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密農村黨員黨性教育心得體會
歲末年終,激動人心的20XX年即將過去,在黨支部領導的關心和同志們的大力支持下,自己一年來在思想上、學習上和生活中都取得了新的進步,但與一名優秀黨員的要求相比,依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為了今後更好的進步,特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堅持學習,讓我的思想理論素養不斷提高。一年來,在黨支部的組織和帶領下,我更加重視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理論知識,並就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在自學的基礎上加強了與支部其他同志的交流,使自己的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理論知識的提高,促使我牢固的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創先爭優活動的標准要求貫穿到日常工作生活中。
二、以身作則,讓我在實際的生活中得到檢驗。一年來我在行動上自覺的實踐上述宗旨,用滿腔熱情積極、認真、細致的完成支部安排的各項活動和學習要求,嚴格遵守各項黨紀和法律法規。平時的工作、生活當中做到家庭和睦,團結鄰里,並經常教育從政的兩個兒子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從政,乾乾凈凈做人,提醒他們堅決抵制社會上的一切不正之風,杜絕向被管理單位吃、拿、卡要等違法亂紀行為,公平公正的處理一切事務。這些努力讓我自身思想素質、理論素養得到強化的同時,也獲得了各方面的好評。
三、自我反省,讓我的黨性意識進一步增強。正所謂是:「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在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的同時,我沒有盲目地自滿,而是通過黨組織給提意見、黨支部其他黨員指不足,自我反省找差距,找出自己在思想上和生活中的缺點,並及時糾正,通過這個方式,自己的黨性意識進一步增強。當然,這個過程離不開黨支部領導和各位同志們的幫助,我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
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將發揚成績,克服不足。不斷努力學習各種先進理論知識,並用於指導實踐,以便更好的為黨的事業做出貢獻。我要通過不斷的實踐來鍛煉自己、提高自己、豐富自己,在實際工作生活中,自覺成為黨的支持者、踐行者、宣傳者。
❷ 黨建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黨建工作深受企事業單位的重視,那麼它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呢?本文就來簡單分享一下:
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力度,推進反腐倡廉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等一批重要法規頒布。實行了巡視和派駐紀檢監察機構統一管理,述職述廉、談話和誡勉等制度得到較好落實。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保持了案件查辦工作的強勁勢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得到了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❸ 跪求<<黨性與思想道德教育>>心得體會3000字以上!
道德教育有三個重要的概念:公正、民生、人權,此三個概念也可應用在日常生活上。初期的道德教育是由培養一個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擁有同理心的人開始。教師跟成人們利用道德教育來幫助幼兒培養重要的觀念,包括:分辨是非、個人對團體的影響,以及他們對關心他人、尊重他人與責任的看法,故而,日常生活中充滿著道德教育的機會。
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許多發展階段,包括生理與心理方面,而文學對幼兒語言、認知、人格,與社會各方面發展更是息息相關。若非透過圖書,幼兒如何想像幾百年前或從未經歷過的事?如何了解其它幼兒的想法與觀點?歷史故事提供幼兒過去生活的體驗,科學小說讓幼兒推測未來,現代寫實小說則鼓勵幼兒與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建立良好的關系與互動。幼兒可以透過文學學習他人解決問題的方式、人格特質,與道德意識,這些不僅可以幫助幼兒自身解決類似的問題,更可以經由與書中人物的模仿及認同,培養良好的品德。這都是文學「潛移默化」的效果,也是文學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若要將幼兒文學應用在道德教育上,我們首先必須了解道德教育與幼兒文學的關系,亦即文學如何影響幼兒的想法及道德觀。第二,我們應該知道如何為幼兒選擇良好的幼兒文學作品。
