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聽課記錄及評析. 聽課反思奇妙的顏色
<
親愛的X老師
很遺憾要交這份上自習課講話的檢討書給您,通過寫這份檢討書,我對於自己所犯的錯誤有了很深的認識。眾所周知,上自習課也是學校安排的正規課堂學習,遵守自習課課堂紀律更是理所當然的,但愚笨的我卻犯下了這樣的錯誤,真的是不應該。
努力學習,遵守校紀校規,愛護同學是我們每一個學生應該做的,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可是我作為當代的學生卻沒有好好的把它延續下來。而我卻都在無知中遺失了組織紀律,不能很好理解自己在這所學校學習目的,現在的我真是覺得愧對老師,愧對家長,愧對培育我這么多年的學校埃
今天上午的自習,我在課堂上吵鬧,讓老師您在百忙之中也還為我的不懂事兒憂心,在此我特為我的無知,特向您做最深刻的檢討。 首先,我認識到造成我自習講話最直接的原因是我的自我約束力能力過差了,當把作業完成以後,就覺得沒事可做;就找了幾個同學聊天,說話聲音於是便無所顧忌的加大了,慢慢的演變成了飛揚的課題氣氛。當然,這不能成為自習課不遵守紀律的借口。先人曾說過我們只有認真反思錯誤,尋找錯誤的深刻根源,認清問題的本質,才能給集體和自己一個交待,從而得以進步。 我在此保證如果有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我會盡我之所能剋制自己,絕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B. 如何培養幼兒園孩子的色彩認知能力
先把各種色的實物都拿出來,放到孩子的面前,孩子就能認識了,不緊學到東西,還能提高自己學習能力!
C.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色彩表現能力
不同班混合分組活動,引導幼兒自覺建立起良好的審美感覺、分區活動,使幼兒通過廣泛的合作與交流。 3,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創造美的強烈慾望,提高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把握幼兒的現狀。 2、在美術區域創設中盡可能地提供給幼兒多種美工活動材料、噴刷、兒歌、除了正規的集體教學外、折剪等等,等等、根據分析情況和幼兒的年齡特點。 7,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激發他們的藝術情感和表現美、點畫,並創設相應的活動環境,各班制定適合本班幼兒的課題計劃,定出具體引導策略,使他們樂於用美術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體會、棉簽畫、藝術家的作品、結合生動有趣的各種方式,進行預設和生成相結合、自由,並進行交流: 1、創造美,幫助家長提高美術教育水平、分析,激發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慾望和創作沖動。 8,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游戲是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如集體合作作畫活動、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如; (3)適當的「示範」和「範例」、老師,鼓勵別出心裁的想像和獨特的表現形式,創設寬松、利用照片、不同年齡的混合活動等,引導幼兒自由表達表現自己的意願和感受:可用實物、開放的空間、家園互動欄等的交流,研討培養幼兒表現力的策略及切入口、兒童作品,提高家長對幼兒美術教育的意識水平、在學中玩、一些能夠激發美感適合引導幼兒想像的、各班進行觀摩交流學習、刮蠟畫。 6,通過講座;不以成人的眼光進行評價。 3,每周不定期互相交流,確定培養幼兒表現力的切入口,共同培養幼兒美術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如室內外寫生,力求家長的認同。 6。 (二)。 5。 4、《指南》及相關的幼兒美術教育理論、游戲等形式、充分利用多方資源,如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 4、需求和潛力,改變家長的評價角度,充分運用多種手段、實施階段 1。 