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家好,想請教在北京中小學教育培訓行業工作的童鞋們,課程顧問的底薪和提成都是多少啊
你要是有這方面的經驗,覺得自己條件不錯的話,可以來我們幫考1對1看下,條件優厚。
B. 教育培訓機構一般如何與老師們分利潤
培訓機構常見教師薪資組成:底薪+課酬+獎金+保險+福利
底薪
【方式一】
無責任底薪
【方式二】
包課時底薪
【方式三】
保護期底薪:在某個階段給予一定的底薪,階段過去後會作出調整(比如取消底薪等),主要是為了保障教師在剛入職狀態時的收入
【方式四】
無底薪:不是看錯了,確實有機構即使全職教師也是沒有任何底薪的,因為教師的所有收入都來自於上課,發出去底薪越多,其實就意味著上課部分拿到的越少,對課多的老師來說就是相對的不公平。但底薪對員工是一個保障。所以是否有底薪的問題就要根據情況而定了。
課酬
【方式一】
固定課酬:課酬完全按照定值發放,不論班級實際情況,每節課就是固定課酬。
【方式二】
固定分層:課酬不是按照定值,而是按照收入的百分比給予。
【方式三】
可變課酬:根據具體帶班情況課酬在發生變化,比如當班級人數在15人以內時課酬是多少錢,每多1個人課酬多多少錢等。
獎金
獎金部分的類型很多,常見的班級就是獎勵續班和滿班,個性化就是獎勵結轉或續費。
保險
【方式一】
無保險:這個其實是不對的,但是確實很多機構用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的形式不給教師上保險
【方式二】
有保險
【方式三】
根據條件上保險:根據教師實際帶課量定數據,當達到某值時給上保險。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變化,比如直接跟老師分班級總收入等,以上只是簡單舉例,希望對你有幫助
C. 我是做教育培訓行業的,現在對於員工提成方面考慮欠佳,所以現在希望能求得一提成方案
推薦看《贏》,這本書中能夠詳細的解決您現在和以後遇到的很多問題。書的第一章版就提到權了區別績效考核的標准。
許多企業傾向於以GE公司的活力曲線為學習榜樣,把員工劃分為A(20%,超出工作要求)、B(70%,勝任工作)、C(10%,不勝任工作,淘汰的對象)三類,但通用公司執行這種政策是有前提的,而且在有些時候也並不完美。CEO傑克·韋爾奇曾經對活力曲線有一段精彩的闡述:「我們的活力曲線之所以能夠發生作用,是因為我們花了10年時間在GE公司建立起一種績效文化。在這種文化里,人們可以在任何層次上進行坦率溝通和回饋。坦率和公開是這種文化的基石,我不會在一個並不具備這種文化基礎的企業組織里強行使用這種活力曲線。」而在目前的中國,又有多少企業具備了這種以「坦率和公開」為基石的績效文化呢?所以,也就不難理解,在很多企業里,末位淘汰實際上變成了某些人裁員的堂而皇之的借口,甚至變成了某種內部利益交易。
D. 一般培訓機構招生員工的工資提成是多少啊 有知道的人幫幫我解答一下 謝謝了 我的基本工資是1500
一般的培訓機構恐怕沒有15%的提成!除非是他們核算之後的純粹收入,而且你還得是那種骨幹核心招生員工!畢竟人家也有成本費啊!還有非招生工作人員支出啊!
E. 一般應聘培訓機構的教務主管工資怎麼算
我們這里應聘培訓機構的教務主管,比如狼人英語培訓,底薪是2200一個月,提成是按你管的學生提這些學生學費總額的百分之三點五來算的,加起來差不多一個月拿3500-4000。
F. 北京的教育培訓咨詢行業銷售的工資一般是多少底薪是多少提成怎麼提
這個要看你的職務和能力,如果是新手咨詢師,做的是電話營銷,一個月能拿到回2000左右,如果是老答手咨詢師,業績較高,那工資就沒有上限了。如果是咨詢的主管,基本都是年薪五萬到七萬左右。現在咨詢這塊都是電話營銷,底薪北京的標准就2000.實際上拿不到這么多。還有這樣那樣的限制。提成在5個點左右,
G. 教育機構招生可以拿多少提成
每個機構的提成是不一樣的
有的10%,有的50%
中間的提成不等,很難統一規定。
H. 從事教育培訓機構(給銀行做服務型工作,介紹課程給他們做培訓,是屬於全國跑市場,單雙休輪流+提成一個
且做康師傅吧,多給自己沉澱些經驗和閱歷再到第三方公司會更好些。
I. 教育咨詢師的提成一般是多少
不知道您指的是不是中小學輔導機構的咨詢師。
以學而思智康,學大,京內翰新東方來看。容一搬是4個點左右,也就是4%左右。
智康按實到款發放提點,即新簽30萬,實際到款是25萬。那麼就是25萬乘以相應提點。智康提到最高到4.
學大分兩部分發提成。一個分是新簽。一個是按消耗。新簽提前在0.8-1。像中考前的簽約提點為0.8.因為這個時候家長意向強。好簽約。另一部分是按消耗,即課上了以後在發提成。這樣對公司的沒有損耗。學大具體消耗提點記不清了。2部分提前加一起大概是就是實到款的4-5個點。
京翰現在也是2部分發放提點,一分部新簽,一分部消耗。
消耗提點這個對與新入職的咨詢師前期拿到高工資是有影響的。畢竟學生上課要有個過程。
一般小機構的提點較高,在7-10點。
小機構的資源及品牌稍差,簽約較困難。所以提點會稍高。
大些的機構品牌影響力及市場投入較大。單會好簽。
學大和京翰的資源較大,因為市場突入大。你可以看見到處都是廣告。
學而思智康1對1,和新東方優能品牌較好。像智康1對1的資源大部分從學而思小班轉換,一拖學而思集團的小班優勢,咨詢師比較好簽單。稍微乾的好一些,一個月拿兩三萬很容易。
J. 請問培訓機構的工資底薪加課時費是怎麼算的
培訓機構的總工資=工資底薪+每小時上課費用/每節課時費用×當月上課總時間/當月總課時。
不同的培訓機構會有不同的工作底薪和不同的課時計算方法,每個課時的薪酬也是不一樣的,最終的計算方式需要你根據實際情況,和培訓機構負責人溝通清楚就可了解。
拓展回答:
培訓機構:以學歷教育或成人繼續教育為目的的教育培訓機構需要有場地的要求及師資的要求,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給予認證並且取得社會力量辦學資格方可營業,其培訓課程價格需要核算並報教育部門批准,增加課程或改變收費需要向教育部門申請並獲得批准後才可改變。
2018年3月16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要堅定不移從5個方面推進減負,砍斷教師和培訓機構在教學方面的聯系以及各類考試、考評、競賽成績和招生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