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教育隨筆
給你個範本吧,其實就像以前讀書時候寫的隨筆差不多的。先寫個案,再反思。 昨天吃完早餐後,我去洗手間洗抹布,發現水池不滲水了。仔細一看,不知是誰把吃剩下的饅頭塞到了下水道的口裡。發現問題後,我沒有馬上去查問,而是耐心地等待孩子們小便洗手時自己去發現問題。果然,一會兒,洗手間里傳來了叫喊聲:「老師,那裡堵了,水池那個口堵了。」我故作驚訝:「怎麼回事?為什麼會這樣?」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這時,我發現航航用手指頭捅下水口上露出的饅頭,嘴裡還自言自語地說:「不是我乾的,真的不是我乾的。」    最後,堵在下水口中的饅頭被摳了出來,但是,沒人承認是自己乾的。這件事八成是航航乾的,因為他平時吃飯少,愛挑食,並且愛扔吃剩下的食物,他剛才的言行也讓我明白了八九。但我不想在小朋友面前揭穿他,我急忙說:「好了,好了,不管是誰弄的,以後不弄了就行了。不過,我希望小朋友們能做誠實的孩子,是誰扔的和我說一聲就行了。」快到中午了,航航湊到我的耳邊小聲說:「老師,扔饅頭的孩子承認了嗎?」我說:「還沒呢,不過那個小朋友扔饅頭時鏡子像照相機一樣,把他的樣子照下來了,等到他再去洗手時,水龍頭一打開,鏡子就會把他的臉照得通紅,那時,大家一看就知道誰是那個不誠實的孩子了。」航航聽了我的話,「噢」了一聲就走了……    游戲活動結束了,航航仍然沒有承認錯誤。我想可能孩子心理有負擔,中班幼兒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不願意在同伴面前暴露缺點。他一直有點兒緊張,表情很不自然,總是用眼睛瞄著我,一會兒,我發現他去了廁所半天還不出來。我偷偷在窗戶外面看,他根本就沒有小便,而是在裡面打轉。我發現他剛要把腿邁進洗手間又出來了,他可能沒有勇氣面對鏡子。我不能再坐等孩子來找我,而應主動去找航航,用我的誠懇、理解,幫助孩子盡快解脫。我看那兒沒有人,就趕緊過去輕輕對他說:「航航,你在干什麼?需要老師幫忙嗎?」他緊張地小聲說:「老師,小聲點兒。饅頭是我扔的,我以後再不這樣做了。」我說:「你真是個誠實的孩子,鏡子聽見了你的話,一會兒洗手時,你的臉肯定不會紅了。其實,老師有時也有不對的地方,我們一起改好嗎?」聽了我的話,航航的表情輕鬆了,使勁地點了點頭。望著他的表情,我的心情也輕鬆了許多。 個人反思    經過這事後,我總覺得有些事該做而沒做,有些細節需要認真反思。航航已是中班的幼兒了,如果在我主動接近他之前,他真的去照鏡子,發現自己的臉沒紅,那會是什麼結果呢?他可能會為自己僥幸躲過老師的責罰而高興。如果他有了一次這樣的經歷,對他今後的人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我那天的處理雖然顧及了他的心理感受,但能使航航改正挑食的習慣,或是能教育全班幼兒嗎?以往處理這類問題時,我僅滿足於該幼兒承認錯誤,再「借題發揮」,教育全班幼兒避免出現同類事件。至於這件事到底蘊含著什麼教育價值,我沒有認真思考過,而是等下次再發生問題,再想辦法處理。    實際上,出現這樣的問題,教師不僅要引導幼兒勇敢地承認錯誤,教育幼兒不再這樣做,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幼兒這樣做的原因,抓住教育契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是,我和我園的主任商量好,近期如果哪個班下水道堵了,一定要通知我,同時希望她配合我搞一次「下水道為什麼堵了」的活動,主任欣然同意了。同時,我與航航的家長及時取得了聯系。我意外地了解到,原來在航航的家裡,他媽媽允許他把吃不了的食物扔到垃圾桶里、馬桶里,但沒有出現過堵廁所的現象。所以,航航在幼兒園也這樣做了。通過我們與家長的交談,航航的爸爸媽媽表示一定與我們配合,共同幫助航航改正挑食的習慣。我還與班上兩位教師約定,以後進餐時每次給航航少盛、勤添,既要保證航航能攝取足夠的營養,又要其培養良好的進餐習慣。    航航現在改進不少了,不再挑食,也不再搞什麼小動作了,對此,我們和他爸媽都感到很欣慰。相信航航的明天會更好
⑵ 幼兒園教育隨筆怎麼寫
春天來了,我要與孩子們進行美工製作活動——美麗的花園。我精心准備了活動材料,在製作方案中,我想好了如何啟發幼兒用不同的方法裝扮出美麗的花園。
突然,一個念頭在我的腦海里浮現,為什麼我總是想著讓孩子們按照我的想法與要求去做呢?為什麼不去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創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呢?為什麼不讓他們自己去想去做呢?於是,我決定是一次。
在組織活動時,我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材料、分組,在我的鼓勵、支持下,孩子們都積極的動手做起來,在近25分鍾的製作過程中,孩子們都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孩子們在完成之後,拿著自己裝扮的作品與小朋友共同欣賞、介紹。
請大膽的將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給孩子們吧,你將獲得一份驚異的收獲。