四、和諧、展示美: (一),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激發幼兒表達表現的慾望,體現作品的價值,讓幼兒在玩中學、吹畫、支持和配合,達到玩與學的統一;每月至少撰寫一篇附有照片的案例分析和讀書筆記、每月進行兩次研討活動、泥塑、砂紙畫,還應根據不同的目標採用靈活多變的組織形式,以幼兒為主體,充分運用多種表現手段,增進溝通: (1)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講述,允許鼓勵他們大膽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來表現美,共同完成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過程,密切家園配合,同時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選擇貼進幼兒生活的內容,多傾聽幼兒的想法,應力求將美術教育活動游戲化,還可以組織一些分組活動,體現個性化、提高幼兒美術作品的利用率、印染。 5,增加幼兒選擇的機會,尊重每個幼兒的點滴創造。 2,了解家長的美術教育態度、對幼兒進行觀察、了解,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表現力; (2)事物的現場直觀(讓幼兒充分感受)、特點、向家長進行問卷調查、錄象、結合本園實際情況和教育現狀研究措施、研究具體步驟、准備階段 1、組織課題組成員繼續學習《幼兒園指導綱要》、交流意識、水粉畫,或同伴間互相贈送等形式,注重幼兒間的互評和自我評價,給予幼兒體驗和感知美的機會,促使幼兒主動參與、多方位、文字記錄和收集幼兒作品等多種手段做好過程實錄,並進行參與式討論交流。 2、多元化地為幼兒創造感知美的環境
D. 幼兒園中班紅黃藍綠有哪些教案和反思
【主題活動名稱】: 紅黃藍綠 【版面介紹】: 幼兒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就像紅、黃、藍、綠這些顏色一樣。鮮艷、美麗的色彩讓孩子們喜愛,更給他們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綠綠的自然角植物、蔚藍色的天空、紅彤彤的太陽、黃橙橙的梨子……在主題開展的初期,我們在教室內創設了「紅黃藍綠四色寶寶」、「秋天的顏色」等牆面,懸掛起了幼兒繪畫、剪貼的「裝滿落葉的靴子」。這些環境的創設,引發了幼兒與它們之間發生互動。孩子開始從家裡、教室內、校園、戶外社區等地方,尋找四種顏色寶寶的朋友以及大自然的各種各樣的顏色。 在尋找「紅黃藍綠」的活動中,孩子們從教室的實物、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尋找出相應的物體,在這些物體的顏色和顏色寶寶相匹配的同時,孩子們對紫色、粉紅色是否屬於紅色系列產生了分歧,這樣也就引出了「顏色對對碰」,即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變出其他的新顏色。 於是我們在區域活動中提供許多組玩色的活動有:變色鏡、變色花、顏色配對、滾彈珠等等,幼兒一邊玩色,一邊將活動過程和發現記錄下來,和其他幼兒分享自己的發現。在秋景迷人的季節里,孩子們運用自己的感觀發現秋天是多姿多彩的,他們感知美麗、豐富的色彩藏在哪裡? 如:紅色的楓葉、五顏六色的菊花、小草變黃了、樹葉有的黃有的綠。在戶外尋找秋天的同時,孩子對各種落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們開展了「撿落葉」、「樹葉分類」、親子活動「樹葉變變變」
E. 幼兒園秋天的色彩開展情況與看法和建議怎麼寫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容,並能有感情的朗誦。。
2、按照散文詩的內容仿編句子,並能大膽的講述出來。
3、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學會朗誦詩歌,難點是嘗試根據詩歌的句式結構,用講述的方式仿編詩歌。
【設計思路】
讓幼兒有初步了解秋天的一些景象,詢問幼兒已經了解到得秋天景色,接著讓幼兒聽詩歌,感受詩歌中秋天的景色並學會詩歌中的句式大膽朗誦,最後讓孩子大膽想像運用詩歌中的句式創編。
【活動准備】
知識經驗准備:帶領幼兒參觀秋天的景色。
物質准備:
1、幼兒在成人的幫助下觀察秋天,尋找秋天的自然景色。
2、多媒體課件、貼畫【活動過程】
(一 )激趣導入,引出主題小朋友們,炎熱的夏天已經離我們遠去了,現在的天氣非常涼爽知道是什麼季節嗎(多媒體出示秋天的背景圖)你看到了什麼,它是什麼顏色的?幼兒:看到了蘋果,是紅色的……(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背景圖或課前的尋找秋天的活動,各抒己見,大膽表述)(二)學習詩歌1、多媒體出示詩歌。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色彩美。
師:秋天真是一個多彩的季節。有紅色、有黃色、有綠色、有紫色……今天仝老師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關於秋天顏色的詩。(詩歌內容?課件播放配樂朗誦詩歌)問:你聽到了什麼?
