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讀書活動課題結題報告
通過從幼兒閱讀材料的選擇、環境的創設、靈活多變的方式,以及親子閱讀能力各方面的合理操作,從而達到培養幼兒良好的早期閱讀的興趣。
在社會和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人的閱讀能力被視為重要的具有很高價值的能力,美國的兩項國家級長期追蹤的教育研究項目結果顯示了近二十年來學校學生中存在的最為普遍的個人學業期望:一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二是成為成功的作者,在研究中國時發現,現代社會有關在工作中獲得成功的條件已有了新的定義,人們普遍認為閱讀能力是學業成就的主要表現,也是一個人未來成功從事各項工作的基本條件,因此研究者們大聲疾呼閱讀是學生的基礎,我國幼教界也早已用飽滿的熱情關注和推廣著早期閱讀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頒布之後,早期閱讀的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多。
原蘇聯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維果次提出最近發展區的原理,認為教學應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過於超前幼兒不能接受,過於滯後會失去教育意義。因此,我們決定以指為指導從小班開始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的興趣,從而激發他們積極主動參與早期閱讀活動的慾望。
(一)材料的選擇
小班幼兒雖有看圖書的興趣,卻沒有閱讀圖書的經驗,他們最為明顯的特點是不識字,不能獨立進行閱讀活動。另外,由於幼兒年齡小,身心發育不完善,關於自然和社會的經驗少,因此,在為幼兒選擇閱讀材料應做到:
1、圖書的色彩要鮮艷,畫面生動,故事簡短,圖文並茂。
2、提供圖書的種類應豐富。
3、根據孩子的行為特點選擇一些紙張較厚的撕不壞圖書。
(二)環境的創設
好的環境是開展閱讀活動的重要前提,我們應做好以下工作:
1、創設良好的讀書環境,激發幼兒的閱讀慾望。
2、創設先期的問題情境。
(三)靈活多變的活動方式,能提高幼兒閱讀的積極性和閱讀能力。
在組織幼兒進行早期閱讀活動的時候,應掌握靈活多變、層層深入的原則,不能以固有的模式讓幼兒進行閱讀活動,這樣不但使幼兒對閱讀活動失去興趣,而且還會產生厭倦與抵觸情緒。因此,在培養幼兒閱讀興趣的過程中,應以幼兒的特定出發,把游戲過程化,如誰的便便的故事:是誰拉的便便?為什麼便便是不一樣的?引導幼兒關注圖書,讓幼兒自己翻書,尋求答案,閱讀內容,這樣孩子的興趣被激發了,體驗到了看書的趣味。
(四)早期閱讀能貫穿於各項教育活動中
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是互相滲透再機結合的,所以我們可以將早期閱讀活動有機地滲透到各項教育活動中,讓孩子們在進行教育活動的同時能夠進行閱讀活動,如在主題活動甜甜蜜蜜中,讓幼兒感知各種水果的同時,把自己最喜歡的瓜果畫下來,剪貼在牆上,並貼上他們的名字,使孩子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加深了印象。
(五)重視親子閱讀
美國教育家傑姆斯米里斯認為,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要從小開始,向父母來誘發,所以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現在,大多家長有了早教的意識,常常希望孩子早些看書,但由於缺乏科學的指導經驗,常常半途而廢,不能堅持。因此,家長在進行親子活動時應注意閱讀的形式:共讀一本書,各讀各的書。在共讀時,家長可以讀孩子聽,也可以讓孩子讀給家長聽,家長要多提問,讓孩子多多回答,促進雙方面的交流,能時時牽掛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在各自讀書的過程中,家長給予孩子充分地自由,在閱讀的時間上要隨機把握好。
莎士比亞說過: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沒有書就沒有陽光。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陽光,需要營養才能健康成長。閱讀是幼兒增長知識、開拓視野、了解社會、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徑,加之早期閱讀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因此教師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多種途徑,正確地引導幼兒,使幼兒的早期閱讀興趣提高。
⑵ 幼兒園課題結題證書丟了能補辦嗎
可以的 不過你要提前申請吧
⑶ 幼兒園感官教育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範文
網路搜搜應該有吧 如果沒有你網路搜精品文庫 看看那裡能找到不
⑷ 幼兒園課題結題報告一般包含哪些內容
您好,可以安排國家級教育部「十三五」規劃課題,可以安排主持人、參與人,課題完成後中國網查詢,專門用於評職稱,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⑸ 如何提高幼兒安群意識能力的研究結題報告