最後,則是如何讓幼兒討論道德議題。
一、文學如何影響幼兒的想法及道德觀
讓幼兒讀一篇故事,之後在課堂上討論故事內容,是一個培養幼兒道德觀的好方法(Clare & Gallimore 1996; Krogh & Lamme 1985; Siu-Runyan 1996)。在故事之中藉由觀察角色們的生活、經驗、互動及沖突,幼兒可以學習如何以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同時他們也更能深入了解道德與倫理上的難題。在讓幼兒了解外面世界的過程中,書本是不可缺少的(Clare & Gallimore 1996; Krogh & Lamme 1985; Siu-Runyan 1996)。
當幼兒跟隨著故事的腳步,他們也同時將故事角色的行為與自身產生關聯,他們會學著將自己放在主角的位置,並試著猜想該怎麼做。當幼兒討論故事的時候,他們能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故事情節。『尤其當幼兒被鼓勵去思考藏在角色行為背後真正原因的時候,書中的角色就成為了極佳的榜樣。』(Lamme 1996)。
閱讀故事能夠加強幼兒的理解力及分析力,而老師們也能在討論之中幫助幼兒『提升道德標准』(Huck et al,2001)。這整個過程的重點在於教師的角色及適當的討論題目(Lamme, Krogh, & Yachmetz 1992; Siu-Runyan 1996)。
二、如何選擇良好的幼兒文學作品
我們可以使用以下的標准來選擇適用於討論道德議題的書籍材料:
故事應該有一個清晰的道德或人性沖突:例如在『小漁船』一書中,Bella面對著一個難題,他究竟應該保留著從市集買來的泰迪熊,還是把泰迪熊拿去換他弟弟那個應該已遺失、卻出現在市集上的玩具? 書中的角色應該掩飾同等或略高於幼兒的邏輯思考能力:例如在『水手海岸』一書中,幼兒將試著去了解Cassie在家庭困境中仍能贊美人生的道理。Cassie面對她的家庭所遭受的不公平態度,能夠為八到十歲的幼兒開啟一個嶄新的世界。故事應該能夠有許多的活動配合:像是角色扮演、藝術創作、科學或數學、或者討論。 故事內容必須要在水平之上:要有張立的劇情、鮮活的角色、嚴謹的結局。 故事情節應該要清晰而合理。故事應能提供批判性思考的機會:幫助幼兒發展理解他人觀點及批判性思考之能力。 故事角色應該擁有各種外表、社會、及心理上的特徵,並同時擁有好及壞的一面。有些童話跟民間傳說,擁有著多樣化、完整、而又善惡參半的角色,這樣的角色特性能夠幫助幼兒發展超越善惡二分法的思考能力。
三、如何討論道德議題
Clere 和 Gallimore(1996)根據Vygotsky所主張的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論,提出了一種教導式對話導題法。他們指出,一個有效率的討論需要一個有能力的教師。他們提出教師必須了解幼兒的道德邏輯潛能,選擇適當的討論議題、並知道如何正確的導出議題。藉由無固定答案的問題,教師能夠分析、理解、建立起幼兒的信心,並鼓勵他們彼此討論。這里有些示範性的問題:
故事裡發生了什麼? 你為什麼這樣講? 你從這故事中學到了什麼? 我們應該原諒(角色名)嗎?為什麼? 為什麼某個角色的行為不好? 這個故事讓你想起了什麼? 你能同意/接受這個故事的結局嗎?為什麼? 藉由像是『故事裡發生了什麼』這樣的問題,我們通常能夠讓幼兒開始進行討論,或者我們也可以請他們說出故事的結局,並分享個人感受。就算是較大的幼兒也可能對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感到棘手,此時教師應給予適當的幫助。
幼兒常規與道德的學習常是老師和成人頭疼的一環,而近年來不同風格的繪本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中與幼兒道德相關的繪本就是老師引導幼兒、培養幼兒解決兩難困境的一大利器。
幼兒到二、三歲的時候,會逐漸將日常的規則內化,開始了解該做什麼、什麼時候該做的規則,而且樂於「做正確的事」。幼兒經常會尋找大人的訊號,看他是否做對、是否是好孩子,而產生自信或羞愧的感覺,此時成人提供機會讓幼兒自行解決問題,是不容忽視的課題。另外,在適當的情境中,藉由繪本讓幼兒將心比心、多方面的思考,將使道德問題在幼兒的心靈發揮潛移默化的效果。
❹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強化黨性能力提升專題教育心得體會
強化建設提升專題教育心得體會。要多學習多閱讀,在思想上得到升華。
❺ 參觀黨性教育基地網上展館後寫一篇心得體會1000字
你可以網路"黨性教育基地網上展館後寫一篇心得體會",有文庫的。
❻ 井岡山的黨性教育心得怎麼寫
黨性教育心得這東抄西襲只能給你個綱,每個人看到的東西不同,寫出來的也不同。你可以這么寫,去井岡山都看到啥了,想到啥,從先輩身上學到啥,最後你想以後怎麼做。作為一名黨員,去聖地回來應該有所悟,有所學,有所得,有所做。
❼ 黨性教育現場教學的心得體會怎麼寫,遵義那裡能開展這種黨性教育現場教學
黨性教育心得這東西只能給你個綱,每個人看到的東西不同,寫出來的也不同。你可以專這么寫,去屬遵義都看到啥了,想到啥,從先輩身上學到啥,最後你想以後怎麼做。作為一名黨員,去聖地回來應該有所悟,有所學,有所得,有所做。
遵義市紅魂立德紅色教育中心講課的都是業內比較知名的老師!對於紅色文化有數年深入的研究,對紅色文化、我國國史、紅色革命事跡具有更深刻的認識!在教學上能更加准確,清晰的帶給學員紅色文化信息知識!