幼兒:菊花說秋天是黃色的,楓樹說秋天是紅色的,松樹說秋天是綠色的,大地說秋天是彩色的。
2、學習詩歌(1)(課件出示菊花圖):
誰能告訴老師這是什麼花?它是什麼顏色的呀?
大屏幕出示圖文詩句"菊花說:秋天是黃色的(指名幼兒說說這句話)"菊花說的對嗎?為什麼呀?(指名說)真聰明,原來,它們都是根據自己身上的顏色來說秋天的。
F. 幼兒園散文詩我喜歡的顏色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在集體面前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顏色。 2、通過集體完成統計表以及同伴間交流,感受他人對顏色的不同喜好。 3、增進對同伴的了解。 活動准備: 顏色圖和大統計表。 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顏色,能說出顏色的名稱。幼兒人手一張自己的小標記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顏色圖,幼兒簡單介紹自己喜歡的顏色。 教師:今天,我帶來一張顏色圖,上面有哪些顏色呢?你喜歡什麼顏色?為什麼?你還看見哪些東西是這種顏色的? 二、組織幼兒在統計表上,貼上自己的標記。 1、教師介紹統計表:上面有不同的顏色娃娃,小朋友,你喜歡哪個顏色娃娃呢? 2、鼓勵幼兒邊貼邊說:我喜歡XX顏色娃娃。 3、帶領幼兒數一數有多少紅色娃娃?有多少小朋友喜歡藍色娃娃?…… 三、幼兒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喜歡的顏色。 1、教師依次請喜歡黃色、紅色、藍色、綠色的小朋友舉手,讓喜歡同種顏色的小朋友握手,相互介紹為什麼喜歡這種顏色,使幼兒感受對事物的不同看法,了解周圍小夥伴的喜好。 2、教師總結:今天,我們都介紹了自己喜歡的顏色,有的小朋友喜歡紅色,因為紅色溫暖、漂亮;幼兒小朋友喜歡綠色,因為綠色是草地的顏色。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原因,顏色給了我們很多的快樂。 四、大膽交流自己喜歡的彩色的事物。 1、教師:我喜歡黃色,我喜歡黃色床單,你喜歡什麼顏色,喜歡什麼顏色的東西呢? 2、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並在表格中用簡筆畫快速記錄幼兒的想法。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色彩的喜歡。 五、嘗試用歌聲表達自己喜歡的顏色。 1、教師:我喜歡黃顏色,我還能把它唱出來呢!你們聽……老師喜歡黃顏色,黃顏色,黃顏色,…… 2、教師:你會唱嗎?請喜歡紅顏色的小朋友起立,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唱一唱。 3、教師帶領幼兒隨著《瑪麗穿件紅衣裳》的音樂演唱歌曲《我們喜歡紅顏色》,隨後採用同樣的方法讓喜歡其他顏色的小朋友輪流演唱歌曲。 活動建議: 可根據幼兒對顏色的認知情況,適當增加顏色的種類,也可讓孩子畫畫自己喜歡的各種顏色的物品。 活動反思: 通過《我喜歡的顏色》的教學,使孩子鞏固認識了各種常見的顏色,喜愛各種色彩,以及與這些色彩相關的東西。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對圖片的觀察與自身的聯想結合聯系,感受不同顏色的美麗。如體會紅色給人的熱烈,溫暖的感覺,我就通過大紅燈籠,孩子過年放鞭炮,鬥牛的激烈場面圖片等等一些圖片進行引導。孩子的思維也被激活, 整個教學過程幼兒都積極參與,用稚嫩的語言充分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感受,由於孩子說得較多,使整個活動的時間相對延長了不少。
G. 幼兒園語言活動春天是什麼顏色的教案及反思
活動名稱:春天是什麼顏色的活動目標 1.欣賞文學作品,感受春天的美麗。 2.畫畫、縮編、講講,大膽表現對春天色彩的感受。 3.學習創編.體驗創編的樂趣。 活動准備 《春天的色彩》課件、班德瑞《春》的音樂、不同色系的油畫棒、記號筆、畫紙。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理解作品內容。 (1)完整欣賞文學作品...(一邊演示課件,一邊朗誦)。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上面有誰?它在干什麼?猜猜它在哪裡睡覺?(老師帶幼兒邊看課件邊朗誦) (2)提問:誰告訴了小熊春天的顏色?它是 怎麼說的?(引導幼兒用作品中的語言表述)草莓為什麼說春天是甜甜的紅色呢? 教師小結:草莓是甜甜的,紅紅的,所以草莓告訴小熊春天是甜甜的紅色。 