幼兒戶外活動中安全意識及自護能力的培養及研究結題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兒期的孩子更是活潑好動,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什麼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孩子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協調性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經驗,自我保護的意識較弱,常常發生一些意外。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深知:在幼兒園組織幼兒進行體育活動和戶外體育游戲活動是保教工作的其中一項內容。在新《綱要》中也明確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但是近年來各地幼兒園事故的不斷發生,還有孩子們在活動中的擦碰現象,也會讓一些家長產生不理解甚至是對老師的工作及愛心產生懷疑,這些現象的不斷發生,給幼兒園的工作帶來了很被動的局面,於是家長和老師為了避免幼兒受到這些傷害,往往對幼兒管頭管腳、束縛幼兒的行為。使孩子成為捆住手腳的機器人。其實「千般照顧,不如自護」。
二、研究的內容
1.活動前和幼兒一起分析容易出現的危險情況,並共同討論應該怎樣玩才不會出現危險。如我們幼兒園的戶外場地很大,分為很多區域,球類區、跳躍區、大型玩沙區、攀登平衡區等,每個區域的玩具、材料、場地都是不一樣的。為了避免幼兒發生意外事故,到了活動區域,我們應該先和幼兒一起分析容易出現的危險情況,應該怎樣玩玩具,不應怎樣玩,怎樣做才對,怎樣做不對,讓幼兒了解游戲規則,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避免不安全事情的發生。
2.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將各種安全知識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各個環節。例如:戶外活動游戲前,告訴幼兒要穿什麼樣的衣服、鞋子更方便、更安全。進行活動時要注意什麼事項,如:活動時要按順序,不插隊、不擁擠等。
三、研究的對象及研究的方法措施
(一)研究對象:高陵縣第二幼兒園小班幼兒
(二)研究方法:觀察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教學示範法、行動研究法
(三)實施措施:
(1)健全良好的戶外體育活動常規。
提高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質量,還需進一步建立良好的戶外體育常規。如建立器材使用常規,讓幼兒知道器材使用後要放回原處;建立玩大型玩具的常規,知道玩大型玩具時不推、不擠他人,人太多時,會等待等。常規的建立有利於幼兒學會管理自己,也有利於減少戶外體育活動中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2)以科學的方法測量、調整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活動量。
活動量過小,達不到身體鍛煉的要求。活動量過大又易引起幼兒的疲勞或產生排斥心理。這就要求教師科學、靈活地調整幼兒的活動量。教師要通過觀察幼兒的出汗、呼吸等外顯行為來確定幼兒的活動量的一些簡單方法。
(3)進一步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與自主性。
(4)注重活動內容的多樣性,優化教師的指導策略。
1.根據幼兒的動作發展水平,小班應多組織一些活動技能易於掌握、模仿性強,能促進其平衡、走、跑能力發展的活動;中班應多組織一些能促進其身體協調發展的、發展鑽、爬動作能力的活動;大班幼兒我們組織的則是動作技能高、能滿足幼兒一物多玩的需要、能促進綜合素質提高、發展追逐、躲閃技能、運動強度較大的活動。
2.挖掘教師潛能,讓其利用廢舊物品以及輔助材料製作有色彩、有聲響的器材。製作的體育教玩具還必須保證安全、衛生,從而才能達到鍛煉的效果。例如:用可口可樂瓶製作幼兒愛不釋手的陀螺,用鐵絲製作會滾動的鐵環,用易拉罐製作練習幼兒平衡能力及訓練幼兒膽量的「梅花樁」等。我們還可以為幼兒提供繩、墊子、毽子等材料,開展翻繩、搖小船、炒豆子等多種戶外民間體育活動,更有效地促進幼兒綜合體育能力的發展。
四、課題研究的步驟及安排
階段一:2015年6月~2015年7月
准備階段:申報課題立項、組建課題組成員、培訓課題組成員、擬定課題開題報告、進行開題論證、修改形成方案。
階段二:2015年9月~2015年11月
研究內容
本階段以班級活動為切入點,重點研究在戶外活動中,教師的觀察、指導方法。主要採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教學示範法。
研究方法
1.在小班年級設立教研點,制定計劃,確定活動內容,了解教師在戶外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
2.採取針對同一教育內容互相觀摩的方式,分析在戶外活動中教師指導的差異,探討啟發式的指導策略。
3.結合具體活動,分析戶外活動中教師指導的有效性,形成分析報告。
階段三:2015年12月~2016年4月
研究內容
本階段重點研究在主題背景下投放材料與環境創設的有效性。
