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申請職業培訓補貼
本人《居民身份證》及《再就業優惠證》或失業登記證明或求職登記證明等證件的復印件、勞動合同復印件等相關就業證明、職業培訓機構開具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或稅務發票),經勞動保障部門審核、財政部門復核後將資金直接發給申請者本人。
經各類職業培訓機構職業培訓後6個月內實現就業的符合國發[2005]36號文件規定條件的人員,可向培訓所在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職業培訓補貼。每位符合國發[2005]36號文件規定條件的人員只能享受一次職業培訓補貼,不得重復申請。
一般職業(工種)的初級(五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標准為1000元,中級(四級)的補貼標准為1500元,高級(三級)的補貼標准為2000元。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補貼標准應為2000元。
補貼條件:
一、學員未享受過政府補貼培訓。
1、參加本省有關培訓教育機構、行業組織或企業組織的職業培訓或自學獲得本省頒發的資格證書;
2、證書核發日起一年內可申請技能晉升培訓補貼。
二、學員已享受政府補貼培訓。
1、持有更高等級的證書(可跨工種);
2、一年內只能享受一次技能晉升培訓補貼。
三、本省戶籍貧困家庭學員參加職業培訓;
實現技能晉升並獲得資格證書的,給予生活費補貼。
『貳』 開辦技能培訓機構就能得到國家補貼嗎
政府鼓勵全民創業,補貼應該是有的。
最好是能了解當地的一些政策,因為不同地區的政策不一樣。
我記得大學生創業5年內是有補貼的。還有的就是針對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也是可以申請國家補貼的,技能教育應該也有。
『叄』 非學歷教育的職業培訓機構,收到政府財政撥款,比如培訓補貼、職介補貼等...
目前對教育勞務的稅收規范性文件有財稅[2004]39號和財稅[2006]3號兩份文件,財稅[2006]3號文件中規定,從事學歷教育的學校提供教育勞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從事學歷教育的學校是指普通學校以及經地、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同級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批准成立、國家承認其學員學歷的各類學校。上述學校均包括符合規定的從事學歷教育的民辦學校,但不包括職業培訓機構等國家不承認學歷的教育機構。
『肆』 如何在新系統中申請教育附加費補貼培訓
(二)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給予的減稅或者免稅的,主要有以下項目: .國務院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所得稅;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自投產年度起免徵所得稅兩年。具體是指: (1)國務院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企業,經有關部門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可減按15%的稅率徵收所得稅。 (2)國務院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自投產年度起免徵所得稅兩年。 2.為了支持和鼓勵發展第三產業企業(包括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舉辦的第三產業企業),可按產業政策在一定期限內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具體規定如下: (1)對農村的為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的行業。即:鄉、村的農技推廣站、植保站、水管站、林業站、畜牧獸醫站、水產站、種子站、農機站、氣象站,以及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專業合作社,對其提供的技術服務或勞務所取得的收入,以及城鎮其他各項事業單位開展上述技術服務或勞務所取得的收入暫免徵收所得稅。 (2)對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服務於各業的技術成果轉讓、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所取得的技術性服務收入暫免徵收所得稅。 (3)對新辦的獨立核算的從事咨詢業(包括科技、法律、會計、審計、稅務等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自開業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所得稅。 (4)對新辦的獨立核算的從事交通運輸業、郵電通信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自開業之日起,第一年免徵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徵收所得稅。 (5)對新辦的獨立核算的從事公用事業、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遊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自開業之日起,報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一年。 (6)對新辦的三產企業經營多業的,按其經營主業(以其實際營業額計算)來確定減免稅政策。 3.