及上級部門組織的教學研究活動,積極的撰寫論文,完成自己的市級研究課題。
(三)研究教學,從熟手型教師走向更專業
在今後教學中,積極主動研究教學,研究課程,研究教法,努力改變自己停滯不前的惰性,力爭早日度過熟手型教師「高原期」,力爭努力發展自己的專業,爭取向更高層次發展。
總之,教師的職業發展規劃能增進教師的持續發展和成長,只有做好職業規劃的教師必才能有目的、積極、主動並快樂地投入教學,使學生學習具有效率,並能激活僵死的習慣思維,讓生命更有意義,讓教學更精彩。我要以此學習為鍥機,好好規劃並好好管理自己的職業生涯,讓我的有限職業生涯更具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