1.如何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點來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2.針對幼兒在戶外環境中的具體表現,分析原因以提高自護能力。
研究方法
採取個案研究方法以及影像分析法,觀察、探討幼兒在戶外活動中表現及特點。
階段四:2016年4月—2016年5月
研究內容
本階段重點研究在戶外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間互動的有效性。
1.教師如何引導幼兒與同伴間和諧相處。
2.如何進行合理有效的自我保護。
3.教師在引導幼兒間的互動時的指導策略和提供的支持有哪些?
研究方法
1.通過互相觀摩的方式,嘗試、比較不同分組方式下,幼兒間互動的具體表現。總結歸納引導幼兒分組的方式。
2.研討:教師在引導幼兒間的互動時的提供的支持有哪些?教師指導的適宜行為有哪些?形成經驗總結,進一步在實踐中檢驗。
階段五(總結):2016年5月~2016年6月
1. 整理材料、成果。
2.撰寫結題報告。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近一年來,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不論是在專業素質方面,還是業務素質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師對於幼兒活動的分析明確、到位。使真正的在教育實踐中滲透幼兒安全知識,讓幼兒充分感受安全教育的知識和體驗安全防護技能。並且通過親子運動會等活動使幼兒、家長、教師的安全意識都有顯著的提高,並且影響到了他們周圍的人,安全教育初見成效。
在這次課題的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教師共完成討論、案例分析、隨筆、教學設計、會議記錄共四十多篇。研究過程仔細認真。研究效果顯著。使幼兒逐步懂得保護護自己和他人,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在課題研究的帶領下,家長們對孩子戶外安全教育的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幼兒安全技能的培養。並且密切配合幼兒園,強化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深化自我保護教育,讓幼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使幼兒學會照顧自己的基本生活。充分體現了教育的一致性、整合性、和諧性、達到豐富幼兒安全知識,養成他們必要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培養他們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的研究目標。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1、本課題過本課題前期的實踐研究,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有一些問題有待於進一步的改進與深入研究。諸如
1、怎樣將研究從實踐層面上提升到理論層面上。
2、如何更進一步地做實、做細幼兒園戶外活動安全教育工作,使之行之有效,切實可行。
3課題管理工作仍缺乏經驗,需要在探索實踐中不斷積累總結,加強課題管理的有效性、系統性和計劃性,克服盲目隨意性。
本課題研究的下一步打算:
在戶外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任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
幼兒園可以通過座談會、觀摩活動、家長開放日等形式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實現家園共育目標,引導家長積極支持、配合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如我們在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時,要求教師必須安排一個戶外活動,讓家長進行觀摩,當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能立定跳、能跨欄、能走平衡了,就會從中領悟到戶外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家長就會配合幼兒園在放學的路上或在家裡,隨處引導、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從而為幼兒生存自護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1)組織課題組教師不斷進行安全教育的理論和案例分析和探討,努力提高課題研究的意識和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培訓,對該課題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
(2)對課題的重點與難點進行深度研究,在科學分析基礎上尋找研究的突破口。
(3)組織開展「交通安全訓練營」「安全小衛士」「安全手抄報大比拼」等豐富多彩的家園親子活動,鼓勵家長參與,倡導家園共建安全教育屏障,為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