企業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為主要原料進行生產的,可在五年內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是指: (1)企業在原設計規定的產品以外,綜合利用本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在《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內的資源作主要原料生產的產品的所得,自生產經營之日起,免徵所得稅五年。 (2)企業利用本企業外的大宗煤矸石、爐渣、粉煤灰作主要原料,生產建材產品的所得,自生產經營之日起,免徵所得稅五年。 (3)為處理利用其他企業廢棄的,在《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內的資源而新辦的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後、可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一年。 4.國家確定的「老、少、邊、窮」地區新辦的企業,可在三年內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具體是指: 在國家確定的革命老根據地、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新辦的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後,可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三年。 5.企業事業單位進行技術轉讓,以及在技術轉讓過程中發生的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的所得,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徵收所得稅。具體是指: 企業事業單位進行技術轉讓,以及在技術轉讓過程中發生的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的所得,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徵收所得稅;超過30萬元的部分,依法繳納所得稅。 6.企業遇有風、火、水、震等嚴重自然災害,可在一定期限內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具體是指:企業遇有風、火、水、震嚴重自然災害,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一年。 7.新辦的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當年安置城鎮待業人員達到規定比例的,可在三年內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具體是指: (1)新辦的城鎮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當年安置待業人員超過企業從業人員總數60%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查批准,可免徵所得稅三年。當年安置待業人員比例的計算公式為: 當年安置待業人員比例=當年安置待業人員÷(企業原從業人員總數+當年安置待業人員人數)×100% (2)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免稅期滿後,當年新安置待業人員占企業原從業人員總數30%以上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批准,可減半徵收所得稅兩年。當年安置待業人員比例的計算公式為:當年安置待業人員比例=(當年安置待業人員/企業原從業人員總數)×100% (3)享受稅收優惠的待業人員包括待業青年、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富餘職工、機關事業單位精簡機構的富餘人員、農轉非人員和兩勞釋放人員。 (4)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從業人員總數包括在該企業工作的各類人員,含聘用的臨時工、合同工及離退休人員。 8.高等學校和中小學校辦工廠,可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是指: (1)高等學校和中小學校辦工廠、農場自身從事生產經營的所得,暫免徵收所得稅。 (2)高等學校和中小學舉辦各類進修班、培訓班的所得,暫免徵收所得稅。 (3)高等學校和中小學享受稅收優惠的校辦企業,必須是學校出資自辦的,由學校負責經營管理、經營收人歸學校所有的企業,下列企業不得享受對校辦企業的稅收優惠: ①將原有的納稅企業轉為校辦企業; ②學校在原校辦企業的基礎上吸收外單位投資舉辦的聯營企業; ③學校向外單位投資舉辦的聯營企業; ④學校與其他企業、單位和個人聯合創辦的企業; ⑤學校將校辦企業轉租給外單位經營的企業; ⑥學校將校辦企業承包給個人經營的企業。 (4)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高等學校和中小學的范圍僅限於教育部門所辦的普教性學校,不包括電大、夜大、業大等各類成人學校,企業舉辦的職工學校和私人辦學校。 9.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生產企業可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是指: (1)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2)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四殘」人員的范圍包括盲、聾、啞和肢體殘疾。 (3)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福利生產企業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①具備國家規定的開辦企業的條件; ②安置「四殘」人員達到規定的比例; ③生產和經營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並適合殘疾人從事生產勞動或經營; ④每個殘疾職工都具有適當的勞動崗位; ⑤有必要的適合殘疾人生理狀況的安全生產條件和勞動保護措施; ⑥有嚴格、完善的各項管理制度,並建立了「四表一冊」(企業基本情況表、殘疾職工工種安排情況表、企業職工工資表、利稅分配使用報表、殘疾職工名冊)。 