師:小兔為什麼說春天是跳跳的白色呢? 教師小結: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小白兔也蹦蹦跳跳地出來了。小白兔告訴小熊?(引導幼兒接下去說) 師:小草為什麼說春天是嫩嫩的綠色呢? 教師小結:對,春天來了,小草變綠了,所以小草告訴小熊,春天是?(讓幼兒接) (3)共同討論:小熊知道了,原來春天有綠色,有紅色,還有白色。那麼春天還有什麼色彩呢? 2.大膽繪畫,表現春天色彩。 (1)師:剛才小朋友說了那麼多春天的色彩.那麼,你想請誰來告訴小熊春天的色彩呢?請你去把它畫出來。 (2)播放《春》的音樂,幼兒繪畫。 教師提示語:請你一邊畫一邊想,准備請誰來告訴小熊春天的顏色呢? 3.學習創編.體驗成功快樂。 (1)幼兒交流創編。 師:畫好的小朋友把畫給老師貼到黑板上。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畫了什麼。 (2)幼兒大膽表述創編內容。 教師指著黑板上的畫,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如:這只美麗的蝴蝶是淮畫的?引導幼兒說出:蝴蝶告訴小熊:春天是? (3)整體欣賞(播放課件) 師:剛才我們告訴了小熊那麼多春天的色彩。我們也把它們編進故事裡好嗎? 教師和幼兒一起邊看邊說,並把幼兒續編的內容添加進去。教師加上結束語:看了小朋友們的畫,小熊突然激動地叫起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春天原來是五彩繽紛的。」 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還有哪些色彩。再來告訴小熊。 活動反思孩子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把聲音、圖像、文字、 動畫等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幼兒的興趣。例如:開始在一片漆黑中。出現若隱若現小熊睡覺的情景,讓幼兒觀察是誰,猜想在哪裡睡覺,給幼兒一種新鮮的、動態的感官刺激。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然後隨著春雷聲音和文字的出現,實現場景切換,鏡頭從樹洞內小熊睡覺推進到整個樹洞的畫面,再切換到樹洞外小熊出來的場景,讓幼兒通過情境感悟到原來小熊是在樹洞里睡覺。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H. 幼兒園小班美麗的顏色一周教學反思
縱觀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幾點: 1、能夠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對於學生來說,生活經驗不豐富,生活體驗不全面,在教學中往往遇到的重難點不易解決。如果充分挖掘身邊的資源使教育生活化,學生更容易接受。在認識幾種顏色之後,讓學生找一找、看一看我們的教室里有哪些顏色,師生穿的什麼顏色的衣服……學生樂於去做,更容易達到教育目的。 2、以「練」為主。縱觀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我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練」的課堂。整堂課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從「老師想考考同學們認識幾種顏色。(根據學生現有知識水平,試著自已學習)」到「邊認識顏色,邊積累詞語。」再到「請同學擦亮你們的小眼睛,觀察一下我們的周圍都有哪些美麗的色彩。」最後「出示美景錄相,學生用學過的顏色說詞語。」給學生創設一個願說、樂說、會說的一個情境,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輕松。 3、在課堂的設計中我新增了兩個部分。一是課的開始增加了聽聲音拍手,訓練學生感知聲音的有無。二是課的結尾增加了個訓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對我們學生來說比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難度,這不光考學生有無聽到聲音,而且還要把聽到的說出來。這兩部分內容應該是長期堅持下去的。 不足之處: 1、結合圖意邊指圖上顏色邊學詞語的時候,沒注意到有的學生紅、黃兩個詞沒有發准音。應該藉助漢語拼音,區別復韻母的不同。 2、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他們已學的一些詞語,教師給學生以提示,培養他們聯想說顏色的能力。例如:樹葉是什麼顏色的?大米是什麼顏色的?國旗是什麼顏色的?…… 3、在學習顏色的過程中,我應該多准備一些實物讓學生說帶顏色的詞語,學習效果會更好些。例如:紅花、紅書包、紫色的喇叭花、棉花、葡萄、香蕉、西瓜、蘋果、棗……
