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國學課程有哪些
幼兒園大多學得比較基礎,學習《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等,以及一些國學禮儀,推薦一個專業的國學網站,你可以先免費試聽一下哦,網路搜索「博達學堂」即可。
Ⅱ 國學幼兒園怎麼教學
國學所講的禮、義、孝集中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同時也感到國學教育的重要性。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其目的不僅讓孩子記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尋根,尋民族精神的根,尋現代文明之根,尋學校育人思想之根…熟讀國學經典過程中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蘊。所以把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作為幼兒園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讓經典真正植入孩子們生命,成為影響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脈。1.怎樣合理安排幼兒的「集體游戲」、「團體操」的時間、場地、音樂等?晨間鍛煉,包括自選游戲、團體操(操節、律動)、集體游戲幾個方面內容。這要根據幼兒園的具體情況來統籌安排。如果場地小,班級數多,需要按年齡分兩段進行的,那就要一部分先集中後分散活動,另一部分先分散後集中活動,相互交叉進行安排。如果全體同時活動,可根據幼兒園的具體情況來定。一般冬季可先做跑步等熱身運動來替代集體游戲,然後是早操包括律動和自選游戲。關於時間安排,一般情況下,晨鍛時間45分鍾左右。其中操節包括律動的時間在10分鍾左右。夏季戶外體育鍛煉的時間要相對減少些。集體游戲主要目標是發展幼兒走、跑、跳、攀登、平衡、鑽爬、投擲等基本動作的,如果有提供人手一件的新的器具材料時,自選游戲和集體游戲的時間可以合並起來。2.早操時如何抓住幼兒的眼球,讓他們都動起來?首先,教師對活動的投入程度對孩子有感染作用。其次,選擇的內容和音樂。國學幼兒園的早操一般情況下是以武術或者韻律節奏感強的舞蹈操來實現的。節奏感和老師的帶動容易吸引兒童的眼球,激發幼兒的興趣。3. 兩位老師怎樣配合好教學活動?答:首先要明確:兩位老師的配合,目的不是為了減輕主班老師的工作量,是以提高教學效益為前提的。因此,一般情況下,主班負責實施教學,配班可根據主班老師的要求做好相關的輔助性工作。配班老師應當把更多時間用在觀察上。4. 次活動中間是否要有些間隔時間?答:「課間十分鍾」,好象應當是慣例了。總要給孩子留點自由分配的時間,同時也便於老師作好下一活動的准備。5. 小班15分鍾後與下次活動時間間隔好像多了一點。答:小班活動時間的安排本應當與中、大班有所不同。這應該由老師自己安排一些學習性活動,如一些規則游戲、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的游戲或戶外游戲等。6. 在中國經典美術活動中,如何處理先完成作業的幼兒的等待時間?從哪些方面入手來評價孩子的作品?答: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兒童的實際情況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對於大班和中班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年齡稍微大一些,根據情況可以適當的安排傳統手工藝的課程,教師先提醒孩子從哪些方面欣賞、觀察、分析作品(好在哪裡?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為評價作品儲備經驗。對於小班的朋友,動手能力課程差一些,教師可針對作品提出修改、補充建議後再次讓幼兒作業等。當然,教師要注意提供足夠的,多層次的作業材料。7. 國學幼兒園的游戲是否要明確規定在何時做何內容的游戲?答:國學幼兒園的游戲安排和一般幼兒園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在教學活動和固定的生活環節有規定時段外,每天應保證幼兒有3小時以上的游戲時間。