10.鄉鎮企業可按應繳稅款減征10%,用於補助社會性開支的費用。不再執行稅前提取10%的辦法。 11.新設科研機構的稅收優惠。中央直屬科研機構以及省、地(市)所屬的科研機構轉制後,凡符合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條件的,自1999年10月1日起至2003年底止,免徵企業所得稅。 12.收取政府性基金的優惠。對納人財政預算管理的13項政府性基金(收費),免徵企業所得稅。 13.專項政府性基金(收費)是:養路費、車輛購置附加費、鐵路建設基金、電力建設基金、三峽工程建設基金、新菜地開發基金、公路建設基金、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農村教育事業附加費、郵電附加費、進口建設費、市話初裝基金、民航機場管理建設費。 14.勘察設計單位改為企業的所得稅優惠。勘察設計單位改為企業的,至2004年12月31日止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15.對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用住房公積金購買國債、在指定的委託銀行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 16.研製新產品而購置的測試儀器:單台5萬元(工業企業為10萬元)直接扣除。費用比上年增長10%的,費用按實列支外,經批准,還可按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
『伍』 技能培訓,一星期國家補助多少錢一個人
針對計算機技術方面的技能培訓,正規院校會有國家的助學金和獎學金等,這樣也是鼓勵進行職業教育,為社會提供技能型人才
『陸』 如何在新系統中申請教育附加費補貼培訓
1、企業工商登記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復印件(蓋單位公章);
2、企業職工培訓制度的相關文件;
3、《企業自行組織開展職工培訓計劃》;
4、《企業自行組織開展職工培訓經費補貼申請表》(審核系統上有,包括承諾書,法人需簽字);
5、企業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的上年度職工職業培訓計劃和上年度經費使用情況的決議分為兩張詳見樣張(工會需2015年底之前組建完成);
6、組班式培訓:教案或課程安排表,學員簽到名冊、鑒定成績冊等記錄培訓的過程性資料;
7、講座類培訓:學員名單、授課者信息、講座內容;
註:6、7的補貼標准詳見《閔行區人民政府印發關於使用地方教育附加專項資金開展職工職業培訓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閔府發﹝2015﹞34號 )
8、企業委託具備教育培訓資質的相關單位實施培訓的,提供培訓合同(協議)、培訓實施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合法支付憑證、受訓人員名單;
9、職工參加繼續教育、行業特有培訓、特種作業認證培訓、資格證初、復審等社會化培訓等提供合法支付憑證;購買網路課程的,提供實際受惠人員名單和合法支付憑證;
10、職工參加非全日制的中專、大專、本科層次學歷教育的,提供歷年學費發票和畢業證書(2016年度頒發的畢業證書)。
『柒』 政府會給校外培訓機構的員工補貼嗎
消化培訓機構的員工這公司是優秀啊,培訓機構負擔的政府不會對這次消費培訓機構員,員工有什麼補貼的?他們屬於私營企業有各個企業自己去管理
『捌』 教育培訓助學補貼有哪些
一般來說教育培訓機構所給出的補貼主要在住宿、餐費、筆記本電腦和助學貸款方面給出補貼,因這些補貼不是國家政策,大多數為教育培訓機構自定,每個機構都不太相同。
『玖』 國家對職業化教育行業的扶持政策
1、我國職業技術教育必須採取大家來辦的方針,要在各級政府的統籌下,發展行業、企事業單位辦學和各方面聯合辦學,鼓勵民主黨派、社會團體和個人辦學;
2、要充分發揮企業在培養技術工人方面的優勢和力量。要發展電視、廣播和函授職業技術教育。各類職業技術教育機構的設立、調整和撤銷均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和審批程序辦理。
3、各級政府、各級財政部門、各有關業務主管部及廠礦企業等要從財力和政策上支持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努力增加對職業技術教育的投入。各級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的業務主管部門要根據財力可能和事業發展的需要,商同級財政部門,制定本地區、本部門職業技術學校的生均經費標准。
4、在國家政策規定的范圍內,各地各部門應採取多種措施,擴大職業技術教育的經費來源。除國家投資外,要提倡利用貸款,有關部門要為職業技術學校使用貸款創造條件,並鼓勵集體、個人和其他社會力量對職業技術教育捐資助學。
5、各類職業技術學校和培訓中心,應根據教學需要和所具有的條件,積極發展校辦產業,辦好生產實習基地。提倡產教結合,工學結合。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在起步資金、條件設施、產銷渠道等方面給予支持。
(9)培訓教育補貼擴展閱讀:
各級政府要把職業技術教育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使經濟建設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要建立幹部責任制,把職業技術教育工作列入有關考評內容。領導幹部要親自抓典型,要經常深入教育第一線,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各地和各部門要落實和加強對職業技術教育的管理。要進一步完善職業技術學校內部的管理體制。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原則上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中等和初等職業技術學校原則上實行校長負責制並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