I. 幼兒園多元素教材美術反思漸變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顏色漸變作品中的色彩變化美。
2.嘗試用顏色漸變的技法表現秋天的樹林,並注意有疏有密地安排畫面。
活動准備:
1.PPT課件2. 畫紙、油畫棒等。
活動重點:
能夠感受顏色漸變作品中的色彩變化。
活動難點:
能夠有疏有密地安排畫面。
活動過程:
一、欣賞秋天的樹林,感受景色的美麗。
播放PPT: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地方?(對,這里是一片樹林。)你覺得它是什麼季節的樹林?(秋天)你看到了什麼顏色的樹葉?(綠的、黃的、紅的)二、向幼兒介紹顏色漸變的范畫,學習漸變畫的畫法。
1. 秋天的樹林真美啊!你們喜歡嗎?老師也很喜歡,老師還把它畫出來了。(PPT)你們看這幅畫上畫了什麼?跟我們平常看到的畫面顏色有什麼不一樣?你覺得哪裡不一樣呢?(幼兒自由回答)小結:秋天到了,樹葉由青轉黃,還有的變紅了,這種畫畫的方法我們把它叫做顏色漸變,我們以前沒有學過這種顏色漸變的畫法,今天,我們來學一學吧!
2.你們猜猜看這幅畫是怎樣畫出來的?請你上來試一試。(引導幼兒大膽猜測,鼓勵幼兒驗證自己猜測。)3.教師根據幼兒操作情況,講解顏色漸變畫的技法。
先將樹葉的輪廓畫好,塗上一層顏色,再用另一種顏色塗上去。(比如:畫樹葉的時候可以先塗上綠色,再塗上黃色或者紅色。)4.引導幼兒觀察范畫上樹林的布局。
師:小朋友,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樹一樣嗎?(幼兒發現這些樹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樹枝相互交叉,有的樹只能看見半棵。)三、幼兒動手畫,教師巡視,及時給予合理的建議。
1.幼兒構思自己要表現的樹林的布局,要求使用顏色美觀豐富。
2.提示幼兒主線條要注意畫粗,注意整體畫面的疏密安排。
3.幼兒作畫時,教師提醒幼兒保持桌面、衣服的清潔。
四、作品展示。
1.展示幼兒作品。
2.互相欣賞並評價。
J. 淺談如何培養孩子的色彩感
陳迎霞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幼兒園 734500
幼兒期的孩子好奇心比較強,喜歡鮮艷的色彩,在塗塗畫畫中,認識色彩對幼兒是一種不可抵擋的誘惑。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色彩感知能力,可以引起幼兒愉快的體驗,獲得美的享受。在此同時,也有利於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發展。
在人的各種感知覺中,視覺佔主導地位。色彩感知覺在視覺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些對色彩有敏銳感覺的孩子往往對色彩辨認的知覺度也較強。這類幼兒在性格上往往表現出熱情開朗,對新事物的認識有強烈的渴望,善於交際,有較強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自控能力。因此,根據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各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色彩感知覺,對於他們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以上這些特點,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知能力。
一、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色彩的美
觀察是進行美術活動的源泉,只有通過觀察才能在人的頭腦中形成表象,為美術活動積累素材。幼兒園環境是美術表現的豐富源泉,小班幼兒學畫時,先不急於教他們畫什麼,而是利用幼兒園內的自然環境經常帶他們參觀紅的、黃的、紫的等顏色的花,去玩色彩鮮艷的積木、滑梯,帶幼兒參觀幼兒園各個班布置的牆飾,欣賞作品中色彩的美,從認識最基本的三顏色(紅、黃、藍)開始,引導幼兒發現周圍環境色彩的艷麗,讓幼兒接受周圍環境中色彩的刺激,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色彩還是比較敏感的。
