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學校培訓 > 幼兒園感統培訓

幼兒園感統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10 08:30:17

① 幼兒園感覺統合訓練即感統訓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感覺統合訓練包括了以下的這些訓練:
觸覺訓練:強化皮膚、大小肌肉關節神經感應,辨識感覺層次,調整大腦感覺神經的靈敏度。
訓練器材有: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觸覺板。
適應症:愛哭、膽小、情緒化、怕陌生、笨手笨腳、怕人觸摸、發音不正確、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閉、體弱多病等。
前庭平衡覺訓練:調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經系統自動反應機能,促進語言組織神經健全、前庭平衡及視聽能力完整程度。
訓練器材:圓筒、平衡踩踏車、按摩大龍球、滑梯、平衡台、晃動獨木橋、袋鼠袋、圓形滑車。
適應症:身體靈活度不足、姿勢不正、雙側協調不佳、多動、愛惹人、語言發展遲緩、視覺空間不佳、閱讀困難、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學習能力以及習慣培養不起來。
彈跳訓練:調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覺神經系統,強化觸覺神經、關節信息,促進左右腦健全發展。
訓練器材:羊角球、跳床。
適應症:站坐無相、姿勢不正、情緒化、身體靈活度不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展遲緩、閱讀困難、膽小、情緒化、笨手笨腳、視覺判斷不良、觸覺發展不假、關節信息不足。
固有平衡訓練:調整脊髓中樞神經核對地心吸力的協調,強化中耳平衡體系,協調全身神經機能,奠定大腦發展基礎。
訓練器材:獨腳椅、大陀螺、腳步器、豎抱筒。
適應症:多動不安、容易跌倒、脾氣急躁、好惹人、語言發展不佳、缺乏組織能力及推理能力、雙側協調不良、手腳不靈活、自信心不足。
本體感訓練:強化固有平衡、觸覺、大小肌肉雙側協調,靈活身體運動能力、健全左右腦均衡發展。
訓練器材:跳床、平衡木、晃動獨木橋、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圓形平衡板。
適應症:語言發展緩慢、笨手笨腳、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情緒化、組織力及創造力不足。

② 幼兒園感統教室設計有哪些作用

感統教抄室,是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的教室,是指個體對進入大腦的各種感覺刺激信息(視、聽、觸覺等),在中樞神經中形成有效的組合的過程。
即個體在特定的環境內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軀體,對不同感覺通路(視、聽、觸、嗅等)而來的空間和時間上的輸入信號進行解釋、聯系和統一。
不同的時代患感覺統合失調障礙的兒童數量不斷增加(尤其是依靠學步車學習行走的兒童)所以產生感統教學的出現。
感統教室設計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合理規劃提高空間利用率, 感統教室器材選擇不同,對於空間的佔地面積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說其他的作用,大概就是視覺美感了!保護幼兒很好的審美能力。幼兒園設計開普俊夢望被採納。