比賽誰先吃飽飯
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眼睛要看著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說還是說,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今天突然有了轉機。
今天吃飯前,我有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強強大聲說:「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說:「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里最干凈,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說話。」「行!」大家齊聲說,於是,一場避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通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為紅紅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說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了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說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⑶ 幼兒園教育隨筆
不會寫教育隨來筆,我來幫你!源
因為教育隨筆是記錄你在工作中的教育現象,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我這能給你一個提綱, 而不能幫你寫。
首先是和寫日記差不多 記錄時間地點 給你的故事起個名字如:**寶寶笑了等等
之後講述你在工作是觀察到的事件如兩個孩子之間的戰爭 或是孩子在游戲時的表現 等等 可以涉及你工作的方方面面、
再來是 你對事件的感悟 並做出的教育過程
最後是通過你的教育孩子有了什麼樣的轉變 或是你的教育沒有達到一定的效果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你可以針對這個問題有後續的觀察 新的教育方法等等、
但 這些都立足於真實的事件教育反應 、
對於小班 你可以將立足點放在保育上 如孩子的挑食 孩子想媽媽了 孩子的衣服為什麼又濕了 等等、
用你善於發現的眼睛去觀察 是不難看到他們的
相信你一定做得到! 加油!
⑷ 幼兒園生活教師隨筆
下面本人例舉在教育工作中較為突出的安全現象,以及相應的分析對策:
1、因外來的侵害,幼兒被冒領接走、綁架、傷害等事故。此類事故在幼兒園發生率最高,且往往傷害面大,程度嚴重,影響惡劣,說明在園門管理和幼兒接送環節中,漏洞最大,隱患最多。
分析:目前幼兒園在接送孩子環節存在不少隱患:有的是門衛管理不嚴,外來人員乘家長接孩子時人多混進幼兒園內;有的幼兒園只認接送卡不認人,外來人員拿著撿到或偷來的接送卡將孩子冒領;有的是別有用心的親戚或熟人騙領孩子,教師易放鬆警惕,因此種種造成了幼兒傷害事故。
對策:首先,幼兒園要實行接送卡制度,必須由固定接送人持卡接送,卡上只標明班級代碼和幼兒編號,不出現幼兒姓名和照片,以防被對應冒領。其次,對於非固定接送者來接孩子,包括親戚朋友,教師要多留個心眼,無論是否有卡,都必須與原固定接送者取得聯系(如打電話),並得到許可後方能讓其接走。再次,門衛應是50歲以下強健男性,經過安全保衛技能培訓,並嚴格執行門衛制度,家長接送孩子時必須站在門口把關,無接送卡的人拒絕進園,對陌生人要嚴加查問,嚴防可疑人員進入。必要時還可預備一些防衛的器械,如電警棍、木棍等。
2、幼兒自身原因所致走失、游戲、頑皮打鬧造成的事故。此類事故發生率在幼兒園事故中高居第二,說明來自幼兒自身的安全問題極易發生,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控能力還非常缺乏。
分析:一是由幼兒自身疾病(如癲癇、心肌炎等)引起的事故。在教師不知情的情況下,沒有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和針對性的救治。
二是幼兒走失。多數情況是幼兒初入園時情緒焦慮,為逃避集體生活,乘人不備獨自出走回家,途中迷失;或是自感在幼兒園受了挫折而獨自出走;也有在幼兒園組織的郊遊等外出活動時游離集體而走失等。
三是幼兒在游戲時受傷。幼兒在活動中很難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有效的控制,如:不小心絆倒,相互碰撞等。這種意外的傷害,即便教師在現場也是較難避免的。
四是幼兒間的打鬧受傷。多數是幼兒間爭搶玩具等類似原因而發生矛盾沖突,教師不及時制止而造成的。
對策:如何避免幼兒自身疾病引起的事故?一方面,幼兒園可在孩子入園前與家長簽定協議,要求家長不得隱瞞幼兒曾患過的哮喘、癲癇、心肌炎、過敏等較嚴重的疾病,否則一旦幼兒舊病復發,因不能及時獲得針對性的救治而產生不良後果,責任應由家長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