二、抓住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引導幼兒學習搭配和諧的顏色進行繪畫
在幼兒對周圍環境產生興趣時,他們能及時地發現環境中有意思的東西,作為教師我們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抓住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啟發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加以表現,引導幼兒學習搭配和諧的顏色進行繪畫。比如中班觀察學畫池塘里的小金魚時,主體完成之後,塗色時有的幼兒畫面基本呈現的是淡藍。有的紅、黃又稍加幾片綠色的葉子浮在水面上,從畫面上可以感覺到孩子們在用色彩告訴你這是夏天裡的一條清澈見底的池塘,小金魚在水裡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有的躲在水草下面,有的在和小夥伴比游泳,有的在和水草說悄悄話……這些幼兒在色彩的運用上不僅僅是一種感覺,同時也是他們主觀觀察的結果。
三、引導幼兒用色彩來表現自己對周圍環境的感受
經常有針對性地帶幼兒進行一些戶外觀察,感知自然與藝術作品的形象,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引導幼兒大膽地選擇多種顏色作畫,不要用單一的色彩表現畫面,不要用生活中固定的顏色框架去局限幼兒的思維。在大班幼兒美術活動中,每進行一個步驟我都是從幼兒最感興趣、最易掌握的方面入手,著力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為幼兒提供色差明顯、對比強烈的工具材料,吸引幼兒換色作畫的興趣。並鼓勵幼兒把作品塗得色彩斑斕。這時不要求他們選用的顏色與表現的物體一致,不要去批評他們用錯了顏色或去教他們如何正確選色。例如:「用紅色畫太陽,綠色畫樹」。否則,反而會妨礙他們的自由表現,失去對色彩刺激的敏感。從而激發、加強他們對繪畫的興趣。有的孩子在畫一個秋天的果園時,在每一棵果樹上畫了幾種不同種類的果子,有香蕉、橘子、蘋果、梨……把它們塗成五顏六色。這其中包含了孩子的幻想,誰能保證今後的果樹經過人工嫁接後不能長出很多種類的果實呢?幼兒這種帶有想像成份的色彩感覺是寶貴的,我們應該注意發現,更應該加以肯定和保護。
四、創設良好地環境來增強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
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美術材料的投放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效果。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提供適合的美術材料,讓幼兒能愉快地參加各種游戲活動,提高他們對色彩的感受力。培養繪畫的興趣,進而提高對繪畫的自信、膽量和魄力,只有這樣,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幼兒的生活經驗少,創造力、想像力需要老師的點撥才能更好地發揮,我通過兒歌、故事等形式創設一個豐富多彩的文化環境來開發幼兒的想像與創造,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各種美麗的色彩。如幼兒在聽了我的故事「三隻蝴蝶」之後,我讓每個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畫出故事內容,孩子們畫出了內容豐富、色彩鮮艷的畫。我都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有的用色用得好,有的形象大方,有的塗色認真,有的畫面整潔,有的想像得好等等。由此,評價幼兒作品的標准:只要是有想像力、有生活情趣、有獨創性的就是好作品。教師的評價對幼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經常受到老師表揚的幼兒他的能力會逐漸提高,自信心越來越強,畫得越來越好。因此要以正面教育為主,關注每一個幼兒的點滴進步並予以肯定,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讓他們感到自己是被關心的,使他們相信:我會畫,我畫得很漂亮。
作為教師我們要善於利用和創設環境,讓環境發揮它的隱性教育功能,幼兒從認識顏色,了解顏色的冷暖、深淺的不同,初步學習配色,了解顏色的轉化過程。懂得只要色彩搭配得好就能達到美的效果。從而創作幼兒自己的作品,表達對美的感受。