③ 幼兒園的孩子感統失調怎麼辦

由於大腦對身體力行感覺器官所得到的信息不能進行正確的組織和分析,以致整個機體不能做出有效動作的現象,稱為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在生理學上又稱為「神經運動機能不全症」,它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障礙,一般都發生在孩子的身上。3至13歲是治療感覺統合失調症的最佳時機,如果超過這個年齡,治療的效果會差很多。兒童感覺統合訓練首先由心理專家測查和診斷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程度和智力發展水平,然後制定訓練課程,通過一些特殊研製的器具,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參與,一般經過1~3個月的訓練,就可以取得明顯的效果,孩子的學習成績、邏輯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動作協調能力、人際關系、飲食和睡眠、情緒等方面均有令人滿意的提高和改善。
此外,家長還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孩子走出孤獨,讓孩子在與人交往與溝通中,刺激、調整與強化自己的各類感覺統合能力。
寶寶感統失調的主要原因有:胎位不正所產生固有平衡失常;活動空間太小,爬行不足所產生前庭平衡失常;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兒右腦感覺刺激不足;早產或剖腹生,造成觸覺學習不足;過早用學步車,造成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感覺統合不足或感覺統合失調會影響大腦各功能區、感覺器官及身體的協調發揮,引發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感覺是指視覺、聽覺、味覺和嗅覺,但實際上人類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覺卻是觸覺、前庭覺及運動覺。
感覺統合學習在嬰幼兒期幾乎已經打下了80%的基礎,在所有的感覺器官中,前庭接受器最為敏感,其訊息能否對環境產生顧應,也最為重要。前庭感覺不良,會使孩子經常遭遇挫折,喪失信心,更容易養成恐懼、傷心、生氣、過度興奮等感覺。
感統訓練是感覺統合訓練的簡稱,目的是利用一些玩具和器械,讓孩子在玩耍中,使手、眼、身體、大腦的協調性得到更好的鍛煉,一些體育活動就能起到相應的作用。
拍球、推球:身體協調不良,多動症。
滾墊:觸覺敏感或不足,身體協調不良。
平衡台:多動症,自閉症,身體協調不良,前庭失調,手、眼、足、身體主要協調。
爬板:多動症,自閉症,身體協調不良。
滑梯:身體協調不良,多動症,自閉症,五感功能。
袋鼠跳:觸覺學習。
獨角椅、羊角球:身體協調不良。
平衡木:前庭失調,多動症,身體協調不良。
大籠球:身體不良,自閉症。
網纜:多動症,身體協調不良,手眼協調不良。
圓筒:觸覺敏感,多動症,自閉症,身體協調不良等,前庭功能失調。
陽光隧道:觸覺敏感或不足,身體協調不足。
跳床:多動症,身體協調不良,自閉症等。

④ 感統失調的孩子在幼兒園都有哪方面表現

1,容易分心。
2、活動水平過高或過低。
3、沖動,不易使自己平靜。
4、自我概念差內,易出現行為問題。
5、對容感覺的刺激反應低下或過度。
6、社會交往能力不佳,情緒不穩定。
7、動作笨拙,粗心。
8、肌張力不足,姿勢不佳。
9、注意轉移困難。
10、言語、語言發展遲緩。
11、躲避能產生特別觸覺感的事物。
12、討厭被觸摸。
13、運動中主要用視覺協調動作,逃避或害怕運動。
14、端坐、寫字、閱讀的姿式不正確。
15、當頭部運動時,眼睛在空間視物不穩定,閱讀中容易出現跳行、漏行等。

⑤ 感統訓練對孩子真的有用嗎求真實回答!!!

「感覺統合」這個概念如今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熟知,相信對感覺統合有一定了解的家長對「感統訓練」這個詞一定不陌生。那麼被確定為感統失調的孩子真的有必要做感統訓練嗎?

目前市場上有各種各樣關於感統訓練的課程,相信有的家長已經挑花了眼,而也有一部分家長在糾結感統訓練是否有必要。其實,許多家長對於感統訓練的認識還存在著誤區,以下幾點是目前普遍存在的誤區,家長一定要注意了!看完就能知道感統訓練是否有必要了。

誤區1 感統訓練是針對自閉症兒童的訓練

自閉症兒童的確存在感統失調的問題,所以在針對自閉症兒童的康復訓練中,的確大量運用了感統訓練,但是感統訓練面向的絕不僅僅只是自閉症兒童。目前市場上的感統訓練已經涉及到了視覺、聽覺和嗅覺、前庭平衡覺和運動覺等多方面的訓練 ,針對不同孩子感統失調的情況,都有相對應的課程。

誤區2 感統訓練沒有科學依據

感覺統合這個概念是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愛爾絲提出來的,簡單來講,感覺統合是一種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旦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感覺統合失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統失調」。而感統訓練課程中是根據不同孩子的情況,通過對視覺、聽覺和嗅覺、前庭平衡覺和運動覺等方面的刺激與訓練,來對感統失調的情況進行改善。

誤區3 體育運動可以取代感統訓練

有的家長把感統訓練和體育運動劃上等號,認為體育運動可以完全取代感統訓練,從而忽略了各方面的協調訓練。體育運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肌肉和神經的發育,但它對身體和大腦的協調訓練是遠遠不夠的。跟體育運動不同,感統訓練是通過創設一定的環境,通過對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等多種感覺的不斷交互、重復,來達到感統綜合訓練的效果,而這種效果是體育運動不能產生的。