包括自主性游戲(自由活動)和規則性游戲。只是在安排游戲的內容而有所不同。根據當天或者當周的國學教學計劃安排相適應的幼兒小游俠,其中應注意內容的交替及戶內外活動的結合。8. 有區角活動,游戲到底該如何安排?答:先要搞清楚幾個概念:區角(區域)活動,只是活動場地和相應活動內容的一個劃分。如果把角色游戲作為社會性區域活動來看,區域活動與游戲彼此就是一個概念。現在老師把區域活動與游戲分裂開來看的情況,是一些老師對區域學習與區域游戲之間的本質區別理解有誤。如果我們把活動目標主要定位在分組學習上,這時幼兒所進行的區域活動,就應當以完成相應的具體的學習目標為教師觀察指導的要素。如果是區域游戲活動。教師要完全以幼兒主體的需求、愉悅的體驗為目標來觀察指導。這時的指導對許多老師來說會因為有很多不能預測的因素而感到力不從心。如果是社會性區域游戲(角色游戲)的,除了教師的指導要遵守自主游戲的間接指導原則外,還是要把孩子的社會性發展作為游戲的最終目標。包括角色意識(角色責任)的建立;合作交往能力的培養;游戲規則的完善(培養社會規則的認同感);學習解決處理交往中遇到的問題和矛盾,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豐富發展游戲內容等。教師要注意結合課程內容把國學相關學習內容滲透到幼兒角色游戲中。讓幼兒的學習在游戲中得到延伸,或獲得新的經驗。
Ⅲ 關於幼兒園國學方面怎麼教,怎麼學提出幾點問題
幼兒園怎麼上國學課 近年來,不少幼兒園都開展了國學課,辦起了國學班。但是作為園長,我們應該去交給孩子哪些東西?我們為什麼要教國學?孩子為什麼要學習國學?而國學經典教育到底是什麼? 所謂國學經典就是讓孩子在大腦發展最迅速的年齡階段,通過還孩子去接觸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經典文化,達到開發孩子的高度智力、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為孩子們的成人成才奠定堅實基礎的一種教育方法。而經典,其指的是古今中外重大知識領域的原創性著作,是被歷史證明最有價值、最為重要的人類文化精髓。在音樂中有音樂的經典、美術中有美術的經典......在我們國學經典中,最能代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經典著作有《大學》《中庸》《論語》《老子》《易經》《孟子》等。 我們幼兒園的國學課程應該如何設置呢?我們如何開展分科分領域的去教學呢?至德國學全國首創多樣化國學課程系統,幫助幼兒園引進中國首部專業的幼兒園國學系統課程,最系統、最科學、最適合在幼兒園普及的國學課程。 國學課程體系為國學教師一站式打造平台,讓教師愛上國學。讓教師輕鬆快樂教國學。國學幼兒園建設八大體系如下: 1.幼兒園自動運營管理體系(園長運營智慧體系) 2.團隊脫手管理打造系統(教師團隊打造體系) 3.家長主動轉介紹系統(家長工作體系) 4.多樣化國學課程系統(國學課程體系) 5.環境創設系統(招生環境創設系統) 6.輕松免備課教學教研系統(教學教研體系) 7.大型活動標本策劃系統 (品牌活動策劃) 8.聯盟大家庭資源共享系統(全國聯盟平台資源共享體系) 國學幼兒園建設八大體系,幫您建設最具國學特色的幼兒園。中國首家幼兒園國學系統服務平台——至德國學,歡迎您的加入!
Ⅳ 北京有沒有權威的國學教師培訓機構本人幼兒園想加入國學課,可是國學老師不好找,打算內部培訓一個出來
國學老師哪是培訓出來的,我建議你還是自己或者家親自研讀一些西方的優秀的教育論著,然後再閱讀一些中國傳統的教育論著。 至於說教學方法,這個說起來非常多的。你可以多方的到處去學習一下。多走訪,多了解,多學習。
Ⅳ 幼兒園國學特色課程有哪些
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幼教將會迎來一面新的景象!公辦幼兒園要尋找教育的根本,民辦幼兒園要選擇一條有特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很多投資者將會重新定位自己幼兒園格局,需找新的特色課程!
隨著「國學熱」,許多幼兒園都系統或不系統的迎進了國學課程!但是幼兒園國學課程有哪一些呢?作為幼兒園的運營者,如何特色教育落實
到一日常規教學中去呢?這一些,我們都要系統的考慮。現如今許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都更高深的想法,因此在選擇幼兒園上面也更加慎重!
