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遠程教育培訓制度 網路教育優點有哪些
1)隨時隨地、個人掌握學習主動權。時間、地點比較靈活。
2)個性化學習。明白的可以不聽,不明白的可以多聽幾遍,直到聽懂。
3)提供課程答疑,服務體貼周到。網路課堂設各類課程答疑專區。
4)效率更高,費用更省。省下大量交通費、住宿費和寶貴時間,令學習效率更高。
5)專業設置靈活,更加適應社會上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傳統學校專業課程開設偏重於理論,與社會上各行各業對人才的實用性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高校的遠程學歷教育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適時推出熱門專業,滿足各行各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⑵ 新形勢下社區遠程教育培訓工作如何開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黨員的流動性變得日益頻繁,如何加強對社區黨員的管理、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成為當前一項較為緊迫的問題。「互聯網+黨建」也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方。
作為一名黨員大學生村官,我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協助社區黨委書記開展各項黨建工作,平日里負責社區黨員的遠程教育培訓活動,管理與維護遠程教育設備,整理遠程教育的台賬資料。因此對遠程教育培訓工作比較熟悉,這里我將談談對「互聯網+」如何與黨員遠程教育培訓相結合。
黨員遠程教育培訓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思想來提升廣大黨員素質與能力的活動,同時也是社區基層黨組織強化黨員隊伍管理的一種方式。遠程教育培訓一般要求社區所有黨員每年至少要輪訓一次,可社區現實情況是每次參加遠程教育培訓的總是那幾張熟悉的老面孔。存在極少數年輕黨員全年幾乎從未參加過集中的遠程教育培訓。這種情況不只存在於我工作的社區,其他的社區與村也存在著相似的情況。每次學習前,我總是挨個打電話通知每位黨員,其中年輕黨員大多回復因工作或外出而無法參加。年輕黨員因工作、流動外出而無法參與學習,那麼是否可以通過黨員自主學習的方式靈活學習遠程教育培訓的內容?畢竟年輕黨員是黨員隊伍的新鮮血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偉大中國夢的中堅力量。因此社區基層黨組織不能忽視對組織內年輕黨員的培訓與管理,需不斷提升年輕黨員的政治素質。
⑶ 遠程教育培訓學習心得
心得體會
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的使用已成為實現現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最佳途徑。信息技術的使用符合了小學實現信息化、媒體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
自從我接收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以來,並利用資源實現了教學質量的穩定提高。我總結了以下三點體會:
一、集思廣益,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
面對如此充足、精美的遠程教育資源,我感到非常的興奮、激動,但怎樣才能利用好這些資源成了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我把有關教學資源應用於實際教學中,利用圖片、背景音樂等素材創設出符合課程要求的情境,喧染了課堂氣氛,在講課中適時利用數字電影、動畫,通過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的演示,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二、精益求精,更加有效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在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之後,我感到不滿足了,便開始大膽的對原有資源重新編輯、改造、升華,從而更有效的組織利用資源,製作出更符合實際教學的多媒體課件。用進課堂,更加激發了學生們的探索精神及求知慾:
如我在講這課時,利用課件動畫素材製作課件,創設了情景,把內容很直觀的表現出來,在播放時同學們一下子明白了原來數學中的時分就在我們身邊,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大家開始熱烈討論一節課有多長時間,並在課後隨時觀察自己生活周圍有趣的數學知識,而且使學生更加懂得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這樣既培養了孩子們的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三、活學活用,利用資源實施素質教育
遠程教育為我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資源,為進行素質教育提供了條件。
在利用學生自習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有計劃的播放一些數學知識,在數學知識節目中同學們了解了數學的發展,體會到數學的力量,憧憬著數學的未來,激發了孩子們幻想和創新的智慧,使同學們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明白了數學的價值和魅力所在.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己取得了一些成績,我所帶的學生不再感覺到數學的乏味,而是爭先恐後地要上數學課。我也覺得非常的慰藉。我認為,如果我們老師調用、修改網上資源在網上備教案,進行教學設計,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能使老師有更多時間去探索教法、研究學生,因材施教,這何嘗不是一種好教法呢?