❽ 品德教育心得體會作文240字
我們常引用這樣一句話來教育學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即指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這就說明我們作為教育者應該「德」字當先。德育教育,塑造學生心靈。我們開展「全員、全面、全程」德育大討論,正是彰顯了我們「為學生一生奠基,對民族未來負責」的理念,切實地表現了我們育人的前瞻性。
我們現在面對的學生,絕大部分是泡在溺愛的蜜罐里長大的,在「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等方面欠缺太多,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幾乎是一個盲區。記得剛開學的某一天,我無意間聽到一名女生對同學破口大罵,那罵聲響亮,不堪入耳。我走上前去嚴厲地制止了她,並且對她說:「你剛才說的話和你漂亮的外表嚴重不符,你說的話我都不好意思重復,你罵人是對同學人格的侮辱,傷了同學的感情。我跟她講我今年夏天在廣州火車站遇到的一件事,一個女孩和一個婦女發生口角,並且張嘴罵了那名婦女,罵的很難聽,當即那個女孩的父親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接著我又對她說,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代表了一個人的教養和修養,況且你這么漂亮的女孩怎麼能出口成臟呢?那位女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也許像這樣的事在別人看來是小事,但是在學校,作為教師遇到這樣的是就不可輕視。我們常說,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雖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我時時刻刻都要有以班主任的心態關注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到教育他的不僅僅是班主任,每一個老師都是他人生的引路人。
說到「全員」德育,我想起了一件事,前一段時間我們學習「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這一內容,在課堂上,我讓學生說一說你所知道的新詞新語。有的說「給力」,有的說「神馬都是浮雲」,有的說「」坑爹」,有的說「你五毛我五毛咱倆就一塊了」……學生說了很多,真是無奇不有。課後我進行反思,學生所知道的新詞新語無非就是上網看到的。況且學生並沒有把他先進的手機功能用在學習上,而是天天沉迷於網路中。面對著五花八門的網頁,學生們是兼收並蓄了,一些低級趣味的東西污濁了學生的心靈,這在真、善、美的道德修養上是一種缺失,在是非黑白面前是一種迷失。面對這種缺失與迷失,只靠學校老師的教育遠遠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社會各方面的配合,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員」德育。
學生的現狀不容樂觀。我認為要將德育落到實際行動上,不妨把我們這學期開學初搞的學習《弟子規》活動作為一項長抓不懈的工作來進行。《弟子規》是依據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學生的生活規范,是我國一部傑出的儒家經典。孔子倡導的那些仁、義、禮、智、信的教化思想正是現在人們所缺失的。瑞典物理學家漢內斯阿爾文博士在諾貝爾獲得者國際大會上說:「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作為炎黃子孫就更應該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下去。那麼我們就從弟子規開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弟子規》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它是一個人和社會接軌的通行證,是一把幸福和諧人生的鑰匙,接受聖賢智慧的教誨,足以讓學生受用一生。
具體做法是:第一,利用早讀時間,每天讀一小段,讀一讀,背一背,讓學生領會其要旨;第二,利用語文老師課堂這塊陣地引導學生學習《弟子規》,讓學生學會辯是非,知榮辱,明事理,憑借老師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學知識,悟做人;第三,開展圍繞以「弟子規」為內容的競賽活動,如發生在身邊的事進行開展辯論會,利用先進事跡編出小話劇,然後充分地利用我校的多媒體資源在課間播放,或者舉辦書畫作品展或者手抄報等;第四,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關於弟子規錢文忠的《百家講壇》等。
通過學習《弟子規》,引導學生回歸最自然本真的「人之初」的倫理道德上來,讓學生知道什麼是良好的德行。從我們自身做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立足於」以人為本,德育當先「的原則,積極投身到「全員、全面、全程」德育工作之中,力爭培養更多的德才兼備的學生,傳承中華文明,,讓莘莘學子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