幼兒園怎樣選擇一條更長久的經營之道?現如今幼教市場上出現了許多的特色課程:
1.英語、舞蹈、畫畫等技術性的特色課程,這些都是一些要以特長教育為特色的幼兒園要考慮的
2.以家長的意願、要求為主要需求而開設的特色課程,讓幼兒園失去自己的主動性
3.珠心算等一些小學化的課程,這一些現如今比較少了。
該如何將國學課程全面有效的到我們的幼兒園呢?至德國學據小編了解是中國首家幼兒園國學服務平台。科學的將現代學前教育與傳統國學融合
,總結出了幼兒園國學文化實操八大體系,其中「幼兒國學課程」系統的講述了我們的幼兒園該如何上好我們的國學課程,其中的課程有:
「輕鬆快樂學國學」經典誦讀
「孝親 尊師 感恩」美德紮根力行
經典音樂常規熏陶
幼兒傳統禮儀教育
傳統手工活動
傳統養生活動常規
琴棋書畫特色課程
至德國學,整合目前全國528家聯盟園的情況,對全國每個區域的幼兒園進行個案分析,用心的為每一所幼兒園打造屬於他們個性的園所發展規劃。督導專員,入園督導手把手教會幼兒園落實國學課
Ⅵ 幼兒園國學課程
幼兒園的課程是根據學校的教育理念來設置的。西周幼兒園根_據三維立體幼兒教育理念開設了立體中文、外語、數學、圍棋、、、、、還有行為調節課程。。。。。。
Ⅶ 幼兒園教師個人對國學教育總結
國學所講的禮、義、孝集中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同時也感到國學教育的重要性。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其目的不僅讓孩子記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尋根,尋民族精神的根,尋現代文明之根,尋學校育人思想之根…熟讀國學經典過程中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蘊。所以把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作為幼兒園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讓經典真正植入孩子們生命,成為影響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脈。
這個學期通過與孩子們大量整體誦讀經典,我也學到了不少的方法,有了許多體會。根據我學習的經驗總結:「不求理解,只求熟讀」,簡單的過程不要復雜化,只要反復念反復跟讀,兒童自然就能背誦;在反復整體誦讀中,孩子們很輕松很愉快的就可以大量記憶其內容,並且對大量生字的認知。讓學生從經典中感受學習的樂趣。經典誦讀實現了育人,使教師的思想觀念得到轉變,師生的「精、氣、神」得到提升,使學生的行為習慣進一步規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進一步得到提高。
國學經典,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國學誦讀對幼兒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積極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幼兒的閱讀能力。學生對經典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復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誦讀者的理解、體會也在層層加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學生在朗讀水平大面積提高的同時,形成了良好的語感,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後,是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不但提高文學修養,而且開闊了視野,知識面不斷擴大。最後,促進了幼兒表達能力的提高。俗語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厚積薄發」。只有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才能「厚積薄發」,「下筆如有神」。誦讀可以使孩子積累大量的妙詞佳句,他們的語言「材料庫」在誦讀中不斷地豐富,而且在誦讀中也學習到一些表達方法。在日常交流中,我可以看出孩子們每天的進步。
在教學中,我深深感到我作為教師的國學功底還不夠深厚,急需提高。經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類文明的積淀,歷經歲月河流的淘洗依舊光彩奪目,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我們教師都有必要的教學任務,我們教師必須利用有限的時間提高自己的的閱讀量,閱讀水平。通過培訓,通過相互學習,盡快提升教師的水平,是推進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質量的關鍵。
國學經典誦讀作為課程,作為幼兒學習的必要內容,相應的教學研究、教學探討應該伴隨國學經典誦讀的開展,加強國學經典誦讀的指導,方法的提煉,經驗的交流,以便更好、更有效的開展教學活動。
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這是我們每一個教師肩負的歷史重任,也是我們教育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路行來,其中的甘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們堅信,今天的開啟必將迎來明天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