其實,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的病症,如果您的孩子被確定為感統失調,請家長們不要驚慌。那麼感統失調的孩子有必要接受感統訓練嗎?首先要確定孩子感統失調的程度,如果情況比較嚴重,那麼感統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優佳加智能教育自創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兒童感統綜合訓練,想了解更多感統知識歡迎搜索優佳加智能教育了解詳情。

⑥ 幼兒園小班教案感統《聽覺練習》

游戲意圖: 訓練孩子的辨別能力:聽覺的辨別能力是指接受和辨別各種聲音的能力。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加強對孩子的聽覺訓練,在訓練聽覺的同時可使孩子酌注意力、觀察力及思維的敏捷性和語言發展得到提高。 游戲准備: 找一篇篇幅較短的兒童故事以及故事中出現的若幹道具,如茶杯、書本、鞋帽等。 游戲規...則: 1、家長2-3種小道具放在桌上,請孩子分別說出這些物品的名稱,然後用布遮住,問:桌子上有什麼?孩子回答:有茶杯和帽子、鞋子。 2、家長可對孩子說:爸爸給你講個故事,但你必須將故事裡提到的物品馬上舉起來。 注意事項: 1、初次與孩子玩游戲,在講到某一物品例如『帽子』時,要放慢速度或用表情稍稍暗示孩子,便於孩子理解游戲內容,掌握游戲方法。 2、游戲初,讓孩子識遍的物品可少些,可以不斷增加物品的數量和品種。當然訓練聽覺和注意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和孩子一起分析某首樂曲中使用的樂器(在具有一定音樂知識後),用錄音機錄下孩子熟悉的許多人的聲音,讓其一一辨別,只要家長願做有心人,游戲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網站溫馨提示: 家長可以經常讓孩子分辨聲音的高低、大小、強弱、音色、聲源的方向等,以此來增強孩子的聽覺分辨能力。