遠程教育資源的運用,使學生的視野開闊了、信息靈通了,變得"耳聰目明",更具發展潛力;我相信學生會擁有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⑷ 總結遠程培訓的意義並寫出自己如何有效完成此次遠程培訓任務(遠程培訓計劃)
1、積極參與抄到新課程改革的遠程培訓中來,認真學習視頻,認真完成作業,達到真正的效果。2、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一定要讓自己的教師角色和教師觀念得到轉變,結束教師唱獨角戲的教學方式,大膽的讓學生參與,大膽的旁觀,創設良好的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做好引導的任務。3、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的觀念、方式的轉變的最終目的是改善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當然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學生的思維方式、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有關,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新課程所賦予的新的教育教學目標。4.與老師們進行在線交流和討論,把品是教學中的疑惑和收獲與大家一起分享探討!從中收益匪淺。
⑸ 如何提高遠程教育培訓的有效性
你好
首先,選擇含金量高的學校與專業
第二,遠程教育一般2.5年畢業
希望我的回答幫助到你
⑹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全員培訓學習報告冊怎麼寫
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後所有社會成員特別是成人的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世界經濟社會對繼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繼續教育實踐領域不斷發展,研究范疇也在不斷地擴大和深入,特別是終身教育思想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對繼續教育在經濟、社會中的地位、作用、方法等都有一定的初步認識和實踐,繼續教育科學研究也有了重大發展。 繼續教育是指已經脫離正規教育,已參加工作和負有成人責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是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種高層次的追加教育。繼續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教育形態,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的今天,繼續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它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方面所起到的推動作用,越來越顯現出來。 繼續教育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教育,主要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更新、補充、拓展和提高,進一步完騰訊善知識結構,提高創造力和專業技術水平。知識經濟時代繼續教育又是人才資源開發的主要途徑和基本手段,著重點是開發人才的潛在能力眾創,提高隊伍整體素質,是專業技術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從近些年來繼續教育的時間來空間看,繼續教育已得到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與參與,繼續教育的概念在不斷深化和拓展。
⑺ 遠程教育的利弊及改進建議
遠程教育對於受教育人來說,成本低,不受地理約束,隨意性大,可以點播。另外,如果做的好,也可以有互動功能,但當然不能和普通培訓課堂相比。
傳統教育方法的不足之處,就正是遠程教育可以發揮優勢的地方。
⑻ 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學習培訓記錄(就是寫每次學習的內容)
你可以打開遠程教育網,然後根據裡面菜單里的東西把要學習的課題題目抄下來啊。這樣不就行了嗎?如果你的遠程教育網打不開 ,你可以去一個能打開的村街看一下啊。
⑼ 2007年暑期中小學教師遠程教育培訓心得體會
加強學習,更新認識
以前,我在課堂上總是怕學生出錯,但現在我知道了,學生的錯誤也是一種課堂資源.然而在小學階段,在新課標的理念指引下,一些差異教學的形式也是教學資源,焦點是教師是否關注了學生的情感與態度,問題與差異。新課標提出了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領域的目標,站在這樣的角度來反思我們習慣上採取的一些差異教學形式,就會有新的認識。例如:分層教學,在小學階段就把學生分成A、B、C三等,是否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是否會傷害部分學生的感情,是否涉嫌用定性的方式來評價發展中的學生。所以說,新課程標准下的差異教學就更難了。
一是在具體的要求上體現差異。(1)在對學生發出指令時在數量在有不同的要求。如:選擇你喜歡的題目做一做。你有時間做幾道就做幾道!請你用圓規在紙上畫兩三個圓。(2)在思維難度給學生提出不現的要求。如要求學生完成一個探究活動,有些學生有獨立探索的能力,但有些學生茫茫然不知如何入手,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或是悄悄話,或是書面輔助材料(如果研究有困難,看一看下面的話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或是個別輔導。
二是在探索解決問題方法上體現差異。(1)在解決問題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重視行為操作,多用實物與直觀,而對優秀生則要有一定的抽象度。如20以內進位加法,有些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都需要依賴擺小棒。(2)要引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建立解決某一類數學問題的思考程序,而對於優秀生而言則可以簡縮這個過程。例如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如:54-8=40+14-8=40+6=46),可以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建立如下基本程序:一看,看個位的數夠不夠減;二分,被減數分成幾十和十幾;三減,十幾減幾;四加,幾十加幾;五寫,寫上答案。又如把一個較大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可以讓有需要的學生建立如下基本程序:一看,看是改成用「億」作單位,還是用「萬」作單位;二找,用四位分級的方法找到萬位或億位;三點,點上小數點,點在萬位或億位後面;四去,去掉小數末尾的零;五寫,寫答案(單位)。(3)對於優秀生來說,要講求解決問題的多樣化,強調選擇最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速度與靈活性。而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而言,更應該關注與掌握一般的方法,普遍適用的方法,可以只掌握一種方法,只要能解決問題就行,對於速度與靈活性方面不做具體的要求。例如計算467+199,對於一般的學生而言掌握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看成整十、整百、整千,多加了要減,少加了再加,這並沒有多大的困難,但對於一些學困生而言,要讓他也能無中生有出一個整十整百數來就很困難甚至於不可能了,所以教學應該允許這些學生用多位數筆算加法的法則來計算就可以了。
學生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無時無刻都存在,教學不是為了消滅差異,也不可能消滅差異。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人與人之間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差異也是社會多樣化的需要。教學應該在承認差異是一種需要的前提下,不斷地尋找差異教學的實施策略,促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