⑦ 幼兒園中班感統游戲6個環節

我粘貼了一個過來,具體你想要那個,可以在網路的文檔搜索你看看,一般是比較好的。我做了個關鍵詞是「中班游戲」的文檔搜索鏈接,你看看吧,祝你上好這次課。幼兒園中班游戲活動——「魔毯」教案魔毯執教:諶傳琴設計理念:根據《重慶市幼兒園保教常規工作手冊》中,對游戲活動的基本要求,我們選擇了容易收集到的廢舊報紙作為游戲材料。廢舊報紙的玩法多種多樣,游戲「魔毯」的設計,就是將報紙作為具有魔力的地毯來游戲的。游戲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即大灰狼抓小動物和小朋友,最後小朋友想法去救被抓的同伴。游戲內容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經驗和興趣。根據故事情節,歡快的、緊張的音樂交替著伴隨整個游戲,訓練了幼兒對音樂的感悟力,並做出相應的反應。游戲目標:1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反應力。2訓練幼兒快跑能力以及在快跑過程中能主動避讓同伴。3立定時能平衡自己的重心。4加強幼兒間的情感交流,發展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游戲重點:訓練幼兒快跑能力以及在快跑過程中能主動避讓同伴。游戲難點:加強幼兒間的情感交流,發展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游戲准備:錄音機音樂磁帶大灰狼頭飾三個各種小動物頭飾共五個報紙八張場地布置:四把小椅子用橡皮筋圍成大灰狼的家游戲方法:全體幼兒同時參與,合作進行游戲游戲過程:一準備活動(請幾名幼兒戴上頭飾扮小動物)1介紹小動物及「魔毯」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今天有幾只小動物要到幼兒園來看我們。瞧,它們來了。它們是可愛的紅袋鼠、跳跳蛙、火帽子、叮當狗和草莓兔(小動物手拿「魔毯」進場)。它們呀還給我們帶來了一件神奇的禮物——「魔毯」(展示)。「魔毯」是具有魔力的地毯,當我們或小動物站到「魔毯」上時(演示),別人就看不見我們了,就連大灰狼也看不見我們。2熱身運動你們喜歡這份禮物嗎?願意和小動物做朋友嗎?那好,讓我們同小動物一起來做游戲吧。(歡快的音樂、放置八張「魔毯」)(老師帶著幼兒做熱身運動:大象走路、洗澡〈腹背運動〉,小貓走路〈體側運動〉,小兔走路〈跳躍運動〉,跑步等動作)[設計意圖]以小動物帶來一件禮物的形式引出「魔毯」,並介紹了「魔毯」的神奇之處,特別強調「站在上面連大灰狼也看不見我們」,這為後面「魔毯」的使用埋下了伏筆。小朋友與小動物游戲,意在為新游戲做熱身運動,讓幼兒把身體完全活動開。二游戲活動1第一次狼來了(大灰狼來了的音樂:出現一隻大灰狼,四處張望找食)糟了糟了,大灰狼來了,怎麼呢?讓我們找個地方躲一躲吧。對了,地上有「魔毯」,讓我們趕緊躲到「魔毯」上去。(幼兒跑,大灰狼去抓,沒抓到就回到家門口睡覺)讓我去瞧瞧大灰狼走了沒有。(瞧)哦——大灰狼走咯,小朋友快出來吧。剛才呀,我發現小朋友跑得特別快,結果跑到「魔痰」上時沒站穩,又跑出去了,這樣很容易被狼抓住。怎麼呢?當我們快跑到「魔毯」上時,要減慢速度,才能讓我們的身體穩穩地站在上面。記住了嗎?那好,讓我們繼續做游戲吧。(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做拍手游戲〈你拍一,我拍一……〉同時將「魔毯」減少兩張)2第二次狼來了(大灰狼來了的音樂:出現三隻大灰狼)糟了,糟了,大灰狼又來了,我們趕緊躲到「魔毯」上去吧。孩子們,我們的「魔毯」變少了,怎麼呀?大家靠近一點站吧。(幼兒跑,大灰狼帶走沒有躲到「魔毯」上的孩子,關進大灰狼的家)小朋友們,大灰狼走了嗎?(走了)大家快出來吧,。剛才我們的同伴被大灰狼抓走了幾個,所以呀,大家在做游戲時可要提防著大灰狼喲。來吧,讓我們接著做拍手游戲。(歡快的音樂,大灰狼又在家門口睡覺,幼兒做拍手游戲,減少兩張「魔毯」)3第三次狼來了(大灰狼來了的音樂,同時出現三隻大灰狼)哎呀,大灰狼又來了?孩子們,快躲起來。(幼兒跑,大灰狼帶走沒有躲到「魔毯」上的孩子,然後在家門口睡覺)4小結活動情況 1)孩子們,瞧一瞧,大灰狼走了沒有。恩,終於走了。小朋友們,我們的同伴有許多都被大灰狼抓走了,因為它們沒有站到「魔毯」上,可是,為什麼他們沒有站到「魔毯」呢?(他們跑得太慢了)(「魔毯」越來越少了,不夠站了)(他們被別人從「魔毯」上推〈擠、拉〉出去了)(有的孩子沒有發現還有哪裡的「魔毯」能夠躲上去)…… 2)雖然「魔毯」越來越少了,但是為了不讓的同伴被狼抓走,我們不能只顧著自己,把同伴推開,我們要盡量與同伴緊緊地抱在一起,不能相互推擠,還要提醒沒有找到「魔毯」的同伴一起來躲一躲。5解救被狼抓走的同伴孩子們,我們應該為被抓走的同伴做點什麼呢?對,讓我們一起去救回我們的同伴吧。如果被大灰狼發現了就趕緊往回跑喲。(歡快的音樂,再次減少一張「魔毯」)(幼兒向大灰狼的家走去,大灰狼醒來抓小朋友,小朋友跑回「魔毯」)哎呀,這樣去救好危險呀。不行,我們得想個法……噓——悄悄的,別吵醒了大灰狼。(師請六名幼兒,每兩人一組悄悄地去摁住大灰狼,其餘幼兒去救回同伴。)(歡呼,體驗營救成功的喜悅。)[設計意圖]第一次狼來了,重在訓練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留心觀察四周,發現「魔毯」並主動使用「魔毯」,這一環節,盡量讓大多數幼兒都能站到「魔毯」上,體驗「魔毯」的神奇。第二、三次狼來了,「魔毯」也變少了,在訓練幼兒反應力的同時,培養幼兒的合作觀念。經過幼兒的反思:為什麼有的同伴沒有站到「魔毯」?以及教師的小結,讓幼兒看到游戲中的不足,以提升自己的游戲經驗。最後,解救被抓的同伴,更進一步加強了幼兒間的情感。三放鬆活動大灰狼被我們抓住了,小夥伴也救回來了,我們也跑累了,讓我們放鬆一下吧。來來來,小朋友們在圓圈裡自己找一個地方跟著老師一起做:(舒緩的音樂)師:拍拍你的小腿幼兒:拍拍我的小腿捏捏你的大腿捏捏我的大腿踢踢你的腳踢踢我的腳甩甩你的左手甩甩我的左手甩甩你的右手甩甩我的右手搖搖你的頭搖搖我的頭……[設計意圖]從緊張的故事情節中出來,放鬆一下幼兒的身心。

⑧ 孩子上幼兒園老師說感統失調

孩子上幼兒園老師說感通失調這個我覺得吧可能就是一個就是我們類似於感冒風寒的這種這個沒什麼大的問題的

⑨ 寶寶上幼兒園了,感統失調怎麼訓練

由於大腦對身體力行感覺器官所得到的信息不能進行正確的組織和分析,以致整個機體不能做出有效動作的現象,稱為感覺統合失調。

⑩ 幼兒園的感統課怎麼上

再全納優童的教學中,常常遇到能力很差的孩子。有些是先天的,但是很大一部分真的不是基因帶的,是後天養成這樣的。
有一個突出的例子。
孩子的父親在國外工作,跨國企業的高層,媽媽是高校教師,父母個人能力不用多講。
爸爸媽媽都忙,孩子從小是讓老人去帶的。
老人對孩子真的是隔輩親啊,照顧的那個仔細,那個體貼,那個細心。老人愛孩子,無可厚非。可是這種方式方法實在實現不了愛的目的。
孩子渴了,不用張嘴說,水到嘴邊了;孩子餓了,不用伸手拿餐具,喜歡吃的東西喂到嘴裡了。
孩子走路容易摔倒,大人用帶子牽著,用手扶著。不讓孩子亂跑,坐著玩玩具。
外面有風,今天不出去了。
孩子穿衣服,暖氣片上烤暖了,仔細穿上。
愛孩子,無微不至哦!
更別提有什麼挑戰了。

但是,這樣仔細養出來的孩子是個啥樣子?!就在我們一個小班裡,獃獃的,大人問話不回答,到外面膽小的像老鼠。你真的看不到他父母那優秀的影子。這溫室之花,太弱了。離開那雙照料的手,啥也不會。

為什麼會這樣,你想過嗎?來全納,做優童!
他渴了,你不讓他表達,就給水。他心裡有對別人的需求嗎?需要語言的表達嗎?不需要的。
他餓了,不自己吃飯,手部力量、精細動作能得到鍛煉嗎?不能。
他只要關注自己所想所需,眼裡都沒有你。不需要你,為什麼要關注你,為什麼要關注外界人的反應?為什麼要交流?為什麼要聽話?
那麼,表達能力哪裡來?理解能力哪裡來?信息處理速度哪裡來?情緒自控力哪裡來?都用不到,能力怎麼增長?
怕摔倒就牽著、扶著。他身體的平衡能力哪裡來?平衡能力沒有,走路、跑跳、身體協調能力、空間感覺。。。。。。哪裡來?
沒有好的運動能力,對外界信息的反應速度哪裡來?
沒有外界信息的處理速度,對外交往能力哪裡來?互動游戲哪裡來?理解能力哪裡來?人際溝通哪裡來?心理內容、心智發展哪裡來?!還不就是獃獃的、弱弱的、怕怕的?!

這就是我們感統理論里說的過度保護問題。
上面的例子您看到了,沒有好的平衡能力,後面的能力都得不到好的成長。這種平衡能力反應在感覺統合里,就屬於我們所說的前庭覺范疇。孩子的專注力、自控力、平衡力、肢體協調能力、肌肉緊張度,都以此為基礎,而這之上的才是語言、人際、思維等能力的訓練。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感統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